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抑制神经损伤后炎症反应及促进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黑皮质素受体,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减轻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增加神经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含量等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神经炎症在癫痫发展中的基本作用,炎性细胞因子是大脑炎症反应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癫痫发作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有关,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这强调了神经炎症和炎性细胞因子对过度兴奋大脑的影响和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由于癫痫的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因此确定炎性细胞因子在癫痫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有助于解开癫痫的病理生理学。了解炎性细胞因子在癫痫中的作用可以为我们治疗癫痫特别是耐药型癫痫提供有希望的靶点。本综述概述了神经炎症及其主要介质的作用,包括IL-1β、IL-6、TNF-α和TGF-β相关性癫痫的病理生理学。此外,还讨论了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在癫痫治疗中的潜在靶向性。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运动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D与外周和中枢炎症密切相关。PD患者首先出现便秘等运动前症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道微生物失调加速肠神经胶质细胞激活、α-突触核蛋白聚集以及外周免疫细胞增殖,产生各种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大脑内,各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组织相关分子模式(DAMPs)激活小胶质细胞,主要通过TLRSNF-κB-NLRP3信号通路促进NLRP3炎性小体组装,促炎因子释放,最终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外周促炎因子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外周免疫细胞进一步加剧中枢神经炎症。文中总结了外周炎症和中枢炎症在PD发病中的作用,为今后治疗PD提供可能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α-MSH,用髓过氧化物酶(MPO)定量测定法评价脑缺血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表达情况,并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α-MSH能明显改善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α-MSH治疗组再灌注后脑组织ICAM-1表达明显下调,MPO含量减少,与脑缺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α-MSH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粘附分子(ICAM-1)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瘦素、炎性细胞因子与脑梗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瘦素是脑梗死发病时炎症过程中的急性期反应物,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与其受体结合并主要通过JAK/STAT信号转导机制发挥生物学作用。而炎性细胞因子能影响瘦素合成,可在STAT水平竞争性抑制瘦素作用,干预其信号转导,导致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素分泌,血脂与血糖代谢紊乱,并使血压增高等,促进脑梗死发病。  相似文献   

6.
B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除了具有产生抗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功能,如向T细胞递呈抗原、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和分泌抑制免疫反应的抗炎细胞因子等.最近的研究发现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和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国内外对于B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和变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愈发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后促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6、IL 8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 10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①采用气体冲击致大鼠局部脑创伤模型 ;②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 ;③采用放射免疫检测 (radioimmunoassay ,RIA)技术测定假手术组和创伤组大鼠脑组织内TNF α、IL 6、IL 8和IL 10在各时段的含量。结果 :①脑创伤组与假手术组比较 ,TNF α、IL 8和IL 10从 3h ,IL 6从2 4h开始 ,含量显著性升高 ,并均持续较长时间 (本实验为 168h) ;②促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6与抗炎症细胞因子IL 10呈相关性。结论 :促炎症和抗炎症细胞因子均参与了继发性脑损伤 ,其具体作用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瘦素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 目的:探讨瘦素通过POMC神经元对神经内分泌-生殖轴分泌功能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2008年6月至9月于承德医学院基础研究所及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生殖免疫研究室完成。 材料:60只清洁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Leptin购自美国Peprotech公司;α-MSH、 兔抗POMC多克隆抗体(SC-20148)购自Santa Cruz公司;GnRH、LH、FSH elisa酶免试剂盒购自美国ADL公司。 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1 h、2 h、4 h、6 h),按照4个时间点再将每组分为注射生理盐水组、注射瘦素组、注射α-MSH组(5只/组)。大鼠进行去卵巢手术后15 d,给予17-雌二醇,按0.1 (mg/kg/d),连续注射5 d。分别于侧脑室微量注射瘦素及α-MSH各4 μL,对照组侧脑室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 主要观察指标: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leptin及α-MSH后,不同时间对GnRH、LH、FSH分泌的影响及差异比较;检测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及leptin后,下丘脑POMC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eptin和POMC的裂解产物α-MSH对下丘脑-垂体轴分泌均可产生影响,但两者作用相反。Leptin促进GnRH、FSH、LH的分泌,而α-MSH则抑制GnRH、FSH、LH的分泌。注射leptin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丘脑POMC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 < 0.05)。 结论:Leptin对神经内分泌-生殖轴分泌功能的影响是通过POMC神经元与其它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POMC神经元发挥调节作用可能晚于其它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上,超过半数的抑郁障碍患者伴有躯体疼痛,而炎性介质在两者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周细胞因子受到刺激后还可产生其他可通过血脑屏障的炎性介质,从而诱发中枢炎症.现主要阐述抑郁障碍伴躯体疼痛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AS是ACI的主要发病机制,研究证实1],炎症反应在AS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瀑布效应"是ACI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基础,一般由多种炎症因子所致,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其治疗ACI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各种促炎症因子(如IL-6、IL-18、IL-1β和TNF-α)、炎症趋化因子(如IL-8和单核细胞趋化分子-1)和其他炎症  相似文献   

11.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豚鼠鼻粘膜免疫耐受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鼻粘膜摄入髓鞘碱性蛋白(MBP) 抗原诱导免疫耐受,在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先使豚鼠经鼻粘膜摄入MBP,诱导建立外周免疫耐受,然后用MBP加完全弗氏佐剂(CFA) 免疫豚鼠,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E花环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细胞因子水平及病理改变。结果 鼻粘膜免疫耐受可有效地阻止EAE发生,耐受组动物E花环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DTH反应明显受到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后测得白细胞介素4 (IL4) 水平明显升高,γ干扰素(IFNγ) 水平则明显降低。结论经鼻粘膜摄入小量自身抗原是诱导疾病免疫耐受的有效途径,可能为多种自身免疫病的防治提供有希望的方法。推测鼻粘膜免疫耐受可能与Th1 反应及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FNγ分泌下调、Th2 反应及抗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L4 分泌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支架作为一种异体物质,置入后存在明显的反应过程,主要表现在凝血系统的激活以及炎性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的显著升高。动脉硬化性血管狭窄支架置入后伴随着血小板活化过程,活化的血小板可能是支架置入后短期内血栓形成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因素,常规抗凝以及抗血小板治疗一定程度上可能抑制了血小板的活化。支架本身作为一种外来刺激物,首先引起血小板在支架表面的聚集和激活,分泌出大量的各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导致血栓的形成,随之大量的白细胞将在血管损伤部位聚集然后分泌出细胞因子并介导炎症反应,导致平滑肌细胞大量向损伤部位迁移发生增殖反应,由于新生内膜的大量增生,导致血管壁的重构引起支架内再狭窄。因此认识凝血系统、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防止心血管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类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证据表明神经免疫系统可能参与了BD的病理过程,BD涉及免疫细胞的激活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物质的释放,但其内在联系尚不完全清楚。BD患者外周的C-反应蛋白以及促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干扰素-γ、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抑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4、白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存在异常改变,但在不同性别、情感状态和疾病阶段下相关标志物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另外体重、合并症以及药物治疗也会影响到相关标志物的水平。明确神经免疫在BD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BD的临床诊断和预后以及预测药物疗效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是复杂的、多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参与的免疫炎症反应过程,具有多相性特点,既包括促炎症反应,又包括抗炎症反应,且炎性因子和炎性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其效应呈时间依赖性,从而发挥神经损伤或神经保护作用.本文综述缺血性卒中相关免疫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细胞介导的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慢性炎症过程。缺血性脑卒中是在AS的基础上,炎性介质和组织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通过受体或非受体依赖途径作用于内皮细胞,使内皮屏障功能破坏,血管通透性增高,而白细胞粘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向炎症部位移行是此炎症过程的重要特征。单核细胞趋化蛋  相似文献   

16.
炎症反应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多项基础与临床研究均提示炎性标志物表达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针对炎性因子的治疗可能给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带来益处。本文总结近年取得一些研究进展的传统和新型炎性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分泌型磷脂酶A2、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内皮糖蛋白、趋化因子受体和5脂氧合酶等,从基础与临床角度综述其作用机制和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浆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住院治疗的TBI患者100例,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7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32例),同时招募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5例),检测TBI患者在受伤后的第1、3、5、7 d血浆和CSF中α-MSH和TNF-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浆中α-MSH水平在各时间点显著降低,CSF中α-MSH水平在各时间点显著升高,血浆和CSF中TNF-α水平在各时间点显著升高,且随着GCS评分的降低,上述变化更显著(P<0.05); 在各TBI组中血浆中α-MSH水平在第5 d(相对于第1、3和7 d)逐渐降至最低值,并在第7 d开始逐渐升高; CSF中α-MSH水平在第5 d(相对于第1、3和7 d)逐渐增至最高,并在第7d开始逐渐降低; CSF中TNF-α水平在第3 d(相对于第1、5和7 d)逐渐增至最高,并在第5 d开始逐渐降低(P<0.05); 血浆中α-MSH与TNF-a水平呈负相关(r=-0.390、-0.459、-0.309、-0.419,P<0.05); CSF中α-MSH与TNF-a水平呈正相关(r=0.368、0.370、0.492、0.315,P<0.05)。结论 TBI患者血浆中α-MSH水平降低,CSF中α-MSH水平增高,在GCS评分较低的患者中更为明显,CSF中α-MSH水平与炎症反应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催乳素释放肽是一种神经肽,在延髓、下丘脑等多种组织中分布,但其分布与其受体的分布并不平行。它通过与其G蛋白偶联受体的相互作用发挥生理功能,其中对催乳素、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最新的研究进展显示大剂量的催乳素释放肽能促进垂体前叶细胞泌乳素的分泌,小剂量的肽则抑制分泌。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儿茶酚胺等激素的分泌亦有影响。另外在影响睡眠、感觉、摄食,控制痫性放电等方面亦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炎性反应是其显著的病理生理特点之一.炎性反应产生的炎性介质和神经毒性化合物如炎性细胞因子、补体、具有毒性作用的自由基等加剧了AD的基本病理过程.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具有神经炎性损伤和神经保护的双重作用,促炎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等,抗炎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等.在AD中,补体活化是一个独立的病理过程,其通过不断攻击细胞膜造成广泛神经元损伤.此外,许多小分子如硫化氢也可能在AD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体积调节性氯离子通道(volume-regulated anion channel,VRAC)阻滞剂NPPB(5-nitro-2-(3-phenyl progy(amino)-benzoic acid)对低渗条件下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炎性分泌的作用。方法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传代培养,分为对照组、低渗组、低渗加NPPB组,在低渗干预1h后给予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在3、6、18和24h收取细胞和细胞培养基;用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基中IL-6和TNF-α的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渗干预后BV2细胞分泌的IL-6和TNF-α增加,6h时BV2细胞分泌的IL-6和TNF-α达到最高峰(p0.01);低渗加NPPB可显著降低IL-6和TNF-α的分泌(p0.01),在6h时抑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低渗条件可诱导BV2细胞活化及炎性分泌增加,VRAC阻滞剂NPPB可减少低渗条件下BV2细胞的活化和分泌,提示VRAC在低渗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因子分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