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病人中枢神经功能损伤重建的BOLD-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病人中枢神经功能损伤重建是近年来医学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以BOLD-fMRI为代表的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对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有了新的理解。就脑卒中恢复机制、BOLD-fMRI基本原理与特点以及BOLD-fMRI在脑卒中后功能重组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聚左旋赖氨酸(PLL)与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微粒(Feridex)的复合物(SPIO-PLL)体外标记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可行性,观察标记细胞脑内移植至小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后的迁移情况。方法体视显微镜下线栓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性脑梗死模型30只,随机分成缺血对照组(6只)、生理盐水移植组(6只)、磁性标记EPCs移植组(12只)和未标记EPCs移植组(6只),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进行脑内移植。对移植后小鼠的神经系统行为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MR在体观察EPCs的迁移情况,普鲁氏蓝检测EPCs的分布。结果移植后1周神经系统行为学评分显示移植组动物改善不明显,磁性标记EPCs脑内移植后1周MR T2WI、GRE-T2*WI显示移植区低信号改变并沿胼胝体向病灶侧迁移,普鲁氏蓝染色示部分移植的标记细胞沿胼胝体向损伤侧迁移。结论移植EPCs短期内不能有效地促进缺血性小鼠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SPIO-PLL标记能够在体评价细胞移植后的脑内迁移。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病人中枢神经功能损伤重建是近年来医学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以BOLD-fMRI为代表的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对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有了新的理解.就脑卒中恢复机制、BOLD-fMRI基本原理与特点以及BOLD-fMRI在脑卒中后功能重组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多聚左旋赖氨酸(PLL)与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SPIO)的复合物对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体外进行标记,观察ADSCs脑内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增殖和迁移情况.材科与方法显微镜下直接结扎大脑中动脉方法制备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36只,随机分成缺血对照组(12只)、磁性标记ADSCs移植组(12只)和未磁性标记ADSCs移植组(12只),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脑内移植.对移植后大鼠的神经系统行为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DSCs的存活及分化情况,并用MRI在体观察ADSCs的存活和分布.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脑内移植后部分标记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移植后3周神经系统行为学评分显示移植组动物明显改善,ADSCs脑内移植后3周MR T2WI、GRET2*WI订显示移植区低信号改变并通过胼胝体向病灶迁移.结论 移植ADSCs可以有效地促进缺血性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SPIO和PLL复合物标记方法能够评价细胞移植后的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颅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中,10例位于侧脑室内前2/3,1例位于右侧额叶,1例位于第四脑室内.在MRI T1WI上,中枢神经细胞瘤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 上呈稍高信号,可见明显血管流空影.10例病例均行肿瘤全切术,2例行肿瘤次全切除术;9例病例术后均行放疗.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主要位于侧脑室内,也可位于脑实质或第四脑室内.侧脑室内前2/3肿瘤,尤其是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可能,MRI 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创伤应激相关精神、行为异常与中枢神经细胞游离钙改变的关系。方法:在建立大鼠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基础上,采用Fura2/AM荧光标记技术,动态检测了大鼠海马、额叶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Ca^2 含量变化。结果: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于电刺激停止后12h明显升高,24h达高峰,1w时基本恢复;而额叶皮层只出现了短暂的细胞内钙浓度增高。结论:海马神经细胞Ca^2 调控异常可能是创伤应激相关精神、行为障碍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最近的研究表明,干细胞和祖细胞可以用来修复或替代缺陷和受损的机体细胞,从而恢复机体的功能[1].基于干细胞和祖细胞移植的细胞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中枢神经、免疫、消化和泌尿系统疾病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神经干细胞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NSC)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这两个基本属性,目前已成为神经组织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疾病和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焦点,大量的动物实验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提供了理论依据,全能的干细胞既可以在体外无限制的增值分裂,保持未分化状态,又可在一定条件下向神经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提供了物质条件。 1 神经干细胞的概念,来源与特性 1.1 对 NSC 的精确定义尚存在某些争论,自1992 年 Reynolds 等从胚胎鼠脑的纹状体区首次分离出能在体外持续增殖且具有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损伤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纽约大学脊髓重物坠落仪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后7d,在损伤中心周围移植BMSCs( BMSCs组)或注射PBS( PBS组).采用BBB评分评价大鼠脊髓功能.测定脊髓空洞体积,透射电镜观察脊髓损伤中心轴突的数量.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大鼠的BMSCs示踪移植细胞,观察BMSCs移植后在脊髓中的存活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采用脊髓埋管模型,研究BMSCs移植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 BMSCs组BBB评分显著高于PBS组,而其脊髓空洞体积明显小于PBS组.电镜下可见,在脊髓损伤中心BMSCs组的轴突数量明显多于PBS组.细胞移植后4周,在脊髓损伤中心周围可见大量BMSCs - GFP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脊髓移植的BMSCs并不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表面标志性蛋白.脊髓埋管实验发现,在种有BMSCs的导管内可见有NF阳性的神经纤维的长入,而未种有BMSCs组的导管内未见神经纤维的生长.结论 脊髓损伤后进行BMSCs移植可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与BMSCs移植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