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张列  何泽友 《四川医学》2004,25(2):245-245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8岁 ,因大便带血 1月于 1997年 2月入院。直肠指诊 :距离齿状线约 7cm之直肠前壁扪及一大小约 4cm× 3cm包块 ,质硬 ,活动度好。肠镜检查及病理报告 :直肠粘液管状腺癌。B超、胸片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灶 ,CEA(- ) ,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 ,术中未发现肝脏、腹主动脉周围等有转移。术后病理报告 :①直肠溃疡型粘液管状腺癌 ,癌细胞灶性浸及浆膜层 ;②癌旁淋巴结转移性腺癌(1/ 5 ) ;③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1/ 4 ) ;④直肠动脉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此后曾多次入院化…  相似文献   

2.
3.
患者,女,39岁。以“胃癌术后2年6个月,外阴肿物1月”为主诉于2005年3月20日入院。患者因上腹部疼痛伴乏力消瘦于2002年10月在我院肿外科行胃镜检查示:胃窦小弯溃疡型癌;行胃窦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小弯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及深肌层,大弯及幽门下淋巴结转移,下切缘(+)。术后半年内在我科以FOLFOX4、TAXOL+CF/5-FU方案化疗共6个周期,后一直随访。2005年2月发现右侧外阴有一黄豆大小肿物,并逐渐长大至蚕豆大小。入院查体:右侧外阴有一2.5cm×2.0cm大小肿物,质地硬,活动;右侧腹股沟触及一1.0cm×1.5cm大小淋巴结,质硬,固定。行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张雨洁  朱烨 《中原医刊》2004,31(20):53-5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进行外照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用6MV-X线和9MeV—E线的混合线束照射治疗,总肿瘤荆量6000~7000cGy。结果:放疗结束时转移淋巴结均有所缩小,但未完全消退,1~3个月消退1例,4~6个月消退1例,7-12个月消退2例,其余病例在随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残留。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3%(8/11)、60.00%(6/10)、57.14%(4/7),其中4例已生存6年以上占36.36%(4/11)。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进行放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十分有效且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临床上乳腺癌根治术后 ,预防性放疗后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 ,由于病期较晚 ,治疗疗效差 ,如何提高治疗疗效尚无定论。回顾总结 1992年 10月— 1999年 10月 ,我院行热疗综合放疗、化疗治疗此类患者 40例 ,现将治疗结果及热疗在治疗中的价值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为观察组 ,并取同期相同情况行放疗和化疗的患者 43例为对照组。全部病例皆为女性 ,2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直径均 <3cm ,卡氏评分 >80分 ,预防…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患者,女,67岁,因左腋窝肿物1个月于2001年11月13日入院.该患曾于18年因左侧乳腺癌(肿物较小,约1.5 cm×1.5 cm,分期T1N0M0)而行左侧乳腺单纯切除术;次年因子宫多发肌瘤、右侧卵巢黄体瘤而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本次入院查体:左侧腋下触及3 cm× 3 cm肿物,质硬,表面欠光滑,边界不清.B型超声示:左侧腋窝多个低回声结节,融合成团,形态不规则;彩色血流显示动脉血流频谱.CEA 1.51 μg·L-1,CA-153 20.6 U·mL-1.入院后第3天行手术治疗,发现腋窝1、2组可触及多枚肿大、质硬淋巴结,清扫1、2组淋巴结及周围脂肪组织.②术后病理回报:左侧腋窝转移腺癌.③免疫组化检查:ER(-)、PR(-)、CEA( )、PCNA( )、CerbB-2(-).④临床诊断: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癌.  相似文献   

7.
邓江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11-4212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T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早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行术后放疗,对照组未行术后放疗,术后4年后随访,观察术后放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60例患者中4年后局部复发的3例,占5%,远处转移的有8例,占13.33%,4年生存率为93.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4年后局部复发的有7例,占11.67%,远处转移的有9例,占15%,4年生存率为91.67%。研究组患者行术后放疗与对照组相比会减少局部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年生存率和远处转移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放疗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2岁,已婚,本地农民。以“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年余,右侧锁骨上及腋窝肿物一月”为主诉就诊入院。月经规律,量及色正常,46岁绝经,育有两子。否认家族恶性肿瘤病史。专科检查:左侧乳腺缺如,自左锁骨中点下方至5—6肋间可见-10cm的线性瘢痕。左锁骨上及腋窝未扪及异常包块。右侧乳腺外观圆润,无乳头凹陷,皮肤无明显增厚及橘皮样改变,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8岁,因浅表淋巴结肿大一年余,周身浮肿六个月,气短一个月于2004年.5月25日入院。患者于一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进行性增大,伴右下肢浮肿。渐左下肢浮肿,赴当地医院检查。行腹股沟淋巴结穿刺取病理,考虑淋巴结炎,给予大量青霉素静点后浮肿减轻。近半年双锁骨上及腋窝处淋巴结逐渐增大,浮肿加重,波及全身,又去外地医院,再次淋巴结穿刺取病理,结果仍为炎性病变.给予抗炎及口服中药治疗不见好转,近一个月来病情加重,气短、消瘦、乏力、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10.
总结我院乳腺癌病人改良术后治疗结果,探讨放疗的作用和放疗部位。回顾分析2004~2006年以我院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放疗显著提高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提高无瘤生存率和提高总生存率。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或T3T4乳腺癌病人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照射部位选择锁骨上淋巴结引流区和胸壁。腋窝和内乳区效果无明显益处。  相似文献   

11.
患者王某某,女性,农民,70岁,因阴道间断出血2个月于2009年6月20日入院。患者绝经20余年,近2个月间断出现阴道出血,开始未在意,后出血加重而就诊。门诊阴道镜检查提示宫颈糜烂、出血,活检病理提示高分化腺癌。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冠心病病史20年。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胸片、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第4天行宫颈癌根治术,术中未发现周围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宫颈高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12.
洪澜  郭向东  孙小康 《四川医学》2010,31(8):1192-1192
患者,女,67岁。因吞咽梗阻1个月入院。于2009年12月2日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左胸第5肋间切口入胸行食管中段鳞癌切除,术中见食管肿块位于中段,长约4.0cm,侵及主动脉,食管旁多枚淋巴结肿大,术中以胃代食管经食管床过弓与近端食管弓上分层吻合。术中切开食管上三角处纵隔胸膜,电凝烧灼止血,并结扎该处走行之胸导管,手术顺利。手术当晚患者意识恢复清醒,诉左侧面部无汗,对侧面部潮红、多汗。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7、52、57岁.肿瘤位于右乳腺2例,左乳腺1例.术中均做快速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后均施乳腺癌简化根治术.切除患侧乳腺及皮下脂肪组织,切除胸小肌,清除腋窝及锁骨上下淋巴结.于腋窝沿背阔肌边缘的外侧手术创缘及沿胸骨边缘的内侧创缘各放置一次性胃管一根,在胃管的行程中多剪几个侧孔,分别于相应部位引出体外并固定.缝合创面后将胃管各接负压吸引盒,此时见皮肤紧贴创面,腋窝也明显呈凹状表现.术后吸引盒保持持续负压,经常检查切口,如发现积液立即将其挤压至引流管周围而引出体外,术后第2天基本无液体引出.术后第6天拔出引流管,术后12 d拆除切口缝线,切口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1 病史资料 患者,女性,33岁.因右乳包块5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甲状腺Ⅱ°肿大,右乳12点方向扪及一约15 mm× 10mm大小包块,距乳头约10 mm,质中,界清,光滑活动,无压痛.双侧腋窝、锁骨上下区域未扪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示:右乳12点方向腺体内异常回声,约13 mm×8 mm大小,距乳头6 mm,边界欠清晰,形状不规则,以低回声为主,加彩后见星点状血流信号,性质待定;双侧胸骨旁、锁骨上下及腋窝未探及异常回声.未行钼靶检查.8年前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并接受了1个疗程131 T同位素治疗,入院时无甲亢相关表现,未服用抗甲亢药物.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病例1:王某,21岁,未婚,因洗澡发现乳房有包块就诊.彩超示:右乳房外上象限距乳头2.0cm处显现低弱回声团块2.4cm×2.2cm×1.8cm,形态欠规则,边缘毛刺.CDFI示肿块内部有少许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20cm/s,RI 0.7.右腋窝未见淋巴结肿大.彩超诊断:右乳腺癌.其它脏器辅助检查,未发现转移病灶.行右乳房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正规的化疗,随访三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和改良根治术的比较,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院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15例乳腺癌临床资料,其中Ⅰ期9例,Ⅱ期6例(ⅡA期4例、ⅡB期2例)。手术方式为肿瘤广泛切除术或象限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行辅助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与同期107例行改良根治术常规综合治疗的Ⅰ、Ⅱ期(Ⅰ期32例、ⅡA期46例、ⅡB期29例)乳腺癌做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1)病理检查:保乳手术组手术标本石蜡病理检查各切缘均无癌浸润,腋窝淋巴结平均检出9.6枚,阳性3例(20.0%。改良根治术组腋窝淋巴结平均检出10.6枚,阳性21例(22.1%)。2)生存情况:经过19个月中住随访期(8~36个月),保乳手术组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全部生存。改良根治术组局部复发率为0(0/107),远处转移率1.9%(2/107),手术至远处转移间期16~27个月,转移部位分别为左锁骨上淋巴结、肺,其中1例死亡。3)两个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仿根治术相比较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规范化的切除和术后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保乳治疗是Ⅰ、Ⅱ期乳腺癌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