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及有关因素分析100083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禹涛,王良绪,安秀云,尉达民外周血中含造血干细胞已被证实。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用大剂量化疗、全身放疗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实体瘤。干细胞数量的多少对于P...  相似文献   

2.
目的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全身大剂量放疗的探讨。方法 1997年10月~1999年10月对5例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全身大剂量放疗的预处理,采用钴60照射,剂量率5~5.5cGy/分,总剂量700~780cGy。结果 5例患者全身照射后均有轻到中度的恶心、呕吐、腮腺肿胀、口干等症状,3例有口腔溃疡、食欲减退,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5例中3例存活,1例移植后因Ⅳ度GVHD合并重症肝炎死亡,1例移植后5个月因复发死亡。无1例发生间质性肺炎。3例ABO血型不合者均转变为供髓者血型。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全身大剂量放疗是一种稳妥有效、值得重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行大剂量似放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92年7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2例经病理形态学诊断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13例经免疫组化检测证实。根据AnnArbor进行分期,并按国际预后指数(IPI)进行评分,按有无B症状进行分类。经两周法化疗或化、放疗同步进行的诱导缓解治疗达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后,行大剂量化/放疗和自体骨髓移植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对移植前未行放疗的患者补加放疗。对IPI3~4分的12例高危患者进行巩固化疗,其中1例行巩固性二次移植。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4(12~168)个月。全组总生存(OS)率5年为79.3%、8年为64.1%:无病生存(DFS)率5年为36.4%、8年为27.3%。临床Ⅰ~Ⅱ期患者5年OS率为90.0%,Ⅲ~Ⅳ期者为70.0%;无B症状患者5年OS率为100.0%,有B症状者为70.7%;IPI1—2分患者5年OS率为100.0%.3~4分者为6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1、0.045和0.03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B症状和IPI是影响鼻型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 对有预后不良因素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经化疗或放、化疗同步进行的诱导缓解治疗达到PR或CR后,行大剂量化/放疗和AHSCT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化疗和/或放疗使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仍有约1/3患者难治或治疗后复发,这些患者通过自体移植可显著提高长期生存率。目前,自体移植联合大剂量治疗已成为治疗复发、难治及高风险霍奇金淋巴瘤的新的热点。本文就自体移植和预处理方案、干细胞动员和采集、体外净化、预后因素及第二肿瘤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HSCT)是指病人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最大限度地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同时抑制或摧毁免疫系统功能,再输入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并植活,达到免疫系统的重建和恢复。  相似文献   

6.
肝静脉阻塞症(VOD)是大剂量放疗/化疗毒性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10年来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下降趋势,但目前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VOD的发生率仍达20%~40%,死亡率为50%~70%。本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VO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断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中老年恶性疾病,常规化疗效果差。大剂量化疗后辅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较好,其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较多。本文推荐大剂量马法兰200mg/m^2。为预处理方案,未净化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为造血干细胞来源。对移植后维持治疗、二次移植、预后因素等相关问题亦予以简介。  相似文献   

8.
外周血干细胞和基质祖细胞联合移植重建造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细胞的质和量。移植前大剂量化疗和放疗预处理不仅破坏造血干细胞,并且也严重破坏基质细胞。为了加快重建造血,提高成功率,我们观察了外周血干细胞(PBSC)和基质祖细胞(MPC)联合移植的造血重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动物 8~12周龄的近交系BALB/c小鼠(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动物部提供),雌雄不限。将其分为3组:①供体组:24只,提供PBSC和MPC;②PBSC移植(PBSCT)组:12只,单纯接受PBSCT,作为对照组;③PBSC+MPC联合…  相似文献   

9.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临床,使许多血液病患者获得了新生。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使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都受到严重损害,极易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护理是移植成功的关键。我们通过对本院24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观察,实施针对性的有计划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中老年恶性疾病,常规化疗效果差。大剂量化疗后辅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较好,其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较多。本文推荐大剂量马法兰200mg/m~2为预处理方案,未净化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为造血干细胞来源。对移植后维持治疗、二次移植、预后因素等相关问题亦予以简介。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化疗和干细胞解救治疗髓母细胞瘤的基本原理,是脑部肿瘤对化疗敏感,以及化疗具有剂量限制性的造血毒性。通过干细胞移植增加化疗耐受性,髓母细胞瘤剂量依赖的化疗敏感性被很好地利用。根据国外文献报道,我科2003-2004年对2例髓母细胞瘤进行了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例PCNSL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含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的方案或大剂量MTX(3g/m2)化疗4~5周期,每周期化疗期间给予2次腰椎穿刺+鞘内注射,疾病状态达到完全缓解,后进行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dose chemotherapy with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DC/ASCT)巩固治疗。患者1预处理方案为美罗华联合卡氮芥+依托泊苷+阿糖胞苷+注射用美法仑(马法兰)(BEAM),患者2预处理方案为马利兰+噻替哌(TB)。患者1移植后给予腰椎穿刺+鞘注维持治疗,患者2未接受维持治疗。结果患者1移植后无事件生存4年;患者2移植后2年出现疾病复发,再次给予大剂量MTX等治疗,疗效不佳,半年后死亡。结论PCNSL患者经大剂量MTX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有机会获得长期无病生存;但PCNSL预后差,最好进行移植后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3.
自体干细胞移植越来越多地用做血细胞性及实体性肿瘤的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是指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ABMT和PBSCT使病人接受潜在致死剂量的化疗和放疗,并通过一个新的血细胞来源得以救治。支持疗法包括给予血液制品、生长因子和抗生素。要求护理人员精通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理论、过程,有能力管理由移植产生的各种毒副作用,教育指导病人、家属和其它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已不容置疑,在不具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下,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1989—05/2000—07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4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意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年龄24.5(11~48)岁。单次移植29例,其中移植前首次完全缓解期23例,二次缓解期5例,未缓解期1例。双次移植14例,其中首次移植和第二次移植前为二次缓解期各1例,其余移植前均为首次完全缓解期。预处理方案:包括含全身放疗(26例)、全淋巴放疗(14例)与不含全身放疗的高剂量化疗方案(3例)。移植后治疗:化疗长春新碱+泼尼松/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方案和白细胞介素2免疫维持治疗。 结果:单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9例5年无病存活10例,其中移植前首次完全缓解期9例,二次缓解期1例。5年无病存活率34.5%。双次移植14例5年无病存活6例,5年无病存活率为42.9%。两次移植前均为首次完全缓解期。 结论:在不具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下,可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但经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仍面临着复发的风险,髓肉瘤为一种罕见的髓外复发方式,且临床疗效差,因此了解髓肉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十分必要。目的:分析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髓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心膈角髓肉瘤患者1例,先后予手术切除肿块、化疗、放疗等联合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在2个疗程的化疗过程中出现了败血症、真菌性肺炎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之后接受了纵隔放疗,髓肉瘤未再复发。无病生存25个月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髓肉瘤罕见且临床表现多变,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可采用手术、化疗、放疗、二次移植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方法,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实体瘤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有效的手段。但不论自体干细胞移植还是异体干细胞移植 ,移植前均需接受预处理[1] ,即超大剂量化疗与致死量的全身照射。由于超大剂量的放疗与化疗的毒副作用 ,患者骨髓造血细胞与免疫细胞受到重度抑制 ,因此 ,患者容易感染出血 ,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等并发症。我们自1998年 1月至 12月共收治干细胞移植患者 19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例患者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8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例 ,慢性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07年1月接受大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51例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患者.结果 在51例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无移植相关性死亡;16例患者在移植后出现复发,其中2例经过抢救性化疗在复发后91和56个月仍然存活,余14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1年、3年及5年的总生存(OS)率分别为98.0%、84.0%及72.0%.1年、3年及5年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0.2%、78.4%及66.7%.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B症状和IPI评分是影响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因素(P值分别为0.041、0.036和0.031).结论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患者实施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移植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预处理期常见并发症处理、骨髓空虚期预防感染,恢复期健康教育等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肝静脉阻塞症(VOD)是大剂量放疗/化疗毒性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10年来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下降趋势,但目前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VOD的发生率仍达20%~40%,死亡率为50%~70%。本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VO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断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化疗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能够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目前已逐渐成为65岁以下初治MM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复发率较高。高危组年轻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有可能治愈MM,由于移植相关死亡率高,尚不能作为MM患者常规治疗手段。非清髓及减低剂量的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保留移植物抗骨髓瘤(GVM)效应,与AHSCT联合应用,可能进一步改善MM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