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和脑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差异性。方法:收集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行TCD和DSA检查。结果:共检查血管440条,以DSA为标准,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是88.4%,特异性是98.7%,假阳性是7.6%,假阴性是2.1%。结论:TCD对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筛选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齐珊珊 《中外医疗》2013,32(3):53+55-53,55
目的观察脑血管造影(DSA)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差异性。方法收集4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例,均行DSA与TCD检查。结果共检查血管913条。以DSA为标准,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是86.8%,特异性是97.1%,假阳性是8.1%,假阴性3.1%。结论 TCD在诊断颅内外血管狭窄方面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筛选和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不符原因。方法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别行TCD和DSA检查。分析两者结果及不符原因。结果120例患者TCD检查1304条血管,检测狭窄动脉172支,闭塞16支;DSA检查血管1534条,发现狭窄动脉233支,闭塞26支,颅内闭塞17支。TCD与DSA符合156支,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8.2%,假阳性率为9.3%,假阴性率2-3%。结论TCD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重要而无创性检查方法。由于其技术局限性,结果与DSA存在一定差异.改进检查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CT血管造影术(CT angiography,CTA)、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04/2013-04月在作者医院进行治疗并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行CTA、TCD与DSA检查,比较三种检查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结果以DSA检查为标准,CTA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为83.50%,特异性为93.51%,准确度为91.33%;TCD的敏感性为69.90%,特异性为87.30%,准确度为83.51%。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CTA和TCD检查与DSA检查的符合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ICA狭窄临床常用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分别使用经颅脑TCD(TCD)、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三种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一致率.结果 52例患者共检查ICA104条,TCD共检出≥50%的狭窄血管44条,CTA检出47条,DSA检出 50条.以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TCD与CTA对于血管狭窄的检出率分别为88.6%、92.4%,其中对于≥50%的ICA狭窄,TCD的检出率84.0%,CTA的检出率94.0%.TCD与DSA比较:敏感性为78.0%,特异性为90.7%,一致率84.6%.CTA与DSA的比较,敏感性为84.0%,特异性为90.7%,一致率87.5%.结论 TCD可作为诊断ICA狭窄首选的无创筛查,CTA及DSA均可以准确显示ICA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460例经TCD检测发现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MRA检查,90例行DSA检查。结果TCD检测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36支,MRA检查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25支,两者符合率为93.3%,与DSA比较TCD检查颅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83.2%,而MRA为72.0%。结论TCD和MRA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重要且无创的检查方法,TCD较MRA敏感性高,两者联合应用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刘水平  张静  张茁 《北京医学》2004,26(6):370-372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TCD)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TCD与MRA检测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脑血管造影(DSA)对比验证.结果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8.6%,敏感性为83.9%;MRA分别为92.6%和79.7%.TCD假阳性率为10.3%,假阴性率为2.5%;MRA分别为35.7%和3.5%.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方面,TCD与MRA均有很好的可靠性,但TCD较MRA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狭窄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87例脑梗死临床资料,分析对比TCD及DSA检查结果.结果:87例患者共检查血管877条,其中75例(86.2 %)患者检出有不同程度脑动脉的狭窄,TCD诊断为血管狭窄或闭塞97条(11.1 %),DSA诊断为血管狭窄或闭塞104条(11.9 %).其中TCD与DSA诊断相符合83条,21条DSA诊断有狭窄或闭塞血管而TCD示正常,14条TCD诊断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而DSA检查正常.结论:TCD和DSA是诊断脑动脉狭窄重要的检查方法,两者互为补充.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主要病变血管位于大脑中动脉和(或)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ghy,MRA)的对比分析,探讨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边续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先行TCD检查,1周内行MRA检查,以MRA为诊断标准,计算TCD诊断各血管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共收集符合诊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25例,TCD检出狭窄动脉499条,其中大脑中动脉(MCA)216条.大脑前动脉(ACA)92条,大脑后动脉(PCA)102条,颈内动脉虹吸段(CS)56条,椎动脉(VA)63条,基底动脉(BA)72条.MRA检出狭窄动脉446条,其中MCA 184条.ACA 39条,PCA 85条,CS 49条,VA 38条,BA 51条.TCD诊断MCA、ACA PCA、CS、VA、BA各组血管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2.75%、89.32%,79.53%、75.21%,82.64%、80.27%,97.32%、95.37%,96.27%、91.58%,94.20%、70.35%.结论 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规初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狭窄与脑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郄晓红  张建玲  许波  王海音 《医学争鸣》2005,26(23):2172-2174
目的:比较脑血管造影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82例患者分为两组,非闭塞性脑血管病组14例,闭塞性脑血病组68例,分别用2MHz和4 MHz多普勒探头检查颅内和颈部血管血流速度,进行脑血管造影(CVA)检查.结果:闭塞性脑血管病组,共检出血管690条,TCD检出狭窄血管69条,621条正常,其中60条与CVA所见一致,CVA发现狭窄血管80条,统计结果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75.0%,特异性98.5%.非闭塞性脑血管病组共检出血管147条,TCD检出狭窄血管1条与DSA结果一致.结论:TCD可客观地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作为脑血管狭窄预防性筛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DSA与TCD同步、双肓地测量,检查内容为血流速度、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及管腔狭窄程度,最后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D检测敏感性是87.5%,特异性达95.6%,阴性预测值97.5%,准确度94.2%,2种检查方法相关性为0.74.结论 TCD对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准确率.与DSA的相关性较好,是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尹萍 《中外医疗》2009,28(20):165-165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TCD)与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颅内动脉血管管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查结果分析,探讨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TCD与MRA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CD与MRA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结果相符性良好,以MRA为标准,统计学结果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敏感性是71.15%,特异性达89.15%,符合率是86.13%。结论TCD与MR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相符率高,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及颅内严重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爱民 《海南医学》2014,(16):2477-2478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高血压病伴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的79例高血压病伴脑梗死患者行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诊断标准,计算TCD诊断脑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CD诊断脑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8%和98.89%,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分别是1.14%和18.92%。结论 TCD可以作为脑动脉狭窄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应用。方法:对37例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1周内行TCD与头颅MRA、DSA检查,并与DSA为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经DSA检查407支脑动脉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的动脉为106支,阳性率为26.0%;术前行TCD检查,存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中有62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15.2%;术前行MRA检查,提示存在狭窄或闭塞的有79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19.5%,TCD与DSA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A与DSA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A、DSA均能准确显示脑动脉狭窄,TCD有局限性,均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超声检查、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资料,均行TCD检查,将其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200例、CTA检查26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影像检查结果与TCD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⑴790例患者中,TCD检出提示为血管狭窄异常人数为570例,阳性率为72.2%;⑵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TCD对颈动脉中重度以上狭窄的检查阳性率为79%;⑶与CTA检查比较,TCD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为75%,特异性为100%。结论:TCD对颅外段ICA中、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颈动脉超声和CTA是明确诊断合适的后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TCD)、 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pecutaneous transt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fing,PTAS)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2007年2月的1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CDFI(颈内动脉、椎动脉颅外段)和TCD检查,同时行DSA检查,对有手术指征的47例患者行PTAS。将CDFI和TCD与DSA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血管不同将结果分为大脑中动脉(MCA)组、颈内动脉(ICA)组、椎动脉(VA)组、及锁骨下动脉(SUB-A)组。以DSA为术前筛查诊断标准,评价CDFI及TCD、CTA在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DFI对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100%和98.26%、95.56%。TCD检测MCA、VA、SUB-A各组血管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9.50%、95.00%和97.70%、91.30%以及99.51%、94.12%,CTA检测V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并能检查VA全段及相应的骨性结构。结论CDFI和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采取CDFI和TCD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的筛选手段,CTA在椎动脉成像中有其特殊的优势,可作为首选的筛查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诊断脑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科住院的146例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TCD与DSA检查的临床资料,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CD检测209支中颅内狭窄动脉与DSA检测符合189支,其中20条TCD诊断狭窄的动脉DSA检测正常。DSA检测发现另外34条狭窄的动脉TCD检查正常。以DSA检测结果为标准,可计算出TCD诊断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4.75%,特异性98.51%。结论:TCD和DSA既有一致性也有互补性,都是检测脑动脉狭窄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两者应该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脑血管造影(CVA)为金标准,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2例疑似脑缺血疾病患者,分别行TCD、CVA检查,分析TCD对脑血管狭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2例患者共检测脑血管721条,TCD检出75条脑动脉狭窄,以CVA检查作为金标准,其中61条与CVA符合,假阳性14条,假阴性12条,TCD检测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3 6%(61/73),特异性为97 8%(634/648).结论 TCD经济性强,无创、快速、重现性好,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初步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人42例,先作CTA检查,按狭窄程度不同,将病变血管分为基本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四级,并将其DSA结果作为标准,比较CTA对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42例之中,CTA发现狭窄血管共249条.以CTA结果和DSA结果比较,提示CTA在诊断上述血管狭窄四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8%与100%、96%与96%、94%与98%、100%与100%.结论 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上,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血管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DSA作为金标准,血管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9.16%,特异性为94.82%;诊断颈总动脉狭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98.24%。结论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选以及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