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谈“脉”的古医籍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干祖望脉学是中医诊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当然,如伤骨科、痔瘘科等与脉学的联系较少,但清·钱秀昌《伤科补要》卷二“第一则”还是强调“须辨……脉象之虚实”。儿科也很少注意脉诊的,诚如清·夏禹铸《幼科铁镜·望形色...  相似文献   

2.
温病迟脉析     
温病迟脉析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月辰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专著皆言迟主寒证。如晋·王叔和《脉经》曰:“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宋·崔紫虚《四言举要》曰:“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元·滑伯仁《诊家枢要》曰:“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  相似文献   

3.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中有关妊娠的脉象有“妇人有子 ,阴博阳别 ,少阴动甚 ,其胎必结 ,滑疾易散 ,胎必三月 ,按之不散 ,五月可别”的记载 ,笔者临床日久 ,渐对早期妊娠脉象有所验证 ,体会如下。“少阴动甚”之少阴脉象 ,是指何脉之象 ,在寸口何部位 ,众说不一。笔者临证体会到动甚之脉在两手“寸部之脉 ,按《医宗金鉴·四诊心法》“右手肺心 ,左寸心膻”之说 ,应该指手少阴心经之脉 ,而足少阴肾经之脉在两手尺部很少体现。《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 ,妊子也”。《医宗金鉴·四诊心法》在注中解释“少阴动甚”说“或手少…  相似文献   

4.
温病迟脉概要月辰庄泽澄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专著皆言迟主寒证。如晋·王叔和《脉经》曰:“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宋·崔紫虚《四言举要》曰:“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元·滑伯仁《诊家枢要》曰:“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  相似文献   

5.
一、趺阳脉诊是仲景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伤寒杂病论》可知,仲景对趺阳、人迎等脉诊相当重视。他在《伤寒论·序》中就曾对不重视趺阳、人迎脉诊的倾向进行了批评,谓:“……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所谓窥管而已。”《伤寒杂病论》明确提出趺阳脉者有28处,分别见于《辨脉法》、《平脉法》、《伤寒论·阳明病篇》及《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等11篇中。另从脉象种类也可看出,在仲景所述30种脉中,趺阳脉即占13种之多。仲景何以如此注意趺阳脉诊呢?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相似文献   

6.
从代脉的沿革探讨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代脉的沿革探讨其临床意义庄泽澄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代脉在《内经》中含义有二:一是代仅为止的意思:《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唐·王冰释:“代,止也。”;二,代为脾的正常脉象:《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脉应...  相似文献   

7.
《轩歧救正论》是明·肖京著,全书六卷:(一)、医论:凡论生理者五,病理者三,治法者二,方论医论各一;(二)四诊要法:论脉取择于《内经》、仲景、叔和、濒湖等氏,而力辟高阳生《脉诀》,王宗显《捷径》之谬;(三)药性微蕴:收药百余味,并紧密结合临床应用,阐述药性  相似文献   

8.
<正> 本刊颁发给“中医高校教材自学辅导专栏”第二次开卷测验优秀者的纪念品为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中医珍本丛书之一——《轩岐救正论》。该书由明·肖京编著,清初刻本。全书六卷,分别为“医论”“四诊要法”“药性微蕴”“份寒门医案”“杂病门医案”“医鉴·病鉴”。“医论”中论脏腑气血生理者三,诸痿利痢病机,此外还有关子治法、方论及“医贵广识”等四篇。“四诊要法”中有望、闻、问、切及治法大要等四十六篇,以脉诊为最详。诸如二十八脉之脉象、主病、鉴别及多种奇脉和各家脉学,无不备述。“药性微蕴”中收药250余味,其中或引用各家文献,深入阐明药性;或集中作用相近的同类药,扼要写其各自特点。“医案”两卷,分述各种外感、内伤杂病,议论每有独到见解,其治多以治本扶元为主法。  相似文献   

9.
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经》云 :“微妙在脉 ,不可不察。”中医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精华之一 ,又是中医现代化的难点之一。近几十年的脉诊现代研究 ,在脉象客观化、规范化方面做了许多卓越的工作 ,但研究探讨脉诊现代机理的文章较少。本文试图结合现代医学生理及病理生理学理论 ,阐释脉诊的现代实质 ,借以抛砖引玉。1 脉诊机理的以往两种解释 [1]关于中医脉诊机理 ,以往主要有这样两种观点 :一种源于传统的中医脉学理论。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心者 ,生之本也……其充在血脉”;《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 ,以贯心脉……”;《灵枢·脉要精…  相似文献   

10.
中医脉学"源”与"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脉法起源脉诊创始者已无从查考 ,一般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至今天下言脉者 ,由扁鹊也[1] ”为据 ,认为脉诊起源于公元前 5世纪左右扁鹊 (秦越人 )时代。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指出 :“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 ,贵其息脉血 ,知病之所从生也。[2 ] ”西汉·桓宽编著《盐铁论·轻重》也提到 :“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3] ”提示最迟在西汉时 ,扁鹊已被公认为驰名天下的脉诊代表人物。扁鹊之后善诊脉者 ,首推西汉初仓公淳于意 (公元前 2世纪左右 )。仓公脉学源于其师公乘阳庆所“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  相似文献   

11.
中医习称道泄或房事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四肢不温、少腹阵痛等病症为“夹阴伤寒”。陶华在《伤寒全生集·论沉脉形状指法主病第九》中说:“若脉沉.足冷,面赤、身热或燥,此盖夹阴伤寒也,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里散寒。”指出此症为“欲事劳伤,肾经虚损,复感寒邪”所致。但对此说,诸多学者持有异议。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肾虚非阴症》中说:“今之医者曰,有人入房之后,其复感冒风寒而发热者.谓之明症,不问见证若何,总用参。术、附、桂、姜、萸等温热峻补之药,此可称绝倒者也。”蒋宝素在《医略·伏邪》中说:“毋为夹阴…  相似文献   

12.
贾育新 《光明中医》1999,14(3):8-11
中医在临床上诊察疾病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凡此四诊是“司外而揣内”(《灵枢·外揣》)之法,即诊察外在经络系统之变化而定向诊知内在脏腑之病态的方法。四诊法中尤以望诊与切诊为寻找疾病客观指征的主要方法,故古来十分强调“色脉含参”。其中之“脉”诊即代...  相似文献   

13.
一、藏象《素问·五脏别论》: “……女子胞……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府。”《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络予肝。”《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咏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相似文献   

14.
1 血瘀致病的各类血瘀致病最早源于《内经》,有血瘀腰痛(《素问· 生气通天论》)、血瘀痹证(《素问·痹论)》)、血瘀成痈(《素问·痈疽》)、血瘀(《素问·举痛论)》)、血瘀腹痛(《素问·举痛论》)等;气血病的治疗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擎之。”《素问·针解》则针对经脉中的血瘀明确提出:“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汉·张仲景,创立了“瘀血”病名,创制了许多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大黄度虫丸、大黄牡丹皮汤等。初步奠定了血瘀证辨证论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汗出不彻”的临床深义张勇辽宁中医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110032)主题词《伤寒杂病论》,考证,医古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  相似文献   

16.
《内经》尺肤诊法浅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361005)黄建军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361003)赵银龙关键词内经,尺肤诊法,理论研究尺肤诊法是《内经》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据《灵枢·论疾诊尺》记载:“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  相似文献   

17.
王凤 《西部中医药》1997,10(2):36-36
巨刺法治疗肩周炎52例临床观察王凤甘肃省中医院(730050)主题词肩周炎/针刺疗法选穴巨刺法始见于《灵枢·官针篇》“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是一种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素问·调经论》:“病在中,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巨刺又名经刺。与“巨刺”类似的,...  相似文献   

18.
“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实践体验天津市南开医院(300IO0)赵家驹“劳者温之”、“损者温(益)之”,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东垣改“益”为“温”。所谓“劳”则劳倦也;所谓“损”则虚损也;“劳损”者内伤也;“温者”补也,唯补益之药多属甘温。《医...  相似文献   

19.
妊娠脉辨析     
诊妊娠脉之法肇始于《内经》,一直沿用至今天。如邓铁涛主编的《中医诊断学》中“诊妊娠脉”即说:“‘身有病而无邪脉。’就是指身体虽有症状反映,而三部脉浮沉大小正等,无弦、芤、涩等现象,便是有孕之征。《素问·平人气象论》又说:‘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是说月经...  相似文献   

2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五常政大论》又云:“汗之则疮已”.《外科正宗》在肿疡治法中说:“身体拘急,脉紧恶寒,饮热就暖者,邪在表也,宜汗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