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6月至12月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情志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推拿按摩护理、中药热敷法护理、理疗护理、饮食调护、功能锻炼的方法预防及治疗颈椎病。结果颈椎病中医保守治疗针对性强,操作安全、简单,改善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相对关系,祛除压迫因素,恢复颈椎的稳定性。9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患者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中医护理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对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作用,在临床操作中将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2.
36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各项常规训练和适应性训练;手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功能锻炼和出院的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 该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重视颈椎病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在颈椎病的恢复和功能重建中至关重要,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知识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对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作为循证护理组,同期只采用常规护理的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循证护理组于循证护理后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564,P=0.033).且循证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5.424,P=0.042).结论 循证护理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度,同时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何文宇  甄鹰  段丽娜 《现代护理》2007,13(23):2209-2211
目的了解手法治疗颈椎病后患者的健康宣教需求。方法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展开全面系统的疾病护理。结果患者对手法治疗颈椎病有了整体系统的认识。结论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整体护理观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手法治疗颈椎病后患者的健康宣教需求.方法 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展开全面系统的疾病护理.结果 患者对手法治疗颈椎病有了整体系统的认识.结论 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整体护理观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日常护理,包括生活习惯、选择合适枕头、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并阐述了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存在焦虑情绪状况,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减轻或消除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加快疾病康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问卷测定,然后评定、分析,并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50例颈椎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情绪35例,给予相应护理对策后焦虑情绪缓解和消失26例,有效率74.28%(26/35例)。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脊髓型颈椎病痛人的日常护理,包括生活习惯、选择合适枕头、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并阐述了脊髓型颈椎病痛人的围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9.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颈椎病患者中40%属此类型,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1])。眩晕、恶心、活动时加重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对该病的康复和预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综述如下。1心理护理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史普遍较长,患者表现为情绪急躁、食欲不佳、焦虑、失眠等,尤其是症状反复发作者,往往处于恐慌状态,故加强心灵沟通、积极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颈椎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4月康复科住院的颈椎病病人1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96.6%,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颈椎病病人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林福云郁宝玲颈椎病是颈椎间盘组织以及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附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的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在工作中,收治颈椎病患者2000余例,效果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441例康复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调查3种类型颈椎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量,了解护理工作量与各病种分型、各班次的关系,测算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对颈椎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项目进行24h跟踪调查与记录,测量白班、夜班、晚班的当班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量。结果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在术前健康指导、术前准备与脊髓型、神经根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类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的白班直接护理时间同晚夜班直接护理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得床护比为1:0.49,所需护士为16.12人。结论建立适合专科疾病特点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是满足患者服务需求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方法 628例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方法治疗进行护理。结果治愈显效率97.8%。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粱金环 《当代护士》2014,(3):101-10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大学生颈椎病物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在社区治疗颈椎病的大学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2组采用相同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大学生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视觉模拟疼痛和关节活动度2个方面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大学生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非手术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辅以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痊愈率明显增高(P〈0.05),而无效率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应用综合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强康复治疗效果,减少短期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对社区老年颈椎病患者病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门诊老年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颈椎病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中医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后VDS评分与颈椎病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VDS评分干预后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老年颈椎病疼痛,提高其治疗效果,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可行性、高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8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及一般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治愈51例(60.00%),好转32例(37.65%),无效2例(2.35%),总有效率97.6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效果理想,且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敏灸护理对颈椎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颈椎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护理。结果:护理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常规护理治疗颈椎病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病人非手术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受爱 《护理研究》2005,19(12):1066-1067
[目的]探讨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对颈椎病病人采用牵引、按摩、理疗、针灸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配合必要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2 75例病人治愈193例,好转5 3例,无效2 9例,有效率为89.45 %。[结论]颈椎病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症状,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黄丽华 《现代护理》2006,12(15):1426-1427
目的探讨单开门棘突重建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及其重要意义。方法对3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及颈椎病术后的常规观察和特殊护理。结果31例患者都能较好地配合手术医师安全渡过手术期,术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高度重视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