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士对骨科CNS(专科护士)任职资格的理解、需要培训的内容和需求情况,为今后提供针对性的骨科护士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科病房40例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显示目前护士希望成为骨科CNS要在骨科工作最低5年时间,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健康宣教能力、开展本专业专科领域护理研究的能力。结论骨科CNS要培训的内容有骨科专科护理知识及技术。对伴随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护理研究、护理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人文、社会、法律、伦理、沟通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护士继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继续教育需求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知识和能力、扩大视野及开拓思路。对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需求最高的为专科知识技能、护理新知识新进展和危重症监护技术。护士最需要的继续教育途径是医院内培训、示教模拟训练和远程教育。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合理安排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途径及时间,重视继续教育考核,提供继续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3.
刘明现 《当代护士》2021,28(5):179-180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在骨科护士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在职护士40名,通过目标管理模式对40名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科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康复护理.培训前后分别对40名护士进行专科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康复护理考核,每个项目均为骨科常见项目或技能,每个子项目分值为100分,根据考核前后的分值进行评价,比较培训前后40名护士的专科能力.结果 通过目标管理模式对骨科护士进行培训后,护士的专科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应用目标管理模式进行专科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对患者的病情评估更加精准,护士操作更加熟练标准,健康指导更加标准.通过目标管理模式进行培训,有利于提高骨科护士的专科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骨科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循证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循证实践问卷对广东省61名赴港培训并取得专科护理文凭的骨科专科护士进行调查.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为(119.46±24.31)分,其中循证实践知识维度得分(63.95±14.51)分、循证实践态度维度得分(26.16±4.56)分、循证实践行为维度得分(28.66±7.57)分.不同学历、职称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管理岗位、骨科护理工作10年以上的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得分较高(P<0.05);参加骨科专科护士培训时间较早者循证实践态度得分较低(P<0.01).结论骨科专科护士具有良好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基础,仍需提高循证知识与行为水平.护理管理者要支持专科护士开展循证护理实践,专科护士应积极参加循证实践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循证护理实践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5.
武文亚  高钰琳 《护理学报》2019,26(11):60-64
目的 了解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培训、干预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2—3月选取深圳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6家二级甲等医院和1家骨科专科医院的骨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信行量表,对252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52名骨科护士髋关节假体脱位知识得分35.0(30.0,40.0),态度得分47.0(44.0,50.0),行为得分49.5(43.0,54.0);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和骨科专科护士、接受专科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识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专科护士、接受过专科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组骨科护士的髋关节假体脱位知识得分良好,预防态度和行为正向。护理管理者尤其应关注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士髋关节假体脱位预防的知识掌握,及未接受专科护士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采取课堂授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经验交流的培训方式,加强对骨科护士预防关节脱位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促使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及预防;建议医院将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列入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体系,规范化护士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骨科专科护士专有能力评价标准对骨科专科护士进行分级、重点及规范化培训提供可细化的依据。[方法]通过德尔菲法进行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标准的建立并结合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为依据,采用调查表的方式,选取来自山东省、河北省和重庆市等9所三级甲等医院35名专家(包括骨科临床、骨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出骨科专科护士分级专有能力评价标准。[结果]初级职称的骨科专科护士在培训中应重点培训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能力两个方面;中级职称的骨科专科护士在培训中应重点培训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3个方面;高级职称的骨科专科护士在培训中应重点培训专业发展能力、法律实践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3个方面。[结论]骨科专科护士专有能力评价标准结果科学可靠,对骨科专科护士培养进行分级、重点及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精神科新护士对岗前和岗后培训的认知和需求,为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更规范的培训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工作1 ~5年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培训的需求程度,岗前培训内容的需求,岗后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结果:护士对岗前和岗后培训需求达100%,对培训内容需求最高的是专科知识、专科护理技能、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等.不同学历护士对培训的需求程度没有差异(P>0.05).结论:培训应基于护士对培训的认知和需求,建立科学的培训理念和机制,内容应多元性、实用性,以提高护士专科知识和技能、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胜任临床工作、不断更新知识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前后专业护理能力考核和临床护理能力评价情况,为骨科专科护士的建设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骨科专科小组,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组织专科护士培训学习,进行护理培训效果考核。结果实施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后,专科护士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的优秀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组较非专科护理组在骨折患者的满意度、康复知识知晓率和骨科功能恢复上得到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专科护理培训有助于提高骨科护士自身的专业护理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伤口专科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需求,为完善伤口专科护士的继续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6月—7月选取249名伤口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伤口专科护士继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87.1%(217/249)的伤口专科护士3年内参加过伤口专科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是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座(82.5%);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伤口理论新知识、伤口护理新技术及伤口个案管理方法;没有参加或很少参加伤口专科继续教育的原因主要为费用较高、个人没有时间和单位不支持。82.3%的伤口护士表示希望通过线下学术会议或讲座的形式进行伤口专科继续教育,其次是远程教育(67.5%)。结论 我国伤口专科在继续教育方面未形成规范统一,培训内容各不相同,制约了我国伤口专科护士的发展,护理管理者需要不断完善继续教育体系,使伤口专科护士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对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骨科新入职的、护理工作时间在半年以内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新护士进行骨科规范化培训3月,所有培训对象均完成各项培训内容,观察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护理服务工作质量、专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价骨科康复技能、护理用具和护理仪器的使用情况。结果 经过规范化的培训后,新护士的护理服务工作质量、骨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均有大程度的提高;骨科康复技能和护理用具、仪器使用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后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 规范化的培训有助于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