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静脉联合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102例随机分成联合化疗组(观察组)与静脉化疗组(对照组)各51例,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后不良反应、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及5年内生存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腹腔和肝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其他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3、4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8.0%、88.2%、74.4%和62.0%,明显高于对照组(86.3%、70.4%、51.8%和31.9%。结论:术后行联合化疗,降低了化疗的毒副反应,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延长生存期,是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理想的化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一步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者原工作单位)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55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对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随访截至2010年4月23日,平均随访时间为(63±2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3个月.255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3%和83.7%.术前无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9%和85.6%,高于术前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72.7%和68.4%(x2=4.546,4.573,P<0.05).手术切缘阴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5%和83.9%,高于手术切缘阳性患者的75.0%和75.0%(x2=7.020,6.009,P<O.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4.477,相对危险度为2.371,95%可信区间为1.066~5.275,P<0.05);接受辅助化疗和无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3%和82.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0%和80.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行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N0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126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淋巴结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了解是否发生微转移.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采用χ~2检验、Log-rank检验、Pooled over strata、Pairwise over strata分析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分型、浸润肠壁深度、分化程度、血管浸润和淋巴管浸润及微转移对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19.98%(406/2032)的淋巴结CK旱阳性表达,与淋巴管侵犯有关(χ~2=11.243,P<0.05).10个临床病理因素对5年无瘤生存率没有影响.淋巴结CK旱阴性表达、孤立肿瘤细胞巢(ITCs)和微转移的患者中,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68%和54%.ITCs与CK呈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转移与CK呈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N0期结直肠癌患者,若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其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应予以积极的术后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MSI)对散发性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治疗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34例结直肠癌病例,根据MSI检测结果 将其分成MSI组和微卫星稳定(MS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来评估MSI的预后价值.结果 134例患者中MSI组26例,MSS组108例.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7.7%(2/26)和35.2%(3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和63.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经多因素分析,MSI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9).结论 微卫星不稳定是影响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in Chinese sporadic coloretal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46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from August 2004 to September 2006 i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 were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bl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for parameters such as age, gender, tumor location, differentiation, MSI, tumor type, lymph node metastasis,TNM stage, and survival. Results Follow-up was available in 134 patients including telephone call and office visit. MSI(P=0.029), tumor type (P=0.000), TNM stage (P=0.000)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on Cox regression model. There were 26 patients with MSI, and the 1-,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100% , 92.3% , and 92.3% , respectively. The remaining 108 patients had microsatellite stable tumor, and the 1-,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96.3% , 72.2% , and 63.5% ,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6). Conclusion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survival in Chinese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1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CTC和临床病理资料,并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18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CTC阳性率分别为66.3%和6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12, P=0.912);Ⅱ期结直肠癌复发与未复发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进行根治性切除的9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235例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治术后全组总体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7.7%和55.8%;术后复发组则分别为43.9%和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发组患者中,再次行根治性切除者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2%和32.7%;而予以姑息手术或保守治疗者则分别为25.8%和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癌性肠梗阻和腹水、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体分型、侵袭程度及病理分期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癌性肠梗阻和腹水、肿瘤大体分型及病理分期与术后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结论根治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与癌性肠梗阻和腹水及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再次手术切除可以提高复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Galon免疫评分联合围术期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7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利用K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围手术期NRS评分及原发灶Galon免疫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检验联合评分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的预测价值,并行Kplan-Meier分析预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97例入组患者术后1、2、3年累计总生存率分别为95.9%、89.7%、70.1%。围术期NRS评分0分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1分组>2分组(Log-rank χ2=19.337,P=0.000)。原发灶Galon免疫评分0分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1分组<2分组<3分组<4分组(Log-rank χ2=30.511, P=0.000)。围术期NRS评分联合Galon免疫评分预测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诊断价值高于单个评分,其AUC值为0.785,灵敏度为65.93%,特异度为84.12%,约登指数为0.501。低危组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优于高危组(Log-rank χ2=12.517, P=0.000)。 结论围手术期营养评分联合肿瘤免疫评分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0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56例患者与无复发转移者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9.5枚/例和16.3枚/例(P〈0.01).术后5年内死亡的97例患者与健在者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1.1枚/例和16.7枚/例(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检出大于或等于12枚/例组和小于12枚/例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9%和62.0%(P〈O.01),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4%和25.7%(P〈0.01),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与淋巴结检出数目有关(P〈0.05)。结论淋巴结检出数目多少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淋巴结检出数目多者复发转移率低.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细胞外黏液成分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病理差异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0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按照病理诊断分为黏液腺癌组(A组:局灶性黏液性腺癌62例;B组:黏液腺癌53例)和无黏液腺癌组(C组:低分化腺癌22例;D组:高中分化腺癌70例).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分析各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情况.结果 黏液腺癌组与无黏液腺癌组在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T分期及TNM分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与B组相比,在性别、肿瘤最大径、T分期及N分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亚组的年龄、癌胚抗原(CEA)阳性率、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TNM分期、脉管癌栓及神经浸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匹配相同TNM分期条件下,黏液腺癌组和无黏液腺癌组相比,以及四个亚组相比,3年无瘤生存率及3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腺癌细胞外黏液成分的有无以及多寡在临床病理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不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间收治的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患者性别、年龄、肝转移部位、肝转移时间、转移灶数目、转移灶大小、原发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10个因素,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结直肠癌肝转移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对有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为(16.5±5.3)个月,3年生存率为12.7%.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部位、转移灶数目、转移灶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7个因素与预后有关,它们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1.279,9.600,8.076,17.376,19.817,24.310,32.267;P<0.05).Cox回归模型表明原发肿瘤分化程度(RR=1.671,95%CI 1.236 ~2.345,P=0.026),淋巴转移(RR=1.658,95% CI1.214 ~2.286,P=0.010),有无肝外转移(RR =2.586,95% CI 1.758 ~6.326,P=0.000)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RR=6.846,95%CI3.624~13.032,P=0.000)与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有密切关系.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是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是常见胃肠道肿瘤之一,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耐受性较低,治疗风险以及复发可能性较大,一般通过化疗等进行治疗。术前放化疗通过有效缩小肿块、及早杀灭转移细胞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前放化疗并不适宜所有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的应用中还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分析,需要确定其患者的敏感性。笔者对术前放化疗在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应用研究以及敏感性预测新进展进行综述,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治疗理念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E+T)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IIa~IIIa期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均于保乳术前行3周E+T方案新辅助化疗,且患者化疗前均检测空芯针穿刺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p53及Bcl-2表达情况。评价临床及病理疗效并评估毒副反应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4个或6个疗程的术前3周E+T新辅助化疗,5例IIIa期患者化疗后降期为IIb;患者均于化疗后12~16 d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临床有效率为89.72%,病理性完全缓解(pCR)率为17.76%,腋窝淋巴结转阴率为54.76%。不同ER、PR、Ki-67、p53表达状态患者间pCR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不同HER-2、Bcl-2表达状态患者间pCR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除出现IV度白细胞减少5例、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外,其余毒性反应均可耐受。86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复发转移19例,死亡6例,2例出现对侧乳腺癌,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E+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可获得较高的pCR率,毒副反应可耐受。ER、PR、Ki-67、p53可作为E+T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nutritional status on postoperati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Data of 289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from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Medical College between January 2006 and December 2009 were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Nutritional status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Reilly Nutrition Risk Score(Reilly NRS)and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was 3.5%(10/289)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9.4%(82/297). Patients were stratified into those at nutrition risk (n=89) and those not at risk (n=200) according to Reilly NRS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in mortality rate (5.6% vs. 2.5%, P>0.05) and complication rate (36.1% vs. 26.5%, P>0.05). When stratified using NRS-2002, patients at nutritional risk(n=105) had a similar mortality rate (5.7% vs.2.2%, P>0.05) but a higher complication rate (38.4% vs. 24.4%, P<0.05). NRS-2002 remained as an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0.007, OR=3.14, 95% CI: 1.63-6.29) on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onclusion As a nutritional evaluation tool, NRS-2002 may predict postoperative comphca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后替吉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7例根治术后的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42例接收术后替吉奥化疗(化疗组),45例不接受化疗(非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效果及远期预后差异。结果:化疗组化疗后的血清KL-6蛋白、CA19-9、CA125水平较本组化疗前及非化疗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化疗过程中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35.71%)、贫血(14.29%)、色素沉着(14.29%),均为轻度;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化疗组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非化疗组(28.57%vs.11.11%;42.86%vs.22.22%,均P0.05);化疗组患者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3.7、21.5个月,均明显长于非化疗组(9.8、16.4个月)(均P0.05)。结论: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后采用替吉奥进化疗对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术后放化疗在高龄(≥75岁)III期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8例高龄(≥75岁)III期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进行放化疗将患者分为放化疗组(60例)和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2年存活率、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和术后主要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放化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793.58±295.39)d vs. (736.59±305.38)d,P=0.029];2年存活率有增高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7% vs. 79.4%,P=0.052);术后 12个月时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增高(70.25 vs. 63.37,P<0.001);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16.7% vs. 33.8%,P=0.035);放射相关性肠炎(13.3% vs. 0.0%)与骨髓抑制(11.7% vs. 0.0%)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2,P=0.004)。两组患者肠瘘、肠梗阻和贫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术后放化疗虽然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显著改善了高龄III期直肠癌患者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对结直肠癌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择期开腹手术的289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按照Reilly营养风险评分(Reilly NRS)和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的营养风险评分(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289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5%(10/2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82/279).按Reilly NRS评分,营养风险组(≥4分,89例)和无营养风险组(<4分,200例)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5.6%(5/89)和2.5%(5/20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1%(31/83)和26.5%(51/196)(P>0.05).按NRS-2002评分,营养风险组(≥3分,105例)和无营养风险组(<3分,184例)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5.7%(6/105)和2.2%(4/184)(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4%(38/99)和24.4%(44/180)(P<0.05).经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证实,NRS-2002评分是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3.14,95%CI:1.63~6.29).结论 NRS-2002评分作为一种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可有效预测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直肠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不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伴肝转移12例),3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新辅助化疗加三维适形放疗;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加常规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可切除转化率、术后生存状态、不良反应和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治疗16周时观察组可切除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vs.26.9%,P=0.01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延长(P=0.046,P=0.029);两组不良反应及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可明显提高不可手术切除直肠癌的可切除转化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和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水平对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61例行NAC且临床病理资料相对完整的乳腺癌患者,分析患者Ki-67表达以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包括分子分型、激素受体状态等与患者NAC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NAC后pCR与孕激素受体(P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分子分型与Ki-67水平明显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表达水平是NAC后pCR独立预测因素(OR=5.476,95%CI=2.637~11.372,P0.05)。此外,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中,Ki-67高表达患者pCR率为低表达患者的4.282倍(OR=4.282,95%CI=1.694~10.825,P=0.002),而PR阳性患者pCR率为阴性患者的0.303倍(OR=0.303,95%CI=0.113~0.810,P=0.017),Her-2阳性者的pCR率是Her-2阴性者的2.607倍(OR=2.607,95%CI=1.023~6.642,P=0.045)。结论:乳腺癌患者Ki-67高表达是NAC后高pCR率的预测因子,同时结合其他激素受体状态,将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个体化NA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并发症对接受根治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切除患者生存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接受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发症按Dindo-Clavien分级分为无并发症、轻度(Ⅰ~Ⅱ级)并发症、重度(Ⅲ~Ⅳ级).并探讨不同分级并发症与总生存及无病生存关系.结果 本组17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根治性肝转移灶切除术,其中59例患者术后存在手术并发症.这些患者中37例为轻度并发症,22例为重度并发症.单因素(x2 =8.106,P=0.004)及多因素分析(x2=8.006,P=0.005)提示术后并发症会降低患者总生存.但进一步分析提示重度并发症显著降低患者无病生存(x2=4.216,P =0.04)及总生存(x2=9.588,P=0.002),轻度并发症并未影响患者无病生存(x2 =1.313,P =0.252)及总生存(x2 =3.199,P=0.074).结论 围手术期并发症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