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斌  王宇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102-102,108
HCV Ns5a蛋白内存在一个与干扰素疗效直接相关的区域(2209 aa-2248aa),称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1]。通过对IFN治疗前后宿主体内优势准种ISDR序列的比较,以期明确IFN治疗对ISDR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1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9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血清经第二代ELISA法检测抗-HCV和逆转录套式PCR扩增5′-NCR均获阳性结果,并排除其它类型肝炎病毒感染。10例患者全部患者接受α-IFN治疗,300MU皮下注射,3次/周,共治疗24周,治疗结束时,5例部分应答,5例无应答。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的准种特性与干扰素的疗效密切相关。体外研究发现,野生型的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能与干扰素(内源或外源的)诱导的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结合并相互作用,从而抑制PKR的抗病毒活性。部分揭示了NS5A与HCV持续感染的关系。为了进一步调查ISDR,PKR-BD,V3和NS5A其他功能区的变异情况,本研究从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年前与10年后血清中扩增并克隆NS5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野生型干扰素敏感决定区毒株在所有感染者中具有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3.
4.
本研究通过探讨干扰素(IFN)对庚型肝炎病毒(HG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中HGV的疗效,以明确HGV感染的临床意义。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并对其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在IFN治疗期间,91.1%患者血中的HGV转阴。只有26.8%患者持续阴性。血中ALT水平在停用干扰素后与HCV-RNA水平密切相关,而与HCV-RNA的水平无明显关联。(1)HGV对IFN治疗敏感;(2)在HGV与HCV重叠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中,HCV对肝细胞的损伤起重要作用,而HGV直接导致肝损伤且使肝损伤讲展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5.
α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血清中HCV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HCV不同基因型对α干扰素治疗的反应。方法:采取干扰素不同治疗量和不同疗程治疗病人。血清用逆转录酶一聚台酶链反应扩增HCVRNA5-非编码区,再用Slot-blot杂交鉴定。结果:HCVRNA阴转,丙氨酸转氨酶(ALT)降至正常(完全反应)占40.0%;3x10 ̄6U治疗一月无反应,增量6x10 ̄6U出现前述结果(部分反应I)占36.7%:增量6x10 ̄6U治疗一月无反应,再增量9x10 ̄6U出现前述完全反应结果(部分反应Ⅱ)占15.0%;增量9×10 ̄6U治疗一月无反应(无反应)占8.3%。38.6%HCV基因1型、44.4%Ⅱ型、42.9%Ⅲ型是完全反应。24例完全反应病人中15例治疗前HCVRNA拷贝数低于10/ml。结论:各基因型对于扰索的治疗反应无显著性差异,肝损害轻、血清HCVRNA拷贝数低者对干扰素治疗反应较好。  相似文献   

6.
HCV基因型和病毒量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α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IFN-α1)治疗26例慢性丙型肝炎(丙肝),观察丙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和HCVRNA量和疗效的关系。其中20例作HCV的基因型,结果表明HCVI型中病毒清除反应属A级(完全清除)为4/6,Ⅱ型为0/6,Ⅲ型为5/7,提示Ⅰ、Ⅲ型较Ⅱ型易于清除病毒(P〈0.05);基因型和ALT反应关系不明显。26例作HCVRNA,半定量结果表明病毒含量低者,病毒清除反应佳(P〈0.0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ao J  Liu J  Pu D  Lei H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9):683-685
目的 研究昆明地区HCV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分布,观察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采集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样品,采用特异性探针杂交法进行HCV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将患者分为HCV 1b型感染的长效干扰素治疗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1次/周)和非1b型感染的普通干扰素治疗组(皮下注射普通干扰素α-1b50μg,隔日1次),两组患者均口服利巴韦林,剂量为900 ~ 1200 mg/d。治疗前后和随访中检测患者血浆HCV RNA和ALT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用x2检验比较治疗结束后HCV 1b基因型与HCV非1b基因型感染患者肝功能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中,HCV 1b基因型感染患者13例(21.7%),HCV 2a基因型3例(5.0%),HCV 3a基因型10例(16.7%),HCV 3b基因型29例(48.3%),HCV 6a基因型5例(8.3%);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48周,长效干扰素治疗组和普通干扰素治疗组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46.1%、74.5%;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全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长效干扰素治疗组和普通干扰素治疗组在治疗后肝功能仍异常的患者分别占15.4%、14.9%,两组比较,x2=0.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昆明地区HCV感染基因型以3b和1b为主;(2)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 1b型感染患者的疗效不理想;(3)早期病毒学应答是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因素。方法将慢性丙型肝炎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干扰素治疗,对照组20例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疗程中及疗程后每隔3个月定期检测抗-HCVIgG和IgM,血清及本稍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RNA,ALT水平。疗程结束后致少随访1年.结果治疗结束及随访一年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LT的复常率为66.7%对300%和52.4%对15.0%,血清HCVRNAM转率分别为59.5%对15.0%和47.6%对10.0%。分析持久应答的影响因素,年轻、病程短,治疗前抗-HCVIgM抗体滴度高、PBMC中无HCV感染、病理诊断末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对干扰素反应性较好。结论检测抗HCV-IgM及PBMC中HCVRNA可作为干扰素疗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性的5A(NS5A)基因中干扰素,敏感决定区域(ISDR)氨基酸被替换的数目与干扰素应答以及病毒载量有密切关系。一些研究HCV复制的章已经指出,体外实验发现ISDR序列可影响病毒的复制。但是.不同的ISDR序列如何影响HCV的复制还不清楚。各种临床观测到ISDR序列被插入HCV复制子,它们的组合对病毒复制的影响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或瞬时测定复制情况法来测定。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己有十多年,新型聚乙二醇干扰素(PEO-IFN)也己应用于临床,但完全应答率过低问题仍未解决。多位学者分别从干扰素的剂型、种类、用法以及加用提高宿主免疫制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尝试,试图提高慢性丙性肝炎干扰素治疗的疗效,遗憾的是收效甚微。目前人们又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丙型肝炎病毒(HCV)本身。现己明确,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准种的多样性以及干扰素敏感决定区有无变异等均为影响干扰素应答的重要因素,也是预测干扰素是否应答的重要因子。现就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0):116-123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与干扰素的应答耐受;HCVNS5A-B片段的表达及在酶活性研究中的应用;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复合多表位基因P815细胞克隆的建立;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单链丝氨酸蛋白酶的HepG2细胞克隆的建立;蛋白对HCV/HBV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的干扰素再治疗;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重组HCV抗原片段C22和33C包被酶标板孔,以间接ELSIA方法,检测40例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IgM。40例患者均在起病后40天内出现抗-HCV-IgM阳性,抗-HCV-IgM阳性与HCV RNA阳性密切相关,抗体阳性持续时间因病程是否转为慢性而不同。23例自限性急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在起病后6个月内抗-HCV-IgM全部阴转并伴有HCV RNA阴转,而17例转慢的急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干扰素仍然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效的药物。Enomoto等[1] 研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HCV ) 1b型NS5A2 2 0 9 2 2 48区存在有干扰素敏感决定区 (InterferonSensiti vityDeterminingRegion ,ISDR) ,是独立预测干扰素疗效的预测因子。为此 ,我们对HCV 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采用干扰素 α治疗 ,结果发现治疗前HCVNS5A 2 2 0 9 2 2 48区基因突变与干扰素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 1997年 6月至 1998年 3月我院…  相似文献   

15.
商陆抗病毒蛋白对感染细胞模型中HCV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细胞模型中HCV复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PAP处理HCV感染细胞模型(HCV-HepG2),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及细胞内HCV RNA,以不同浓度的α-2b干扰素(IFNα-2b)处理同样的细胞模型作为对照。结果:经PAP处理后各模型组细胞内HCV RNA含量于48小时、96小时和144小时进行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培养上清液中HCV RNA含量在48小时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96小时和144小时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AP对HCV的抑制作用随PAP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以100μg/ml浓度的抑制作用最强。用IFN-α2b处理HCV—HepG2模型亦得出类似的结果。两者均以第48小时的抑制率最高。但在96小时、144小时时PAP对细胞内HCV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IFN(P〈0.05,P〈0.01)。结论:PAP对HCV感染细胞模型中的HCV复制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且作用强于IFN-α2b。PAP对细胞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6.
HCV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 探讨HCV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的干扰素(IFN)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208例受试者按1:1随机分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组和IFN-α-2a组。在治疗之前,用Simmonds基因分型法酶切分型,在治疗24周结束和完成24周的随访后检测患者的ALT和HCV RNA,以HCV RNA的阴转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经ITT人群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例患者确定了HCV基因型,基因1型158例(78.2%),非基因1型44例(21.8%),治疗结束病毒应答率(ETVR)和持续病毒应答率(SVR)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53.8%和25.3%,非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61.4%和43.2%,SVR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x^2=5.313,P=0.021。Peg IFN组基因1型和非1型患者的ETVR分别为76.8%和81.0%,SVR分别为35.4%和66.7%,SVR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x^2=6.735,P=0.01。病毒复发率基因1型和非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55.6%和23.5%,差异有显著性,x^2=5.496,P=0.02.IFN-α-2a组,ETVR和SVR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29.0%和14.5%,非基因1型患者分别43.5%和21.7%,差异无显著性。病毒复发率基因1型患者为72.7%,非基因1型患者为50.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FN对基因1型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低于非基因1型,HCV基因型主要影响IFN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也与药物和IFN的疗程相关。  相似文献   

17.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干扰素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治疗后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IFN再治疗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与重组人干扰素(CIFN)α-2a治疗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研究中的6O例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再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PEG-IFN α-2a组35例和CIFN α-2a组25例,以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HCV RNA载量、基因型、药物种类对IFN疗效的影响。结果 60例复发患者用IFN再治疗后,55.00%取得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应答(ETVR),35.00%取得SVR;其中PEG-IFN α-2a组74.29%取得ETVR,显著高于CIFN α-2a组(28.00%),P<0.01; PEG-IFN α-2a组45.71%取得SVR,高于CIFN α-2a组(20.00%), P>0.05;病毒载量高、低组间的ETVR、SV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HCV基因1型感染患者,PEG- IFN α-2a的ETVR(75.00%)和SVR(45.83%)均显著高于CIFN α-2a组(分别为22.22%和11.11%), P相似文献   

18.
抗—HCV—IgM检测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但HCV导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机制,特别是其基因产物(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致癌中的作用仍不清楚。HCV非结构蛋白5a(NS5a)能激活多种转录因子,并与细胞内因子结合,影响其功能,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可能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为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干扰素抗体(抗-IFN)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干扰素(IFN)疗效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40例患者的抗-IFN与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工群的关系.结果抗-IFN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呈负相关(r=-0.3487,t=2.2935,P<0.05).抗-IFN产生不仅使IFN疗效不稳固,复发率升高,而且影响IFN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结论抗-IFN和T淋巴细胞亚群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IFN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检测有助于估计及预测干扰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