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安全性问题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马西平虽然是治疗癫痫病的老药,但鉴于中国国情,其仍然是治疗多种癫痫病的首选药。根据癫痫分型正确使用卡马西平并充分认识其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是提高其用药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这两方面跟踪其最新研究成果,对卡马西平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跟进式的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1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珊  杜青云 《医药导报》2004,23(8):0604-0605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CBZ)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文献报道应用CBZ发生的ADR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BZ所致的ADRs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甚至致死。结论:合理应用CBZ,重视ADRs的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近似于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一种钠通道阻滞药,可使动作电位兴奋期延长,抑制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的神经兴奋传导,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痛、癫痫、精神性疾病。因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用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他药合用,随着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合并用药的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呈现严重及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近似于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一种钠通道阻滞药,可使动作电位兴奋期延长,抑制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的神经兴奋传导,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痛、癫痫、精神性疾病.因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用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他药合用,随着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合并用药的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呈现严重及增多的趋势,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就1年来我院使用卡马西平的情况及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卡马西平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卡马西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国内文献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对1994—2005年国内医学期刊中应用卡马西平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21:1。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大多在用药1个月内;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有9例。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为多见,占总例次的58.29%;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95.07%的患者痊愈或好转,4.93%的患者死亡。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卡马西平;重视ADR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癫痫患儿的稳态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病房和门诊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考察癫痫患儿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癫痫患儿的卡马西平稳态血药浓度差异较大,86.7%的患儿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显效率并未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以肝功异常为主,随血药浓度升高,不良反应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应根据患儿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将血药浓度控制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李旭梅  涂厉标 《海峡药学》2011,23(5):248-250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卡马西平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合并用药的情况。结果 151例次患者中,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低于4μg.mL-1占23.18%,4~12μg.mL-1的占74.17%,,血药浓度大于12μg.mL-1占2.65%。其中出现中毒反应的占12.58%。结论对长期使用卡马西平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泽莲  徐珽  吴逢波  唐尧  张山川 《中国药房》2007,18(11):864-866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国内报道的102例卡马西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卡马西平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35.3%),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及血液系统损害;合并用药易导致不良反应,16.7%的患者联合使用了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1h后。结论:患者的个体差异、合并用药等因素均能导致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15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监测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15例次服用卡马西平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15例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低于4μg/ml占22.6%,4~12μg/ml占73.9%,超过12μg/ml占3.5%。出现中毒反应的有6例,占5.2%。结论卡马西平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在临床中应加强治疗药物的监测,实施个体用药。  相似文献   

10.
216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合理应用卡马西平。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216例服用卡马西平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单用卡马西平的患者,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且癫痫发作得以基本控制的占60.9%,8.7%的患者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范围而癫痫发作仍得以控制;联合用药中48.  相似文献   

11.
扈福  朱思佳  扈晓雯 《中国药房》2011,(46):4398-4400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集到的180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180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8大类,其中以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比例最高(占35.00%),其次为中药及中药注射剂(占26.11%);静脉滴注比例较其他给药途径高(占82.2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最高(占37.78%),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17.78%)。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监测,积极上报ADR报告,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2年度发生的38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385例报告中,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87.59%);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26.3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8.2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最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3.
2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7月收集到的217例报告从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53种,其中194例ADR是由35种抗微生物药引起,占89.40%;皮肤及附件损害148例(占39.26%),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50例(13.26%);新的和严重的ADR20例(9.22%)。结论:应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462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确定来年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集到的46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20至59年龄段构成比最高;ADR涉及的药品151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74.68%(345例),中成药引起的ADR次之;静脉给药的ADR占72.08%(333例)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解放军八一医院2006—2012年收集整理52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28例ADR中,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为312例,占总例数的46.27%;10岁以下儿童患者发生ADR较多,为238例,占总例数的45.08%,41~50岁的成年患者发生ADR较少,仅18例,占总例数的3.41%;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反应最常见,为88例,占总例数的59.82%。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与监测工作,尤其应加强对儿童发生ADR的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浙江丽水市2004年5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8,自引:11,他引:78  
目的:了解我市各医院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发生ADR的因素。方法:对我市2004年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501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501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5 .1 % (226例) ,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16 .0 % (80例) ;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8.9 % (245例) ,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而较严重的ADR有21例(4.2 % ) ;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5. 9 % (330例)。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培养,并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17.
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的分析,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0月上报的236份ADR报告,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用药途径、涉及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36例报告涉及药品15类103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80例,占33.9%),60岁以上的患者ADR发生例数最多(67例,占28.4%);其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92例,占40.0%),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47例,占19.9%)、消化系统损害(33例,占14.0%)。静脉滴注引发137例(占58.1%),中药注射剂引发26例(占11.0%);严重ADR有5例,占2.1%。结论: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和做好ADR相关知识宣传,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进一步完善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集的17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ADR的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剂,共161例(占94.71%);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共71例(占41.76%),其次为抗肿瘤药,共21例(占12.35%)。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与报告,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重视,以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13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13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引发ADR最多(87.05%);静脉给药引起ADR最常见(89.9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40.29%)、其次是胃肠道反应(17.2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1.51%)等。结论:增强医务人员的ADR报告与监测意识,进一步做好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5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上报的545例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545例药品不良反应共涉及9大类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为288例,占52.84%;给药途径中静脉用药引起的ADR为340例,占62.38%;临床所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是胃肠道反应,最严重的是死亡、过敏性休克、高热等。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药师与临床的沟通交流,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