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为155~182 min,平均为170 min;手术中出血量为85~100 ml,平均为94 ml;术后禁食时间为24~48 h,平均为40 h;术后第1天切口疼痛评分得分为2~4分,平均为3.1分;术后第3天切口疼痛评分为1~2分,平均为1.2分;术后住院时间为6~8 d,平均为7.3 d。结论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疼痛小,住院时间短、伤口小而美观等优点,是行脾切除术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采用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对照组45例采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均<0.01)。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术后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明显,安全,无明显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比较经三角肌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招募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以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手术者25例为对照组,采用三角肌入路手术者2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即刻、术后7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 vs 16.00%; χ2=0.000,P=1.000)。结论 经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减轻伤口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利于术后早期实施功能锻炼,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SD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切除联合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4例)和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引导下经腹腔镜切除子宫瘢痕后重新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子宫下段肌层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均显著增厚(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镜治疗CSD疗效确切,且手术操作更简易,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3~2013-12骨科围手术期患者96例实施镇痛(术前超前镇痛、术中鸡尾酒疗法局部镇痛、术后镇痛)的临床资料、术后疼痛评分情况、进行功能锻炼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结果 96例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最高4分,最低0分,平均0.76分,术后最长住院天数9 d,最短1 d,平均4.3 d;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进行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锻炼,且围手术期少有疼痛感,睡眠等生活质量佳。结论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可使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早,术后恢复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减轻了医护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及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230例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行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意愿,以使用DCSD类型不同分为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单纯宽吻合钉缝合的DCSD;对照组采用吻合钉联合硅胶垫片缝合的DCSD。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疼痛评分、术后第一次换药疼痛评分、术后10 d水肿程度、完全脱钉时间、术后1个月未完全脱钉例数、术后血肿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切口裂开率以及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疼痛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一次换药疼痛评分及术后10 d水肿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完全脱钉时间及术后1个月未完全脱钉例数结果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血肿发生率及切口裂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宽吻合钉缝合的DCSD相比,吻合钉联合硅胶垫片缝合的DCSD显著改善了脱钉情况,不足之处在于其近期水肿及感染率更高,换药时疼痛评分更高,但两组患者的远期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比较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方法 招募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组(n=20例)和VATS组(n=36例),均经剑突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TS组有1例患者因无名静脉紧密粘连于胸腺和1例患者因胸腺与心包胸膜、左上肺紧密粘连转开胸手术。RATS组无中转开胸手术或延长手术切口长度的患者。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RATS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VATS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RATS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 vs 0.00%;P=0.525)。RATS组住院费用高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TS是治疗前纵隔病变安全可行的方法,相较于VATS,RATS对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有积极意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01~2011-12该院施行的2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78±36)min,术中出血量为(335±68)ml,均未需输血,术后住院时间为(10.2±1.3)d,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安全可靠,是一种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的微创手术方式。术中预防大出血和防止周围临近脏器热传导损伤是手术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传统五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4例(传统五孔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肿瘤复发率及术后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五孔腹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传统五孔腹腔镜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传统五孔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五孔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疗效相当,均安全、有效。其中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疼痛更轻,生存质量更高,但手术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电子胃镜辅助下电凝灼烧封闭或瘘管切除术治疗鳃裂瘘管或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鳃裂瘘管或囊肿患者2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电子胃镜辅助下的瘘管灼烧或封闭术)和对照组(传统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每组1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65.50(36.75,113.25)min vs 150.00(75.00,231.00)min],且术中出血量更少[5.00(1.75,10.25)ml vs 23.50(20.00,57.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复发1例,观察组发生术后感染1例。结论 电子胃镜辅助下电凝灼烧封闭或瘘管切除术治疗鳃裂瘘管或囊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