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比较2017年与2012年金山区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缺乏体力活动行为变化情况,为开展相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和2017年分别抽取上海市金山区8所中学2 010名学生和12所中学3 154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与2012年相比,2017年过去7d男、女生健康饮食(经常吃新鲜水果、蔬菜、吃早餐、喝牛奶/酸奶)行为报告率均下降,男生分别由46.65%,71.57%,83.39%,51.54%降至39.47%,66.05%,76.18%,43.83%,女生分别由62.65%,79.37%,84.50%,50.23%降至49.11%,71.80%,79.15%,41.70%(P值均<0.05);非健康饮食行为中,男生经常喝汽水饮料行为报告率由8.09%升至10.87%,男、女生经常吃甜点行为报告率均下降,男生由22.47%降至11.54%,女生由34.27%降至16.20%;女生吃油炸食物报告率由7.66%降至4.13%(P值均<0.05).过去7d男生“中等强度体育运动<3 d”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3 d”报告率均增加,分别由31.74%,39.40%升至37.51%,71.03%,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3d”报告率由44.82%升至77.64%(P值均<0.05).男生和女生每天“玩电子游戏≥4h”及“上网时间≥ 4 h”行为报告率均上升,男生分别由15.34%,14.48%升至24.49%,20.63%;女生分别由7.84%,9.80%升至11.80%,13.64%,不同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金山区青少年日常饮食行为及体力活动情况不容乐观,需针对青少年危险行为发生特点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本研究通过调查合肥、天津等城市单身生活人群日常外出就餐和体力活动状况的基础上,运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1.0)对其健康水平进行评价,进一步分析外出就餐、体力活动等习惯和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平均每天外出就餐次数(X)与体质指数BMI(Y)存在回归关系,体力活动与体质指数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得分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 SB)与睡眠问题的相关性,为预防、改善该群体睡眠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9—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北京市6所幼儿园406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cti 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计客观测量PA,采用《儿童休闲活动调查问卷》调查SB,采用CSHQ睡眠习惯量表测评睡眠问题,运用线性分析、logistic 回归模型处理数据。结果 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检出率71.08%;PA与睡眠抗阻、睡眠时长不规律、睡眠夜醒、异态睡眠、CSHQ综合评分具有显著负向线性相关(β=-0.141、-0.452、-0.324、-0.201、-0.150 ,P<0.05);SB与睡眠抗阻、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夜醒、CSHQ综合测评具有显著正向线性相关(β=0.196、0.223、0.210、0.910,P<0.05)。对PA、SB联合分析,在PA(或SB)等级固定时,CSHQ测评合格率会因另一方等级的提高而降低(或升高),在高PA+低SB(OR=2.119,95%CI:1.464~3.368,P<0.05)和低PA+高SB(1reference)两个极端组合时,CSHQ测评合格率获得优势分别为最高和最低;高PA+高SB(OR=1.750,95%CI:1.320~2.664)比低SB+低PA (OR=1.640,95%CI:1.412~2.743)CSHQ测评合格率获得优势更高。结论 体力活动与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久坐行为与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具有显著正相关,二者联合则具有抵消或协同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杭州市城区初中生体力活动行为与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杭州市4549名城区初中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了解初中生校内外体力活动、静态活动和对体力活动的看法.结果 4549名初中生中仅7.50%每天体力活动时间≥60 min.初中生每日校外做作业约2h,周末约3h,其他坐着活动的时间每日≥30 min和周末约2h的比例最高.初中生每天60 min参加体力活动保持健康的知晓率仅为24.63%,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对体力活动作用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杭州市城区初中生仍然缺乏体力活动和相关知识,应开展干预活动促进其体力活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监测人群饮食习惯及体力活动状况,为制定广西慢性病防治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经多阶段随机抽样,对监测点符合条件的18~69岁常住居民共1 2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中缺乏体力活动的发生率为70.87%,标化率为71.79%;男性缺乏体力活动标化发生率(74.87%)高于女性(69.4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1),农村(90.52%)高于城市(35.0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人群中不按时吃饭、不按时吃早餐的标化发生率分别为41.67%,35.42%,男性不按时吃饭(42.76%)高于女性(40.86%),女性不按时吃早餐(35.91%)高于男性(34.75%);农村居民不按时吃饭、不按时吃早餐(53.21%,45.97%)高于城市(18.02%,14.35%);主食摄入以大米(99.95%)为主,肉类以猪、牛、羊肉(82.6896)为主,农村乳及乳制品的经常性摄入率最低,为2.14%.结论 广西监测人群中缺乏体力活动发生率较高;农村饮食习惯不合理.应加大广西城乡地区营养膳食知识宣传,特别是加强农村地区食用乳及乳制品、豆制品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职业性、休闲性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职业性、休闲性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利用1997年及1998年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不同强度等级职业性、休闲性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职业性、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城乡、性别分布不同;男性较女性暴露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机会更大;调整年龄、性别、城乡、受教育程度、家庭总收入和职业性体力活动(或休闲体力活动)后,随着职业性体力活动强度的增加,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吸烟外)的危险性随之降低;休闲性体力活动强度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则没有明显联系。结论 缺乏职业性体力活动可使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健康成年女性人群体力活动和膳食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多因素综合相关关系。方法 通过标准化的体力活动问卷(MOSPA)和膳食调查方法评价女性日常体力活动和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并测量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包括体质指数、血压、机体氧化应激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和血脂水平),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探讨女性体力活动和膳食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体力活动、膳食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膳食总能量和抗氧化物的摄入与机体抗氧化状态之间,以及体力活动能耗与血脂之间的关系。结论 体力活动、膳食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产科门诊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42列(GDM组)及其配对对照组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方式,对膳食史、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GDM组每日膳食总热能、脂肪供热比、动物比脂肪百分比均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长期饱餐和喜甜食的比例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GDM组平均体力活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高热能、高脂肪的膳食,喜饱餐和喜甜食和较少的体力活动是诱使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体力活动强度人群的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水平的差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农村心血管病监测区35~64岁的男女共1197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体力活动强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体力活动能明显降低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患病率和体重指数,并可能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提示通过体力活动能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水平,从而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群2002年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描述2002年中国人群的饮食行为、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BMI)的流行水平,以及在不同教育水平、职业和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应用17个问题,利用2002年普查人口进行加权,计算不同类别人群使用不同类别食物的频率、不同类别的烹调油、食用快餐食品的频度、体力活动的强度、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静坐生活方式和BMI的分布。结果调查的中国人群中70%的人几乎每天食用蔬菜,只有40%的人每周5-7天和3-4天食用水果;50%以上的人群每周5-7天和3-4天食用动物肉类食品,豆制品和蛋类次之;只有25%的人群每周5-7天和3-4天食用水产、禽类食品,而40%的人几乎没有食用;食用频率最低的是奶制品,70%的人几乎不食用奶及奶制品。有15%左右的人每周5-7天和3-4天食用甜食以及高脂类食品;近30%的人每周5-7天和3-4天食用熏制食品。每类食品的食用频率受地理区域、教育水平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11.7%的人主要使用动物油进行烹调,33%的学生有上快餐店的经历。人群中有11.7%、20.5%、44.7%和23.0%的调查对象分别从事非常轻、轻、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工作。18.04%的人参加体育活动,不同性别、职业、教育水平和地区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不同。工作中体力强度越大,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越低。8.3%的人BMI<18.5,68.0%的人BMI18.5~23.9,BM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初中生网络使用与情绪状态的相互关系, 了解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 儿童抑郁自评量表、网络使用自评量表对镇江市城乡4所初一至初三82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检出网络过度使用者44人, 检出率为5.33%;其中男生32人(3.88%), 女生12人(1.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 P=0.002)。网络过度使用与非过度使用之间存在明显情绪差异, 网络过度使用组焦虑、抑郁情绪高于网络非过度使用组(P<0.01), 相关性分析发现网络使用总分与焦虑、抑郁情绪、年级、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等密切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学校恐怖、抑郁、父亲文化、性别等是网络过度使用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中生网络过度使用问题应引起重视, 网络过度使用与情绪障碍明显相关, 情绪障碍、父亲文化低、男生等是网络过度使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初中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与睡眠、焦虑的关系,为改善身体素质、调节心理健康提供切实有效的证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1年3—7月选取扬州市4个县区12所初中的11 436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体力活动等级量表(PARS-3)以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采集受试者体力活动等级、睡眠得分以及焦虑得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分析初中生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焦虑的关系。  结果  有34.30%的初中生为低体力活动水平;初中男生的体力活动得分(32.01±13.02)高于女生(24.73±12.30)(t=30.73,P < 0.01);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学生焦虑、睡眠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0.20,1 570.20,P值均 < 0.01);体力活动水平与性别(χ2=918.11)、父母运动支持(χ2=100.04)、睡眠质量(χ2=2 903.64)、焦虑(χ2=521.38)均相关(P值均 < 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B=-3.61,P < 0.05);中、高体力活动水平与焦虑呈负相关(B值分别为-0.98,-0.91,P值均 < 0.05)。  结论  扬州市初中生体力活动水平不理想,同时存在睡眠障碍、焦虑等问题,适当的体力活动能有效改善睡眠障碍、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西安市区初中生进食行为的现状,研究进食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减少与进食障碍相关的进食行为问题对初中学生的危害。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区631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进食态度测试26项(EAT-26)、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Ⅲ(FACESⅢ)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 西安市区13.47%的初中学生存在进食行为问题,其中女生占9.19%,多于男生;女生EAT-26总分明显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节食维度;初三年级进食行为问题较严重,EAT-26总分显著高于初二年级,主要表现在口腔控制维度;初中男生家庭适应性与口腔控制维度呈正相关,而初中女生家庭亲密度与暴食维度呈正相关。 【结论】 家庭因素影响初中生的进食行为,对于存在进食行为问题的个体,应适当改变其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玉梅  宋湛  李健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7):1004-1006
了解广安市中小学生日常饮食和运动行为现状,为学校针对性地制定、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借鉴《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安市的1 532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每周至少有3d及以上在西式快餐店用餐的人数为72人(4.7%);而每天喝1杯牛/酸/豆奶的人数为409人(26.7%),偏食的人数为538人(35.1%);中小学生每天运动1h以上者301人(19.7%),采用不健康减肥控制体重方式发生率依次为节食(13.2%)、禁食(1.3%)、故意吐出食物(1.2%)、吃减肥药(1.0%).多项饮食行为和运动、静态行为及不合理控制体重在不同学习阶段和性别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调查对象存在多种不健康饮食行为,缺乏体育运动情况较普遍.学校应针对性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同时通过社会号召、家庭重视,全方位给目标群体树立起健康榜样作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学生情感、躯体虐待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网络成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合肥市选取5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共76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中学生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Young网络成瘾量表和亲子冲突策略量表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网络成瘾作为因变量,儿童虐待作为自变量,以性别、年龄、家庭类型等因素为协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所有调查的3798名学生中,有81.1%的学生报告发生情感虐待,55.1%的学生报告发生躯体虐待;在所有使用网络的3507名学生中,有182名(5.2%)学生被诊断为网络成瘾.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OR值及95%CI分别为3.02(1.63~5.58)和4.00(2.01~7.93).结论 中度躯体虐待、重度躯体虐待可能是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北京市初中生负性情绪流行现况,及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为改善学生负性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8个区县63所中学的12 338名初中生进行负性情绪及身体活动情况调查,分析北京市初中生负性情绪流行现况及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结果 1 517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与男女初中学生生活满意度、抑郁、焦虑、自我意识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象为合肥市某中学1818名初一和初二学生,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用抑郁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及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值。参考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进行分组,分析男女生及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男女生BMI与4个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21.5%和7.7%)显著高于女生(8.0%和2.8%)。体重正常组生活满意度评分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超重组抑郁评分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在女生中,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的抑郁、特质焦虑和自我意识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2和P=0.035),肥胖组自我意识评分低于体重正常组(P=0.014),超重组抑郁评分高于体重正常组(P=0.025)。结论超重、肥胖检出率女生低于男生,但女生超重和肥胖者心理健康水平与体重正常者的差别较男生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状况与不良饮食行为的关联,为探索改善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矫正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江西省农村地区50所中学4 311名七至八年级学生的健康素养及不良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初中生健康素养与不良饮食行为之间的关联。  结果  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58分)为18.21%。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三餐时间不固定的报告率最高,为62.33%,其次为经常喝含糖饮料(54.60%)、不经常喝奶制品(50.38%)、不每天吃早餐(36.23%)、不经常食用蔬果(19.53%)。低水平健康素养者三餐时间不固定(OR=1.35,95%CI=1.11~1.65)、不每天吃早餐(OR=1.23,95%CI=1.01~1.49)、不经常喝奶制品(OR=1.29,95%CI=1.07~1.55)、不经常食用蔬果(OR=1.45,95%CI=1.10~1.92)和经常喝含糖饮料(OR=1.39,95%CI=1.15~1.68)的风险均高于高水平健康素养者(P值均<0.05)。  结论  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与不良饮食行为之间存在关联,学校、家庭、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提升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来矫正其不良饮食行为,以改善初中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男生饮酒与生活事件相关性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青少年饮酒行为与生活事件可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酒精依赖疾患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测评初中男生270人.结果"社交性饮酒者"占测评人数的22.59%;随年级变化,酒精依赖疾患分值差异有显著性;在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受惩罚因子分值与酒精依赖疾患值的变化有关,呈显著性差异;"社交性饮酒者"吸烟比率明显增高.结论饮酒、吸烟已成为青少年缓解心理紧张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许妍 《中国校医》2011,25(12):881-883
目的考察初中生移情能力与同伴关系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南通市某初中初一、初二2个年级177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移情能力、同伴关系的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的移情能力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D分量表上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移情能力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同伴关系的学生移情能力(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初中生移情能力与同伴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