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选取52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行肿瘤刮除术,A组瘤腔用颗粒型及条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填充,B组用自体骨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评价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填充组与自体髂骨填充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失血量明显减少(P〈0.01),两组对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疗效相当。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是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修复家兔颌骨缺损愈合的愈合过程,评价该新型材料的生物活性和成骨特性。方法电镜观测材料孔隙率、孔径大小和材料间的交连特点。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物充填组(A组),纳米羟基磷灰石(HA)充填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其中空白对照组缺损区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2、4、8和12周分批处死家兔,取下颌骨观察缺损部愈合情况,并进行X片、力学性能的初步分析。结果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聚合物移植10周时可完全修复骨缺损,各时段放射学评估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0周时修复效果显著差于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聚合物充填组(P<0.05);空白组10周时缺损不能修复。骨痂力学强度与骨痂X线灰度呈指数相关(P<0.05),骨痂X线灰度随骨折愈合的进程而增高。结论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聚合物具备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及骨引导能力,可应用此材料于骨损伤的修复,它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骨替代品和骨组织工程支架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3.
腭板缺失修复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骨粘合剂复合人工骨作为植骨材料修复腭板骨缺损的可行性,为临床腭裂患者进行植骨术提供依据。方法:对4组共16只狗腭板人为制造裂隙,用羟基磷灰石-骨粘合剂修复腭板骨缺损。术后4,8,16,24周分别处死一组试验狗,取上颌腭板进行X线平片观察,同期扫描电镜观察骨愈合情况。术后24周,处死最后一组狗前行腭 板冠状位CT扫描。结果:手术创口Ⅰ期愈合,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和病理排斥现象,人工骨板形态规则,未见移位、塌陷、断裂。人工骨与受植床周围骨有较好的骨性愈合,骨量随观察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结论:羟基磷灰石-骨粘合剂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具有良好的塑性、固位、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CHA)人工骨,探讨CHA人工骨植入治疗四肢骨折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1996年以来收治的22例四肢骨折骨缺损植入颗粒、片或块状CHA,观察术后表现,并经摄X线片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全身性异常反应,伤口均在2周内1期愈合.骨折术后6个月内愈合.结论:应用CHA人工骨植入治疗四肢骨折骨缺损疗效满意,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移植骨替代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重组合异骨对动物尺骨 人体颌骨骨缺损的修复过程,方法通过在骨缺损区放置RBX,用X线及组织学方法观察术后新骨生长情况。结果发现RBX不仅有机械充填作用,不 高效的骨诱导活性,而且在植骨区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也未发现颌骨畸形及无限生长,起到良好的骨连接作用。结论RBX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缺损修复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合异种骨(RBX)对动物尺骨和人体颌骨骨缺损的修复过程。方法通过在骨缺损区放置RBX,用X线及组织学方法观察术后新骨生长情况。结果发现RBX不仅有机械充填作用,还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而且在植骨区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也未发现颌骨畸形及无限制生长,起到良好的骨连接作用。结论RBX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缺损修复资料。  相似文献   

7.
复方羟基磷灰石充填根管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复方羟基磷灰石充填根管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复方羟基磷灰石充填根管治疗牙髓-尖周病,观察1-3年,根据X线片和临床症状,评价其术后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反应比对照组轻,临床疗效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徐武清  赵燚  赵喆  马英锋  王虹  赵自强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7):486-488,F0002
目的通过CT摄片观察致密型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修复兔骨腔隙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SparkPlasmaSintering)技术制备氧化铝-羟基磷灰石(Al2O3-HA)人工骨,植入兔股骨腔隙性骨缺损模型中,术后1天、12周通过CT摄片,观察人工骨与兔骨结合状况。结果术后12周宿主骨缺损完全愈合。结论SPS技术烧结的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承重骨人工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骨修复山羊负重骨大段骨缺损的长期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骨修复山羊大段负重骨骨缺损的长期效果及所用支架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的体内最终转归情况。方法 中国青山羊15只,制备单侧胫骨2cm的骨膜与骨缺损,缺损内植入组织工程骨(珊瑚羟基磷灰石+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术后早期行ECT、X线、组织学等手段检测,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远期在术后6、12、18、24月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及珊瑚羟基磷灰石的体内转归。结果 早期ECT显示在术后2个月内骨再生和再血管化进展顺利,X线和组织学显示术后组织工程骨成骨呈渐进性和偏心性:远期X线和组织学显示组织工程骨与山羊胫骨牢固愈合,并开始塑形且出现髓腔再通,珊瑚羟基磷灰石在体内逐渐成为骨基质的组成成分,自身架构消失。结论 组织工程骨可以完全修复山羊大段负重骨骨缺损,形成正常骨组织并发挥功能;珊瑚羟基磷灰石最终被降解转化成骨基质。  相似文献   

10.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研究概况孙吉林,王智勇,王学礼解剖学教研室(050017)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骨移植骨移植在治疗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关节固定术、骨腔充填以及由于外伤或肿瘤切除造成的骨缺损的修复等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1]。常用的骨移植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周骨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作为本研究分析对象,共26个患牙,存在骨内袋,牙周袋深度6mm,牙松动2度,内分泌正常,局部或全身均无感染,患者均接受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进行修复,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治疗状况。结果:所列举的20例患者经治疗后,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陶瓷颗粒脱落状况,术后一年内各复查结果均表明,患者牙周炎症消除,牙龈无溢脓、出血、肿痛等状况,牙周袋均变浅,牙齿松动也有好转,附着水平有上升,增加了咬合功能。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部分患者牙槽骨骨密度有增加,清晰可见牙周骨缺损部位陶瓷颗粒,和术后7天的X线片检查结果比较,颗粒间隙有变小,且有新骨形成。术后3例患者出现溃疡、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情况得到改善。结论:牙周骨缺损可采用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进行修复,对新骨生长有促进作用,生物相容性较好,在修复牙周骨缺损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修复良性骨肿瘤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无机材料珊瑚人工骨修复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天然珊瑚经特殊处理加工成羟基磷灰石,作为骨修复的填充材料,植入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区.共治疗25例患者,均为良性骨肿瘤.缺损范围最大10 cm×3.5 cm×2 cm,最小0.8 cm×0.5 cm×0.5 cm.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查血生化正常,伤口愈合良好,无异物排出现象.X线显示:1月后管状骨周围有骨痂生长,3月植入的珊瑚骨密度开始逐渐降低,而珊瑚骨之间的空隙密度增高,4月达到临床愈合,18月珊瑚羟基磷灰石基本完全吸收.结论: 天然珊瑚制成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而且生物降解时间延长,基本与骨形成达到同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3.
高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载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具有高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价值。方法:建立SD大鼠下颌骨缺损模型。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Slot Blot杂交法,检测羟基磷灰石复合TGF-β1实验组,单纯羟基磷灰石对照组,无材料修复的空白对照组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实验组的新骨形成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提示栽有TGF-β1的高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局部使用能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4.
HLA—A2表达沉默的MSCs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郑仕杰  秦书俭  李霞  邓桂  梁届东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7):824-827,F0004
目的探讨沉默人白细胞抗原-A2(HLA-A2)基因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将HLA-A2沉默后的MSCs经体外诱导成骨后,与羟基磷灰石(HA)复合培养,形成MSCs/HA复合体,并植入骨缺损中。将日本大耳白兔24只分为2组:HLA-A2沉默后的MSCs/HA复合体修复桡骨缺损为实验组(n=12),自体MSCs/HA复合体修复桡骨缺损为对照组(n=12)。于术后2、4、8周比较两组饮食与伤口的愈合情况、X线检测、HE染色结果,综合评价HLA-A2沉默后的MSCs/HA复合体对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无明显渗出、红肿,愈合好;X线结果显示,2、4周骨缺损处有纤维骨痂形成,8周骨缺损处密度增高,骨痂形成;两组细胞钙结节数量、X线评分、组织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A2沉默后的MSCs免疫原性低,不影响其成骨能力及骨缺损的愈合,为同种异体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永慧 《中原医刊》2004,31(24):14-15
目的:观察眼球摘除或眼内容摘除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眼眶内植入的术后效果。方法:对19例眼球摘除或眼内容摘除术后的患者采用羟基磷灰石义眼座行Ⅰ期或Ⅱ期眶内植入,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2个月至24个月,除2例球结膜裂开,义眼座暴露以外,其余病例均取得良好效果,外观满意,义眼片动度良好。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眼眶内植入疗效满意,美容效果理想,是目前无眼球畸形的良好眼眶内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6.
何亚妮  武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3):303-304,315
目的:分析切断直肌眼球摘除术后,自体巩膜帽式覆盖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眼球摘除术的患者,取自体巩膜壳双层帽式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前部,将切断的4条直肌分别在对应肌止端处与自体巩膜缝合。分层缝合眼球筋膜及球结膜。根据球结膜水肿消退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左右佩戴薄型义眼片。结果:随访观察6~36个月,所有自体巩膜包裹义眼台患者均未出现义眼台暴露、感染、移位;义眼片可适度活动,美容效果满意;3例结膜裂开,行修补术后愈合良好。结论:自体巩膜帽式覆盖羟基磷灰石义眼台,能形成良好的生物屏障;手术并发症少,临床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比较珊瑚颗粒和羟基磷灰石 (HA)颗粒在即刻种植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国产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植入犬股骨中 ,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分别植入HA和珊瑚颗粒 ,并设空白对照而成 3组 ,进行比较观察 ,术后 2 ,3,4个月处死动物 ,通过X线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标本。结果 :植入植骨材料充填种植体周围骨空隙后 ,术后 4个月 ,种植体和骨组织结合紧密 ,珊瑚颗粒几乎完全降解吸收 ,而HA颗粒基本无变化 ,未植入植骨材料的空白对照组 ,4个月时颈部尚有部分骨组织缺损。结论 :即刻种植体周骨缺损大于 1mm以上应植入植骨材料。作为植骨材料 ,珊瑚颗粒较HA颗粒有更好的骨引导活性 ,能降解吸收为骨组织替代 ,而HAG不能吸收 ,影响骨改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采用脐带修复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后部分暴露的疗效。方法 将脐带片植入于羟基磷灰石眼座前部或将脐带片包裹取出的羟基磷灰石眼座后重新植入肌锥腔内。结果 随访0.5~2a,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排斥反应、交感性眼炎和植入物外露,眼睑外观饱满,义眼活动良好。结论 脐带是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后部分暴露的理想包裹修复材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朱小军  王栓科  赵斌  张海军 《医学争鸣》2009,(14):1292-1295
目的:研究TGF-β1在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修复骨缺损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为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左侧股骨下1/3处为种植区,其中实验组植入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对照组植入镍钛合金,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术后1,2,4,8wk骨组织局部组织反应、骨缺损的修复情况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TGF-β1的表达。结果:大体观察、常规HE染色显示实验组1,2,4,8wk骨痂生长、骨缺损修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于1,2,4,8wk 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能够刺激TGF-β1的表达,促进骨缺损修复;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与骨组织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分析用天然型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对牙周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牙周骨缺损患者72例(90颗)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4例)和参照组(24例),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天然型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石进行修复,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天然网孔状的羟基磷灰石进行修复,为参照组患者使用羟基磷灰石进行修复,分析三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和CAL情况。结果: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牙松动度和CAL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牙松动度和CAL比参照组患者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天然型复合网孔状羟基磷灰对牙周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