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妊娠期及分娩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别与普通人群,而准确的血流动力学报告,可以指导医生的临床治疗。采集血流动力学标本,临床上常常运用动脉穿刺术,包括桡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足背动脉穿刺等。桡动脉表浅,易触摸,容易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因此桡动脉穿刺常常广泛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采血和输液的应用罗淑元(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桂林市541002)关键词头皮静脉;采血;输液在临床工作中,对于2岁以下的幼儿采取血标本时,通常采用股静脉穿刺术,但股静脉穿刺术难度较大,易误伤股动脉和股神经,且反复穿刺易造成血肿。笔者应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预防股动脉穿刺术后血肿的发生.方法 对股动脉穿刺采血患者实行正确有效的按压.结果 通过对临床200例股动脉穿刺患者的调查统计,其中180例(90%)使用大棉签按压股动脉穿刺处,既方便、省力,受力更准确均匀,又能有效预防穿刺后血肿的发生;20例(10%)使用传统方式按压,既费力,程序相对复杂化.结论 大棉签按压可有效预防股动脉穿刺术后血肿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临床应用心包穿刺术已有150多年,传统的方法有相当的危险性和盲目性,当今虽有较多改进,但其成功率在93—95%。本文作者就超声导引下的心包穿刺术从进针部位、方向、针尖进入心包腔后在心包腔的位置及掌握进针深度方面加以改进,在临床上对多种病因所致的心包积液行58例次心包穿刺,  相似文献   

5.
许波  张爱娜  刘增强 《中外医疗》2009,28(28):149-149
目的探讨彩色多善勒对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方法以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股动脉穿刺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个别患者股动脉穿刺术后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较为实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腰椎穿刺术(腰穿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及治疗方法,沿用的棘突间隙正中穿刺法(下称常规法),诚然多数是满意的,但亦常碰到穿刺失败及刺伤血管等。椎旁穿刺法进针之椎间孔,在椎体之后与横突之前下方,位置较偏,进针方向不太好掌握,且椎间孔为脊神经之出处,针尖容易碰到,我们曾仿照应用于临床,亦觉不太满意。笔者仔细观察了腰椎骨连接的实体标本,乃试用棘突旁腰穿术(下称本法),计穿刺38例,  相似文献   

7.
刘悦琦  薛亚芹  王亚君 《吉林医学》2010,(26):4520-4521
目的:探讨心外科患者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方法与护理。方法:对106例患者186次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方法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婴幼儿不易配合者多选股动脉,较大患儿及成人多选桡动脉,特殊情况下可选肱动脉或足背动脉。采集动脉血标本成功率在90%以上,穿刺后局部无感染、肿胀、硬结等发生。结论:桡动脉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较易掌握。股动脉粗大,较易固定,成功率高。快速准确采集动脉血,可及时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还可减少频繁穿刺及频繁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肾脏穿刺活检术不但对肾脏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在临床工作中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也极有意义。但经皮肾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可发生多种并发症,特别是出血并发症目前仍时有发生,又由于各患者的肾脏高度、厚度、活动度差异较大,有时可能导致穿刺失败,自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广泛应用于临床,肾脏穿刺的严重并发症大为减少,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总结经验,减少肾穿刺的并发症,提高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 在临床工作中常有因病人长期进行静脉输液,使血管弹性及能见度降低,造成输液困难,因而颈外静脉穿刺术常在临床使用,现浅谈一下我们操作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准备工作:1.熟悉颈外静脉的解剖特点;2.掌握颈外静脉的穿刺部位;3.掌握进针角度;4.对于清醍病人在穿刺前应向其解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穿刺术是急诊学常用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各种介入治疗的基础,从事介入治疗的医师,通常最先掌握的技术就是股静脉和股动脉穿刺术,穿刺技术一般采用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负压进针穿刺胸腔、心包治疗方法.方法:自1999年5月~2009年9月在传统穿刺方法基础上改进为带负压进针穿刺术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心包腔积液.结果:对98例带负压进针穿刺一次性成功,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带负压进针穿刺术治疗胸腔积液、积气,心包腔积液简便、安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必须掌握的技术操作,它在诊断和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重危患者抢救时,穿刺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10余年,通过实践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减少避免穿刺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CT导引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穿刺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CT导引下行腰椎间盘经皮穿刺切吸术。穿刺前对病变椎间隙做薄层2mm扫描,选择最佳穿刺层面,再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在穿刺术中和术后分别扫描一次,以了解进针情况和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95%,穿刺针位于椎间盘后1/3“三角工作区”为85%,穿刺过程中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具有穿刺点、角度和深度准确的优势,减少了穿刺的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术者可避免X线损害,患者受X线辐射明显减少.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较好的导引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谈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根据笔者从事儿科护理二十余年的工作经历 ,结合理论实践体会到 :1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正确的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与技巧 ,包括对不同患儿的不同血管进行正确判断、评估 ,选择好血管、针头、光线与体位 ,掌握进针的手法 ,正确采用易见回血的方法 ,其次还要掌握固定的方法和拔针的技巧。结果 :以上两方面的结合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普通陛下阵探头显示病灶,穿刺针对探头一端斜行进针(端侧法)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对132例患共153个病灶进行穿刺,结果 151个病灶穿刺中能清晰显示进针过程,显示率为98.7%。此法直观、准确、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玮 《华夏医学》2005,18(3):481-482
心包穿刺术是心包积液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常规心包穿刺术进针及抽液时不易掌握深度,尤其在心尖部抽液时受呼吸、咳嗽、体位变动等因素影响,使穿刺针损伤心肌或冠状动脉,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气胸或死亡,使心包穿刺失败。为克服上述缺点,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8月,应用一次性套管留置针对28例各种病因引起的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辉  牛国英  张明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90-1491
临床上常用的多种诊疗技术,如心内注射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等等,都是在特定部位进行的,与人体的解剖构造及形态特点有密切关系,一般常用穿刺技术定位原则是进针方便,且尽量避免对组织器官及血管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减轻并发大量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在接受腹腔穿刺术时的痛苦,避免腹腔穿刺术后腹水外漏的几率,将传统的腹腔穿刺术的进针法改良为"Z"形进针法。方法由接受过以上2种穿刺方法的患者评价麻醉针和腹腔穿刺针进针过程中的疼痛感;并观察两种方法术后腹水外漏的几率。结果接受过上述2种穿刺进针法的患者中97.05%的患者感觉"Z"形进针法在麻醉穿刺和腹穿针穿刺过程中的疼痛感轻于传统的腹腔穿刺术的进针法,差异显著(P〈0.01);2种进针法在避免腹腔穿刺术后腹水外漏方面没有差别(P〉0.05)。结论 "Z"形进针法穿刺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轻,在防范腹水外漏方面安全有效,并且能够保证进针部位的准确,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它在诊断治疗疾病及对抢救危重患者、补充营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术,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更为重要。临床观察大多数护士对青壮年患者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较高,而对老年患者一次成功率相对较低。如何减少或避免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失败,实践体验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00例行桡动脉穿刺采血,对照组100例行股动脉穿刺采血。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和凝血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97例,成功率为97%,股动脉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89例,成功率为89%;桡动脉采血后发生血肿7例,标本凝血3例,股动脉采血后发生血肿16例,标本凝血19例。2组比较无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后血肿发生例数还是标本凝血例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及P〈0.01)。结论使用桡动脉穿刺采血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减少血肿发生、患者易接受的优点,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