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进步,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成活率在逐步提高,但感染仍是威胁早产儿预后及生存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外文献报道早产儿感染病死率可达20%~30%,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早产儿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合并感染,使死亡率增加。近年来,我科采用静注免疫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免疫球蛋白静脉用药在麻疹并肺炎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的疗效.方法通过用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35例与对照组33例作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14天内临床治愈33例,3天内体温正常30例.对照组14天内临床治愈13例,治疗3天后,仍发热33例.两组比较,疗效非常显著(p<0.01).结论并用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的疗效. 方法通过用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35例与对照组33例作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治疗组14天内临床治愈33例,3天内体温正常30例.对照组14天内临床治愈13例,治疗3天后,仍发热33例.两组比较,疗效非常显著(p<0.01). 结论并用静脉丙球治疗麻疹并肺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Bicore CP-100新生儿肺功能仪分别对30名不吸氧组(SaO2≥90%)和18名吸氧组(SaO2<90%)早产儿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值进行检测.结果不吸氧组患儿俯卧位呼吸频率明显低于仰卧位(43.4±10.2 v 49.8±11.7);俯卧位潮气量明显高于仰卧位(3.11±0.92 v 2.48±0.77 ml/kg);俯卧位气道阻力明显低于仰卧位(98.6±50.1 v 117.4±41.5cm H2O/L/s,);俯卧位动态肺顺应性明显高于仰卧位(1.115±0.401 v 0.914±0.48ml/cm H2O/kg);俯卧位呼吸功明显高于仰卧位(8.0±3.8 v 5.9±2.7gm cm/kg).吸氧组患儿俯卧位呼吸频率明显低于仰卧位(52.7±10.2 v 56.1±12.4);潮气量明显高于仰卧位(2.13±0.42 v 1.79±0.66 ml/kg);俯卧位气道阻力明显低于仰卧位(290.4±107.0 v 319.1±104.1cm H2O/L/s);俯卧位动态肺顺应性明显高于仰卧位(0.562±0.192 v 0.488±0.217ml/cm H2O/kg);俯卧位呼吸功明显高于仰卧位(10.1±4.7 v 7.3±3.4gm cm/kg).结论无论吸氧与否俯卧位均可提高患儿的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功,降低呼吸频率和气道阻力,俯卧位为早产儿肺炎患儿的适宜体位.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肺炎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符合第二版实用新生儿学制定的诊断标准新生儿肺炎共9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呼吸道管理及支持疗法相同,治疗组于确诊后24h内给予高压氧治疗,表压0.035~0.05Mpa,每日1次,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7d后呼吸频率小于45次/min的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5),治疗后肺罗音消失情况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血氧动脉氧分压差异显著(P<0.001),两组治疗5d后胸部X线片影消失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1),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肺炎有一定疗效,以治疗3d开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的防治效果.方法药物: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选择42例住院治疗早产儿,胎龄<36w、体重<2500g,均无贫血,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2例,两组体重、孕周及原发病无差异,给rHu-EPO前两组患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差别.两组综合治疗相同,观察组于入院后即在其他综合治疗同时给予国产rHu-EPO,250IU/kg/次,3次/w,静脉注射、疗程4w,两组均给铁剂,元素铁8mg/kg,6~8w对患儿进行随访,两组发生贫血情况及贫血程度、检验血红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3例,对照组22例,发生贫血17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说明观察组用rHu-EPO后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的程度均较对照组低;两组血红蛋白均值比较,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值<0.01.结论 rHu-EPO不仅可治疗早产儿贫血而且可用于预防早产儿贫血,且效果明显,建议对早产儿生后即常规给予rHu-EPO、铁剂,以利早产儿贫血的早期干预,减轻或避免早产儿贫血的发生,rHu-EPO治疗期铁消耗增加,而铁储存空虚或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利用均会影响rHu-EPO的疗效,建议用治疗的同时补充铁剂,临床疗效会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红霉素治疗组)和B组(阿奇霉素治疗组),分别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并采集外周静脉血;对照组,20例,为健康儿童,采集外周静脉血,观察IgA、IgM、IgG、C3、C4、CD8及CD4/CD8等检测水平。结果:阿奇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100%和9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5%和55%(P0.05),A、B两组患儿外周静脉血免疫蛋白和T细胞因子与C组相比较,血清IgG、IgA、IgM、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低于C组,CD8高于C组,A、B两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组的疗效优于红霉素组,观测IgA、IgM、IgG、CD3、CD4、CD8、CD4/CD8有利于判断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144例临床诊断肺炎的患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1-6型的感染,检出CBV特异性IgM阳性27例,阳笥率为18.75%,其分型以B3的阳性率最高,为62.90%,以下依次为B218.50,B511.10%,B43.70%,B3+B53.70%。CBV-IgM阳性患儿体液免疫球蛋白IgM,IgG,IgM的检测显示,免疫应答个体反应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0.4g/(kg·d),3~5d]静脉注射治疗16例重症SLE,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同时了解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后,SLE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皮损、关节痛等)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狼疮活动积分、ds-DNA抗体、血沉明显降低(P均〈0.01),补体、血小板明显增高(P〈0.05),但24h尿蛋白改善不明显。3例患者使用IVIG后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较好的疗效,但应注意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及相应护理方式对患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临床抗炎抗病毒及相应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及相应护理方式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足口病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手足口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及相应护理方式对患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涛  李永柏 《现代免疫学》1996,16(5):290-292
采用一次大剂量(2g/kg)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阿斯匹林(ASP)治疗15例儿童川崎病(KD),并与13例KD患儿单用ASP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VIG治疗组KD急性期症状和体征迅速改善,未发现冠状动脉扩张(CAD),对照组急性期3例发生CAD,随访24周仍有1例持续存在。IVIG治疗后血清IgG水平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阻止血小板升高,肌酸磷酸激酶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IVIG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产生IL-1、IL-6、TNF-α减少,以及血清IL-1、TNF-α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陈静  徐紫娟 《解剖与临床》1998,3(3):174-174
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需做好早产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降低其死亡率。现将我科1996年3月~1997年6月76例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76例早产儿中,男47例,女29例。平均胎龄32周,平均出生体重1840g。其中20例合并硬肿症占26%,13例合并败血症占17%,23例合并新生儿窒息占30%。 2治疗效果 本组患儿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痊愈45例,好转18例,死亡13例,治愈好转率为83.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静注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进行疗效观察 ,治疗组 16例在光疗、激素、白蛋白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IVIG治疗 (5 0 0~ 80 0 )mg/kg .d ,连用 1~ 2天 ,结果治疗组全部治愈 ,无 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 ,而对照组 3例发生胆红素脑病 ,1例死亡。在治疗后 2 4h ,4 8h黄疸消退情况及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方面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IVIG可明显减少溶血 ,降低胆红素浓度 ,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对重症病例可起到替代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肺炎的病理特征,旨在改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入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w,通过治疗后,有10例患者已痊愈,30例患者已明显好转,有效率高达96.4%;有2例患者已宣告死亡。结论老年肺炎伴有复杂的临床表现,且并发症较多,死亡率偏高,尽早确诊与科学治疗,能有效降低老年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早产儿胃肠道不成熟 ,常不能耐受胃肠道喂养 ,故早产儿全静脉营养 (TPN)成为儿科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基于国外近几年来有关静脉营养方面的进展 ,采用一种强化治疗方法 ,经一年的临床试用 ,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诊断标准  1 孕周 <37周出生的新生儿。 2 因各种原因不能经胃肠道喂养者。二、病例来源  1997年 8月至 1998年 8月间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使用强化治疗方法的 42例作为治疗组 ,1996年1月至 1997年 7月间符合诊断并使用常规静脉营养方法的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系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静脉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对急性病毒脑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55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每d0.25—0.3g/kg),连续冲击治疗5d.观察两组病人疗效、并发症、脑电图改变.结果两组病人显效率分别为51.9%和21.4%(P〈0.05),有效率分别为85.2%和53.6%(P〈0.05)、并发症感染分别为7.4%、32.1%(P〈0.05);治疗2周后中度及重度异常脑电图比率分别为18.5%、46.4%(P〈0.05).结论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小儿柯萨奇B组病毒肺炎的临床与体液免疫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44例临床诊断肺炎的患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CoxBvirus,CBV)1-6型的感染,检出CBV特异性IgM阳性27例,阳性率为18.75%,其分型以B3的阳性率最高,为62.90%(17/27),以下依次为B218.50%,B511.10%,B43.70%,B3+B53.70%。CBV-IgM阳性患儿体液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检测显示,免疫应答个体反应差异较大,心肌酶谱异常占59.00%,明显高于阴性组。临床观察病情以轻到中度为主,预防合并症尤为重要。提示CBV可引起散发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人血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上对病毒性脑炎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止惊、降颅内压、冬眠疗法、加压氧和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剂量为500mg/(kg·d),共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1,P<0.05).结论 阿昔洛韦常规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可以更好地协同治疗病毒性脑炎,减少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缩短住院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对急性病毒脑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55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每d 0.25~0.3g/kg),连续冲击治疗5d.观察两组病人疗效、并发症、脑电图改变.结果两组病人显效率分别为51.9%和21.4%(p<0.05),有效率分别为85.2%和53.6%(p<0.05)、并发症感染分别为7.4%、32.1%(p<0.05);治疗2周后中度及重度异常脑电图比率分别为18.5%、46.4%(p<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早产儿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布洛芬1:3服,对照组予消炎痛1:3服,两组均服药三天后复查心脏彩超、肌酐、尿素氮,观察尿量、大便潜血、血小板计数。结论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有效,其中体重<1500g疗效不及体重≥1500g的早产儿,合并心脏其他畸形的疗效不及无合并畸形者,且副作用明显小于消炎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