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建立合适有效的输血评估模型,为临床提供合适的建议及证据,优化输血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血资源并减少输血相关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脊柱手术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和未输血组,记录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情况、术前状态评估指标及手术相关资料。采用单项因素比较,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输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构建输血量预测模型。[结果]单项因素比较表明,输血组的创伤、肝病、腰椎手术、减压融合术式和未使用抗凝药物的比率显著高于未输血组(P<0.05);输血组的术前ASA评级和切口愈合评级显著差于未输血组(P<0.05);此外,输血组的术前Hb、HCT、Alb浓度均显著低于未输血组(P<0.05);而输血组的手术节段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未输血组(P<0.05)。但是,两组年龄、性别和BMI,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肾脏疾病,以及术前PT和术前APT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表明: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术后的隐性失血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行UBE-TLIF治疗的5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学习曲线、疾病类型以及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手术相关资料如病变节段、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美国麻醉师协会麻醉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实验室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根据Gross公式计算总失血量,并由此计算患者的术后隐性失血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探讨患者的特征与术后隐性失血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危险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分析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手术时间为128.22±22.88min,总失血量为607.32±186.78ml,隐性失血量为393.83±173.42ml,占总失血量的(62.13±11.73)%。术后Hb、Hct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手术节段、疾病类型与隐性失血无明显相关性(P>0.05),学习曲线和ASA分级与隐性失血具有相关性(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BMI、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与隐性失血无相关性(P>0.05),手术时间、纤维蛋白原与隐性失血具有相关性(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B=2.236,P<0.01)、学习曲线(B=-109.781,P<0.01)、ASA分级(B=77.589,P<0.01)和纤维蛋白原(B=81.762,P<0.01)是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手术时间预测严重隐性失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3(95%CI:0.688~0.938,P<0.001),最佳截点为139.5min;纤维蛋白原的AUC为0.794(95%CI:0.654~0.934,P<0.001),最佳截点为2.65g/L。结论:UBE-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存在较大的术后隐性失血,手术时间、学习曲线、ASA分级和纤维蛋白原是术后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大肝癌手术切除术中3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218例大肝癌(>5cm)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88例采用Pringle法间断阻断全肝血流(肝门阻断组),51例行选择性的半肝血流阻断(半肝阻断组),79例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联合阻断组)。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的相关指标。
  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及肝切除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且联合阻断组的输血量、输血率明显低于半肝阻断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第3、7天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均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肝癌切除术术中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而且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为完善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105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手术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68.57%。肺部感染、门静脉血栓和胸水发生率分别为25.71%、33.33%和28.57%。术前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血红蛋白、术后卧床时间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是总体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吸烟、术前MELD评分、术前腹水、手术方式、术后卧床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术前Child-Pugh分级、血小板、术前腹水和手术方式是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和术前MELD评分是术后胸水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面临较高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专科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MELD评分及CTP分级系统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8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ELD评分分成3组,A组:≤10分;B组:〉10~20分;C组:〉20分。根据CTP评分分成3组,a组:5~6分,b组:7~9分,c组:10~15分。根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和住院期间是否存活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以及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 (1)A、B、C 3组主要临床指标在Cr、PT、PT-INR、TBIL、失血量、输血量、平均尿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在ALB、PT、PT-INR、TBIL、失血量、输血量、平均尿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高总胆红素和术中输血量增加是肝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3)术前PT升高、高MELD评分、术中输血量增加和平均尿量减少是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增加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MELD分值和CTP分级越高,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越高。术前高胆红素、术前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差是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并发症治疗策略。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148例行PD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患者行PD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33.8%(50/148),死亡4例(2.7%)。单因素分析显示:(1)黄疸持续时间、血总胆红素水平、手术时间及凝血原酶时间是影响术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2)黄疸持续时间、血红蛋白和术中出血量是影响术后PF的独立高危因素;(3)血红蛋白和胆总管直径是影响术后BF的独立高危因素;(4)年龄和手术时间是影响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5)术后出血、术后胰瘘和手术时间是影响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6)黄疸持续时间和糖尿病是影响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独立高危因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是影响PD术后主要的高危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31、0.047、0.019)。 结论总胆红素、黄疸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是影响PD术预后的主要高危因素,应规范化进行PD手术治疗,加强围手术期临床干预,以预防PD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ectomy and fusion,PCLF)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7月-2019年7月接受PCLF手术的多节段CSM患者196例,观察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术后30 d内,共发生相关并发症51例,占比26.0%.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患者的行走状态、术前服用阿片类镇痛药构成比和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年龄、吸烟、保险类型、翻修手术、术前ASA分级、合并症、术前其他用药情况和融合椎体数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服用阿片类镇痛药(OR=5.150)、术中失血量(OR=4.872)、手术时间(OR=5.181)是术后30 d内出现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独立行走(OR=0.216)则是一项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术前服用阿片类镇痛药和术中大量失血、手术时间较长,均明显增加PCLF术后30 d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术前独立步行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局部使用氨甲环酸与重复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手术失血量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间,兰溪市人民医院骨科收住的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手术患者116例,其中男74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3.5岁。根据氨甲环酸使用情况分为2组:局部使用组(A组)共52例,重复静脉使用组(B组)共64例。收集病人基本资料和相关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手术围术期手术失血量、术后第1、3、7天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第1、3、7天平均血红蛋白水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围术期输血量、输血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可明显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不同给药方式对腰椎椎管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失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率,以及不良反应等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接受腰椎椎管减压融合术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TXA不同给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2 h口服2 g TXA;对照组在切皮前5~10 min予以1 g TXA静脉输注,术后6 h予以1 g TXA静脉输注1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输血率、静脉血栓形成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术前和术后1、3 d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3 d的Hb及HCT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拔管时间、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静脉血栓形成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腰椎椎管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口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切除术后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n=27)和非感染组(n=130),对可能与并发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其与肝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低、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和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这5个因素是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低、术中输血量≥800mL和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7d是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病史、术前白蛋白水平低、术中输血量≥4个单位以及腹腔引流管放置为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以上情况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预防感染治疗,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50例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案(ERAS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总费用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ERAS组术后1、3、5d的Qo R-15恢复质量评分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可以有效的减轻手术创伤应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手术并发症,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越性。方法:297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FTS组(135例)和对照组(162例),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提前,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情况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TS理念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安全有效的,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运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运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肝血管瘤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切除的52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精细肝切除术23例,传统肝切除术29例。 结果: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顺利康复,术中及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发生。精细肝切除组与传统肝切除组比较,前者手术时间延长[(128.0±25.7)min vs.(100.9±20.4)min](P<0.05),术中出血、输血例数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1.5)d vs.(8.6±1.5)d](P<0.05),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277.5± 189.3)U/L vs.(960.0 ±635.0)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峰值[(254.2 ±191.4)U/L vs. (838.5±677.1)U/L]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8.7% vs. 31.0%)(均P<0.05)。 结论:运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较传统肝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Extended hepatectomy with resection of more than four segments is a high-risk operation,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risk factors fo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ollowing extended hepatectomy for HCC. METHODS: Preoperative and intraoperative variables of 15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xtended hepatectomy for HCC were analysed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ESULTS: The overall morbidity rate was 55.5 per cent (n = 86). Most morbidity was due to ascites or pleural effusion. Significant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20.0 per cent (n = 31). The perioperative mortality rate was 8.4 per cent (n = 13). Multivariate analysis found that portal clamping (P = 0.023) and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P < 0.001) were risk factors for morbidity, whereas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P < 0.001) was the only risk factor for significant morbidity. Co-morbid illness (P = 0.019) and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P = 0.004) were risk factors for perioperative mortality. CONCLUSION: Meticulous operative techniques to minimize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while avoiding a prolonged Pringle manoeuvre, may help reduc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voidance of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and careful preoperative selection of patients in terms of overall physiological status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rate.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2月行完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断肝器械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射频凝血器断肝)和对照组(25例,超声刀断肝),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325.00±111.80)m L vs.(628.00±119.09)m L)]、输血患者比例(3/20vs.11/25)、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110.00±57.95)m L vs.(334.40±209.56)m L]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总生存率(75.0%vs.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瘤生存率(75.0%vs.36.0%)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可有效减少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无瘤生存率,近期效果优于术中使用超声刀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笔者从拟行半肝切除的肝硬化患者中选择45例,随机分成前入路组和常规组。前入路组22例,使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行半肝切除;常规组23例,使用常规法半肝切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以及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治疗。前入路组行右半肝切除17例,左半肝切除5例,患者均成功建立肝后隧道;常规组行右半肝切除19例,左半肝切除4例。与常规组比较,前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例数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恢复较快(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总胆红素(TBIL)变化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施行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辅助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LM)的疗效。 方法:回顾17例CLM行开腹RRFA辅助肝切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输血、腹腔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55~237 min,平均(93±19)min;术中出血量235~650 mL,平均(280±40)mL。术中及术后无1例输血,术后3 d内腹腔引流量170~370 mL,1例(5.9%)发生胆瘘。患者术后24、72 h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较术前明显增高(均P<0.05),但术后120 h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而手术前后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未发生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RFA辅助肝切除治疗CLM安全可行,并可有效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在肝脏切除手术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可有效减少肝断面出血,然而,低中心静脉压(CVP)所产生的相对低血压和潜在低灌注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这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研究探讨CLCVP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伴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的44例原发性肝癌伴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组医生手术,其中24例患者术中采用CLCVP技术(观察组),另外20例患者术中未采用CLCVP对照组(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Child分级、肝硬化程度、肝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观察组术中、术后均未见低CVP相关气栓、肝肾损伤等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动脉收缩压、CVP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与肝门阻断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和手术输血率明显降低,但术中乳酸指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的术后出血、感染、胸腔积液、胆汁漏的发生率以及肝肾功能指标、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做好术前肝功能评估和术中密切观测患者灌注指标的前提下,CLCVP技术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是安全可靠的,虽然低CVP会使机体灌注减少,机体无氧代谢增强,乳酸含量增高,但对肝肾功能及肝癌的复发无明显影响,而且较低的CVP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长和肝门阻断时间,降低长时间缺血缺氧对肝脏的打击。总之,在无严重心、肺、脑、肾基础疾病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CLCVP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控制肝断面出血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术中超声实时引导在可切除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近期效果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肝脏三维重建及术中超声引导,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术前增强CT检查后行手术规划,观察组术前在增强CT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肝脏三维重建,拟定手术方案,术中行超声实时引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例、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中输血比例更低,术中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对照组6例患者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0,P=0.033)。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8% vs 35.3%,χ2=5.231,P=0.022)。 结论术前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术中超声引导在可切除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手术策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和肝门阻断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肝下下腔静脉(IIVC)阻断与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在复杂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12月行复杂肝切除术的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Pringle法控制入肝血流,其中56例行IIVC阻断(IIVC阻断组),47例行CLCVP技术(CLCVP组)降低中心静脉压(CVP)。比较两组切肝过程中CVP的变化、切肝过程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术中尿量、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与肾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切肝前对比,两组患者在切肝过程中CVP均明显下降,但IIVC阻断组CVP较CLCVP降低更明显,且IIVC阻断组切肝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术后第3天ALT和术后第3、7天TBIL均明显低于CLCVP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尿量、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IVC阻断联合Pringle法操作简单方便,相对于CLCVP技术,其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肝功能恢复更快,且更容易降低CVP,减少术中肝脏断面出血,有利于提高复杂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