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2,(10):F0002-F0002
生物威胁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维护和保障生物安全,减少或消除生物风险和危害,已成为全球共识,并日益成为国际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4,(2):F0002-F0002
生物威胁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进入21世纪,维护和保障生物安全,减少或消除生物风险和危害,已成为全球共识,并迅速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和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GADD45基因--一种可能的新的生物剂量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GADD45基因的辐射敏感性特征及其在细胞周期阻滞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国外近期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和分析,指出该基因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4.
正压生物防护头罩是高等级个人生物防护装备之一,广泛应用于高危生物危害环境下作业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该文从防护性能和人体功效学角度分析了正压生物防护头罩在综合效能评估方面的研究与存在问题,结合国内外标准要求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正压生物防护头罩的技术发展、科学评估和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兴趣和责任 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王红阳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留校成为医生.不久,她赴德国科学院马普生化研究所,在著名国际肿瘤研究大师和信号转导研究先驱乌尔里希教授指导下,开始进行生物信号转导研究. 所谓“生物信号”,就是基因的表达与基因间相互作用的介质,如同人与人交往时用的语言.及时捕捉并理解破译这种信号,对人类认识各种疾病的发病规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临床MRI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临床MRI安全性研究近况的几个方面,包括磁场的生物效应、磁场的物理效应、局部加热问题、心理效应、其它安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医用磁场对人体的生物效应是无害的、安全的。但人体带有铁磁性植入体时,磁场对人体可能造成一定程度危害。目前,MRI的安全性研究还在继续,以揭示其人体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7.
人员穿着正压生物防护服在高危生物污染环境中作业时可能面临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可以通过模拟试验进行评估并有效规避。该文从防护服的动态检测方法、使用风险研究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同家安全。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生物恐怖、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生物意外事故等突发生物事件已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安全的现实问题,给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国民健康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和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9.
美国生物防御战略计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恐怖与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美国高度重视生物防御能力建设,发布了多项与生物防御相关的国家战略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防御计划.本研究分析了美国《21世纪生物防御》、《应对生物威胁国家战略》等生物防御战略以及生物盾牌计划、生物监测计划等生物防御计划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生物防御战略引领其生物防御计划的实施,生物防御计划推动其生物防御能力的提升,同时其生物防御能力建设结合了自然发生传染病的应对.我国应建立明确的生物防御战略,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生物防御计划,同时加强对自然发生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应对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太赫兹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这些研究从生物大分子到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生物个体,涵盖了生物的各个层次,但太赫兹生物效应研究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该文从生物个体、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三方面综述了太赫兹辐射的生物效应领域最新进展,旨在为未来确定太赫兹辐射安全标准和太赫兹生物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医学应用中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药物靶向传递和转基因载体等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纳米材料也逐渐开始在核医学中应用。该文综述了目前几类纳米材料在核医学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讨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医学应用中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药物靶向传递和转基因载体等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纳米材料也逐渐开始在核医学中应用.该文综述了目前几类纳米材料在核医学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讨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vraves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GD),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没有新的突破。目前对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仍然是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I内照射和外科手术治疗3种方式,但均有很大局限性。自李金明等于1992年首次将甲状腺动脉栓塞术应用于犬甲亢的实验研究以来。  相似文献   

14.
PET报告基因显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及相关的PET报告基因及报告探针的活体显像技术可提供关于基因治疗定量及定性的信息,并可提供其他技术不能获得的参数,这对更好地理解基因治疗的过程及人类基因治疗的未来发展及临床应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5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在线虫、小鼠、人、植物等多种生物中已发现了数百种miRNA。无论在低等的线虫还是在高等的哺乳动物中,miRNA都起着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人类全部基因的三分之一都受到miRNA的调控。这表明,miRNA分子实际上是基因调控网络中的核心成分。近来研究发现miRNA与人类的某些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miRNA分子功能及其研究方法的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Some research was undertaken as part of the Millennium celebrations in a small part of North Norfolk into penal policing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from the Reformation to the 19th century. These observations may have some historical relevance to contemporary problems including community control and punishments.  相似文献   

17.
抗菌肽概述及抗菌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的多肽,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具有分子量小、广谱抗菌、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利用抗菌肽替代传统抗生素,对提高畜产品品质,推动绿色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抗菌肽的分类和作用机理等方面作了简要概述,并就目前在抗菌肽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一阐述,以期为抗菌肽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宫颈癌基因治疗尚存在许多问题,距临床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在传统的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放射治疗与基因治疗的有机结合在宫颈癌治疗中却显示出可喜的前景。本文探讨了宫颈癌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Australian ethics committees have a central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medical research. Recently this role has come under public criticism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almost no Australian studies of the workings of ethics committees.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problems and advantages of ethics committees in the light of some studies, including two recent Australian investigations. It concludes by proposing a model of regulation that utilizes the strengths of ethics committees while avoiding the problems which can arise as a result of their self-regulating nature.  相似文献   

20.
Extensive research in aviation medicine has been devoted to various aspects of vision, but there has been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eye problems of flight attendants. Flight attendants, especially contact lens wearers, have complained about eye discomfort in aircraf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some of the conditions in aircraft that might influence their eye comfort. A questionnaire on eye comfort was develop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Air Safety Departm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Flight Attendants and distributed through its Flightlog magazine. Of the 774 respondents, 95% reported some eye discomfort in aircraft. It is significant that both those who did and who did wear contact lenses reported similar eye problems. The most common eye problems reported were conjunctival redness and dried eyes. Smoking was indicated by the respondents to be the most noticeable factor causing eye symptoms. Aircraft cabin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relative humidity, atmospheric oxygen, and ozone concentration. Since air passengers are exposed to the same aircraft conditions as the attendants, they probably would manifest similar eye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