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患者52例,头下型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合并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84.62%。结论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骨水泥人工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骨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甲组)与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乙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的优良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乙组(P<0.05);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优良率略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略好,较适合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骨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适合于体条件较差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骨折复位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地分为骨折复位内固定组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及并发症方面明显高于骨折复位内固定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复位内固定组的再次手术率高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且人工髋关节置换功能优于内固定。结论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创伤较小,但其再次手术率较高,相反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功能效果良好。因此,临床上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采用何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均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3~72个月,按Harri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感染、脱位及严重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总优良率达91.07%。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缓解疼痛,较好地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再手术率等。结果本组96例患者经过治疗疗效优32例,占33.33%;良54例,占56.25%;可8例,占8.33%;差2例,占20.08%。优良率89.58%。手术时间平均(46±15)d,术中平均出血量(250±55)ml,平均住院时间(15.3±3.5)d,平均卧床时间(5.0±0.9)d。再手术率为1.04%。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良率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再手术率低,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两组,A组5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B组3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随访6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并将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年两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手术4年以后B组疗效优于A组,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早期临床效果基本相同,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后期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前、术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32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1例出现假体脱位、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经过相应的对症处理,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性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对于回访,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效果好,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年化,有不少股骨颈骨折需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以缓解患肢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自1997年至2005年我院骨科对3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30例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康复,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对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新胜  肖波  汪普  刘庆志  丁剑 《江西医药》2009,44(7):648-649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2组,A组28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B组29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随访时间1~7年,平均5.1年。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B组疗效优于A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2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并将同期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28例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可更为有效地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后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何重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09-210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并与同期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1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较为优越,两组对比P>0.05,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组翻修率(3.4%)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14.6%),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7.1%),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不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没有明显优势,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6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下床时间均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下床时间,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手术综合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与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了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的相关情况.结果 98例患者经过髋关节置换术后,33例疗效为优,占33.67%;53例为良,占54.08%;10例为可,占10.20%;2例为差,占2.05%;优良率87.75%.9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47.2±39.3)ml,手术时间为(46.7±12.8)min,卧床时间为(5.3±2.1)d,住院时间为(15.2±4.2)d.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有效手术治疗方法,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短,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瀚霖  汪晖 《北方药学》2011,8(9):61-62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逐渐恢复,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究其综合疗效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我院从2010年11月到2012年4月共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胫骨骨折的74例患者实施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等全方面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的74例.结论 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尽早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之兴 《哈尔滨医药》2012,32(2):108-109
目的 研究新鲜的股骨颈骨折与内固定失效后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43例.根据患者之前是否有接受过内固定的治疗将患者分为A、B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数据和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9 ~41个月平均为28个月,A组患者在手术的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手术后卧床时间比B组患者的时间要长,出血量要大.A组和B组在以上3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在并发症方面,A组出现4例并发症,均是手术切口感染,其中3例为深部感染,1例为表面切口感染.B组有2例并发症均是手术切口的表层感染.A组的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8.2%,B组9.5%,两组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效后再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较直接进行髋关节置换的要差.  相似文献   

20.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宋建宽  冯真国  桑飞  姜磊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40-1840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伤前可有全身疾病,骨折后由于解剖特点,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高,需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以缓解患髋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笔者对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