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老年人鼻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鼻出血多来势猛,出血量大,且频发。对于这种患者,止血方法很多,尤其是鼻腔填塞,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急诊止血方法。然而,当有鼻中隔偏曲,特别是存在骨嵴或骨棘时,不能有效的鼻腔填塞,且多次填塞必将导致鼻腔黏膜的广泛擦伤,甚至糜烂,加重出血。2006年以来,我们对32例此种老年患者,在鼻出血基本控制、血压基本平稳,全身状态恢复到能耐受手术时,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取得满意的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7例患者均获得一次性完整矫正效果。术后鼻腔通气和嗅觉功能良好,鼻塞、鼻出血、头痛及头晕等症状基本消失。随访3~18个月,未发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血肿、鼻梁塌陷等并发症,伴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手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梁建平  李东云  袁弘  陆秋天  刘蓓  李穗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2):1315-1316,1319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采用局麻下鼻内镜直视行鼻中隔矫正术,对部分鼻腔狭小者,同时开放前组筛窦,扩大鼻腔的通气道。结果对85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无鼻中隔穿孔、鼻腔黏连和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该法较之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直视、微创、精细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  相似文献   

4.
鼻中隔偏曲与鼻出血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0年1月-2005年1月鼻中隔偏曲伴鼻出血患者210例,发现鼻中隔偏曲的凸面或者棘与距状突的出血机会并不多于凹面。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鼻中隔偏曲并发鼻出血210例,男125例,女85例;年龄17~73岁,平均36.8岁。因活动性鼻出血不能自止而就诊住院,确诊为鼻中隔偏曲并鼻出血,经进一步检查均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其中,鼻中隔凸面出血97例(46.2%),凹面出血113例(53.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鼻腔有炎症162例(77.1%),无炎症者48例(22.9%),经统计学处理,两侧鼻腔炎症表现与鼻出血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全可靠、矫正满意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技术,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238例。其中单纯性鼻中隔偏曲157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81例,鼻中隔手术史21例。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鼻内镜下定期清理术腔,疗效确切,该方法较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嗅觉功能,同时有效减少鼻腔息肉、鼻窦炎的复发,减少了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安全、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式,提高术后的疗效。方法:对7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术中对低位矩突尽量保留筛骨垂直板、鼻中隔软骨,对高位鼻中隔软骨偏曲可局部划痕,如筛骨垂直板棘突可保留鼻中隔软骨。结果:76例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随访3~28个月,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鼻梁塌陷等症状;鼻塞、头痛、流涕症状消失65例,嗅觉减退术后明显恢复16例,8例反复鼻出血患者均未再出现鼻出血。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手术疗效满意,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个体化手术的疗效及体会。方法对17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确诊,根据鼻腔内中隔偏曲的不同类型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经鼻内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17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术后2例并发鼻中隔血肿,经处理后治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及其他并发症。所有病例经随访6个月以上,双侧鼻腔通气良好,头痛、鼻出血等症状缓解,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基本处于正中位置,未见有器质性偏曲。结论鼻内镜下依据鼻腔内中隔偏曲具体形态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具有操作精确、微创和安全等优点,符合鼻生理功能的需要及微创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明显向一侧或双侧偏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影响鼻腔生理功能,引起鼻塞,头痛,鼻出血等临床症状。我科自2004年至今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4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宾格膨胀海绵对术后的影响.方法 对6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用宾格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对照组22例用橡皮手指套内塞入凡士林纱条方法填塞鼻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反应.结果 用宾格膨胀海绵填塞鼻腔较用橡皮手指套内塞入凡士林纱条方法填塞鼻腔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宾格膨胀海绵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较为理想的鼻腔填塞物.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对100例患者术后6-78个月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有效地控制鼻腔黏连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该法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比较,具有安全和疗效持久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3年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诊3~6个月,治愈99例,好转7例,无效0例。全部病例鼻中隔居中,无穿孔,鼻中隔无飘动,鼻腔通气良好。结论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相比,具有疗效良好、并发症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荣毅  徐松波 《临床医学》2013,33(8):40-41
目的探讨根据鼻中隔偏曲制定个体化鼻内镜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个体化鼻内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治愈98例,好转5例,无效0例,所有患者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中隔飘动,鼻腔通气良好。结论根据鼻中隔偏曲制定个体化鼻内镜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8例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5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阻力计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60例鼻中隔偏曲病人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采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手术效果。[结果]与术前比较,鼻中隔偏曲病人在术后12h鼻气道阻力及VAS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采用鼻阻力计能较好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前后鼻腔气道阻力的改变情况,同时采用VAS对鼻中隔偏曲病人进行评分,能准确、客观地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梁建平  袁弘  何宁  陆秋天  李东云  刘蓓  李穗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97-1298,130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鼻内镜联合手术的优点。方法对316例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均在3~6个月,偏曲的鼻中隔均一次获得彻底矫正,未出现鼻腔粘连、塌鼻、鼻中隔穿孔或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技巧的掌握及术中一并解决鼻中隔偏曲可提高手术疗效。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中矫正鼻中隔轻度偏曲对术后鼻腔粘连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16例伴有鼻中隔轻度偏曲的内镜鼻窦手术病例资料。其中1组37例术中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组79例未处理鼻中隔轻度偏曲。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病例术后鼻腔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鼻腔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8.1%、27.8%和0、13.9%,比较1组与2组鼻腔粘连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鼻窦手术中同时矫正鼻中隔轻度偏曲有利于减少术后鼻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临床的角度探讨鼻中隔偏曲与应变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和前鼻镜检查,对3856例体检后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702例患者,同时在体检人员中随机选择702例非鼻中隔偏曲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鼻中隔偏曲合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309例,占44.0%(309/702),季节性鼻炎35例,占5.0%(35/702);对照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77例,占11%(77/702),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8例,占4.0%(28/702)。两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差异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患者矫正手术前后鼻阻力的变化与主观评分的相关性,为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提供评价指标。方法将6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前部偏曲与后部偏曲两组,对两组患者矫正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主观评分,用前鼻孔测压法测得鼻腔阻力(单侧吸气阻力、单侧呼气阻力、吸气总阻力、呼气总阻力),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狭窄侧鼻腔术后主观评分和鼻阻力均较术前下降。其中主观评分、单侧呼气阻力、双侧鼻腔呼气总阻力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手术前后的单侧吸气阻力和双侧吸气总阻力仅鼻中隔前部偏曲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宽敞侧鼻腔术后主观评分和鼻腔阻力参数较术前皆无明显差异。③鼻中隔前部偏曲组患者狭窄侧主观评分与同侧鼻阻力具有显著直线相关性(P0.05),而后部偏曲组患者狭窄侧主观评分与同侧吸气阻力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主观评分和鼻腔阻力测定对于评价不同部位的鼻中隔偏曲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鼻中隔前部偏曲手术效果具有较准确的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传统中隔矫正手术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比两组2周后治愈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9.13%)明显高于对照组(43.6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17%)明显低于对照组(4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采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手术相较于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其治愈率高,手术危险性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