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预见性护理服务链在高危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程预见性护理服务链实施前(2015年10~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月~3月)收治于本院具备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风险因素的产妇各5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实验组接受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全程预见性护理服务链干预,对两组观察对象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入选产妇干预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及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对专项血栓预防性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全程预见性护理服务链对高危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实施干预,降低了该类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减轻了相关症状,获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产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剖腹产产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剖腹产的产妇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围产期观察组实施全程干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低于对照组(9.3%);观察组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为剖腹产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屠悦  林雪娟 《全科护理》2016,(21):2194-2196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68例病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7%,而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将2014年7—12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比较2组患者在采用不同评分方法的适宜性、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创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的评分方法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有效提高了护士对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基于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骨科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基于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疼痛和肢体肿胀的发生情况,以及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疼痛、肢体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5),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骨科手术治疗病人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病人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疼痛和肢体肿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外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0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专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专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张健冰  严秋月 《全科护理》2016,(30):3171-317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新型产褥期护理管理模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产科分娩的144例产妇根据产妇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新型产褥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及疼痛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产妇掌握深静脉血栓知识情况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新型产褥期护理管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继发性肺栓塞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基于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行盆腹腔手术治疗的妇科病人的消极情感状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盆腹腔手术治疗的妇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基于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5天末的SAS和SDS评分情况;记录两组病人在术后5d下肢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5d出现下肢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妇科盆腹腔手术治疗的病人引入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能改善机体负性情感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预防性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系统的护理及资料整合,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发生率为5. 00%(1/20),护理满意度为95. 00%(19/20),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 00%(6/20),护理满意度为80. 00%(16/20),2组数据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预防性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干预对具有高危因素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在本院实施妇科手术的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6%,对比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2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干预对具有高危因素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能够产生一定的预防效果,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高危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200例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流指标、护理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流峰速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高危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预防作用,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2月入住于医院ICU的重症病例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ICU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模式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加用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专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应用于ICU重症病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产科收治的60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将所有产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对策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指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评分(DVT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产妇应用DVT评分后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合理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剖宫产分娩的486例产妇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0年7月2010年5月剖宫产分娩的486例产妇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剖宫产分娩的549例产妇为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的围产期护理和围产期全程干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和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症状积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围产期全程干预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妇幼护理》2022,2(11):2459-2461
目的 探究接受手术的妇产科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份至 2022 年 11 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 120 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 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下肢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负 性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下肢状态评分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5.00%(P<0.05)。结论 接受手术的妇产 科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肺栓塞发生率,改善下肢状态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中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科收治纳入标准的112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患者.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中运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在院诊治体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协作护理实施前(2013年9月—2014年8月)设为对照组(59例),协作护理实施后(2014年9月—2015年8月)设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采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量表评价介入治疗病人手术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状态焦虑评分和特质焦虑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给予以无缝隙护理为目标的跨科室协作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徐明霞  周艳 《全科护理》2013,(28):2610-2611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病人术后关节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关节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为(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