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易雨凤 《妇幼护理》2023,3(12):2804-2806
目的 探析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来我院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麻醉相关指标、生命体征、阴道出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的 HR、SP、DP、BR、SpO2 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的 HR、SP、DP、BR、S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 HR、SP、DP、B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pO2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患者在麻醉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患者出血,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综合措施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按常规过程进行术前准备和手术,试验组在进人手术室前根据患者所处状态和所提出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心理护理。结果进入手术室时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且术后的主观感觉症状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较少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术前综合心理护理有利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者安全渡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麻醉护士在无痛人流中的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0月自愿要求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332例,进行护理干预,对其麻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麻醉护理干预及苏醒期护理干预,能极大提高麻醉质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安全,减轻患者的痛苦。结论 无痛人流术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或避免由于手术造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反应,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抑郁、焦虑程度,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术中协助麻醉医生保证患者安全,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陈夏芳 《护理研究》2007,21(9):802-803
人工流产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未婚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为了解除孕妇在手术中的痛苦,临床上用异丙酚静脉药进行无痛人工流产。异丙酚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静脉催眠药物,在异丙酚麻醉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期间,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表现为多梦。但噩梦时病人易躁动不安,影响手术操作及病人的安全。为此,我科自2004年3月-2005年2月对100例无痛人工流产病人静脉注射异丙酚进行心理诱导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办法,以往的人工流产手术几乎都在无麻醉下进行,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恐惧,且易导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已成为首选术式,无痛人工流产术与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相比.手术无痛苦,时间明显缩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降低。但由于多数人对麻醉和手术缺乏相应的认识,术前仍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这对麻醉用药、手术、术后恢复均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在手术前进行了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口腔局部麻醉无痛注射技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治疗中的疼痛是造成病人就诊紧张 ,甚至引起牙科焦虑症 (dentalanxiety)的主要原因。有调查显示 :我国 5 7%的口腔内科病人有恐惧治疗心理[1] ,拔牙病人牙科焦虑症患病率为 38% [2 ] 。因此 ,口腔治疗中的无痛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为使病人达到治疗中无痛 ,最直接的方法是局部麻醉 ,而口腔局麻大多是通过局部注射完成的。故口腔局部注射的无痛技术自然成为无痛治疗的第一步。口腔局麻注射的无痛技术所涉及的方面很多 ,不仅要求医师在操作上遵循无痛原则 ,而且要求在围操作期有良好的护理配合。本文就无痛注射技术的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7.
人性化护理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化护理的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我院计生门诊从2003年6月-12月对353例病人在无痛人流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口腔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口腔颌面部畸形患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颌面部畸形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其中以唇腭裂最多见,偶见面裂和牙颌畸形。我科1990~1991年两年时间收住院的1275例病人中,唇腭裂480例,占38%,面裂3例,占0.24%,牙颌畸形4例,占0.32%。由于面部畸形直接影响病儿美观,并造成其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在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术后患者麻醉苏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胃镜室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2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细节护理前(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的63例设为对照组,实施细节护理后(2018年2月至5月)的63例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苏醒期细节护理。分析两组苏醒期躁动、寒战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躁动总发生率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7%(P<0.05)。观察组寒战总发生率为1.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0%(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减少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和寒战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无痛胃镜具有使患者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特点,较传统的胃镜检查更加人性化。我院自2000年开展无痛胃镜检查以来.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临床麻醉效果非常好.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胡冰  张巧云  吴红添 《家庭护士》2009,7(11):965-965
[目的]观察宫颈局部麻醉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对475例宫颈局部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病人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局部用药、护理及术后健康指导.[结果] 结果显效394例,有效69例,无效12例.[结论] 宫颈局部麻醉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对术前病人的作用。方法对160例择期手术病人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心理护理组(以下简称护理组)和对照组,并对护理组实施了心理护理,对照组未实施心理护理。结果病人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术前血压、心率比较,护理组病人术前的收缩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的不良心态,并能够使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促进病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态[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麻醉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化取300例要求人工流产手术的门诊患者,分为A组:100例采用笑气吸入麻醉,B组:100例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加安定静脉注射,C组:100例作为对照组(不用药)。结果笑气组与氯胺酮组镇痛效果相似,有效率分别为98%,97%,但笑气组更安全、方便,且副作用小。结论笑气吸入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良好,使用安全、方便,更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及-临床护理.[方法]通过交谈和观察了解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消除或减轻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病人的焦虑、恐惧等心理,使其以平稳的心态配合手术.[结论]无痛人工流手术病人存在对药物镇痛的担忧和对手术的焦虑、恐惧的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对实施无痛人流产手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无痛人流患者行以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将从妇幼保健院妇保科择取88例无痛人流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行以心理护理,对照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照分析,从焦虑评分结果来看,护理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从抑郁评分结果来看,护理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来看,研究组为95.45%,对照组为77.2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患者行以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还可以拉近护患关系,使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临床护理服务,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9.
史琳 《护理研究》2006,20(9):2498-2499
在为口腔病人拔牙时,一般采用常规手动局部麻醉的注射方法。由于有较强烈的穿刺痛及注射痛,在临床上出现广泛的注射恐惧,甚至成为引发牙科焦虑恐惧症的心理病因。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全身疾病病人,注射时产生的疼痛及紧张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基于以上原因,我科针对拔牙病人应用了The WAND无痛局部麻醉仪进行注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无痛局部麻醉注射效果,并且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紧张情绪,再次就诊的拔牙病人主动要求应用此种方法进行局部麻醉注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痛麻醉仪配合护理干预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麻醉注射时患者血压、脉搏、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无痛麻醉仪牙周膜投递麻醉药物,对照组采用传统下齿槽阻滞麻醉投递麻醉药物,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又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分别在麻醉前和麻醉中不同时间点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以及注射麻药过程中的疼痛值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注射时VAS疼痛评分为(1.582±1.025)分,低于对照组评分(4.935±7.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7,P〈0.01);实验组在麻醉药物投递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收缩压在麻醉前、中、后2min、手术后的数值分别为(116.18±10.83),(130.36±10.15),(131.66±8.90),(116.94±10.29)mmHg,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735,P〈0.01),舒张压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注射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变化差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无痛麻醉仪给予麻醉药物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小患者的疼痛感,最大限度减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降低麻醉时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