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的检测血清中肝癌特异性γ-谷氨酰转移酶(HS—GGT)的亲和层析方法,并观察HS—GG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集64例PHC、22例肝外肿瘤、68例良性肝病及2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以神经胺酸酶(NMD)水解后直接用欧曼陀罗凝集素(DSA)亲和层析柱分离,首先用柱平衡液洗脱不结合组分,再用50mmol/L醋酸洗弱结合组分,最后用100mmol/L醋酸洗脱强结合组分,用连续监测法测定各组分中的GGT活性,并分析各组分GGT在PH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DSA强结合组分中的GGT为PHC患者所特有,以其在总GGT所占比例〉2%为PHC诊断的Cutoff值,其诊断特异度为95.5%,灵敏度为85.8%。准确度为92.0%。结论该方法能较好地鉴别诊断PHC,较其他检测方法更为简便。且同样有着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魏哲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45-4346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10例原发性肝癌(PHC)、101例良性肝病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人员的血清AFP、CA125、CA199三项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结果:PHC患者组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PHC的阳性检出率为91.8%,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论: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诊断的敏感性,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和TSGF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AFP mRNA情况和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含量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6例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同时采用TS-GF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TSGF含量。结果: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为53.5%(46/86),血清TSGF阳性率为80.2%(69/86),AFP mRNA阳性率与TSG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415,P<0.05)。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血清TSGF含量及阳性率均与肿瘤分期、癌灶大小及肝癌肝外转移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与血清TS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均与肿瘤分期、癌灶大小及癌转移呈显著正相关。检测外周血AFP mRNA和血清TSGF含量对判断肝癌细胞发生肝内外转移的风险可能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β1)对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法 (EL ISA)测定 PHC38例、其他各种肝病和消化道非肝肿瘤 6 4例及正常对照者 2 0例的血浆 TGF- β1水平 ,并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38例 PH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 (AFP)浓度。结果 :PHC组血浆 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其他各肝病组 (P<0 .0 5 )。血浆 TGF- β1的界限值定为 1.2 μg· L- 1时 ,其诊断 PHC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9.5 %和 94 .0 % ;与血清 AFP浓度、肿块大小均无相关性 ,与 AFP联合检测可提高 PHC诊断阳性率 ,达 97.4 %。结论 :血浆 TGF- β1表达水平有助于 PHC诊断 ,与 AFP联合检测具有互补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虽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但阳性率仅占70%左右,因此十分必要探寻新的检测标记物,以弥补AFP之不足。我们对52例PHC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活力进行了检测,并同时与其它肝病、胃肠道恶性肿瘤及正常人血清AFU进行了对照,以探讨AFU对PHC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F/ALT)、r-谷氨酰转肽酶Ⅱ(GGT—Ⅱ)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t对108例肝癌和130例良性肝病患者进行了GPDA—F/ALT、GGT~Ⅱ和AFP3项指标联合检测,分析这些指标对肝癌的互补诊断价值。结果:肝癌患者GPDA—F/ALT、GGT—Ⅱ和AFP3项指标均高于良性肝病;GPDA—F/ALT与GGT—Ⅱ和AFP之间无相关性;3项指标同步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癌的诊断敏感性。结论:GPDA—F/ALT、GGT—Ⅱ和AFP3项指标对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能提高肝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浙东地区血清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特点,以及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表达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78例AFP阴性PHC和146例AFP阳性PHC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AFP阴性和AFP阳性PHC患者在性别、年龄、肝门或腹腔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而在Child-Pugh分级、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表达、肿瘤形态、肿瘤个数、肿瘤大小、腹水、肝硬化、癌栓及TNM分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AFP阴性患者血清GP73浓度和GP73阳性率均低于AFP阳性者(均<0.05),但有52.56%(41/78)的AFP阴性PHC患者血清GP73阳性。结论 AFP阴性肝癌较AFP阳性者有较好的肝脏背景和较小的肿瘤负荷,但两者的肝癌转移情况相仿;血清GP73检测对于AFP阴性肝癌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常见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1例原发性肝癌(PHC)、100例转移性肝癌(MHC)和93例肝脏良性疾病(BLD)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胰腺癌-胆管癌相关抗原(CA19-9)、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浓度,并比较三组结果。结果 PHC组血清AFP浓度显著高于MHC组和BLD组(P<0.05),MHC组血清CEA、CA19-9浓度显著高于PHC组和BLD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和CA19-9能更好的诊断和鉴别PHC和MHC,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iar carcinoma PHC)(以下简称肝癌),检测的标记物日益增多,AFP是最常用的指标。然而近年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其他监测手段的提高,一些亚临床肝癌的检出率增多,已证实30%~40%肝癌AFP是阴性,而且在良性肝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PHC)组45、例、肝硬化组26例、慢性肝炎组58例,采用预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血清AFP-L3,化学发光法检测址甲和AFP-L3,并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AFP-L3(%)],以[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分析AFP-L3(%)升高者与良恶性肝病的关系。结果PHC患者血清中AFP-L3(%)明显高于其它肝病患者(均P〈0.01),以AFP-L3(%)≥10%作为诊断标准,在已经确诊为肝癌的患者中灵敏度是91.1%,与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为92.8%;AFP-L3含量与血清AFP浓度及原发性肝癌癌灶大小无关。结论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在PHC诊断,尤其是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与低AFP含量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联合检测GPDA同工酶和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倪润洲  李梅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9,19(4):378-379,385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同工酶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改良垂直平板阶段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GPDA同工酶,以放免法检测AFP,对102例原发性肝癌(PHC),24例慢性肝炎,45例肝炎后肝硬化,20例转移性肝癌,35例良性肝占位性病变以及80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年龄≤40岁)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85例青年PHC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青年PH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情况,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结果:85例青年PHC患者中,男69例,女16例,男女比例4.31∶1;81.2%有肝炎病史,12.9%有肝癌家族史。52例患者有明确病理结果,其中肝细胞肝癌88.5%(46/52),胆管细胞癌7.7%(4/52),混合细胞癌3.8%(2/52)。2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3个月;35例接受介入治疗,中位OS为12个月;21例接受手术联合介入治疗,中位OS为3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ECOG评分、AST、ALP、总胆红素、GGT、胆碱酯酶、AFP、CEA、腹水、门脉癌栓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GGT、AFP、CEA及门脉癌栓是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青年PHC起病隐匿,进展快,恶性度高,行手术联合介入的综合治疗可使患者生存获益,并且肿瘤大小、GGT、AFP、CEA及门脉癌栓可作为判断青年PH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血清GGT、GGT/ALT及AFP检测对肝脏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GGT、GGT/ALT以及AFP对肝脏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14例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GGT、ALT活性,采用酶标仪检测AFP活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GGT活性高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P<0.05);胆道梗阻组GGT活性显著高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组(P<0·01)、肝硬化组(P<0.01)及肝癌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GGT/ALT比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急性黄疸型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组(P<0.01)。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AFP和GGT联检可提高阳性率。结论:血清GGT、GGT/ALT比值以及AFP联合检测可有效辅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AFP、AFU和GPDA -F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1例肝癌和 85例良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肝炎 )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 (AFP)、α -L岩藻糖苷酶 (AFU)、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 (GPDA -F)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果 :肝癌组的AFP、AFU、GPDA -F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 (P <0 .0 1) ;AFP、AFU和GPDA -F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70 .4%、62 .0 %和 77.5 % ,特异性分别为 82 .4%、87.1%和 84 7% ;肝癌患者血清AFP、AFU、GPDA -F之间无相关性 ,对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 ;在AFP <40 0mg/L的 2 1例肝癌患者中 ,单项GPDA -F和AFU的阳性率分别为 71.4%与 47.6%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 85 .7%。结论 :联合检测AFP、AFU和GPDA -F可提高对肝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 mRNA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敏感的方法以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mRNA。【方法】巢式RT PCR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AFPmRNA。【结果】 49例肝癌中 17例检出AFPmRNA ,阳性率 35 % ,其中 9例证实有转移的 6例阳性 (6 7% )。 19例肝硬化、6例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5例肝良性肿瘤、6例肝内胆管癌、11例肝转移癌、13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AFPmRNA的存在与肝内肿癌灶的数目、是否有门静脉癌栓形成、远处器官转移与肿瘤的TMN分期密切相关 ,与血清AFP浓度无关。【结论】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 ,可帮助早期发现肝癌细胞的血行播散。  相似文献   

16.
若干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FP、TPA、TPS、CA199和CEA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85例PHC、19例肝转移癌、35例肝硬化、22例慢性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AFP、TPA、TPS、CA199和CEA水平,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标志物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AFP对PHC的诊断价值最高;TPA、TPS和CA199在PHC和肝转移癌患者血清中均有高水平表达;CEA对PHC无诊断价值,但对肝转移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FP联合检测TPA、TPS或CA199可以提高PHC的诊断敏感性,但特异性有所下降。结论:AFP联合CEA可以用于PHC与肝转移癌的鉴别,联合TPA或TPS有助于早期发现PHC的远处转移,联合TPS和CA199适合于无明显症状的门诊患者和PHC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检测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60例PHC,60例转移性肝癌,50例肝硬化,5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20例肝囊肿,20例脂肪肝,20例肝血管瘤,20例药物性肝炎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GPC3进行定量检测.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HC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水平,并对治疗前后PHC患者血清中GPC3及甲胎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HC组血清GPC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肝癌、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组血清GPC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血清GPC3水平与甲胎蛋白水平及肝功能状况无关.GPC3与甲胎蛋白诊断PHC的阳性率分别为65%和56.7%,两者联合检测可将PHC的诊断率提高至85%.在23例治疗有效的PHC患者中,15例患者血清中GPC3水平较治疗前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而仅有10例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呈现与疗效相似的下降趋势.结论 GPC3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有望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同时血清GPC3的不同阈值或可在PHC及其他各类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过程中发挥作用.GPC3具有较甲胎蛋白更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或可成为判断PHC治疗疗效的一种特异性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患者血液AFP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血液甲胎蛋白(AFP)mrR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93例肝癌患者,1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2例慢性肝炎患者及10例健康人静脉血各5ml,应用巢式RT-PCR检测其周围静脉血中AFPmFNA。结果:在50个肝癌血标本中检测到AFPmRNA(53.8%),而对照组中未检测到1例。AFPmRNA检出率与肝癌分期、血清AFP浓度、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有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TR-FIA)检测79例肝癌、47例肝硬化、30例慢性肝炎及28名正常人血清中GP-73浓度,分析GP-73阳性率与肝癌大小及门脉转移的关系;同步比较GP-73浓度与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Ⅱ)、甲胎蛋白(AFP)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探讨三者对肝癌的联合诊断价值。结果肝癌组血清GP-73浓度明显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根据ROC曲线,当界值为78.1 ng/L时,曲线下面积为0.814,GP-73对肝癌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3.4%和79.0%。肝癌患者GP-73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及有无门脉转移无相关性;血清GP-73、GGT-Ⅱ及AFP之间无相关性,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可将诊断敏感度提高至96.3%。结论联合检测GP-73、GGT-Ⅱ和AFP可提高肝癌定性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与丙氨酸氨基移换酶比值(GPDA-F/AL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同步检测108例肝癌和130例不同良性肝病患者血清GPDA-F与ALT活性,观察GPDA-F/ALT在良恶性肝病的改变,并对肝癌患者GPDA-F/ALT与甲胎蛋白(AFP)的关系,以及GPDA-F/ALT与肿瘤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肝癌患者GPDA-F/ALT明显高于良性肝病,GPDA-F/ALT对AFP阴性肝癌和小肝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GPDA-F/ALT对肝癌的诊断特异性和准确率均高于单项GPDA-F。结论 与GPDA-F相比,GPDA-F/ALT对肝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