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贾晓静 《天津护理》2014,22(5):415-416
总结对34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用IABP泵患者的护理,包括紧张有序的术前准备,严密细致的术后护理,反搏压、制动下肢及足背动脉的观察、管路护理、监测凝血指标、拔管等,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谢集花 《全科护理》2013,(25):2345-2347
[目的]总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护理。[方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泵衰竭病人使用IABP,同时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夹层、溶血、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循环稳定、心态平和,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加强急诊PCI病人使用IABP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护理。方法对36例急诊PCI病人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急诊PCI病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有不同程度升高,尿量增加、心率减慢、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减少。结论急诊PCI病人一旦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立即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心脏后负荷,而且能有效增加心脏搏出量,改善心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IABP)的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手术耐受性、生命指征的影响。方法急诊PCI治疗中,对46例AMI和/或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进行常规冠脉造影的同时紧急植入IABP装置,观察介入治疗过程中IABP装置植入前后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有创血压、心率、即刻死亡率等指标变化。结果45例患者植入IABP成功,1例失败;40例患者(86.96%)能够耐受急诊PCI治疗全过程,总死亡率10.87%;具有明显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的患者66.67%能够耐受治疗,死亡率33.33%;未出现明显的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的患者94.12%能够耐受治疗,死亡率2.94%;35例顺利完成PCI治疗,成功率85.36%。结论急诊PCI治疗中IABP的快速植入可预防大面积心梗患者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对已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减轻症状,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67例行PCI及IABP治疗的AMI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护理的经验。结果67例患者中,44例痊愈出院,23例死亡,病死率为34.33%。结论经PCI及IABP治疗AMI心源性休克的护理重点是加强观察,选择合适的体位,及时制止反搏泵停搏,根据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输液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67例行PCI及IABP治疗的AMI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护理的经验。结果67例患者中,44例痊愈出院,23例死亡,病死率为34.33%。结论经PCI及IABP治疗AMI心源性休克的护理重点是加强观察,选择合适的体位,及时制止反搏泵停搏,根据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输液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56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治疗及近期随访的临床资料。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示:单支血管病变8例,双支血管病变15例,三支血管病变25例,并左主干病变8例。56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全部再通,51例血流达到TIMI3级,5例患者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急诊介入术中死亡2例,介入治疗术后住院期内死亡17例。住院期间总死亡率为34%(19/56)。在随访至30d时行心脏彩超检查,左室射血分数均值为(0.37±0.11)。期间1例死于心衰;6例心绞痛复发;9例有心功能不全表现。无证实的亚急性血栓形成,无靶病变血管重建治疗或再次心肌梗死。结论: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能改善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有效地恢复梗死区心肌再灌注,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25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因严重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导致手术失败而病死,平均住院时间为(14.18±5.36)d,平均使用IABP的时间为(3.68±1.43)d。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应用IABP行PCI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2医院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27例,观察血流动力学改变、急诊介入治疗特点、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0min后血流动力学即开始改善,2~6h达血流动力学稳定。27例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均成功完成急诊介入治疗,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死亡2例,随访1个月死亡1例。术后1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室壁运动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改善。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的急诊介入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比较36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前后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和每小时尿量变化。结果接受IABP联合PCI治疗后,患者的CVP、PCW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4.1±4.3)mmHgVS(10.4±6.8)mmHg,(10.5±7.1)mmHgVS(23.6±8.3)mmHg(P〈O.05),而CI、MAP和每小时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分别为(2.2±1.3)L·min-1·m-2 VS(1.3±0.9)L·min-1·m-2,(83.4±13.6)mm HgVS(56.8±15.2)mmHg,(44.5±14.9)ml/hVS(12.6±5.4)ml/h(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IABP联合急诊PCI治疗,疗效确切。这对不能开展急诊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医院,IABP联合急诊PCI治疗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护理措施,强调术后应加强体位指导与护理、监测反搏压、气囊管的护理及预防下肢血栓等.  相似文献   

13.
黄传君 《全科护理》2014,12(1):31-32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病人应用IABP治疗,同时加强对病人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16例病人周围循环改善、尿量增加、血压升高、心功能逐渐恢复,1例病人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病人行IABP治疗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AMI急诊PC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行IABP辅助支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住院期间存活14例,死亡5例;无一例出现IABP相关并发症。[结论]加强AMI急诊PC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行IABP辅助支持治疗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例,好转出院19例。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严密监测,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实行IABP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20例患者治疗后血压明显回升,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治疗效果满意,住院2~3周出院;1例高龄患者因心肌梗死面积广泛,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具有良好疗效,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对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好转,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9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因并发肾功能衰竭最终死亡.认为施行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心电图、动脉压及反搏压和波形,观察及预防下肢缺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1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1例93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在23d的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过程中,由于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逐渐恢复,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原红 《当代护士》2018,(5):145-147
本文总结了8例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导管室行介入治疗并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认为专业优质的护理能降低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重症心血管患者的成功救治率,促进患者康复,并对导管室护士、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莲  江敏  文玲  朱建芳  李丽华  易坪  彭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76-1378
目的总结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例高龄AMI患者接受PCI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5例好转出院,1例院内死亡。结论采用IABP及PCI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对成功救治高龄AMI患者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