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芪又名黄耆、箭芪,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是常用的中药材,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黄芪性微温,味甘,据测定,含有多糖、单糖、黄酮类、甜菜碱、叶酸、多种氨基酸、黏液质、树胶、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硒、硅等成分,生用能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相似文献   

2.
<正>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干燥的根。黄芪又叫黄耆,以产于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的北芪品质最佳。春秋二季采挖,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具生发之性。在《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黄芪的补气作用十分推崇,曾谓:"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在甘肃黄芪主产地流传着一则动人的故事:一个黄姓人家,有老少夫妻四口,儿子  相似文献   

3.
黄芪,最早见于<本经>,原作黄耆.别名有王孙、口芪、绵黄芪、箭芪、百本、独椹等.味甘,微温,入肺、脾经,具有补中益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其作用多表现为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前言黄芪(耆)是祖国医学常用药物之一,应用广泛,疗效确实可靠。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耆味甘、微温、无毒。主治:……补虚……益气、利阴气……等”。现代中医临床用为补气固表止汗、补脾益气、益气利水、托毒排脓。常与党参、肉桂、白术、茯苓、防  相似文献   

5.
黄芪化学成份及其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典规定黄芪(RADIX.ASTRAGALI)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galusmenoranaceusB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erancens(Fisch)Bge的干燥根[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有: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神农本草经》中也把黄芪列为上品,作为传统中药,黄芪生用可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灸用:补中益气[2、3]。由此可见黄芪的传统药用价值。对黄芪的成分,近几年来经有关学者、专家的研究分析,主要有氨基酸类、微量元素、黄酮类似物、黄芪皂甙、多糖及其他成分,其中氨基酸类报道…  相似文献   

6.
<正>当归补血汤(Danggui Buxue Decoction,DBD),别名黄耆当归汤、补血汤、耆归汤、黄耆补血汤等,首见于金元时期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和当归以5∶1比例组成,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配以当归益血和营。两药相伍,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具有益气生血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等。自问世以来一直作为补气生血的经典名方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7.
<正>黄芪原文: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译文:黄芪,味甘,性微温。主治痈疽长期破损伤烂,能使脓得以排出,疼痛得止。能治大麻风病,五种痔病及鼠瘘。能补虚损以治小儿多种病。另一个名字叫戴糁。解读:黄芪又作黄耆,还称箭芪、戴椹,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是常用的中药材,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本经》将  相似文献   

8.
黄芪,又称戴糁、芰草、百木、黄耆。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具补气固表、补气养血、补气养脏、补气提升、补中利水、生肌托毒之功。现代药理学专家在研究中又  相似文献   

9.
黄芪原为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谓:"第一出陇西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李时珍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相似文献   

10.
黄芪原为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谓:"第一出陇西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李时珍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相似文献   

11.
所谓“药证”,即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单元。按此证用此药必有效,这是中医几千年的经验。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不断搜集资料,积累经验,对黄芪药证及临床应用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列举如下。1药黄芪,原名“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绵山者,称“绵黄芪”,为道地药材。此外,产于黑龙江、内蒙古者,亦为佳品。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补肺固表、利水消肿及托疮生肌等功效。与人参共为补气要药。《本草求真》有言:“黄耆,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与人…  相似文献   

12.
黄芪延缓衰老研究的近况塞冬(老年医学教研室)赖忠才(阜新县人民医院)黄芪为我国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黄耆、戴参、独椹、蜀脂、百本等。因其产地、品种、性状及加工方法不同,还被称为:内蒙古黄芪、绵黄芪、口芪、箭芪、黑皮芪、红茂、台...  相似文献   

13.
黄耆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属豆科植物,药用其根部。黄耆的药理作用曾有过一些报导。鉴于有关其降压作用的报导采用粗制剂由静脉给药,而新近灌胃给药也能降压的报导只是两只麻醉犬的结果。考虑到中医传统均系口服给药,而一个药物经由静脉给药对血压的影响可以与口服给药完全不同,因此,本实验主要观察了黄耆煎剂灌胃给药对正常动物血压的影响,同时也观察了该药在降压时对血管的作用。此外,还观察了口服黄耆的利尿作用,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4.
黄芪为临床常用中药、别名有:戴糁、戴椹、独椹、蜀指、百本、王孙、百草绵、绵黄耆、箭芪、北芪、独根、二人指等。其品种繁多,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者为佳,名北芪。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二经。用于临床,分生用和灸用两种,一生用:走表、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二灸用:走里、补中益气,提升中焦清气,补气生血。 1 补气生血。 补气互根,“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所急固”,黄芪有补中益气,提升中焦之气功能,中焦之气,脾胃气矣。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  相似文献   

15.
谈古论黄芪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诗中的"王孙"即指黄芪。黄芪称为"王孙",见于唐代甄权的《药性论》,转载于明代的《本草纲目》。黄芪,旧作"耆",长也,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黄芪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和除毒生肌的作用。黄芪应用广泛,受到不少名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一、方剂组成 液体石蜡300ml,西黄耆胶14g,甘油15ml,95%乙醇20ml,10%尼泊金乙酯醇5ml,香精及色素适量、藻馏水加至1000ml. 二、方解 西黄耆胶(亦称西黄芪胶)是一种天然乳化剂,含有西黄耆胶素和巴索林两种成份.配制乳剂时其浓度在0.1%,溶液为稀胶浆溶液,当浓度在0.2~2%时,为结构粘度的凝胶溶液,浓度在  相似文献   

17.
陈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34-34
黄芪乃补气之司令,建脾之统帅,补血之精华。黄芪这味药无论是古还是今,在药用上都有深入研究探讨的价值。 黄芪异名:戴(《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候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剑芪(刘士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相似文献   

18.
在补气药中,能与珍贵的人参比肩的是黄芪。黄芪,一作黄耆,亦称绵黄芪、内蒙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干燥之根,主产于山西、甘肃、陕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其中产于山西绵山、条短质软、富有粉性的绵黄芪为公认的道地药材。黑龙江、内蒙古生产的北黄芪也为佳品。春秋两季是采挖黄芪的最佳季节,所产的黄芪质量上乘。中医药学认为,黄芪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四大功效,人体气血不足与体虚衰老密切相关。用黄芪补气,气旺可以生血,使血虚得以纠正。从而收到气血皆旺、健体不衰、增寿添岁的效果。翻开历代…  相似文献   

19.
人参和黄芪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虽然同为补气药,但因其分别具有其它功效,所以应区别使用。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黄芪味甘平,性微温,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两者都具有补气作用,但人参补气作用比黄芪强得多。人参是大补元气之药,能益气固脱,故临床多用来治疗大病,或久病,或血脱致气脱而出现短气神疲、周身乏力、肢冷、汗出而多、脉细欲绝等。  相似文献   

20.
综述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研究进展。黄芪味甘性温,温补肺、脾、肾三脏,疏利三焦,通调水道,有利于肾病的治疗和水肿的消退。历代医家对于黄芪的功效有不同的认识。元代以前的医家认为黄芪能益元气、补虚损,尤善补肾脏元气,通行三焦;明清时期,医家认为黄芪能升提阳气、固表利水;近现代时期,众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黄芪能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西医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具有保护肾脏、减轻损伤、延缓疾病进展、免疫修复、促进蛋白合成等作用。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功效卓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