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2例新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8月南京先后有两名病例在食用淡水小龙虾数小时后,因肌肉胀痛、胸闷、气喘等不适入院,临床表现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均发现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小龙虾饮食史,排除其他可疑因素,临床诊断为哈夫病。  相似文献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南京出现的23例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是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极少数个体出现的一过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综合分析,这些病例均属于哈夫(Haff)病。  相似文献   

3.
食用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用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病例追踪和病例监测等方法,收集医疗机构诊断的食用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疑似病例,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确诊食用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23人,病例呈散在分布,潜伏期为2.5~13 h,平均6h,女性与男性罹患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3,P>0.05).结论 病例食用食物的种类、潜伏期、临床表现及流行特点与报道的Haff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健康大视野》2010,(18):11-1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2010年9月7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南京出现的23人例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是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极少数个体出现的一过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综合分析,这些病例均属于哈夫(Haff)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相关因素,为预防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发现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20年共发生25例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小龙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北省近年来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4月湖北省9家三甲医院收治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9家医院共诊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367例,其中2016年发生220例,与食用小龙虾相关者102例。这些病例中,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病例主要出现在2014和2016年,其余年度以剧烈运动、动物咬伤等多种病因为主。食用小龙虾相关病例的临床特征以肌痛和乏力为主,多数病程为10 d左右,预后较好;病例主要在长江沿岸分布,且有明显的季节性,以中青年和女性为主。2016年湖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共报告41例病例,占9家医院2016年诊断食源性病例数的40%(41/102)。结论湖北省实际发生的食源性病例数远超过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的报告病例数,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督导和培训,提高监测系统报告的敏感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沿长江沿岸分布,呈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正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因其具有杂食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陆续报道食用小龙虾引发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肌肉酸痛,严重者出现酱油尿;临床指标: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重度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7月份以来,南京发生多起因食用小龙虾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事件。17日,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小龙虾消费风险提示。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科专家介绍,2010年南京曾报告过23例因食用小龙虾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最终确定病例属于国际上时有报道的哈夫病(HaffDisease),症状明确,病因不明。相关病人经及时治疗,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7月下旬起,南京等地突然出现大量横纹肌溶解症病例,将矛头都指向了人们爱吃的小龙虾,国家疾控中心确认肌溶解与食用小龙虾有关,属哈夫病。  相似文献   

10.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11日凌晨,瑞金集团闵行医院肠道门诊先后收治4名因同时食用上海某茶餐厅熟食部销售的小龙虾(喇蛄)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人,经个案及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这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售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小龙虾)的铅、镉污染状况及人群中小龙虾食用[情况,调查食用小龙虾所致铅、镉摄入量。[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小龙虾样品75件,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样品检测;应用食物频率表法调查本市户籍人口600人的小龙虾食用情况;建立摄入量评估模型计算铅、镉摄入量。[结果]小龙虾躯干内铅、镉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06mg/kg和0.009mg/kg。枯水期及野生小龙虾躯干内铅含量的90分位数(P90)超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限量标准,分别显著高于丰水期和人工养殖的小龙虾躯干内铅含量;头部中镉含量的P90超出CAC限量标准,明显高于躯干内镉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龙虾的主要食用人群以青年为主,年食用量平均值为1.79kg,未成年人和老年人食用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食用小龙虾,周摄入铅、镉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122μg/kg、0.010μg/kg,分别占暂定每周容许摄入量(PTWI)的0.49%和0.15%;未成年人铅摄入量的平均值为0.208μg/kg,占PTWI0.83%,青年人食用小龙虾,铅摄入量的P90为0.357μg/kg,占PTWI的1.43%;老年人食用小龙虾,铅、镉摄入量上限值仅分别占PTWI的0.09%和0.06%。[结论]未成年人、青年人中食用小龙虾的铅摄入量较高,存在着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食用小龙虾的镉摄入量处于较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23例患者中包括周围神经病11例,Lamber-Eaton综合征7例,运动神经元病2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1例,进行性小脑变性1例,边缘系统脑炎1例.多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18例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瘤,5例为发现肿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早期识别副肿瘤综合征对隐匿性肿瘤的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裘蕾  张玉敏  丁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7):1012-1014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是一种血清TSH浓度轻度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FT3、FT4)正常的综合征[1].通常亚临床甲低患者多无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完全依靠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POEM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该患者存在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内分泌病表现,其它主要临床特征有水肿、皮肤改变、硬化性骨病.结论 POEMS综合征是一少见的伴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5.
苏云丽 《医药与保健》2010,19(10):20-20
近段时间,江苏省南京市多家医院陆续收治了很多因食用小龙虾而入院的患者。这些患者均表现为肌肉酸痛难忍,被诊断为肌肉溶解症,有专家质疑这是清洗小龙虾时所用"洗虾粉"所致。我们不论小龙虾是否用"洗虾粉"清洗过,就小龙虾本身而言,吃起来也有诸多讲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rugada波形出现在出国劳务人员的临床意义,提高Brugada波形的检出率,从而提高Brugada综合征诊断水平,减少境外患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对1例出国劳务人员心电图的Brugada波形、临床资料、家族史,及其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特征为典型的Ⅰ型Brugada波,心脏彩超未见异常,既往史以及家族史调查表明具有遗传史,最终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结论心电图检查对于筛查心电学异常疾病很有效。对于有特殊家族史患者,建议多次心电图检查;提高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金爱莲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98-359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引起年轻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病因,也是导致不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在临床超声检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月经紊乱患者的卵巢,出现了近似多囊卵巢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18.
女性更年心     
四、五十岁的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会出现许多身体不适应症状,同时伴有情绪不稳、爱发脾气等行为异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更年期综合征。“更年心”是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种类型,患者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并不典型,而以心脏功能异常为主。但“更年心”患者的心脏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虽然患者的主观异常感觉很多,临床检查却很难发现阳性体征。据临床观察,“更年心”患者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19.
于湘汝  贾广喜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2):F0002-F0002,177
2007年8月17日,莱州市某工厂发现7例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认定是1起食用葫芦瓜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18日在杭州市某酒店参加婚宴的人中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胃肠道疾病爆发事件。约90人参加了宴会。对71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37例符合病例定义。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疾病与食用肚尖、情人果、万年青有关。从患者的肛拭样品中检验出副溶血性弧菌。从临床、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分析显示,爆发是因为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肚尖、情人果、万年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