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1例临床表型严重的疑似猫叫综合征患者的核型进行确诊,为评估该家庭的再发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分辨G-显带核型分析患者及其父母,应用猫叫综合征关键区基因位点特异性探针(5p15.2,D5S23/D5S721)、Tel 5p/5q、Tel 18p/18q亚端着丝粒探针和18号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患者及其父母,SNP-Array对患者全基因组DNA进行扫描分析.结果 高分辨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患者5p末端有微小缺失.应用猫叫综合征关键区基因位点特异性探针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发现患者D5S23/D5S721位点缺失.高密度的SNP-Array芯片检测结果显示该患者5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存在15 Mb片段的缺失合并18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存在约2 Mb的重复.应用5p亚端着丝粒探针和18p亚端粒探针进行FISH进一步确定了患者携带一条源于5p和18p易位而来衍生的5号染色体.最终确定其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5)t(5;18)(p15.1;p11.31)dn.结论 SNP-Array结合FISH技术确诊了患者为新发生的5p部分缺失合并隐匿的18p部分重复,在其家庭复发风险低.SNP-Array能检出微细的染色体不平衡改变,对于染色体的病因学分析及复发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5p-综合征是由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或部分缺失)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染色体病。本文报告1例出生6个月的女婴,哭声如猫叫,反应较迟钝,双眼距宽,尖下颌,右耳前有赘生物,肌张力轻度低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r(5)/46,XX嵌合体,经文献检索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7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遗传机制。方法患儿及父母作染色体检查,并对患儿的家系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的染色体核型为46,XX,inv(7)(p22q11)/45,X,inv(7)(p22q11),其中46,XX,inv(7)(p22q11),85%,45,X,inv(7)(p22q11),15%。父亲的核型为46,XY,inv(7)(p22q11),母亲的染色体正常,患儿的母亲第1胎为3月自然流产,家系中其它成员均无流产史,母系成员中身材均偏矮小。结论染色体臂间倒位能引起流产和畸胎,应作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7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遗传机制.方法患儿及父母作染色体检查,并对患儿的家系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的染色体核型为46,XX,inv(7)(p22q11)/45,X,inv(7)(p22q11),其中46,XX,inv(7)(p2q11),85%,45,X,inv(7)(p22q11),15%.父亲的核型为46,XY,inv(7)(p22q11),母亲的染色体正常,患儿的母亲第1胎为3月自然流产,家系中其他成员均无流产史,母系成员中身材均偏矮小.结论染色体臂间倒位能引起流产和畸胎,应作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例全面发育迟滞伴智力障碍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以及染色体高分辨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变异筛查, 并明确其亲代来源。结果患儿及其父亲的染色体核型均为46, XY, del(18)(q21.1q21.3), 母亲为46, XX。CNV-seq提示患儿为arr[19]18q21.2-q21.32(chr18:48 422 190-58 039 582)×1, 即存在约10.58 Mb缺失, 涉及TCF4基因, 而父母均未发现相同缺失。经染色体高分辨技术发现患儿父亲18号染色体长臂的部分片段(18q21.1q21.3)插入到了5号短臂(5p13.1)。结论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与CNV-seq技术能有效诊断Pitt-Hopkins综合征, 染色体高分辨技术有助于明确染色体异常的亲代起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1例9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患儿进行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探索9号环状染色体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TelVision 9p探针和TelVision 9q探针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识别和定位1例9号环状染色体患儿.结果 患儿核型为45,X,-9/46,XX,r(9)(p24q34)/46,XX,r(9;9)(p24q34;p24q34)(4/92/4).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显示9号环状染色体上没有杂交信号,提示9号环状染色体短臂末端缺失片段至少有115 kb,长臂末端缺失片段至少有95 kb.与其它报道的环状9号染色体综合征、9号染色体短臂和长臂部分单体综合征相比,本例患者兼有环状9号染色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9号染色体短臂和长臂部分单体综合征的一些特征.结论 由于缺失的断裂点之间亚显微结构的不同、环的不稳定性、基因与表型相互作用以及胎儿环境条件的不同等原因,具有相同断裂点的9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患者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型,单倍基因剂量不足对临床表型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对自然流产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时,发现女方为1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并与8号染色体相互易位和3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携带者,这种涉及三条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十分罕见。确定其核型为;46,XX,inv(1)(p31.2 q32.1),t(1:8)(q32.1 q22.1).inv(3)(p25 q21)。讨论了平衡易位和倒位对携带者在减数分裂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携带者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例报导不包括X染色体在内的家族性易位Turner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其临床症状为内毗赘皮,鼻短而鼻嵴扁平,颈短,躯干有血管瘤,短指而指甲发育不全,单侧具通贯手,而手指和脚背有淋巴水肿。患儿是在母亲怀孕39周以后出生的,怀孕期间因先兆流产服用雌激素治疗并卧床休息。其母怀第一胎时,在怀孕第三个月时自发流产。患儿的核型为45,X,t(1;2)(q32;q21),母亲的核型为46,XX,t(1;2)(q32;q21),父亲及母亲的祖父核型都正常。患儿和其双亲是Xg(a)~+。本文介绍有些学者认为易位和染色体的不分离有关,有些学者却对这问题提出疑问,作者认为易位和染色体不分离是无关的。本文讨论了Turner综合征占出生活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一例出生10 d,临床表现为并指、面容异常、纳差、肌张力低下的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探索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应用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SNP-array)及高分辨染色体分析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外周血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验证患儿染色体异常的来源。结果 SNP-array分析结果显示患儿3号染色体断臂3p26.3发生2.26 Mb片段缺失、18号染色体长臂18q12.1q23发生47.27 Mb片段重复。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患儿母亲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t(3;18)(p26;q12),患儿父亲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6,XY,inv(12)(p11.2q21),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3)t(3;18)(p26;q12)mat。结论 患儿携带母源性der(3)t(3;18)(p26;q12)非平衡易位,患儿的表型与染色体缺失和重复片段的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通过遗传学检测发现患儿的病因,并为该家庭提供下一胎生育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探讨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的特点,为遗传咨询提供信息。方法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用常规G显带技术对中期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患儿核型为46,XY,-14,+t(14q;21q),其父亲核型为45,XY,-14,-21,+t(14q;21q),其母亲核型为46,XX。文献复习表明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相对较为罕见,三体综合征的产生与生育年龄、有害物质接触史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本家系患儿为易位型21三体携带者,其罗伯逊易位异常染色体可能来源于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父亲。21三体综合征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家系进行核型分析,有利于对患儿父母进行再生育指导和提高人口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产前诊断确诊一例8p三体胎儿,探讨无创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应用于产前筛查染46色,X体Y,非t(8平;1衡5)(易p1位1.2的;P可12行)性。方法采用NIPT8检测孕妇外周血,应用G显带分析胎儿羊水及N父IP母T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结果 NIPT结果显示胎儿13号、18号、NI2P1T号三体低风险,提示8号染色体短臂p23.3-p11.21位置存在长约40M的微重复。胎儿羊水核型分析结果46,XY,der(15)t(8;15)(p11.2;p12),为8p11.2p23三体患儿,经家系调查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母亲46,XX未见明显8p异常,父亲为46,XY,t(8;15)(p11.2;P12)平衡易位,证实胎儿8号微重复片段源自父亲的平衡易位。结论 NIPT对胎儿非平衡易位染色体疾病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价值,NIPT高风险时需结合羊水和亲代染色体分析可帮助明确异R5常96性.1质及来源,从而有利于B评估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例仅表现为哭声无力,声音嘶哑,无特殊面容,不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症状或体征的不典型新生儿猫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患儿用应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进行验证,之后用染色体微阵列法(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 CMA)进一步精确遗传学分析。结果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del(5)(p14p15),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FISH结果证实了此缺失的存在。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显示患儿chr5p15.33p14.1区域存在25.7Mb片段缺失。结论猫叫综合征患者个体表型可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易导致漏诊、误诊。应用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有利于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更加精确地对缺失片段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1例面容特殊,头发、眉毛稀疏,鼻梁低平,低位耳,眼距过宽,腭弓高,嘴角下垂,颈短,通贯掌,全身皮肤薄而光滑,先天性心脏病表现的患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探索临床表型与细胞遗传学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 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患儿母亲核型为46,XX,t(11;13)(q23;p12),患儿父亲核型为46,XY,患儿核型为46,XX,der(13)t(11;13)(q23;p12)mat。患儿携带母源性染色体非平衡易位,为11q23→qter片段重复。结论 患儿的临床表型与11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片段重复有关,通过染色体家系调查明确了患儿病因,也发现了其母亲既往的复发性流产的根源,对该家庭下一次生育的优生优育指导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1012例新生儿脐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8例染色体异常,其中3例平衡易位携带者,1例12号染色体部分三体,1例X三体,1例XYY,2例21三体综合征,异常染色体核型分别为:46,XY,t(2;13)(q21;q21),t(7;12)(p22;q23);46,XY,t(4;16)(P14;p12);45,XX,t(13;14);46,XY,-14, der(14),t(12;14)(q14;q32);47,XXX;47,XYY;47,XX, 212例。  相似文献   

15.
13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临床中通常表现为发育迟缓或智力低下等先天异常。本文报道了1位由于嵌合型13号环状染色体造成的智力低下的5岁女童。患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为mos 46,XX[35]//45,XX,-13[10]/45,XX,t(13;13)(p13q34)[12]/46,XY,r(13)(p13q34)[22]/46,XX,del(13)(q31-qter)[13]。我们比较本病例与国外报道的r(13)(p13q34)型环状13号染色体综合征临床特征,提示13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有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例1 女,8个月,因“反应较同龄儿差,疑为智力低下”来我院检查。查体无异常。患儿为第1胎足月顺产。父母体健,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患儿及父母均按照常规做染色体检查,患儿与其父核型异常相同:46,XX(XY),t(12;16)(12qter→12p13.3::16q11.2→16qter;16pter→16q11.2::12p13.3→12pter)(图1)。母亲核型正常。叔父及堂妹亦与患儿为相同的平衡易位核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染色体平衡易位家系1例。方法检查父母及女儿染色体,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G显带。结果父亲染色体核型为46,XY。母亲染色体核型为46,XX,t(1;4)(q42;q35)。女儿染色体核型为46,XX,der(1)t(1;4)(q42;q35),der(4)t(1;4)(q42;q35)。结论母亲染色体发生t(1;4)(q42;q35)平衡易位并遗传给下一代。  相似文献   

18.
患儿 女 ,3天。因先天性完全性腭裂到遗传室就诊。系第5胎 ,剖宫产儿。出生时一般情况好 ,但哭声不清脆。母孕时年龄 36岁 ,自述孕期无服药史 ,无 X线接触及毒物接触史 ,曾有4次自然流产史。患儿父母体健 ,非近亲结婚 ,无遗传病家族史。细胞遗传学检查 :取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G显带 ,镜下分析 30个中期分裂相 ,患儿核型为 47,XX, del(2 2 )(pter→ q12∶ ) mat。母亲核型为 46 ,XX,- 2 2 , del(2 2 )(pter→ q12∶ ) ,t(11;2 2 ) (11pter→ 11q2 5∷ 2 2 q12→ 2 2 qter) ,父亲核型正常。  讨论 该例患儿的母亲为平衡易位携带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运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检测自然流产夫妇双方的染色体核型。结果 发现 4种新的平衡易位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 ,分别为 46 ,XX ,t(1 ;6) (q31 ;p2 5) ;46 ,XX ,t(4;5) (q2 5 ;p1 3) ;46 ,XY ,t(5 ;1 5) (p1 3 ;q1 5) ;46 ,XY ,t(1 0 ;1 1 ) (p1 3 ;q2 1 ) ,经鉴定确定为世界首报核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例临床表征为身材矮小、鼻根部内陷、双侧隐睾、智力低下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探讨该染色体结构异常与临床表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并对其父母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G显带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Y,der(X)t(X;Y)(p22;q11),mat。CMA检测结果提示患儿X染色体短臂Xp22.33p22.31存在约8.3 Mb片段缺失,Y染色体长臂Yq11.221qter存在约43.3 Mb片段重复。其父亲染色体核型正常,母亲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6,X,der(X)t(X;Y)(p22;q11)。结论患儿携带母源性der(X)t(X;Y)(p22;q11)染色体非平衡易位,携带者的表型与其性别以及X染色体缺失片段的大小和位置密切相关。男性携带者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落后等异常表型较女性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