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报告1例首次发现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家系,此家系2例患者为3号染色体部分单体,10号染色体部份三体。3例为3号染色体和10号染色体相互易位携带者。  相似文献   

2.
<正> 15例诊断为白血病前期的患者用G—带染色法检查了染色体的改变。发现9例的染色体完全正常,其他6例有各种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数异常有5例三体性;结构异常有1例缺失和1例标记染色体。全部6例有C 组异常,3例A 组异常,G—带法显示三体C 涉及8号染色体(2例)和9号(3例);1例缺失染色体证明为11(11q—),1例标记染色体来源于染色体3与6的易位。A 组异常涉及3号染色体。用G—带法所检查见的异常染色体与以往在急性白血病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高盼盼  陈莹  吴莹  邬宁宁  石淙  邹多兵  牧启田 《浙江医学》2019,41(10):1037-1040
目的分析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伴其他染色体异常患者作比较;比较伴3号染色体异常与复杂核型、单体核型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283例患者中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有13例(4.59%),其中MDS-EB-2型10例,MDS-EB-1型1例,MDS-MLD型1例,MDS-U型1例。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中del(3q)4例;t(3q)4例,其中t(3;3)易位1例;der(3q)3例;3p异常2例。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与伴其他染色体异常患者性别、年龄、ANC、Hb、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复杂核型比例、单体核型比例均高于伴其他染色体异常患者(均P<0.05)。13例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中5例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位转白时间3.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伴3号染色体异常与复杂核型、单体核型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46.15%、53.57%、58.67%,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1年生存率与复杂核型、单体核型MDS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伴3号染色体异常在MDS患者中并不少见,多为MDS-EB-2型,多属于单体核型或复杂核型,转化AML的风险明显增加,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染色体检查方法在妇产科方面的应用,习惯性流产组32例经外围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有2例染色体平衡易位。产前宫内诊断组140例经羊水细胞培养发现3例染色体变异;及1例染色体较大的(4;5)平衡易位,为三代遗传。新生儿畸形组27例有7例染色体变异,原发闭经33例发现7例染色体变异,性分化异常组19例可借助染色体区分生理性别。  相似文献   

5.
191例因流产、早产等原因做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显帶后行镜下或显微摄影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15例。其中,流产病例中发现额外小染色体3例;标记Y染色体3例。此两种异常均系遗传而来,在文献资料中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孕中期胎儿羊水染色体异常与孕妇产前指征间的关联。方法通过对具有产前高危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胎儿染色体异常者需对父母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 2205例羊水标本共发现染色体异常95例,涉及染色体数目异常58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36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染色体结构方面发现2例染色体倒位,1例染色体易位,1例染色体增加,还有7例染色体嵌合体。染色体多态性方面共检出8例9号染色体倒位,3例1号染色体次缢痕增加,2例Y染色体倒位。结论孕中期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分析能准确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降低染色体病胎儿的出生率,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在遗传咨询病人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取受检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及G显带处理、核型分析。结果:在236例病人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5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3%,其中相互易位5例(26.6%),罗伯逊易位1例(6.7%),21三体2例(13.3%),性染色体异常6例(40%),染色体变异2例(13.3%)。结论:不孕不育及其它许多妇产科疾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染色体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号染色体异常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生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R带常规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查,对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225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检出伴3号染色体异常18例(0.8%),其中伴3q异常12例(66.7%),3p异常6例(33.3%),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伴3q异常的12例患者中,有3q21或3q26异常者6例(50.0%),包括2例t(3;3)。12例进行化疗的患者中只有2例获得完全缓解。结论累及3q异常是3号染色体最为常见的核型改变,其中又以3q21和3q26异常检出率最多;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复发性流产(RSA)夫妻外周血染色体变异发生种类及其在男女性中的分布特点,为指导临床咨询及后续生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主因RSA就诊的夫妻3 376例,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染色体变异的发生率、种类、在男女性中的比例差异。结果 3 376例RSA夫妻中发现染色体变异146例(4.32%),其中男85例,女61例,除去染色体多态性改变〔包括Y染色体变异(29例)、染色体次缢痕增加(28例)、D/G组染色体随体区变异(25例)及9号臂间倒位(21例)〕后,染色体异常共43例,其中相互易位最多见,为27例(62.79%),其次为罗氏易位5例(11.63%),倒位5例(11.63%),女性性染色体嵌合3例(6.98%),性反转综合征2例(4.65%),男性Marker染色体嵌合1例(2.32%)。染色体多态性方面,男性以Y染色体变异最为多见(34.12%,29/85)。结论 RSA夫妻外周血染色体异常均有发生,染色体异常以相互易位为主,对以RSA原因就诊的夫妻,有必要同时对夫妻双方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34-1636
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检出108例侧脑室增宽胎儿的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检查资料。通过羊膜腔穿刺获取羊水或脐带穿刺获取脐带血,采用G显带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进行胎儿染色体分析。结果:108例侧脑室增宽胎儿发现异常核型4例,异常率3.7%;轻度组与重度组检出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别为4例、0例。轻度组94例检测出染色体异常4例,异常率7.7%,其中数目异常3例,结构异常1例;尚有染色体多态3例。重度组14例,只检测出1例染色体多态。轻度组中52例非孤立性侧脑室增宽的胎儿中,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核型3例(5.8%),42例孤立性增宽胎儿中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例(2.2%)。结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为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常见的异常核型。轻度侧脑室增宽合并其它异常时,染色体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明显升高。轻度侧脑室增宽的染色体核型检出率明显高于重度组。建议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行产前诊断及定期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1.
侧叹场55 236例B超异常胎儿的染色体分析/侍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一1997,17(6)一4 13 对236例B超异常胎儿,184例显示胎儿各种崎形,另52例为盼儿宫内生长迟缓,进行了染色体分析。184例B超胎儿崎形者,166例染色体核型正常;17例染色体核型异常;l例染色体无法分析。52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49例染色体核型正常;3例核型异常,17例合并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崎形胎儿均予以治疗性终止妊娠,另外3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者也预后不良。结果提示B超检查在遗传学筛选诊断上具有很大的价值.应予以推广应用。(贾英),别场5‘内皮细胞表达孕…  相似文献   

12.
1 780例自然流产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妊娠史的关系,为生殖中心自然流产病例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指导。 方法:培养淋巴细胞,常规收获制片,G显带处理,必要时加做C带分析,对1780例具有妊娠24周前自然流产史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共发现染色体异常57例,异常率为3.20%。其中平衡易位23例,罗氏易位14例,复杂易位3例,其它17例。流产1次、2次与流产3次及以上者,其染色体异常率频率分别为1.7%,2.3%和5.8%。结论:在自然流产病例的染色体异常中,染色体易位是主要类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随着自然流产次数的增加而有升高的趋势。流产3次以上群体中,染色体异常频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200例无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显带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47例,异常率23.5%(47/200),其中性染色体异常40例,占20%(40/200),常染色体异常6例,占3%(6/200),性反转综合征1例,占0.5%(1/200)。性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是XXY综合征,其次是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易位和小Y染色体,而Y染色体的易位则较少见;常染色体易位较为普遍,易位的常染色体涉及1、2、3、12、15、18、21号染色体,以18号染色体易位的频率为高。提示性染色体异常导致无精子可能与决定性别的基因异常和(或)精子发生基因缺陷有关,常染色体异常可能影响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导致生精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的细胞遗传学特性及其与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 短期培养法直接法G显带检测CML的骨髓染色体核型,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CML的bcr/abl融合基因,统计学方法采用t 检验.结果 264例CML患者的骨髓染色体检测,检测出Ph染色体阴性14例,阴性率5.3 %,其余为Ph染色体阳性,阳性率为94.7%.在观察到CML急变的43例患者中,标准Ph染色体22例,Ph染色体阴性9例,双Ph染色体2例,变异Ph染色体3例,标准Ph染色体伴其它染色体易位3例,Ph染色体阴性伴其它染色体易位1例,Ph染色体阴性伴倒位2例,Ph染色体阳性伴倒位1例.43例患者中24例患者急变时发生了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改变,19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没有发生变化;[t(9;22)(q11;34)]的CML患者与[Ph-,变异Ph,复杂染色体]的CML患者急变时间(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急变期发生克隆演化;(2)[Ph-,变异Ph,复杂染色体]的CML患者急变时间(月)明显短于[t(9;22)(q11;34)]的CML患者;(3) 染色体核型和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可为诊断提供可靠、可循的依据,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11-115+封三
目的探讨研究染色体芯片检测下胎儿心脏发育异常与遗传学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显示异常的308例孕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显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孕妇18例为研究组,无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因高龄合并超声检查显示异常的290例孕妇为对照组,采集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芯片分析。结果研究组胎儿复杂性心脏畸形15例,占83.33%,合并多发畸形3例,占16.67%;染色体异常3例,合并多发畸形1例,复杂性心脏畸形2例;芯片异常3例,合并多发畸形1例,复杂性心脏畸形2例。对照组胎儿正常78例,超声检查单发畸形178例,多发畸形34例,两组胎儿畸形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2,P=0.005);研究组染色体异常3例,占16.67%,对染色体正常的心脏发育异常胎儿进行芯片检查,芯片异常3例,芯片检查结果为10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片段缺失,对照组染色体均正常。结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时合并遗传学异常几率增大,染色体芯片检测可有效诊断胎儿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了6例肺癌患者原发肿瘤的G带染色体,结果表明:6例肿瘤均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染色体数目分布范围广(从38~180),除1例染色体众数是亚二倍体外,其余各例均为高异倍体。结构方面:每例有3~4个标记染色体和各种异常染色体,其中1q等臂染色体是出现频率较多的标记染包体(4/6),1p等臂染色体亦在3例中可见,其次受累的染色体是3、5、9、11、13号等。 虽然1号染色体的变化与多种肿瘤有关,而在肺癌方面更似有明显的关系,其断裂点在1q~(11)或1p~(11),断裂后形成恒定的标记染色体。我们提出:1q~(11)和1p~(11)的断裂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8):631-634
目的:通过对存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合并耳前瘘管家族的染色体研究,探讨染色体与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合并耳前瘘管家族的遗传因素关系。方法:收集3个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合并耳前瘘管的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绘制家系图谱,抽取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收集3个家族三代家族成员共21例,其中发现染色体异常9例,其中患者3例,携带者6例,包括3个家族中父亲及祖父,表现均为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这3个家族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合并耳前瘘管的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调查有助于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中期经腹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4例产前检查中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高龄、胎儿超声异常、不良孕产史及家族史孕妇,抽取羊水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核型异常者,再次做系统排畸超声检查。结果:发现6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3例21-三体,1例18-三体,2例倒位;另有3例多态。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3.90%。无穿刺并发症发生,1例培养失败。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最高者为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人群。3例21-三体中1例B超异常;2例染色体倒位及3例染色体多态性B超均无明显发现;1例18-三体B超提示小头畸形和心脏发育不全。结论:羊水穿刺在产前诊断中意义重大,B超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不能互相代替,核型分析无异常孕妇仍需要超声诊断,超声诊断异常者未必核型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染色体检查的意义。方法对84例初次就诊时进行了染色体检查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患者染色体正常,10例表现为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正常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主要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风湿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染色体异常患者中,4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核型:3例t(9;22)(q34;q11),1例为t(8;9;22)(q22;q34;q11);3例表现为染色体缺失:1例为-18,1例为-19,1例为-21;2例表现为染色体增加:1例为+8,1例+9;另外1例为复杂核型。结论染色体检查对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易于识别的改良染色体R显带方法。方法:用改良的染色体R显带方法对30例各种类型的染色体进行显带,并对显带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将传统R显带技术中用10%吉姆萨染液取代吖啶橙工作液,调整欧氏液各种试剂成分和简化试验步骤。结果:30例恶性血液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显示29例有染色体的核型异常。其中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均可见费城染色体(即Ph1)。7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有3例出现Ph1,其中1例为嵌合体,其余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分别出现-22,+Mar(D?)、del(11)(q23)及正常核型或多倍体。1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其中3例M2中2例t(8;21)。1例出现15q+;5例M3中3例见t(15;17),1例考虑为M5,1例少见核型,1例M1根据核型应诊断为M2型。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出现-21,+16数目上的异常,1例出现小Mar,未发现特征性染色体异常。结论:采用改良R显带技术对染色体进行核型研究可以获得一种较稳定带纹丰富的染色体显带图像,使染色体核型鉴定更简便、易于识别,可在实验室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