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11例原发性直肠类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应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1例直肠肿瘤均为典型类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Secretagogin 100.0%(11/11),Syn 90.9%(10/11),CgA 63.6%(7/11),CEA 0.0%(0/11),p53 0%(0/11)阳性。11例均行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其中2例再行肠段切除术。11例获随访者均无瘤生存。结论直肠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内分泌肿瘤,多数病例可以在内镜下行黏膜切除获得治愈。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ecretagogin、Syn、CgA、CEA和p53可作为直肠类癌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e,antigen,CEA)已广泛应用于上皮源性肿瘤的研究。关于胆囊癌的CEA研究,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1例胆囊癌及癌旁粘膜作了CEA检测。观察CEA在胆囊癌及癌旁粘膜中的分布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 21例胆囊癌取自本院1983~1989年胆囊手术切除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每例均作HE及CEA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采用ABC免疫酶标法。CEA多克隆抗体为DAKO公司生产,ABC试剂盒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人唾腺多形性腺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o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85年至1993年门诊或病房手术切除标本,其中良性多形性腺瘤32例(其中复发12例),恶性多形性腺癌11例(其中复发5例),10例正常唾腺组织。所有组织均为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作PCNA标记、DAN显色,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组,试剂peNA-PC10及SP试剂盒均购自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公司。阳性判断和阳性标准:PCNA阳性标记均位于细胞核内,胞浆阴性,阳性标准以高…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癌胚抗原mRNA表达情况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病变组织表达癌胚抗原mRNA(CEA-mRNA)的差异,探讨CEA-mRNA指标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人和12例非恶性肿瘤的良性消化道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新鲜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和非恶性肿瘤组织中以及同体静脉血液为检测标本,应用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标本CEA-m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液标本癌胚怕(CEA)。结果:恶性消化道肿瘤病人肿瘤组织本29例(82.86%)表达CEA-mRNA、血液标本15例(42.865)表达CEA,两个指标表达情况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癌旁正常组织和非癌病理组织也分别检测出4例和1例表达CEA-mRNA阳性结果,组织标本CEA-mRNA指标诊断恶性消化道肿瘤的特异性为91.67%,敏感性为82.86%。结论:在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方面,CEA-mRNA是一个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且很实用的指标,可以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胚胎性抗原(CEA)表达情况,提供临床预后参考。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石蜡包埋切片免疫染色,。结果:28例甲状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的PCNA,乳头状癌+,++分别为66.67%和33.33%,滤泡状癌分别为42.86%和57.14%,+++均为0,髓样癌++和+++分别为66.67%和33.33%,未分化癌为33.33%和66.67%。CEA的阴性率为28.57%,阳性率为71.43%,其中+和++占85%,+++占15%,15%迥主要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的组织学类型。结论:甲状腺癌的恶笥程度与PCNA,CEA表达强度有密切关系。检测PCNA,CEA表达强度作为判断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具有临床的实际意义,可提供治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了101例外科手术切除、常规病理学方法处理的肺癌标本,应用本研究室研制的抗肿瘤单抗McAb3D5,利用ABC免疫组化方法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同时与抗CEA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进行了对照研究。在101例肿癌标本中,McAb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D)、β2-微球蛋白(β2-MG)及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36例上尿路-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Cath-D、β2-MG、CEA检测。结果肿瘤实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率为47.2%(17例),在分分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间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率为36.1%(13例),其术后肿瘤复发率(76.9%)明显高于间质细胞Cath-D阴性表达者(P<0.05);其5年生存率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肿瘤细胞β2-MG阳性表达率为63.9%(23例),在分级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78.3%)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肿瘤细胞CEA阳性表达率为66.7%(24例),随分级、分期的增高,CEA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结论肿瘤细胞CEA的表达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肿瘤细胞Cath-D、β2-MG表达可作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分化标志,肿瘤细胞β2-MG表达和肿瘤间质细胞Cath-D表达可能是判断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预后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胚胎性抗原 (CEA)表达情况 ,提供临床预后参考。方法 :采用S 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以石蜡包埋切片免疫染色。结果 :2 8例甲状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的PCNA ,乳头状癌 、 分别为 66.67%和 33.33% ;滤泡状癌分别为 4 2 .86%和 57.14% , 均为0。髓样癌 和 分别为 66.67%和 33.33% ,未分化癌为 33.33%和 66.67%。CEA的阴性率为2 8 57% ,阳性率为 71 4 3% ,其中 和 占 85% , 占 15% ,15%中主要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的组织学类型。结论 :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与PCNA、CEA表达强度有密切关系。检测PCNA、CEA表达强度作为判断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 ,具有临床的实际意义 ,可提供治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肿瘤,约占甲状腺癌的2%~10%。我科收治1例以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升高为首发表现的MTC,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Merkel细胞癌系皮肤神经内分泌细胞起源的肿瘤,其组织形态和皮肤的恶性淋巴瘤、末分化癌、骨外尤文氏肉瘤易混淆。近年来随着免疫酶标的广泛开展,使本病陆续得以发现。现将我们诊断的四例报导如下:l材料四例来自三所医院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ic%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全部病例均作PAS、嗜银染色(Grimelius),同时选择性做了NSE、突触素、铬粒素、LCA、角蛋白、波形蛋白、S-100、肌红蛋白(均为Dab。产品)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一例新鲜标本经3%戊二醛固定,做了透射电镜检查.临床资料:四例均为…  相似文献   

11.
Feng H  Song JD 《癌症》2002,21(6):658-662
背景与目的:目前,大肠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如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等,对大肠癌患者的特异性不强,用于早期诊断价值不高,研究表明LEA(large external antigen)对大肠癌组织有极好的特异性,本研究应用抗LEA单抗ND-1和抗CEA单抗对大肠癌组织的对比,探讨LE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70例大肠癌组织和100例大肠非癌组织(41例大肠腺瘤,32例癌旁粘膜,27例正常粘膜)LEA与CEA的表达,结果:LEA在高、中、低分化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83.1%和51.8%,而CEA分别为93.8%,92.3%,和70.4%,LEA大肠腺瘤,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6%,53.1%和14.8%,而CEA分别为82.9%,62.5%和40.7%,LEA对高分化腺癌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P<0.01),CEA单抗对高、中、低分化腺癌选择性相似(P>0.05),与CEA相比,LEA在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较低(P<0.05),LEA与CEA的表达除在正常为膜外均有显著的相关性,LEA与CEA在组织学上诊断大肠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4.1%和88.8%,而特异度分别为48%和35%,结论:LEA可能是一种与细胞分化,侵袭能力相关的肿瘤抗原,LEA可用于大肠癌恶性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是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肿瘤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吴宇  刘辉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1):550-554
目的:探索甲状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1,BRMSl )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 月至2013年6 月间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195 例组织石蜡标本中 BRMS1 和Cx43蛋白表达情况,其中包括甲状腺癌 90例,甲状腺腺瘤 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各30例。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BRMS1 和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51/ 90)和41.1%(37/90),均显著低于其他3 组组织标本(均P < 0.001)。 Cx43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乳头状癌61.9% ,髓样癌27.8% ,滤泡状癌27.3% ,未分化癌12.5% ;而BRMS1 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BRMS1 和Cx43蛋白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 < 0.001);亚组分析显示随着肿瘤TNM 分期的改变,BRMS1 和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且两种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0.494,P = 0.032)。 结论:BRMS1 和Cx43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下降,且其表达差异与甲状腺癌的浸润转移、肿瘤恶性程度及TNM 分期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或有利于复发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1例纤维支气管镜咬检组织中的角蛋白(KER)及癌胚抗原(CEA)进行检测,并设5例正常支气管粘膜肺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支气管粘膜肺组织均呈CEA阴性,而癌组织的阳性率为62%;各型肺癌的可疑组与确诊组的阳性率及染色强度均无差异;鳞状细胞癌(鳞癌)KER染色的阳性率及染色强度均与腺癌有显著差异;小细胞癌KER染色阳性率为90%。作者认为在纤支镜咬检组织的诊断中CEA染色可用于肿瘤的定性诊断;而KER检测对鳞癌与腺癌的鉴别有一定帮助;小细胞癌KER染色的高阳性率支持其与其他非小细胞癌共同起源于干细胞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刘节  姜丕介 《癌症》1994,13(2):150-152
肿瘤相关抗原的发现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运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采用MG系列单克隆抗体,对一组新的胃癌相关抗原MG-AgS在肺部病变中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在检测的88例肺癌标本中,MG-AgS的阳性率为73.9%。其中肺的腺癌阳性率为87.5%(28/32),肺的鳞癌阳性率为75%(18/24),肺的小细胞癌阳性率为60.8%(14/23),肺的大细胞癌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表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4例胃癌切除标本进行CEA染色,发现肿瘤浸润浆膜及有淋巴结转移组CEA阳性率明显高于未浸润浆膜及无淋巴结转移组。但CEA存在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按PTNM分期,Ⅲ期病人CEA阳性率(82%)明显高于Ⅰ及Ⅱ期者(44%)。本文结果提示,阳性肿瘤有扩散及转移倾向,CEA产生可能与病期有关。CE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于估价病人预后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147(CD147)及survivin表达及其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2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集肿瘤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肿瘤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内CD147及survivin阳性表达差异;术后随访1年,记录淋巴结转移情况,依据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两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体质量指数、CD147表达、survivin表达、肿瘤直径等多方面资料,分别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 肿瘤组织内CD147阳性率、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73.17%、79.2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其中30例出现淋巴结转移,52例未出现淋巴结转移;两组肿瘤分期、CD147表达、survivin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肿瘤分期Ⅲ期、CD147阳性表达、survivin阳性表达为影响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  相似文献   

17.
 痛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除主要存在于结肠、直肠癌内,也见于胃癌、胰腺癌、肺痛、甲状腺癌、皮肤癌、宫颈癌等组织中。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和国内CEA抗体的商品化,使癌组织内的CEA的检查和血清CEA值的测定十分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肺源性脑转移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研究38例肺源性脑转移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在30-74岁之间。其中5例转移性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20例为腺癌,12/20为乳头状腺癌;5例为腺鳞癌,7例为鳞形细胞癌,4例为燕麦细胞癌,2例为不典型类癌;5例乳头状腺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K(5/5)和CEA(4/5)为阳性;电镜显示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肺泡II型上皮细胞分化潜能。结论 肿癌中腺癌更易发生脑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检测外周血液癌胚抗原mRNA(CEA mRNA)、细胞角蛋白19 mRNA(CK19 mRNA)和端粒酶在监测肺癌血液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外周血液标本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0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57例非癌性肺部疾病患者(非肿瘤组)及36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CEA mRNA和CK19 mRNA,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微孔板杂交-酶联免疫分析检测端粒酶。结果 肺癌组血液三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肿瘤组和健康组(P<0.001),CEA mRNA和端粒酶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K19 mRNA(P<0.01),TNM Ⅲ、Ⅳ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P<0.05)。结论 检测血液CEA mRNA、CK19 mRNA和端粒酶有助于发现肺癌血液扩散,其中CEA mRNA和端粒酶的价值高于CK19 mRNA,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敏感度。  相似文献   

20.
李晓玲  黄仲  黄健萍 《实用癌症杂志》2011,26(4):360-361,36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5例甲状腺滤泡癌中COX-2的表达。结果 COX-2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其阳性表达率乳头状癌组(72.22%)高于滤泡癌组(40.00%),有淋巴结转移组(78.5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2表达还与肿瘤TNM分期有关。结论 COX-2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起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