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2006-2008年卫东区麻疹的发病情况,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规律,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对2006-2008年发生在卫东区的来自于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专报和个案调查资料的165例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08年麻疹的年发病率为9.47/10万,高于2000-2005年的平均发病水平。3月-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0~2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占53.94%;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62.42%;有免疫史者占10.24%,无免疫史者占36.22%,不详者占53.54%。结论应该进一步加强流动人群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安市2008-2010年的麻疹疫情,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08-2010年广安市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共报告麻疹40例,3年平均发病率0.29/10万;男∶女=2.08∶1;病例主要分布于0~14岁儿童,占85.00%;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47.50%,其次是幼托儿童和学生,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7.5%、12.5%。免疫空白32人,占80.0%。结论广安市儿童为麻疹的高发人群,应加强麻疹疫情监测,提高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郴州市2005-2017年麻疹发病的流行情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2005-2017年来发生的麻疹病例的时间、人群,免疫情况等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结果 郴州市2005-2017年报告麻疹病例3 232例,死亡2例。郴州市麻疹发病呈周期性流行,流行周期为3~4年, 2006年,2009年,2013年,2017年的麻疹发病的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为23.17/10万、13.27/10万、9.87/10万、1.06/10万;麻疹高发季节为4-7月份;散居儿童发病2 089例,占病例总数的64.10%;≤6岁儿童发病2 656例,占病例总数的82.20%; 955名≥8月龄麻疹病例中,无麻疹类疫苗免疫史者308例,占32.25%;免疫史不详者353例,占36.96%。 结论 郴州市麻疹疫情呈现下降趋势,加强对麻疹疫情监测,做好适龄儿童的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及时对麻疹疫情做好处置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连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连州市2004-2013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连州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11例,年均发病率为4.68/10万,无死亡病例,期间发生暴发疫情6起,涉及病例64例,占30.33%。4-8月为高发季节(189例,占89.57%);男性113例,女性98例,男女比为1.15∶1;<15岁组占81.04%;职业以散居儿童居首位,占42.18%;所辖12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发病数前4位的乡镇报告病例数占总数的79.15%。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占28.91%,无免疫史占39.34%,不详占31.75%。结论存在人群免疫空白是连州市麻疹疫情发生的主要因素,1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中小学生是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陈杨伟  陈杨  羊晶晶  姚栩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76-2477
目的了解福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对2008—2010年所有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市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2l/10万,以散发为主。4、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15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数的64.08%。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9.72%,无免疫史者占27.46%,免疫史不详者占52.82%。结论通过全市大规模的强制性加强麻疹疫苗预防接种,2009年起麻疹发病率明显减少。今后在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应继续做好大年龄组儿童的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麻疹监测,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有效控制麻疹疫情。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麻疹年发病率为0.71/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发生于1—4月,占93.55%;0~1岁组占病例总数的51.61%(16例),15岁以上占38.71%(12例);以散居儿童为主(61.29%)。结论连云港市8月龄~1岁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者所占比重很大。应继续加强麻疹疫苗的接种力度,消除适龄儿童的免疫空白,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玉州区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探讨暴发原因,为更好地指导麻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结果玉州区2013年共报告麻疹50例,发病率为7.93/10万,无死亡病例,有7个镇(街道)有发病,主要发生在玉城和南江街道;发病高峰在4-5月,占92.00%;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4.00%;无麻疹免疫史者40例,占80.00%。结论母体胎传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麻疹常规免疫存在漏种和接种不及时现象,造成易感人群积累,导致疫情暴发,应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和政县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6年甘肃省和政县麻疹高发病率原因,探讨贫困民族地区麻疹防制对策。方法对2006年和政县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和政县共报告麻疹167例,报告发病率85.58/10万,明显高于往年,高发乡镇达100~168.96/10万。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集中在3~6月。8月龄以上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71.54%,回、东乡等少数民族病例有免疫史者(4.76%)明显低于汉族(26.80%)。结论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MV)接种率低,存在免疫空白。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MV复种,加强疫情监测,有计划地开展高危人群MV强化免疫或应急接种,消除免疫空白,是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控制消除麻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铁岭市银州区2007—2016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侧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2007—2016年铁岭市银州区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6年铁岭市银州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2/10万,其中2014年发病率最高(29.89/10万),2011、2012、2015、2016年无麻疹病例;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6月;≥15岁为主要发病年龄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0.75%;<8个月龄的婴儿发病9例,占发病总数的5.59%。在≥8月龄的152例发病人数中有免疫史者9例,占5.92%;无免疫史者15例,占9.87%;免疫史不详者128例,占84.21%。结论加强麻疹高发季节的防控,重点做好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湖北省麻疹疫情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为完善麻疹的防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湖北省2006-2012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 探究影响湖北省麻疹流行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7年内监测报告系统中共报告疑似麻疹604例, 实验室诊断2 520例, 临床诊断12 868例, 共诊断麻疹病例15 388例, 其中15岁以下报告病例为12 156例;2006-2009年为高发年, 其年发病率分别为4.02/105、6.42/105、6.88/105、7.01/105, 总体上呈现高度散发的状态;全年以4、5月份为高发月份, 5月份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1.74∶1;年龄分布中小年龄组所占的比例较大, 最小年龄24 d;在预防接种史中, 2009-2012年监测数据中无免疫史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0.29%、29.41%、33.72%和66.83%;散居儿童8 634例, 占56.10%;学生2 482例, 占16.13%。结论 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免疫的成功率和查漏补种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甚至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 加强小月龄的常规免疫及免疫策略的应对对湖北省麻疹免疫规划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扬州市广陵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本区2005—2015年麻疹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麻疹病例数282例,各年发病率为0~22.8/10万,年均发病率5.71/10万,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分布,3-5月病例数占73.40%。发病年龄主要以<1岁组(53例,占18.79%)、≥20岁组(173例,占61.34%)为主;职业主要为散居/幼托儿童、工人、农民/民工等。病例无麻疹疫苗接种史者占40.78%,不详占48.94%。结论建议在成人特定人群中常规增加麻疹疫苗接种,以提高成人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定西市安定区2008—2017年麻疹监测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麻疹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安定区2008—2017年麻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安定区2008—2017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90例,其中麻疹病例87例,年均发病率为1.90/10万,2008年发病率最高(7.46/10万),2009年、2012年和2013年无麻疹病例报告,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97例;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为100.00%,血标本采集率为93.68%,咽拭子采集率为99.25%;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份;病例发生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区,以外地病例为最多;发病人群以学龄前儿童及成人为主;15岁以下麻疹病例有免疫史者占30.51%;成人病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92.59%。 结论  安定区麻疹监测系统运行良好,各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应继续加强麻疹高发季节的提前防控,重视成人及学龄前儿童麻疹类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全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2—2015年慈溪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15年慈溪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等报告的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2—2015年慈溪市共报告麻疹974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90/10万。3—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麻疹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占60.27%,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构成比分别从2002年的13.58%和17.68%上升到2015年的40.74%和48.15%。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病例占17.97%,本地人口有免疫史的比例高于流动人口(P0.01)。结论流动人口是慈溪市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人群,应积极做好流动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4.
娄星区2006年3-7月份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兴旺  方虹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797-1798
目的分析娄星区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探讨暴发原因,为制订防治对策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人进行个案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157例,发病率37.38/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高峰在4-6月份,共计124例,占此次暴发疫情总数的78.98%。结论娄星区麻疹疫情散发、暴发并存,麻疹接种率存在虚高现象,特别是流动人口和城区散居儿童,存在免疫空白。建议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对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冷链运转管理,提高麻疹疫苗的有效接种率;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城区散居儿童的管理,消除免疫空白;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分析、疫点处理和应急免疫,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2015年望谟县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2月25日望谟县报告的麻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此次麻疹暴发疫情历时68 d,共报告麻疹病例53例,发病率为16.5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至18岁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疫情呈点多面广的流行;病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次占13.21%,0剂次占16.98%,免疫史不详占69.81%;麻疹IgM抗体和麻疹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96.43%,病毒分离鉴定麻疹病毒阳性率为25.92%。结论 基层防保网络薄弱、常规免疫接种存在薄弱环节及监测系统不敏感延误疫情处置是本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拉萨市麻疹发病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拉萨市2005—2010年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4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7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2—7月,发病数占总数的78.77%;病例中86.43%为<15岁的散居儿童及学生,6.13%为≤8月龄婴儿;全市8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城关区居首位,占54.70%;本地户籍占发病总数的95.73%。结论拉萨市麻疹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努力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及免疫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肃省张掖市2011年1—12月麻疹流行情况,分析其流行原因,以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对2011年1—12月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1—12月报告麻疹病例120例,报告发病率为9.04/10万,较2010年同期上升166.67%;其中75.00%的病例(90例)集中在甘州区;年龄分布呈现"双向移位",主要是<8月龄和≥15岁年龄组,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8.33%和24.17%;无免疫史者占69.17%(83例),免疫史不详者占23.33%(28例),有免疫史者仅占7.50%(9例);发生暴发8起22例,其中乡镇暴发1起6例,行政村(社区)暴发7起16例;复核流行病学调查63例,发病前7~21天有医院就诊史或接触史者占87.30%(55例),无医院就诊史者仅占9.52%(6例)。结论张掖市2011年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与基础免疫薄弱、及时接种率低下、接种质量不高、院内感染有关。防控重点对象为<8月龄和≥15岁人群。  相似文献   

18.
严友定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339-1341
目的分析安化县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防控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化县2006-2011年的麻疹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化县2006-2011年共报告麻疹254例。发病高峰期为3-6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占88.19%);发病人群主要是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占90.16%)。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98.42%(251/254);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明显下降(χ2=11.08,P〈0.01)。结论通过强化免疫可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加强对适龄儿童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是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宜阳县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宜阳县2007-2011年发生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探究影响宜阳县麻疹流行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5年内监测报告系统中共报告疑似麻疹562例,实验室诊断279例,临床诊断73例,共诊断麻疹病例352例;2007年和2009年为高发年,其年发病率分别为16.64/10万、29.35/10万,均为散发病例;全年不同月份均有发生,其中以1-5月份为高发月份,4月份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1.23:1;年龄分布中小年龄组所占的比例较大,且成人组也有发生,最小年龄3月,最大43岁;在预防接种史中,无免疫史者192例,占54.55%,其中小于8个月者79例,占总病例的22.44%;散居儿童271例,占76.99%;学生30例,占8.52%;病例分布全县19个乡镇,327个行政村,占全县行政村的85.38%。结论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降低麻疹的发病率乃至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查漏补种是控制疫情的主要手段,能及时阻断麻疹在人群中传播,同时考虑疫情控制的长期效果,根据流行病学分析及时开展后续免疫。  相似文献   

20.
孙云岚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515-1517
目的分析无锡市北塘区2006—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麻疹发病,降低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中无锡市北塘区共报告麻疹病例65例;3—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15岁以上组和1岁以下组病例数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3.08%和40.00%,发病年龄呈现"双向移位"现象;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47.69%;无免疫史的和免疫史不详者占到发病总人数的80.00%。结论根据该区麻疹发病的现状和流行特征,为达到卫生部消除麻疹的目标,应着重提高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消除免疫空白;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