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GAP要求,中药材产地的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我们以国家标准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为评价依据和标准,对施秉县牛大场镇头花蓼GAP种植基地的大气、灌溉水、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施秉县牛大场镇头花蓼GAP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优良,达到了GAP要求,可以建立头花蓼GAP基地.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了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11批头花蓼中,贵州盘县、云南昆明、西藏墨脱等地野生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贵州施秉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应注意生长环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头花蓼GAP种植基地药材的最佳采收时间及初加工方法,以指导头花蓼药材的采收加工。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对不同采收期、不同初加工方法GAP种植基地的头花蓼药材中槲皮素、槲皮苷、没食子酸、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对比研究。 结果: 8月下旬采集的药材综合评分值为2.093 0,阴干的药材综合评分值为1.723 1,包含了头花蓼药材中槲皮素、槲皮苷等4种指标成分的最佳综合信息,可确定头花蓼GAP种植基地药材最佳采收时间应在8月下旬,最佳初加工方法应为阴干。 结论: 不同生长发育期采集的头花蓼中指标成分积累具有一定的规律,初加工方法对头花蓼药材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头花蓼GAP基地产头花蓼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为从整体上控制种植头花蓼的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建立了头花蓼GAP基地产头花蓼药材HPLC特征图谱,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在90%以上,并确定了11个共有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头花蓼GAP基地产药材特征图谱测定,为从整体上控制头花蓼药材品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头花蓼的综合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不同产地头花蓼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对不同产地的41个野生及栽培头花蓼中槲皮素、槲皮苷、没食子酸、总黄酮、浸出物进行测定,并以上述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的41个野生及栽培头花蓼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槲皮素、槲皮苷、没食子酸、浸出物、总黄酮含量有明显差异,除贵州省毕节县亮岩镇2号样品外,其余样品均达到药用要求.以贵州东部头花蓼药材样品的综合质量较好.结论:头花蓼样品中所含的上述化学成分受产地、土壤类型影响较大,受海拔影响较小.其中,贵州西部地区头花蓼野生资源较为丰富,但其指标性成分槲皮素含量及综合质量低于贵州东部地区及外省样品;贵州东部地区头花蓼槲皮素含量较高、综合质量较好,验证了头花蓼基地建在黔东南施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形因子的贵州省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贵州省头花蓼种植的地形适宜性等级划分,为贵州省头花蓼种植最佳区域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对贵州14个县野生头花蓼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地理变异,不同地形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变异,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地形因子对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依据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与结论: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影响较大.贵州省海拔较低、阴坡、坡度较小的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贵州东部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贵州省中东部地区的地形条件最适宜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积累.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热淋清颗粒生产原料药头花蓼提取后的药渣为研究对象,探索头花蓼药渣回收利用的方式。方法:分析头花蓼药渣中的营养成分,并将药渣制成基质,用于头花蓼药材栽培,并对栽培的头花蓼药材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药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pH适中。药渣基质栽培的头花蓼药材与头花蓼GAP基地土壤栽培的头花蓼药材在外观性状、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上相差不大,且符合药用要求。结论:将药渣作为基质栽培头花蓼药材,避免了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为制药企业开辟了一条绿色中药材生产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是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结合部。社会传统、文化背景等方面与藏、青、川等地共同构成了青藏高原文化体系。甘南州地形地貌复杂,平均海拔3000m以上,垂直分布差异大,光照时数多,高原气候特色明显,自东南向西北生物种群变化比较显著,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良好的植被,造就了丰富的藏药资源。藏药材资源是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藏药资源相结合,根据野生藏药材的分布特点,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创建藏药种植示范基地,引进或开发现代先进种植技术,开展野生藏药材的驯化试验、技术推广、资源保护等研究工作,对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藏药材的人工种植是不断发展的藏药产业所必需的,也是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所要求的。而藏药材的GAP种植是实现藏药材人工种植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必要条件,通过藏药材GAP的研究,制定符合GAP要求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析鉴定技术,做出特有或稀少藏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原产地标准,申请原产地品种保护,使藏药材种质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本文从藏药材资源概况及分布特点、藏药材资源开发现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的主要途径、藏药材种植实施GAP的必要性、藏药材种植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等方面阐述了甘南州藏药材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苗药头花蓼药材的植物资源分布状况、生境、药用及品种情况,以期为头花蓼药材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标本查询、查阅文献及实地调查相结合。结果:通过调查研究,较为全面的整理出苗药头花蓼药材在全国主产区各市县的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并发现苗药头花蓼药材在贵州省一些低海拔地区有分布;发现存在苗药头花蓼药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现象。结论:有助于苗药头花蓼药材的资源利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不同产地、不同物候期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头花蓼为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Ham .exD .Don的全草。主产于贵州[1 ] ,为贵州地道苗药药材,贵州苗族人民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2 ] 。其中黄酮类成分为其主要成分[3 ] ,具有解毒、散瘀、利尿通淋的功能。头花蓼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但对该药材未做含量测定及采收期的规定。药材质量与地域、生境等密切相关[4] 。笔者首次对不同产地,不同物候期的头花蓼进行动态采样,并对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主要药效学的研究,对贵州野生与栽培头花蓼进行药效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进行抗炎实验,采用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 野生与栽培头花蓼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足肿胀、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肉肿等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相同剂量的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贵州产野生与栽培头花蓼在主要药效质量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川贝母野生抚育——中药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保证川贝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作者率先在青藏高原山地实施川贝母野生抚育,突破了传统药材人工种植的模式,在中国对濒危药材建立大规模的野生抚育体系。川贝母野生抚育地是在其原有生态环境条件下,主要在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建立川贝母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及种源基地及川贝母的质量标准规范体系;在康定建立川贝母种源基地;并建立大面积川贝母野生抚育推广体系,产生了重要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川贝母野生抚育,保证药材供应。川贝母野生抚育在其特有分布的群落类型中进行,其抚育技术突出了川贝母生物学特性及群落等产地生态适宜性。因此在四川对川贝母的生态分布、土壤、植物群落与川贝母药材品质的相关性及川贝母产地适宜性作了较详细的研究,为商品川贝母野生抚育打下了基础。通过测定川贝母分布的群落样地的相对优势度,应用Bray-Curtis距离系数以计算机进行聚类分析等数值分类方法划分川贝母分布的群落类型。川贝母分布的群落类型包括:锈线菊+金露梅群落、珠茅蓼群落、双腺柳群落、窄叶鲜卑花群落、毛蕊杜鹃群落、鹅绒委陵菜十条叶银莲花群落、康定委陵菜群落、毛蕊杜鹃一棱子芹群落、金露梅群落、理塘杜鹃灌丛、硬叶柳灌丛、香柏灌丛、珠芽蓼+圆穗蓼草甸等类型,并确定了其群落组成、土壤等生态特征。成都恩威集团建立2500余亩川贝母的种源基地,修建了网围栏,对采集的川贝母种子进行后熟和低温处理,并进行了中小规模的试种试验,为以后种子的生理研究及种子繁育技术研究打下了基础。对基地的大气、土壤、水质进行了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GAP要求;并在康定县、卢霍县等地开始了对川贝母的人工抚育进行试验推广。中药品种70-80%来源于野生资源,因此,中药材野生抚育可发展成一种新兴的中药生态产业模式。川贝母野生抚育可发展成一种新兴的中药生态产业模式。野生抚育可使野生药材资源随着人类的发展与延续而持续发展,造成一种可持续利用的优良环境。川贝母野生抚育地是在其原有生态环境条件下,主要在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句,野生抚育川贝母药材在性状、成分保持不变。野生抚育川贝母与野生状态贝母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基本一致。野生抚育主要立足于在原有自然环境增加川贝母种群密度,在海拔3500米以上人为活动少,几乎无病源物污染,加之抚育地的伴生群落植物都是川贝母生长必须的,因此。无需除草及使用农药、化肥等,人工管理成本低。川贝母野生抚育地在高原草地、实施建设野生抚育基地,突破了传统的濒危药材人工种植的模式,本项目为不便农田种植、高原特殊环境生长的药材探索建立一种资源恢复更新、重建生态系统的切实可行的野生抚育技术体系,保障高原药材的可持续发展,高原中藏药材野生抚育基地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中药材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贵州头花蓼适生地土壤肥力与没食子酸含量的关系,以期为头花蓼的选地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贵州41个适生地头花蓼药材中没食子酸及其根部土壤中肥力指标的含量,用SPSS 16.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近70%头花蓼居群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集中在0.15%~0.25%,药材质量差异水平不大;头花蓼根部土壤中可利用的铵态氮和有机质水平偏低,植物对钾与磷元素的需求相对偏高,酸碱度为5.65~7.73,适生地土样呈微酸至中性土壤;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土壤质地以及不同居群土壤养分条件对头花蓼没食子酸的积累影响不明显。结论:建议在头花蓼的栽培中,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相对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并在其生长过程中注意维持有效钾与速效磷的水平不低于60.0,100.0 mg.kg-1为宜。  相似文献   

14.
依据返魂草生长习性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选择返魂草生产基地种植地点.通化县兴林镇是返魂草的野生分布区,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特别适宜返魂草生长,当地农民又有丰富的种植药材的生产经验.通过对环境质量检测结果 分析,大气、土壤、水质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适宜建立返魂草GAP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云南省沾益县当归种植基地的适宜性进行分析,为当归GAP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对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相关要求,从种植可行性、环境安全性及质量可靠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沾益县的大气、灌溉水及土壤等环境因子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当归质量合格。结论沾益县是当归种植的适宜区,可开展当归GAP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大理藜芦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分析,为其资源持续利用和GAP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LIMEX生态软件,进行数据汇编处理,以地理、气候等因素为指标来预测适生区。结果大理藜芦除现有分布区外,贵州为最有可能的新适生区,而甘肃、青海、宁夏为其次可能的新适生区。结论在选择GAP基地时,除了现有分布区外,还应考虑适生区,选择山坡草地,黑壤湿土等阴湿环境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四川道地药材小木通的生长适宜性要求,通过遥感与GIS空间分析、空间数据建库等技术,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结合小木通生长的环境指标进行量化和综合分析,获得四川道地药材小木通的适宜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古蔺县、叙永县、宝兴县和天全县等是小木通的适宜分布区域,其中古蔺、叙永两县是主要分布区域,分别占适宜区总面积的23.2%和25.4%。通过与中药资源数据库对比可知,本次研究结果与第三次全国中药普查数据基本吻合。这表明利用GIS与遥感技术对小木通适宜区进行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可提高小木通的合理利用,为四川道地药材小木通的合理种植提供信息支持,为其它野生中药材道地区域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评价贵州不同产地野生头花蓼的品质。方法:采用分子鉴定法、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贵州5个不同产地的野生头花蓼进行品质评价。结果:分子鉴定对比各个产地的头花蓼样品扩增ITS-2序列完全相同;运用聚类分析处理中红外图谱的结果为:剑河县柳川镇关口村6组所产头花蓼与安顺市龙宫镇克马村的头花蓼品质相近;剑河县久仰乡久丢村3组、剑河县南明镇凯寨村的头花蓼品质相近;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与其它几个产地的品质相差较远;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有明显差异,除贵州省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样品外,其余样品均达到药用要求。结论:贵州野生头花蓼的品质如下:安顺市龙宫镇克马村的头花蓼品质较优,剑河县久仰乡久丢村3组、剑河县柳川镇关口村6组、剑河县南明镇凯寨村次之,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品质有所退化,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云浮鹰不泊野生资源的生长环境、分布特点和资源现状,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鉴别和药材质量评价,为鹰不泊合理利用、持续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鹰不泊野生资源调查,采用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别其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含量评价药材的品质。结果:鹰不泊野生资源逐步减少,药材鉴别符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规定,橙皮苷含量范围在1.46%~2.68%。结论:鹰不泊市场需求增加,野生资源逐步减少,建议加大宣传和保护野生资源的力度,开展人工栽培,保证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祝聪  罗瑶  董永波  彭文甫  徐新良  方清茂 《中草药》2018,49(6):1405-1412
目的利用3S技术寻找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在四川省的生长适宜区,为独一味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的方式,确定独一味生境特征,利用3S技术中的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提取适宜独一味生长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群落等环境因子,对各个环境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确定独一味在四川省的生长适宜区分布,统计适宜区面积,并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实地调查进行验证。结果验证结果表明,运用3S技术提取的独一味生长适宜区与实际独一味生长分布基本吻合。四川省独一味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阿坝县、理塘县等20个县范围内,适宜区总面积约135 200 hm2,占区域国土面积的0.71%。结论在适宜区范围内进行独一味种植和保护,将有利于独一味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该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等特点,可以将其推广到其他中药材适宜区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