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年对85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进行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5~7d后复查造影,对狭窄或闭塞的髂静脉段进行球囊扩张或联合置入支架,术后配合抗凝、溶栓、静脉活性药物、循序气压等治疗,以及穿着医用弹力袜.结果 85例患者中共置入永久滤器6例,CDT治疗后髂静脉的通畅率为67.2%.单纯球囊扩张36例,联合支架置入49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无出血及死亡病例.随访79例(92.94%),其中67例行血管彩超检查,12例行CT血管成像检查.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8)个月,18月通畅率为94.94% (75/79).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4例(5.06%),其中2例为滤器置入术后.症状体征情况:静脉性跛行患者24例(30.38%);患肢不同程度水肿41例(51.9%);足踝皮肤色素沉着5例(6.33%);患肢浅静脉曲张4例(5.06%);无并发皮炎、浅静脉炎及溃疡病例.结论 CDT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Cockett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Cockett综合征(CS)的关系。方法 将13年间收治的89例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分成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析两组DVT的发病原因,比较两组DVT与CS的关系。43例≥60岁者为老年组,46例<60岁者为中青年组,两组均行手术取栓治疗。结果 老年组伴有CS者25例,发生率为58.1%;中青年组伴有CS者37例,发生率8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S是DVT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DVT伴CS的发生率较中青年低,而老年人因卧床、外伤骨折、肿瘤、高凝等因素所致的DVT患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3.
血管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联合手术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方法 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监视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采用手术取栓,辅以临时性股动静脉瘘,取栓后即刻造影观察有无血栓残留及髂静脉病变情况.残留血栓在DSA监视下用双腔取栓管取栓或大的鞘管吸栓.对髂静脉狭窄大于60%的患者予以血管成形术,其中62例置入髂静脉支架.结果 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1例死于腰升静脉破裂出血.71例患者得到随访,其中髂静脉支架患者60例,随访3~30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65例下肢肿胀明显缓解,发现血栓复发6例(8.45%,6/71)其中支架内血栓形成4例(6.66%,4/60),支架移位6例(10.0%,6/60),支架断裂1例(1.66%,1/60).结论 在DSA监视下,取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可提高取栓后静脉通畅率,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C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8年1月收治16例急性左下肢DVT合并CS的临床资料.16例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及左下肢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其中13例患者同时行左髂总静脉PTA及支架置入术,另3例行PTA术,术后均予抗凝,祛聚,溶栓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肺栓塞的发生,14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6例中2例术后第2天再发生左下肢急性血栓形成,予药物抗凝、溶栓、祛聚治疗,出院时肢体肿胀明显好转.随访14例,随访时间1~25个月(平均11个月),2例出现下肢DVT后综合征,余12例左下肢无肿胀,无静脉曲张及色素沉着.结论 急性左下肢DVT并CS行手术取栓加左髂总静脉PTA术及支架置入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手术取栓与导管溶栓治疗Cockett综合征继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102例Cockett综合征继发急性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导管溶栓组(A组)52例,手术取栓组(B组)50例.术后均口服华法林抗凝至少6个月.结果 2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A组术后消肿率83% ±6%,B组为82%±8%,A组静脉通畅率64.6%±6.7%,B组为65.3%±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B组[(30.5±6.7)min比(97.5±23.6) min,P<0.01].A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B组[(9.8±5.4)d比(17.7±8.2)d,P<0.01].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B组[13.4%比42%,P<0.01].86例获随访,随访率84.3%.平均随访时间A组(18±8.7)个月,B组(16.8±10.2)个月,2组在大腿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后遗症发生率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导管溶栓与手术取栓治疗DVT近、远期疗效相当.导管溶栓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2年10月,315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左侧277例,右侧38例。均行局麻下患侧股静脉穿刺,并在导丝引导下,采用12~14 F鞘管机械性血栓抽吸或配合Fogarty球囊取栓,对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后根据血栓清除情况,行抗凝或置管溶栓治疗。 结果:患肢肿胀、疼痛均于术后1~2 d内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清除III级(清除率>95%)80.32%、II级(清除率50%~95%)18.09%、I级(清除率<50%)1.59%。支架植入后,治愈86.03%、显效10.79%、好转2.54%、无效0.64%。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均小于入院时(均P<0.05)。随访通畅率分别为3~6个月95.87%,7~12个月95.53%,13~24个月94.25%,25~36个月92.33%。 结论:综合性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恢复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CS)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27例CS诱发DVT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造影;18例置入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并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深静脉置管溶栓,其中6例植入支架;7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造影及置管溶栓;2例患者行浅静脉溶栓。结果:23例术后恢复良好,复查造影发现深静脉通畅,血栓基本消失,4例出院时肢体有轻-中度肿胀;术后2例因滤器内血栓而转为永久性滤器;围手术期无肺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3例活动后仍有下肢肿胀,余24例下肢无肿胀,缓解率达88.9%;彩超发现4例髂静脉闭塞,23例髂静脉通畅,通畅率达85.2%。结论:腔内治疗作为一种安全、微创的方式,可有效治疗CS合并DV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收治的262例(275条肢体)下肢深静脉PT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下的血管腔内微创介入治疗.其中经皮血管腔内成形74条肢体,血管成形联合支架置入201条肢体.结果:手术成功268条肢体(97.5%),闭塞血管完全开通,恢复正常的血液回流;7条肢体未能完全开通(左髂总静脉段未能开通)经腰升静脉回流或侧支代偿.240例(91.6%) 253条肢体获随访8~96个月,平均(48.3±20.2)个月,其中完全缓解94条肢体(37.2%);明显缓解152条肢体(60.0%);轻度缓解7条肢体(2.8%).结论:下肢深静脉PTS的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术前及术后患健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的变化和术中血栓清除率评价治疗效果。此外,术后依据改良的Villaita量表评分,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下肢静脉超声及造影检查统计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发生率和髂静脉的通畅率。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均无肺栓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清除率达Ⅲ级48例(84.2%),达Ⅱ级9例(15.8%);术后患健侧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从(5.8±1.7)cm降至(3.7±1.0)cm(P<0.001)。术后随访1年结果:髂静脉狭窄置入支架术后12个月的通畅率为86.0%(49/57);有8例(14.0%)患者发生PTS(Villalta评分>5分)。结论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易于进行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具有高效的血栓清除率和高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0.
取栓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结合多种介入方法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 本组521例(521条肢体),男356例,女165例.年龄16~86岁,平均(46±9)岁.均先经健侧安置下腔静脉滤器,再于患侧小切口解剖股静脉.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中单纯取栓38例;取栓联合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348例;血管成形联合血管腔内超声消融135例;支架置入108例.结果 手术成功511例,阻塞血管完全开通.其中除31例经造影未见血管狭窄,7例管腔直径>90%而未行扩张治疗以外,365例狭窄段血管经球囊扩张后造影示静脉平均狭窄由90%±5%降低到24%±5%,108例狭窄段经扩张后残留管腔狭窄仍>50%,置入相应大小裸支架;左髂总静脉开口未能开通10例.随访472例(90.6%),随访时间8~108个月,平均(53±26)个月.其中462例完全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可从事正常工作;10例髂静脉未开通者活动后肢体仍肿胀明显.发生并发症33例(6.3%).结论 取栓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 combination of open surgery and multiple interventional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DVT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Methods 521 cases (521 limbs,356 male and 165 female) were studied in this group. Age ranged from 16 to 86 years with the mean age of (46 ±9)years. All 521 cases with DVT were treated by Fogarty embolectomy catheter. Among them,348 cases underwent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 135 cases received PTA and ultrasound ablation,stent-grafts were implanted in 108 cases. Results Based on angiography during operation, the obstructed iliofemoral vein received complete recanalization in 511 cases. Among them, the postoperative luminal diameter was more than 90% in 38 cases after Fogarty embolectomy, the average stenosis rate was reduced from 90% ±5% to 24% ±5% in 365 cases after PTA and stent-grafts were implanted in 108 cases with the stenosis rate still over 50% after PTA. Only partial recanalization was achieved in the entrance of common iliac vein to inferior vena cava in 10 cases. Of the 521 cases,472 cases were followed-up with mean time of (53 ± 26) months, ranging from 8 to 108 months and 462 cases reported satisfactory results with normal life,the unsuccessful 10 cases still felt swelling pain especially in erect position.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33 cases. Conclusions Open surgery combining with multiple interventional method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DVT.  相似文献   

11.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1  
目的探讨左髂总静脉狭窄程度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对1991年9月~1997年3月的63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DVT)病例的一般资料、血栓形成诱因、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左髂总静脉直径较正常狭窄≥47.1%时血栓形成的病例数骤然增加。结论左髂总静脉直径狭窄接近一半时,随时可能发生血栓形成,但因侧支代偿而不发病。一旦血栓形成的诱因出现,将可引起血栓发生。因而,遇有血栓形成的诱因时,应行多普勒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2.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Cockett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5-2004年对180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无血栓形成组(A组)100例,91例建立静脉通道,其中3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PTA),88例行内置支架术(PTA+stenting);血栓形成组(B组)80例,70例建立静脉通道,其中55例行单纯PTA,15例行内置支架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无肺动脉栓塞发生,A组3例,B组3例支架内血栓形成,B组4例血栓复发.随访A组74例(随访率74%),B组56例(随访率70%),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8年,平均37个月.A组64例中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8例髂静脉闭塞;B组31例中10例发生血栓综合征,3例支架内血栓形成,5例血栓复发,7例髂静脉闭塞.结论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外周血管疾病。急性期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遗留急、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因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随着腔内介入技术发展,腔内置管溶栓术、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术、超声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术不断涌现。这些术式并发症少、疗效好,本文就这些术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腔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超声消融技术是国外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技术[1 3 ] 。我院自去年 8月以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4例患者进行腔内超声溶栓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4例患者 ,男 7例 ,女 7例 ,左下肢患者 10例 ,右下肢患者 4例。年龄 30~ 71岁 ,平均 48岁。病程 9~ 14d 3例 ,15d~ 2个月 8例 ,1年~ 4年 3例。髂股静脉栓塞 8例 ,髂股 静脉栓塞 6例。全部肢体不同程度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肌张力高 ,肢体患侧周径比健侧粗 2 5~ 12 0cm ,全部病例均经过药物溶栓治疗不满意或失败。超声前血管多普勒检查及下肢深静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C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5例CS的病例资料。结果左髂总静脉压迫24例,其中23例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例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右髂外静脉压迫1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合并DVT患者,首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行髂总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根据PTA术后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行支架置入术;未合并DVT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行髂静脉PTA术和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100%。22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患者出院时肢体轻度肿胀。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5年(平均26个月),3例出现活动后下肢肿胀,余15例下肢无肿胀,无静脉曲张;随访患者均行彩超检查,2例髂静脉闭塞,16例髂静脉通畅,通畅率为88.9%。结论介入治疗CS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的先后顺序,分为导管直接溶栓前扩张髂静脉狭窄(n=14,A组)与导管直接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扩张髂静脉狭窄(n=24,B组)2组,比较溶栓时间、溶栓效果以及扩张局部出血情况。结果A组溶栓时间(25.79±18.23)h,B组(46.83±23.36)h,差异有显著性(t=-2.891,P=0.006),2组溶栓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时,髂静脉扩张成形在导管直接溶栓之前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溶栓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综合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采用综合介入治疗的488例急性或亚急性混合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再行机械性血栓碎吸、导管溶栓、抗凝等治疗;如合并症状性肺栓塞,则行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如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同时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或支架植入治疗.结果:症状性肺栓塞发生率为7.58% (37/488),2例(2/37)抢救无效死亡.综合介入治疗中血管损伤发生率为9.22% (45/488),滤器拦截大块血栓的发生率为16.60% (81/488).术后抗凝过程中发生异常出血率5.53% (27/488),2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451例患者获随访4~94(平均41)个月,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11.53% (52/451);PTA后出现静脉再堵塞发生率为40.19% (43/107);支架植入后静脉再堵塞发生率为6.6% (7/106).结论:综合介入疗法治疗混合型下LEDVT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超声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血管外科事业在近五十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是广大血管外科专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进入 2 1世纪后 ,血管外科将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本专题特邀国内在此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就目前血管外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一讲座 ,希望这一方小小的论坛 ,能对血管外科新技术的推广起一点的推动作用 ,并能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血管外科专业医师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37例LEDVT患者接受下肢静脉造影和介入性治疗,其中102例植入永久下腔静脉滤器(IVCF),11例植入临时IVCF;151例血管内留置导管溶栓;86例导管血栓碎吸基础上导管溶栓;26例股、髂静脉单纯PTA,37例并支架植入。结果介入治疗有效率97.89%,肺栓塞(PE)13例,经介入溶栓均抢救成功。结论经皮经腔介入治疗LEDVT疗效较好。使用插管溶栓、机械性血栓碎吸等个体化组合应用可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20.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临床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约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2%~5%,被认为是DVT最重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本文将介绍IVCS的病因,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IVCS与DVT的相关性,并从内皮间质化、miRNAs促血栓机化、氧化应激和炎症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两者相关性可能的内在机制,旨在为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