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艾滋病 病毒(HIV)人群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两乡镇1998-2007年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HIV者529例进行调查,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感染HIV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感染HIV人群平均生存时间为9.98年(95%CI:9.83-10.13),1998年及以前、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4年及以后,发展为AIDS病人平均生存时间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4.00年(95%CI:3.33-4.67)、6.73年(95%CI:6.21-7.25)、9.63年(95%CI:9.39-9.86)、10.86年(95%CI:10.80-10.92);相对于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者,未接受HAART治疗者的生存概率仅为0.22(RR95%CI:0.15-0.33)。结论AIDS发病时间和是否接受HAART治疗,是影响河南省既往有偿采供血地区感染HIV人群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驻马店既往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摸清驻马店市既往有偿供血者基本情况、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发病死亡情况.方法对本市所有既往有过献血史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检测HIV抗体;对于已知和本次调查发现的HIV阳性者进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全市共调查既往有偿供血员80 804人,实际检测人数为76 780人,检出HIV感染者8 355例,其中上蔡县占70.4%.HIV总感染率为10.9%,感染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0.9:1,31~50岁的占76.7%.90.6%的HIV感染者进行了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200个/μL者2 160例,占全部检测者的28.5%.结论通过普查,基本弄清了既往献血员的HIV感染状况,对HIV感染者的治疗和干预将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既往有偿献血人员HIV感染者自然史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了解既往有偿献血人员HIV感染自然史。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结合横断面研究,对来自河南省12个村庄的2 364例经有偿献血感染HIV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截止2004年底,2 364例HIV/AIDS患者中共死亡709例,HIV感染者总病死率为30.1%。在死亡原因中,严重的肺部感染占32.8%,严重腹泻占18.1%,中枢神经系统占8.2%,肝硬化占8.2%,各种肿瘤占6.6%,自杀占3%,死于AIDS晚期或不明原因死亡占23%。其中,在未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2002年底之前,共死亡544例,死亡率为23.0%。推算中位生存期为9.5年,中位潜伏期约为8.5年。结论农村地区经有偿献血感染HIV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为9.5年,中位潜伏期约为8.5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县单采血浆供血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 (1)对某县全部人口进行逐户调查有偿供血者,采集血标本分离血清检测HIV抗体。(2)利用监测系统,开展动态监测,发现漏筛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3)采用快速蛋白印迹方法 (RWB)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ELISA)初筛,阳性者用Western-blot确认。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扩增产物并进行序列分析,对HIV型别和亚型进行鉴定。结果 1995-2009年,全县共发现有偿供血者HIV/AIDS病人226例,其中1995年3月有偿供血者中普查到HIV感染者111例,感染率为5.53%(111/2008),单采血浆供血者感染率为15.05%(79/525),既供全血又供血浆者感染率为8.06%(32/397),供全血者无感染者发现(0/1086)。1996-2009年追踪监测发现115例HIV感染者,发现的方式包括血液中心的HIV抗体筛查、VCT、医院就诊、孕妇筛查和术前检查等。结论在爆发初期,由于恐惧和歧视等原因,人们隐瞒了有偿供血史而被漏筛,经过15年的追踪监测,显现出了这起有偿供血者HIV/AIDS爆发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献血人群HIV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了控制艾滋病病毒(HIV)通过血液传播,提供低危献血员定期献血,提高血源质量,降低输血风险。方法通过分析1995~2003年献血人群检测结果和HIV感染现状,找出易感人群进行防范、教育,防止HIV的传播。结果通过近10年的努力深圳市血液中心共筛出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阳性者18例。其中有偿供血者确认抗-HIV阳性4例,占有偿供血者总数的20.69/10万;无偿献血者确认抗-HIV阳性14例,占无偿献血总数的4.72/10万。18例抗-HIV确认阳性者人口学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占88.89%,18~40岁的青壮年占83.33%,临时工、服务行业占83.33%。结论表明不论无偿献血和有偿供血者都要进行严格的血液筛查,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大宣传防治艾滋病(AIDS)的力度,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预防、控制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红河州中心血站因某献血者嫖娼导致窗口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发1名64岁男性受血者感染HIV。因此,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对本站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尤为重要。为此,对2002—2007年本辖区的161名献血者的HI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分析对象为2002—2007年红河州13个县(市)参加无偿献血的85968人, 相似文献
7.
8.
9.
安徽省部分县既往有偿献血人员基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既往有偿献血员基数的估计方法,对安徽省4个县既往有偿献血人员基数进行估计。方法 采用枚举法,根据不同行政村中人群既往献血员分布的密集程度分层抽样调查;用各层人口数分别乘以该层人群中献血员百分比及其95%可信区间,计算、汇总,获取目标人群基数。结果 4个县21.8%(93/1891)的行政村有既往有偿献血员,且呈集中分布;估计既往献血员基数为13086人(11820人~14351人);调查前后样本村分层一致率为72%。结论 枚举法适合于对既往有偿献血人群基数的估计,但要根据知情人提供信息的真实度调整估计结果,则会更为全面、真实地估计当地既往有偿献血员基数。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有偿献血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有偿献血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伎滋病(AIDS)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状况,探讨影响两种情绪状况的一些因素。方法采用Beck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作为工具,测查了185名农村有偿献血HIV感染者/AIDS患者,并收集了他们的人口学资料、症状资料和其它信息。结果92%的患者有中、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在抑郁项目上得分表明,“疲劳”得分最高,“自杀”得分最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分析表明,他们的焦虑程度比神经衰弱者和焦虑症患者显著严重;患者在焦虑项目上得分表明,“睡眠障碍”得分最高,“手足颤抖”得分最低。患者焦虑总分方差分析表明,CD4数量和症状的轻重对焦虑情绪有影响。结论有偿献血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严重,感染HIV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三个省份中吸毒和有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吸毒者和有偿献血员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现状、家庭内传播和抗病毒治疗开展的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3个省共163名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处理。结果 不同传播途径HIV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指标年龄、性别明显不同。吸毒感染者平均年龄32.8岁,男性占83.9%;有偿献血员平均年龄43.5岁,男女比例接近。吸毒人群HIV感染者处于艾滋病(AIDS)阶段(CD4细胞计数〈200以1)的最多,占其总数的54.5%;有偿献血员人群中最低,占23.3%,有偿献血员中CD4细胞计数200~350/μl的最多(51.1%)。知道对方感染时夫妻生活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不高(58.3%);18%(20/111)的HIV感染者配偶发生了夫妻间性传播,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安全套使用情况显著相关;5.4%的HIV感染者的配偶至今没有检测是否感染HIV。不同传播途径HIV感染者的免费抗病毒治疗比例都在70%以上,有偿献血员治疗的比例最高。平均的免费治疗率90.5%,放弃治疗的平均比率为7.5%。结论 HIV的夫妻间性传播率很高,夫妻间安全套使用率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预防意识。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比率很高,治疗的连续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偿供血艾滋病(AIDS)病人的病情特征、生存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随州市经有偿供血感染的141例AIDS病人的病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信息。用K-M法描述其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病人的全身状况较差。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艾滋病病毒(HIV)脑病。141例病人总死亡率为78.04/1 000人月,AIDS相关死亡率为71.43/1 000人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00个月,95%可信区间为5.54-6.46个月。就诊或检出时状态、发病年代、抗病毒治疗(HAART)对生存时间有影响。结论随州市AIDS病人的病情较严重,生存时间较短。HAART能够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14.
有偿供血员HCV、HIV和HBV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有偿供血员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情况,分析HCV和HIV感染对HBsAg的影响。方法 检测296名供血员血清抗-HCV、抗-HIV和HBV的5项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结果 296例有偿供血员中,抗-HCV阳性194例,占65.5%。抗-HCV阳性者中,抗-HIV阳性为145例,占HCV总阳性的75%。本组AIDS患者均死于肝外感染或肿瘤而非肝病。HCV合并HIV感染组的HBsAg阳性率为2.8%,明显低于单纯HCV和单纯HIV感染者(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HIV高发区,抗-HCV阳性有偿献血员常合并HIV感染,是AIDS高危人群。HCV合并HIV感染,可能干扰HBsAg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驻马店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该市1995-2010年上报的HIV/AIDS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市累计报告HIV/AIDS 14 717例,其中AIDS病人9 779例,死亡3 809例。报告病例以人群集中筛查发现为主。感染途径以有偿供血为主,占68.7%,其中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比较集中的3个县HIV阳性人数占总数的72.1%;既往输血感染占14.9%;性接触感染占10.2%(主要是配偶间)。2005年死亡人数最高,达648例,近几年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该市因既往不规范采供血造成HIV感染,目前已进入死亡高峰期,近年经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存在HIV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危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