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贵州省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中和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乙脑流行季节采集6个市(州)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共960份,应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法检测乙脑中和抗体。结果 960名调查对象中乙脑中和抗体阳性率为64.69%,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0.32。男、女性乙脑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82%、68.77%(χ2 = 8.364, P = 0.004);不同年龄乙脑中和抗体阳性率在52.50%~84.17%之间(χ2 = 35.893, P<0.001),GMT在1∶20.00~1∶41.40之间(χ2 = 22.207, P = 0.002),其中中和抗体阳性率最低为< 1岁组,最高为>40岁组,GMT最低为11~15岁组,最高为>40岁组;不同地区乙脑中和抗体GMT在1∶18.62~1∶43.66之间(χ2 = 56.581, P<0.001)。结论 贵州省健康人群乙脑中和抗体水平总体较低,应加强乙脑监测,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尤其是应加强对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淮安市清浦区乡镇健康人群乙脑免疫水平,评价乙脑疫苗接种效果。方法2009—2011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采样,采用空斑减少中和实验法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合格标本1 092份,乙脑抗体阳性率为67.58%,抗体几何均数(GMT)为1∶11.89,各年度、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浦区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小年龄组儿童抗体阳性率不高。对2岁以内儿童应及时给予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同时做好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杭州市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IgG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年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0年选择杭州市11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乙脑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结果 调查对象乙脑IgG抗体总阳性率为61.62%(411/667);各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在28.33%(20-29岁)-88.52%(3-4岁)之间(χ^(2)=46.37,P<0.001);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不详乙脑疫苗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06%、75.68%、74.21%、62.50%、48.91%(χ^(2)=46.37,P<0.001)。2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免疫史人群免疫后<1年、1年、2-3年、4-5年、≥6年乙脑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73%、97.06%、77.27%、83.72%、60.26%(χ^(2)=19.80,P<0.001)。结论 杭州市2019-2020年儿童乙脑抗体水平较高而青少年和成人偏低,抗体水平随乙脑疫苗免疫后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需探讨青少年和成人乙脑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2年北京市密云县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密云县10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选择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健康人群共268人,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方法测定乙脑中和抗体,抗体滴度≥1∶10判断阳性。结果健康人群乙脑抗体监测阳性率为68.28%,其中0岁~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12.00%,1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0%,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31,P=0.000);不同户籍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06%和64.39%;不同免疫次数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9,P=0.000)结论该县有可能发生乙脑流行,主要是因为0岁~,25岁~年龄组的抗体水平偏低,此结果提示应探讨育龄期妇女及成人乙脑疫苗免疫策略,同时应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防止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1~10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福建省1~10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水平为今后制定免疫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每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乡(镇)将1~10岁儿童分成10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5名儿童共1608名,调查乙脑疫苗免疫史,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乙脑抗体。[结果]乙脑抗体总阳性率为57.9%(929/160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3.01,不同年龄组乙脑HI抗体GMT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有免疫史儿童的抗体阳性率(64.5%)高于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40.3%),不同县(市、区)儿童之间乙脑抗体阳性率(36.7%~83.5%)有差异。[结论]要继续抓好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及时进行加强接种。进一步提高儿童乙脑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郊区健康人群水痘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上海市健康人群中水痘抗体水平,探讨水痘的免疫策略及相关免疫程序,为水痘的控制消除提供基础.方法 采集上海市宝山区及南汇区本市健康人群血样本270份,采用定量ELISA测定水痘IgG抗体,同时调查水痘疫苗的接种史.结果 本次调查健康人群水痘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89.15,平均阳性率为56.54%.8月龄~2岁组GMT和阳性率最低,分别为11.42%、17.28%.随着年龄的上升,GMT、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r=0.44,P<0.01),7~8岁年龄组有个很明显的峰值,GMT达205.72,而9~14岁年龄组有个很明显的谷值,GMT为40.31,30~40岁大年龄组GMT最高达356.96,阳性率达100%.各年龄组间抗体水平及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2,P<0.01;X2=79.33,P<0.01).结论 为有效控制水痘传播,建议提升人群对接种水痘疫苗的知晓率,制定合适的免疫接种策略,提高疫苗接种率,在9~14岁抗体低谷人群中增加一剂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7.
2009年深圳市劳务工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劳务工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抗体水平现状,为乙脑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数字表法随机抽样,抽取44家工厂1003名年龄≥18岁、<60岁的工人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抗体.结果 深圳市劳务工乙脑抗体阳性率为20.2%(203/1003),男性21.2%(103/485),女性19.3%(100/518),χ2=579,P>0.05;各年龄组乙脑抗体阳性率:<20岁组22.6%(12/53),20~岁组18.7%(120/642),30~岁组26.0%(58/223),40~59岁组15.3%(13/85),χ2=7.96,P>0.05.有免疫史者抗体阳性率为22.1%(30/136),无免疫史者为22.1%(51/231),免疫史不详者为19.2%(122/636),χ2=501,P>0.05.来源于广东的劳务工乙脑抗体阳性率最高,为30.5%(50/164),其次是广西29.7%(22/74);最低是陕西5.4%(2/37),χ2=49,P<0.05.管理人员乙脑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9.0%(31/107);专业人员最低,为7.1%(1/14);χ2=21.78,P<0.05.本科及以上抗体阳性率最高,为32.7%(16/49);大专最低,为10.3%(10/97);χ2=13.02,P<0.05.结论 深圳市劳务工乙脑抗体阳性率高低与其年龄、性别、疫苗免疫史无关,与劳务工来源地区、职业岗位、文化程度有关.劳务工乙脑免疫水平较低,免疫屏障尚未形成,提示需要加强劳务工乙脑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9年健康人群乙脑免疫水平。方法采用蚀斑减少中和实验,选择两个监测点,分7个年龄组测定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结果共检测741人,乙脑抗体阳性率为74.76%,GMT为1∶13.54。阳性率最高为20-岁组(94.00%),最低为1-岁组(49.50%),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监测点阳性率分别为67.26%、83.14%,GMT分别为1∶10.80、1∶1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年龄组儿童乙脑抗体阳性率较低,应重点加强这部分儿童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其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南通市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评价人群乙脑免疫屏障,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对从如皋和海安两个监测点采集的736份血清标本进行乙脑抗体检测。结果乙脑抗体总的阳性率为71.60%,GMT为1∶16.78。如皋市抗体阳性率高于海安县(χ2=11.54,P0.01),两地区均有随年龄的增加抗体水平增长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免疫史、隐性感染、性别与乙脑抗体阳性有关。结论南通市2岁以上人群乙脑抗体有保护作用,但1岁的婴儿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该年龄段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房山区10个乡镇本市及外省健康人群血标本26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喉IgG抗体。结果房山区抗体阳性率为64.6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00 U/ml。不同性别间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61)。不同年龄、不同免疫史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6,P=0.00;χ~2=18.22,P=0.00),20岁以后抗体阳性率和GMT随年龄增长和免疫后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预测房山区近期不会发生白喉流行,建议在大年龄组人群中开展白破疫苗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70岁人群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JEV-L)的免疫原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非随机、非对照的观察研究在宁夏北部地区招募2-70岁且血清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阴性的健康人群,接种1剂次JEV-L;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后1个月血清乙脑病毒中和抗体,分析抗体阳转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1剂次JEV-L免疫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转率为68.28%(99/145),其中2-10岁、11-20岁、21-40岁、41-70岁年龄组分别为90.32%、78.26%、66.67%、54.10%,乙脑流行区、低流行区分别为73.45%、50.00%,既往有、无乙脑疫苗免疫史者分别为83.33%、62.14%。多因素分析显示地区流行强度和既往乙脑疫苗免疫史是抗体阳转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1剂次JEV-L在乙脑流行区或既往有乙脑疫苗免疫史的2-70岁人群中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2—2015年江苏省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方法在苏中(扬州、南通市)、苏北(淮安、徐州市)8个监测点,采集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2 669份血清标本,采用蚀斑减少中和实验测定乙脑抗体水平。结果乙脑抗体阳性率为66.4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2.71;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GMT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P<0.05);不同年龄组、年份、地区及免疫接种次数乙脑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15岁人群乙脑抗体水平具有保护作用,乙脑低滴度抗体水平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4年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顺义区7个乡镇街道作为调查点,选择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健康人群共243人,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方法测定乙脑中和抗体,抗体滴度≥1∶10判断为阳性。结果健康人群乙脑抗体监测阳性率为83.9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1,P0.05)。1岁组乙脑抗体阳性率最低,不同年龄组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53,P0.05);民工、家务及待业者乙脑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职业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81,P0.05)。结论顺义区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不易发生乙脑流行。但随着北京市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媒介蚊虫的活动范围可能发生改变,人群自然感染机会下降,同时应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防止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崇左市边境地区儿童疫苗可预防疾病免疫状况及居民知识水平,为中越边境地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抽取3个中越边境县(市)2~7岁儿童444人,分析麻疹(MV)IgG抗体、白喉(DP)IgG 抗体、脊髓灰质炎(PV)总抗体、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水平。结果 中越边境地区儿童的乙肝抗原及乙肝、脊灰、麻疹、白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53.6%、97.1%、95.7%、95.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 分别为 1∶67.47、1∶1 385.08、1∶0.13、1∶39.74。不同年龄组间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892,P<0.001);不同地区组间乙肝抗体、白喉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HBsAb = 12.084,χ2DPIgG = 7.452,P<0.05);常住儿童脊灰、麻疹、白喉抗体阳性率均大于流动儿童(χ2PVIgG = 7.551,χ2MVIgG = 12.771,χ2DPIgG = 14.564,P<0.05)。本地儿童乙肝、麻疹、白喉、乙脑接种率均大于外地儿童(P<0.05);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正确率均大于80%,信息获取主要渠道是预防接种门诊。结论 崇左市边境地区2~7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抗体水平和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儿童监护人对疫苗可预防疾病知识水平达标。流动儿童和边远地区儿童为免疫规划管理薄弱人群,应结合抗体水平监测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个年龄组共236人作为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对象,其中83人作为疫苗免疫效果评估对象,共采集319份静脉血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H1抗体。结果健康人群中抗体阳性率为31.36%,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7.22,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3,P<0.001;F=9.12,P<0.001),20~59岁组水平最低,职业分布与年龄分布相一致。监测免疫后人群83人,抗体阳性率为95.18%,GMT为1∶184.41,显著高于免疫前水平(χ2=70.58,P<0.001;F=17.59,P<0.001)。结论石景山区人群已具有一定的甲型H1N1流感保护性抗体水平,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贵州省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7年5~6月采集3个市(州)6个年龄组健康成人血清共360份,应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法检测乙脑病毒中和抗体。  结果  360名调查对象中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5.2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 ∶17.52。不同性别(χ2=10.798,P=0.001)、不同发病率地区(χ2=6.090,P=0.048)成人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年龄成人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在45.00%~60.00%之间(χ2=4.236,P=0.516);不同民族中,布依族成人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最高(79.17%)。  结论  贵州省成人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较低,存在成人乙脑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玉溪市1~15岁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进行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共调查1686名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2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51.30。调查县间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6,P〈0.05;F=6.39,P〈0.05);年龄间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P〈0.05),大年龄段GMT相对较低;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05,P〈0.05;t=8.55,P〈0.05)。结论玉溪市各县间麻疹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大年龄儿童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对大年龄儿童的麻疹强化免疫,流动人群为麻疹接种薄弱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脊髓灰质炎常规免疫策略调整后新沂市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新沂市马陵山镇>6月龄人群为调查对象,收集出生日期、性别及既往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史,采集外周静脉血约3.0 ml,采用WHO推荐的微量中和试验检测Ⅰ型和Ⅲ型脊髓灰质炎抗体,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免疫史间的差异,探讨抗体水平和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结果 共调查460人,Ⅰ型和Ⅲ型脊髓灰质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69.0和38.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8%和89.3%;男性Ⅰ型(P=0.001)和Ⅲ型(P=0.008)抗体GMT均高于女性。除Ⅲ型抗体阳性率外,有明确免疫史人群Ⅰ型抗体阳性率(χ2=5.55,P=0.02)和Ⅰ型、Ⅲ型抗体GMT(Ⅰ型:t=7.86,P<0.01,Ⅲ型:t=6.45,P<0.01)均高于免疫史不详人群;免疫3剂、4剂人群Ⅲ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2,P=0.09)。结论 新沂市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偏低,Ⅰ型和Ⅲ型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存在差异,年龄和末次免疫后间隔时间是影响抗体水平的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玉溪市产妇体内麻疹抗体及胎传抗体水平,同时观察麻疹疫苗(MV)免疫后抗体产生效果,从而提出有效预防控制麻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玉溪市的产妇82人在预产期前采血、产后婴儿脐带血及所生婴儿MV免疫后血清标本共246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其抗体水平。结果82名产妇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4.15%,GMT 1:234.11;新生儿胎传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14.63%,GMT 1:2.25;两者之间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26,P<0.01;t=13.25,P<0.01)。所观察的82名儿童免疫前与免疫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82.05,P<0.01;t=118.81,P<0.01)。不同性别儿童MV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t=0.15,P>0.05)。结论所观察产妇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较高,但胎传抗体和GMT较低,新生儿抵御麻疹野病毒感染能力较弱;经1针次0.2 m l冻干沪191株MV接种免疫后,产生的麻疹抗体免疫效价并不十分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重庆市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水平,发现脊灰免疫薄弱环节。方法根据重庆地域分布特征,随机缺陷取3个区县,每个区县7个年龄组,分别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30名对象开展血清学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629名对象:①Ⅰ、Ⅱ、Ⅲ型脊灰抗体几何平均值(GMT)分别为1∶77.86、1∶76.5、1∶26.41,Ⅰ、Ⅱ、Ⅲ型脊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85%、90.78%、73.29%。②各型抗体GMT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③男性Ⅰ、Ⅱ型脊灰抗体水平较女性高。④有疫苗免疫史人群各型抗体GMT和阳性率比无免疫史和不详的人群高。⑤Ⅰ型和Ⅲ型脊灰抗体阳性率在地域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地区人群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70.00%以上、GMT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各型抗体GMT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在经济地理环境较差的地区,应加强脊灰疫苗接种的质量评价;针对大年龄儿童及成人适时开展补充免疫等措施保持人群较高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