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潘凯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328-329
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及在临床的应用,中药治疗效果已经被验证。活血化瘀中药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笔者在对活血化瘀中药研究资料进行大量参阅、整理的基础上,总结活血化瘀中药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活血化瘀中药研究主要集中于抗血栓、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动学以及抗炎、抗肿瘤等方面,活血化瘀中药药物有效成分在抗氧化能力方面的药理活性被不断证实,有助于在临床各种疾病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许红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32-3433
血尿是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属中医"血证(尿血)"范畴,祖国医学关于血尿的记载首见于<内经>,称之为"溺血"、"溲血".故对血尿的治疗不能见血止血,而应注重活血化瘀.今观察活血化瘀法在小儿血尿治疗中的应用,以期强调这一法则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中药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药物,其药理作用显著,具有抗血栓、改善血流动学与微循环以及抗肿瘤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各种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发生原因,进而探究其针对策略,旨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又称"活血散瘀"、"活血祛瘀"、"化瘀行血",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淤血的药物治疗淤血病证的方法。有通畅血脉、消散淤滞、调经止痛的作用。临床治疗淤血病证,根据不同病因和证型,适当配合理气、散寒、清热、凉血、泻火、益气、滋阴、温阳等法。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桃仁、红花、丹参、川芎等。1温病活血化瘀法的历史渊源活血化瘀法历史悠久,"淤血"二字,始见于《金匮  相似文献   

5.
韩旭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55-456
活血化瘀疗法在临床上已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关于"瘀血"的记载虽然起于<内经>如:<灵枢·邪客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恶血"的最早记载,然而确切的"瘀血"概念始见于<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治第十六>.仲景不仅对瘀血产生的病因、病机以及证状作了系统的描述,而且创造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方剂,后代许多的活血化瘀方多系以<金匮>中沿袭而来.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药物治疗是首选,西医药物治疗主要以促排卵、降低血雄激素水平、降低LH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为治疗原则,针对肥胖、抑郁等还可采用药物对症辅助治疗.中医治疗PCOS以辩证论治处方、周期疗法、专方专药为主,辩证论治常用药物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散结法结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人采用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治疗组34人采用"消癥汤"结合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观察两组治愈率,血HCG转阴时间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2组治愈率差异显著(P<0.01);血HCG转阴时间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消癥汤"结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对异位妊娠治疗有其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14):2008-2012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口服抗栓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口服抗栓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Blood-activating and stasis-dissolving Chinese patent medicine""Oral antiplatelet agents""Anticoagulant drugs""Antithrombotic drugs"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2001年7月-2018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从活血化瘀中成药的成分、作用机制,在联合使用口服抗栓药物时对后者药动学、药效学参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 352篇,其中有效文献50篇。活血化瘀中成药对口服抗栓药物在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上有显著影响,联合使用对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改善,其中活血化瘀中成药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时不增加出血风险;而联合抗凝药物治疗时,出血风险增加,临床应密切关注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创制,是《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疏肝理气颇为常用的著名方剂之一。原方组成: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灸甘草。后世很多医家使用本方临床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每获良效。本方以通畅气机、活血化瘀为要旨。王氏云:"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方法检索、整理相关文献,阐述了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结果大多数活血化瘀药物在血液流变学、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结论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在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β-淀粉样蛋白沉淀形成的老年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医理论认为AD发生是一个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不是某单一因素所导致的单一脏器病变,而是由七情内伤,久病耗损,年迈体虚,而致气、血、痰、郁、瘀等病邪为患交互作用所致。近些年来中医对AD的治疗用药研究颇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活血化瘀药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化瘀中药的作用与自噬密切相关。现将近年来对AD治疗当中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综述如下,并对未来关于活血化瘀药物治疗AD的作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罕见部位异位妊娠病情稳定,指标符合药物治疗者行囊内注射配合口服药物保守治疗以避免手术创伤对组织的影响。方法在腹部超声支架或阴道超声支架引导下,行双腔取卵针妊娠囊内注射MTX配合米非司酮口服及中药活血化瘀治疗罕见部位异住妊娠,了解其转手术治疗概率,血β-HCG下降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超声准确引导下妊娠囊内注射MTX配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罕见部位稳定异位妊娠,血β-HCG下降时间快,不良反应轻,转手术概率无升高。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后残留病灶吸收完全。结论超声支架引导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罕见部位异位妊娠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操作简便、无需麻醉、可重复治疗、安全、疗效好,并最大可能保证了患者正常组织器官结构甚至功能,目前还需积累更多资料对该治疗方案的适应证范围、应用药物及对再妊娠的影响等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治疗IgA肾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IgA肾病患者血尿及蛋白尿的变化。方法以活血化瘀为主,方用复肾汤加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血尿及蛋白尿的变化。结果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IgA肾病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多数患者血尿、蛋白尿均有明显的好转。结论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IgA肾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尿及蛋白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为IgA肾病从瘀论治疗提供了临床的依据。所以,对kA肾病患者,临床上治疗时应当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从而达到活血止血,止血不留瘀,化瘀而不动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例54a女性患者,因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50d,间断腹泻40d加重1d入院。入院后给予止泻、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失衡等对症治疗。临床药师参与了抗菌药物选择及抗真菌药物剂量调整、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优化使用、血必净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评估等药学监护内容。建议将非甾体抗炎药物吲哚美辛胶囊换为栓剂以避免加重肠黏膜损伤;抗真菌药物应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疗效;血必净注射液因有活血化瘀作用,对肠道黏膜损伤患者应关注其致出血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7岁。因头痛、颈椎病1周余入我院门诊治疗。体温36.5℃,神志清醒,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经诊断为"脑梗塞",医嘱给予活血化瘀,血管解痉,抗凝血等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陈友亮  沈健  邱召娟 《中国药房》2008,19(35):2723-2724
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药物经济学及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简单介绍,并以活血化瘀药预防脑梗死为例,分析以药物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医"治未病"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结果与结论: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评价中医"治未病",将建立更加客观的中药评价体系,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回顾分析并分两组进行对照治疗,对照组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用西医治疗并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8% ,对照组为87.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血化瘀药物有迅速止血,改善血循环,促进毛细血管代谢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迅速恢复视力很有功效。结论:活血化瘀药物可能成为治疗3、4级前房出血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夏中英 《海峡药学》2013,25(5):267-267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药库药品出库的数据资料。2009~2011年排序前10位的药物为舒血宁注射液、舒血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通心络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参滴丸和脑心通胶囊。科室分布以中医科、心血管内科、老年科、神经内科和妇科为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皮肤系统发生不良反应率最高,为1.42%。尽管目前活血化瘀药物品种多,但主要成分仍然以银杏叶提取物、丹参和人参皂苷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物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8例活血化瘀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所用药物成分、不良反应并予以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①经统计分析,在本研究所统计的108例长期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药剂为红花注射液、丹参制剂和丹红注射液,所占比例分别为28.70%、23.15%和21.30%.②108例长期服用活血化瘀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皮肤瘙痒、面色潮红等变态反应与贫血,所占比例分别为40.74%和24.07%.结论:活血化瘀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该类制剂的安全性研究,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提高患者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上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均称为活血化瘀药。主要适用于血行障碍、瘀血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疾病。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等;行气活血药,如郁金、元胡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