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CD25的CD4+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 T)的表达比率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5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胰腺癌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AP组、5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的CD4+CD25high T细胞水平,采用ELISA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 结果:胰腺癌组患者的CD4+CD25high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显著的高于AP组、对照组(P<0.05),AP组的CD4+CD25high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 I~II期患者CD4+CD25high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显著的高于III、IV期(P<0.05);I~II期患者的INF-γ、IL-4、IL-10水平显著的高于III、IV期患者(P<0.05);胰腺癌患者的CD4+CD25high T细胞水平与INF-γ、IL-4、IL-10水平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372、r=0.401、r=0.226,P<0.05)。 结论:胰腺癌患者的CD4+CD25high T细胞比率显著的提高,并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免疫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及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CD4^+T、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特点及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9例处于不同免疫状态的慢性HBV感染者(其中非活动性HBV携带期15例、免疫耐受期20例、免疫活化期44例)及21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4^+T、CD8^+T细胞比例。对其中33例免疫活化期患者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并随访至48周。分别于治疗前(T0期)及治疗后4周(T1期)、8周(T2期)、12周(T3期)、24周(T4期)和48周(T5期)采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时间点患者外周血CD4^+T、CD8^+T细胞比例。同时对部分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慢性HBV感染者中,免疫活化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 =3.610,P <0.05)。抗病毒治疗后,△T0~T1、△T0~T2期,HBeAg血清学转换组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升高率显著高于未转换组(P均<0.05);△T0~T5期,HBeAg血清学转换组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升高率显著高于未转换组(Z =-2.200,P <0.05)。免疫活化组患者血清IL-10、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免疫耐受组(P均<0.05)。免疫活化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后12周及24周,血清IL-10水平显著下降(t=3.037、3.180,P均<0.05),与ALT水平、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表现不同,免疫活化期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CD4^+T比例及CD4^+/CD8^+下降,CD8^+T比例升高,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HBeAg阳性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外周血CD8^+T细胞和CD4^+T细胞的比例升高可能有助于预测HBeAg的血清学转换。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FOLFOX方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22例接受了FOLFOX方案化疗(化疗组),21例未接受化疗(对照组).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结束时和化疗结束3个月后,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所占比例;并通过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 化疗结束时,相对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化疗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 [(4.15±0.56)%比(5.60±0.88)%和(5.38±0.92)%,均P<0.01];外周血IL-4和IL-10水平亦显著降低,IFN-γ和IL-2水平则明显升高(均P<0.01).化疗结束后3个月,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略微升高 [(4.53±0.58)%],但仍低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1);而IFN-γ、IL-2、IL-4和IL-10则恢复到化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水平(均P<0.01).结论 FOLFOX化疗可降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引起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向Th1漂移,从而有利于患者肿瘤免疫抑制的解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肾结核患者尿液抗酸杆菌与自然杀伤细胞T(naturalkillerTcells,NKT)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54例肾结核患者分为活动期组(n=28)及非活动期组(n=26),并选取2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KT细胞百分含量,同法检测NKT胞内细胞因子自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2(IL-12)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液抗酸杆菌TB-DNA含量,使用ELISA法检测尿液细胞因子IL-4、IFN-γ及IL-12含量。结杲在外周血NKT及其细胞因子、以及尿液细胞因子含量比较方面,均为活动期患者〈非活动期患者〈健康人;而尿液TBDNA含量比较显示活动期患者〉非活动期患者〉健康人,以上任意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外周血NKT与尿液TB-D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78,P〈0.0001)。结论肾结核患者NKT细胞功能明显降低,且与是否处于活动期密切相关;反映病灶局部的尿液抗酸杆菌的含量与反映全身免疫功能的NKT细胞数量级功能均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57例晚期肺癌患者和22例健康体检者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在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所占比例以及外周血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CD4+T细胞在PBMC中所占比例、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健康人(P<0.001),化疗后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1或P<0.001):化疗前CD8+T细胞在PBMC中所占比例高于健康人(P<0.001),而于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CD4+T细胞分泌Th1细胞因子(IFN-y、TNF-α、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化疗能够增加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所占比例,但对Th1、Th2所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效应性T细胞CD4^+CD25^-T细胞产生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离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与CD4^+CD25^-T细胞后,将CD4^+CD25^+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CD4^+CD25^-T细胞在体外分别单独培养及按不同比例共同培养后,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单独及混合培养时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分泌的水平。结果健康对照及胃癌患者CD4^+CD25^+T细胞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TGF-β均显著高于CD4^+CD25^-T细胞,而分泌细胞因子IFN-γ均显著低于CD4^+CD25^-T细胞(P〈0.01)。CD4^+CD25^+T细胞在体外可明显抑制CD4^+CD25^-T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且这种抑制能力呈效靶比关系(P〈0.01);但CD4^+CD25^+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CD4^+CD25^-T细胞在体外共培养对IL-10及TGF-β的分泌无显著影响(P〉0.01)。结论CD4^+CD25^+调节性T在体外可能通过细胞因子的调节发挥对效应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96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替吉奥化疗,观察组在替吉奥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自体DC-CIK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两个疗程后)疗效与远期预后。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58%vs.27.08%,P0.05),但总有效率明显升高(77.08%vs.58.33%,P0.05);两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IFN-γ与IL-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与1、2、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0个月vs.10.0个月;66.67%、29.17%、8.33%vs.43.75%、10.42%、0,均P0.05)。结论:自体DC-CIK联合常规化疗对转移性胰腺癌患者近期疗效、远期预后均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CD127- T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 方法:选择AS患者(AS组)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4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 T细胞、CD8 T细胞、IFN-γ+ CD4 T细胞、IFN-α+ CD4 T细胞和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比例,以及各自的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与CD4 T细胞共培养后,CD4 T细胞增殖能力以及CD4 T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能力的变化。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组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CD4 T/CD8 T比值明显升高、IFN-γ+ CD4 T及IFN-α+ CD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 T细胞比例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对照组CD4 T细胞的增殖能力、IFN-γ及IFN-α分泌能力在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共培养后较其单独培养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AS组CD4 T细胞的以上指标在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共培与单独培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AS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功能的丧失,导致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升高、分泌炎症因子能力增强,从而引发AS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 T淋巴细胞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中致病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肾脏科住院治疗且经首次肾活检证实为IgAN患者作为IgAN组(45例),另外纳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49例),采集健康对照组和IgAN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液样本,分离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血清。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清CD4~+ T淋巴细胞因子,包括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interleukin,IL)-4、IL-17、IL-2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细胞的分布比例。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信号通路各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IgAN组血清IL-4、IL-17、TGF-β1、IL-2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激素治疗1月后,IgAN组外周血清IL-4、IL-17、TGF-β1、IL-2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IgAN组患者Th2及Treg细胞在T细胞中占比显著升高(P0.05),而Th1的占比在两组受试者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治疗前IgAN组JAK1、JAK3、STAT3和STAT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STAT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JAK2、TYK2、STAT1和STAT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 T细胞亚群失调可能参与IgAN患者的发病机制,与JAK/STAT信号通路表达失衡有关。因此,CD4~+ T细胞因子(IL-4、IL-17、TGF-β1和IL-21)可能成为治疗IgAN的新靶点和监测IgAN病情的无创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CD40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C)对T细胞表型及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其体外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分别以sCD40基因及空载体修饰的13(2(实验组和对照组)作为刺激细胞,尼龙毛柱法收集Balb/c小鼠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初次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7d。在培养的第1、3、4、5、7天时采用新型四唑氮盐(MTS)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酶联免疫吸附(EuSA)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第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上CD25及CD69的表达。再次进行MLC5d,在培养的第1、3、5天时检测与初次MLC相同的项目,并比较初次及再次MLC后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初次及再次MLC后,实验组(经sCD40基因修饰的DC)刺激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载体修饰的DC)。初次MLC中,实验组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25^+、CD8^+CD25^+、CD4^+CD69^+、CD8^+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液上清中IL4和IL-10不能测出,而实验组培养液上清中IFN-γ和IL-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再次MLC后,培养液上清中IFN-γ、IL-2和IL-4、IL-10的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MLC体系中,经sCD40基因修饰的DC可同时作用于CD4^+和CD8^+T细胞,使CD69和CD25表达降低,引起T细胞早期活化和成熟障碍,抑制T细胞增殖及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出T细胞免疫耐受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骨质疏松)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CD3+/CD4+/CD25+)、B细胞(CD3-/CD19+)、免疫调控因子(TNF-α、TGF-β、IL-17)与骨密度相关性。阐明B细胞、T细胞亚群、免疫调控因子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骨质疏松诊断、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正位(L1~4)骨密度,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B细胞、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免疫调控因子。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组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CD3-/CD19+)的百分比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免疫调控因子(TNF-α、TGF-β、IL-17)水平与非骨质疏松女性差异明显(P<0.05)。结论 T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与免疫调控因子协同作用,通过影响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增殖,调节骨重建。骨质疏松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与IL-4、IFN-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与IL-4、IFN-γ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及ELISA法检测25例胰腺癌患者和45名健康人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比例和IL-4、IFN-γ的含量.结果 25例胰腺癌患者CD4-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为(4.2±1.7)%,45名健康人CD4-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为(6.3±2.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IL-4含量为(86.3±23.3)fg/L,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IL-4含量为(56.2±9.2)f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为(16.4±4.8)fg/L,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IFN-γ含量为(27.4±3.8)f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患者手术后CD4-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术前(P<0.01).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与IL-4含量呈负相关,与IFN-γ含量呈正相关;胰腺癌患者CD4-CD8-T细胞比例、IL-4含量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IFN-γ含量与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结论 CD4-CD8-T细胞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比例降低,CD4-CD8-T细胞可能通过影响IFN-γ的分泌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通过自然杀伤T细胞(NKT)评价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的免疫调节效果。方法〓收集35例前列腺癌患者,以35例名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T及其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含量。前列腺癌患者接受ELRP术后2周再次检测上述指标观察其变化。结果〓前列腺癌患者NKT百分含量、IFN-γ及IL-4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5.92±1.47、4.23±1.90及2.15±1.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3±4.16、8.94±2.76及5.86±1.97(P<0.05);前列腺癌患者术后三者分别回升为9.13±2.69、6.19±2.03 及3.37±1.28,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IFN-γ的平均荧光强度改变较IL-4明显。结论〓NKT及其细胞因子数量下降是前列腺癌患者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ELRP术可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K-ras(12-Val)突变多肽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以后对胰腺癌PANC-1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体外诱导分别扩增出DC和CIK;用K-ras突变体抗原表位肽负载DC(K-ras-DC),将单纯DC或K-ras-DC与CIK共培养,获得DC-CIK或K-ras-DC-CIK。比较CIK与K-ras-DC-CIK的增殖活性;分别分析DC与K-ras-DC以及CIK与K-ras-DC-CIK的免疫表型差异;检测CIK、DC-CIK、K-ras-DC-CIK上清液中IFN-γ、IL-12的水平;检测K-ras-DC-CIK、DC-CIK、CIK对PANC-1细胞的体外杀伤力。 结果:K-ras-DC-CIK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单纯CIK(P<0.05);K-ras-DC的成熟表面分子CD1a、CD80、CD83、HLA-DR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DC,而K-ras-DC-CIK细胞群的CD3+CD8+、CD3+CD56+表达率明显高于单纯CIK细胞群(均P<0.05);上清液中IFN-γ、IL-12的水平以及对PANC-1细胞的杀伤力由高到低均依次为K-ras-DC-CIK、DC-CIK、单纯CIK(均P<0.05)。 结论:K-ras突变多肽负载后能促进DC的成熟,负载K-ras突变多肽后的DC能增加CIK的增殖及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后对大鼠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目标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大鼠T淋巴细胞。以FCAS检测CD28水平,MTT检测转染后T淋巴细胞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Reahime-PCR及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siRNA转染大鼠T淋巴细胞后可抑制CD28的表达,T细胞增殖能力、IL-2、IFN-γ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O.05)。结论:siRNA可特异性抑制大鼠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降低大鼠T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IL-2、IFN-γ细胞因子的基因水平表达和分泌水平.从而产生免疫耐受效应,为器官移植免疫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前后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2011年1月~2013年6月40例PHC患者RFA术前24 h与术后1周、4周时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含量。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前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Treg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IL-2、IFN-γ、TNF-α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术后1周,肝癌患者CD3~+、CD8~+、CD4~+/CD8~+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CD3~+、CD4~+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Treg细胞术后1周、4周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RFA治疗1周、4周IL-2、IFN-γ、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射频消融可以改善肝癌患者短期内的T淋巴细胞功能,促进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探究胰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卡培他滨联合替吉奥对比卡培他滨单药化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株洲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8例行手术治疗后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单药化疗,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IFN-γ和IL-4水平,再从脱发、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消化道不良反应和神经毒性五个方面分析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回访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70.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和58.33%;观察组化疗后2周、4周和8周时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联合化疗后的T细胞(CD3 + )、Th细胞(CD3 + CD4 + )、Tc细胞(CD3 + CD8 + )、NK细胞(CD3 - CD56 + )和Treg细胞(CD4 + CD25 + )百分率增加,IFN-γ水平上升,IL-4水平降低,与化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观察组脱发、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和神经毒性等没有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5个月 vs 10个月);观察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54.2%和45.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3%、25.0%、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替吉奥对胰腺癌术后患者具有较高的化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该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成为手术后胰腺癌患者辅助治疗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与IL-4、IFN-γ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及ELISA法检测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比例与IL-4、IFN-γ含量。结果20例胰腺癌患者术前CD4-CD8-T细胞占CD3 T细胞的比例为(4.13%±1.81%),术后CD4-CD8-T细胞占CD3 T细胞的比例为(6.11%±1.4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IL-4含量为(90.29±24.99)pg/ml,术后外周血中IL-4含量为(71.43±8.39)p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外周血中IFN-γ含量为(15.79±5.90)pg/ml,术后外周血中IFN-γ含量为(20.08±6.60)p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D4-CD8-T细胞比例变化可能影响IL-4、IFN-γ含量的变化,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测定CD4-CD8-T细胞比例、IL-4、IFN-γ含量对判断机体的免疫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中的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表达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与HFMD患儿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HFMD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诊断标准分为重症组(10例)和轻症组(50例);根据随访结果又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2例)。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婴幼儿52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CXCL-10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IL-17)、IL-22、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重症组患儿外周血CXCL10水平、IL-17、IL-22、IL-23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症组患儿(P均< 0.001)。轻症组患者细胞因子CXCL-10、IL-17、IL-22、IL-23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 0.005)。重症组HFMD患儿外周血CD3+ T、CD4+ T、CD8+ T以及CD4+/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轻症组患儿和对照组(P均< 0.05);轻症组患儿外周血CD3+ T、CD4+ T、CD8+ T、CD4+/CD8+淋巴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HFMD患儿外周血CXCL-10表达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 T、CD8+ T、CD4+/CD8+表达水平均负相关(r =-0.609、-0.714、-0.514、-0.524,P = 0.014、0.023、0.001、0.006),HFMD患儿外周血中IL-17、IL-22、IL-23和TNF-α水平与外周血CXCL-10水平正相关(r = 0.519、0.473、0.418、0.459,P = 0.002、0.006、0.009、0.007);预后不良组患儿外周血CXC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t = 2.055、P = 0.044),外周血CD3+ T、CD4+ T、CD8+ 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508、P = 0.015,t = 3.830、P < 0.001,t = 2.222、P = 0.030)。 结论手足口病患者外周血CXCL-10、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Th1和Th2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特异性转录因子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43名结直肠癌患者(肠癌组)与3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运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的相对基因表达量.血浆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使用液相芯片技术方法定量检测.结果 肠癌组外周血Th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癌组外周血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Th1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NF-α、IL-1β和IL-15表达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浆IFN-γ、IL-4和IL-6的表达水平与病程分期有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变化不明显而Th2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结直肠癌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不平衡表达可作为机体免疫状态转换与病情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