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开展及翻修手术的不断增加,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明显增多,而这类骨折处理较为复杂困难;拟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效果。 方法:①对象:来自2001-03/2005-08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5~80岁。骨折发生于原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7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B1型7例,B2型1例。②治疗:均采用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其中1例(B2型)同时行骨水泥长柄假体翻修。③评估:术后随访时观察X射线片、关节活动度及材料与宿主不良反应。 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1~4年随访。1年后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屈曲均大于100°,经X射线检查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具有安装方便、固定可靠、经济实用的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在年轻、活动量高的患者中有较高的早期失败率。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具有杰出的稳定性、低磨损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选择。 目的:评价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7-04/2009-10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对48例4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患者进行了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置换后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标准评定,每一例患者摄标准的骨盆平片,观察假体位置,比较置换后随访X射线平片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20.2个月。患者置换后无脱位,无感染,无髋臼及股骨骨折。2例髋臼假体周围发现透亮带。1例出现腹股沟区疼痛。2例出现关节周围响声。最近一次随访Harris平均评分96分,优良率100%。提示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可有效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普遍认为非骨水泥型假体适用于年龄< 65岁的患者,骨水泥假体适用高龄、骨质情况欠佳的患者。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非骨水泥假体不适用于年龄> 70岁、既往身体健康、日常活动量满意、无骨质疏松或有轻度骨质疏松的患者。 目的:观察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用于老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 方法:纳入行非骨水泥假体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年龄> 70岁的老龄患者57例65髋,平均年龄86.3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3例33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25髋,髋关节发育不良6例7髋。记录置换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置换后初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置换前及置换后3,6,12,24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X射线片结果、置换后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随访6~40个月,平均19.6个月。53例完成随访,4例失访,未发现假体松动和需翻修手术病例。Harris评分由置换前的平均(40.7±18.9)分提高到置换后的(89.2±5.5)分,优良率为93.7%。置换后并发症包括术口血肿1例、脑血管意外1例几泌尿系感染1例。提示老龄患者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能达到满意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方法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角钢板、股骨近段锁定钢板等,其中以动力髋螺钉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失败率也逐渐增加。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病例特征。 方法:于2004/2007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病例4例,患者为自行跌倒,按Evans分型,Ⅱ型1例,ⅢA 型2例,ⅢB型1例。动力髋螺钉置入后6个月~1年出现内固定物移位,股骨头切割,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髋部疼痛,不能行走。继之采用骨水泥髋臼假体,按45°外展角,10°~15°前倾角置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与结论:4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2.0 h,术中出血量400~600 mL,未出现骨水泥过敏反应。置换后无切口感染,无脱位,无坠积性肺炎,无压疮。经3~12个月随访,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髋关节功能满意,摄片人工关节在位,假体匹配良好,Harris评分平均81分。结果提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后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2004-09/2006-1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8例(8髋),男2例,女6例,年龄35~65岁,平均46岁;置换前行X射线摄片及CT检查,提示所有患者患侧髋臼角(Sharp角)均> 45°,股骨头包容不良,关节间隙缩窄,shenton线连续性欠佳。按Crowe分期,CroweⅡ期5例5髋,CroweⅢ期3例3髋。置换前Harris评分44~62分,平均50分。全部患者均采用全髋置换,假体采用非骨水泥或混合型固定模式,其中非骨水泥生物固定者6髋,水泥固定者2髋。所有患者髋臼侧均采用髋臼内壁截骨内移法安放髋臼假体。记录置换时间,置换过程中出血量,置换后住院天数,Harris评分及围置换期并发症;置换后临床随访观察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情况。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6个月,全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访病例中未出现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置换后6个月Harris评分86~94分,平均88分。置换后3个月X射线平片提示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良好。提示髋臼内壁内移截骨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作用明显,早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背景:Crowe Ⅱ、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真臼发育差,且受股骨头蚀损影响,外侧壁常有缺损,因此大部分患者均需采用自体植骨、假臼重建。 目的:观察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7-03/2009-11四川省骨科医院髋部创伤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15例15髋,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为(2.7±0.8) cm,置换前Harris评分为(41.6±12.8)分。术中15髋采用标准全髋关节置换,同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置换后随访摄骨盆正位和患髋侧位X射线平片评价髋臼和股骨假体位置、植骨块愈合情况以及双下肢长度。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一两年,平均1年。置换后12个月X射线平片示植骨块均已愈合。末次随访时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0.8±0.3) cm,Harris评分为(89.3±6.5)分,与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X射线平片示髋臼和股骨假体无移位,未见植骨块有明显移位和吸收塌陷征象。提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有利于恢复髋臼旋转中心,提供良好髋臼固定。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1997-05/2007-05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5例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Vancouver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治疗,其中AG型1例、AL型1例、B1型3例、B2型5例、B3型3例、C型2例。根据分型A型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B1、C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器械固定治疗,B2、B3型骨折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异体骨植骨。翻修+植骨或内固定后随访3~12个月,15例患者骨折愈合,异体骨移植成功,假体固定可靠,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疗效优良率为73.3%,但合并有其他可治愈的并发症。提示根据Vancouver分类方法选择不同的方案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收集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1998-03/2005-12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63例患者的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置换后3~10 d内有3例发生人工全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4.8%。分析其脱位原因,分别为术后活动过度,肌肉松弛,髋臼位置不良和大转子骨折。其中1例X射线拍片假体位置良好的患者在全麻下作充分手法牵引和复位成功后返回病房作下肢外展位皮牵引3周;第2例股骨骨折致假体松动即作切开复位和钢丝内固定;第3例髋臼前倾角度过小者则需重置髋臼假体位置。提示置换后髋关节活动幅度过大、大转子骨折致假体柄松动、髋臼假体位置不良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髋关节早期脱位的常见原因,正确处理有利于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9.
背景:对于股骨假体paprosky分型Ⅲ型、Ⅳ型翻修时,大多数学者趋向于采用非骨水泥涂层的长柄翻修假体。但是,关于骨缺损的植骨材料选择、植骨方式、钢板是否可以采用等问题,在骨科界目前尚未有较成熟的意见。 目的:观察同时采用钢板和人工骨进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的疗效。 方法:11例股骨侧假体翻修患者(paprosky分型Ⅲ型8例,Ⅳ型3例)均采用现代无骨水泥技术,记忆合金环抱钢板4例,加压钢板或有限接触钛板2例,锁定钛板5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异体或异种颗粒骨进行嵌压植骨、异体骨板结合钢丝或线缆握紧系统器械进行结构重建。翻修前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及髋关节活动情况。 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6个月,Harris评分优良9例(82%),可1例(9%),差1例(9%)。提示患者股骨侧假体翻修中,同时应用钢板和人工骨进行髋关节股骨侧翻修,能让股骨侧paprosky分型Ⅲ型和Ⅳ型缺损合并假体周围骨折固定快且牢固,生物型假体即刻达到稳定,手术时间和创伤减少,并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探讨采用单纯颗粒植骨治疗轻中度髋臼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该技术治疗10例患者, 髋臼骨缺损分型(AAOS分类) Ⅰ型6例, Ⅱ型4例; 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0.6分, 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髋臼植骨后采用生物型髋臼杯固定并以螺钉固定,术后根据临床及X线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该方法重建髋臼, 1例术后1个月发生松动,二次手术改用特殊髋臼钢板结合颗粒骨移植,术后3个月后弃拐行走。其余病例无并发症, 平均随访3 a, Harris评分平均87.0分。X线除1例病例出现松动外,其余病例髋臼骨床、移植骨、髋臼杯交界面未出现透亮带。[结论] 对于轻中度髋臼骨缺损病例,可采用单纯颗粒骨植骨治疗,能有效提供髋臼初始稳固性。  相似文献   

11.
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因金属假体存在、局部骨质质量下降,治疗难度大,治疗方式选择存在诸多争议。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及相应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2001-02/2009-06收治的9例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依据Vancouver骨折分型,A型骨折1例,B1型骨折3例,B2型骨折4例,C型骨折1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钢丝环扎、长柄翻修术结合钢丝环扎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观察治疗效果及其不良事件。 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跟踪随防1.1~4.5年,平均随访2.5年,6例患者治疗后获得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2例长柄翻修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的B2型患者和1例钢板固定C型患者骨折未愈合。提示根据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和骨组织质量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以及尽量保护骨折端血运是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背景:S-ROM假体可以进行多种组合,使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最佳的全髋关节置换方案。 目的:观察使用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 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02-11/2007-02收治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63髋),均应用S-ROM型假体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进行Harris评分比较置换前后髋关节功能,拍摄X射线片随访假体松动、下沉、断裂、骨质吸收和骨折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5年,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腓总神经麻痹, 4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髋脱位,予以手法复位牵引,肌力恢复后不再脱位。其余患者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发生。Harris评分为70.20~92.10分,平均88.30分,与置换前比较改善明显(P < 0.05)。X射线片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断裂、骨质吸收和骨折等现象。结果提示,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摘要:2002-12/2008-04对20例髋臼发育不良伴严重骨性关节炎或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男6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59岁;双侧12例,单侧8例;主要症状为疼痛及跛行。置换前X射线:患侧髋臼CE角均> 25°,髋臼变浅,髋关节包容不全。随防10个月~6年,平均48.5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1.0分,优18例,良2例,近期优秀率达到100%。全髋关节置换后X射线片示股骨柄和髋臼假体的位置以及假体与周围的骨质匹配良好,重建的髋关节中心均位于真臼中心点位置,假体无松动及明显下沉迹象,生活自理并恢复日常工作。对于髋臼发育不良伴严重骨性关节炎或股骨颈骨折的成人患者,如能处理好髋臼及股骨近段的畸形,选择好合适的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应用时仍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其中疗效评估,尤其是中期疗效缺乏长期随访及系统的评估标准。 目的:评估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2001-07/2003-03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35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改良Gibson切口,假体均为美国Stryker公司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进行5.3~8年的随访。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评估根据置换后随访双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臼杯、股骨假体位置及周围骨质改变,并测量臼杯内衬磨损速度与趋势;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分别以臼杯及股骨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导致的翻修作为止点。 结果与结论:患者Harris评分从置换前的平均41分提高到最近随访时的平均91.3分。未出现可确诊的无菌性松动影像表现或要求翻修,亦未发现骨盆局限性骨溶解。聚乙烯内衬平均线性磨损率为(0.13±0.06) mm/年。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臼杯及股骨假体的生存率均为100%。中期随访结果(至少5.3年)表明,生物型假体用于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提供理想固定效果,临床疗效满意。未发现无菌性松动,骨溶解的发生率亦低下。但患者年龄越大,发生松动的概率越大,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15.
背景:既往对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行关节清理等来矫正畸形,但常不能收到满意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材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2010-05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例(20髋),均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5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15髋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 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两组患者置换后第14天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较置换前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骨水泥型假体与非骨水泥型假体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期内X射线平片未见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等现象,无翻修病例。置换后髋痛消失,步态正常,无严重并发症。提示使用不同材质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大骨节病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脱位仍然是传统的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大直径金属对金属的全髋关节置换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合年轻、活动要求高的患者。 目的:验证大直径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54髋)初次大直径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早期临床疗效。假体股骨头直径平均为44 mm(38~ 48 mm),采用Harris评分和X射线检查评估早期疗效。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都获得18~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93.6分(91~96分),疗效评价为优。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为232.6°(182~257°),置换后髋关节总活动度明显增大。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临床愈合,无髋部和大腿疼痛、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置换后X射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或下沉。提示大直径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具有早期低磨损、髋关节的活动度好、脱位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背景: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后可能需行多次翻修,近年来保留股骨颈甚至股骨头的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重建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可。 目的:采取保留股骨颈全髋置换、无柄关节以及表面置换方案治疗股骨头坏死,比较分析其治疗效果以及重建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纳入2005-01/2007-07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7例,根据病情分组治疗,保留股骨颈全髋置换组22例,无柄关节组20例,表面置换组25例,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置换前、置换后1年及2年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Harris髋关节评分、髋关节X射线片、髋关节与假体相关不良事件以及翻修情况。 结果与结论:经过2年以上的随访,表面置换组无翻修,Harris评分高于无柄关节组及保留股骨颈全髋置换组(P < 0.05);无柄关节组翻修1例;保留股骨颈全髋置换组翻修2例。提示与保留股骨颈全髋置换及无柄关节置换相比,表面置换对于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有着明显的优势,并发症少,翻修率低,对于年轻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