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1~12月在山东省交通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经CT或MRI证实为胆总管结石、拟实施ERCP、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经内镜取石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n=50)与对照组(n=50),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以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P<0.01),但硝酸甘油组术后3 h及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108.88±152.07) U/L,(97.02±113.38) U/L]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 h及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196.30±244.41) U/L,(234.22±406.05) U/L],P<0.05.硝酸甘油组ERCP术后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2.00%,6/50)和PEP发生率(2.00%,1/50)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高淀粉酶血症30.00%(15/50),PEP 14.00%(7/50)],P<0.05.结论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可降低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对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均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比较吲哚美辛栓预防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本院内镜中心收治的204例接受ERCP诊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吲哚美辛组于术前30min经直肠给与吲哚美辛栓剂100mg,对照组不予任何预防药物。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h、12h、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2组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ERCP术前血清淀粉酶均为正常值。术后6h、12h、24h血清淀粉酶水平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栓组、对照组PEP发生率分别为4.00%、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0,P0.05);吲哚美辛组、对照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2.00%、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7,P0.05)。吲哚美辛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ERCP术前预防性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可有效降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肠道准备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行ERCP患者,根据术前肠道准备方法随机分为口服乳果糖组(对照组)和口服乳果糖加大承气颗粒保留灌肠组(观察组),分析对比ERCP治疗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及两组术前和术后6 h、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水平(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2.8±1.6)明显低于对照组(3.5±1.7),(P0.05),观察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3.3%和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7%、28.3%,P0.05)。结论:ERCP术前使用口服乳果糖联合大承气颗粒保留灌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减轻术后腹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常规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剂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c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166例临床患者资料,其中术前预防性使用吲哚美辛栓纳肛的病例94例,未使用吲哚美辛72例,比较两组ERCP术前、术后3 h、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淀粉酶无统计学差异(78.0±6.9 vs 87.8±7.8,P0.05),但吲哚美辛组术后3 h血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75.6±67.7 vs438.6±77.4,P0.01),24 h血淀粉酶也低于对照组(227.8±37.3 vs 239.8±38.1,F=19.93,P0.01)。吲哚美辛纳肛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vs 5.6%,P0.01),吲哚美辛纳肛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7.4%vs 12.5%,P0.01)。结论 ERCP术前使用吲哚美辛可以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可以作为常规预防手段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吲哚美辛栓对预防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作用。方法将医院106例行ERCP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术后不给予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观察组术后给予吲哚美辛栓。分别于术前、术后3h、24h检测两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记录两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人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h、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术前,然观察组术后3h、24h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5.66%(3/53)、7.55%(4/53),明显低于对照组32.08%(17/53)、18.87%(10/53),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术后应用吲哚美辛栓可有效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加贝酯联合奥曲肽对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30例行ERCP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贝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奥曲肽;比较两组患者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1)观察组术后胰腺炎和术后6 h、12 h和24 h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6 h、12 h 和24 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8.04%(P<0.05)。结论 ERCP术后联用加贝酯和奥曲肽,能显著降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年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胰腺炎(PEP)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4月512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232例年龄≥75岁患者作为观察组,280例年龄75岁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PEP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合并的老年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比例高于对照组外(均P0.05),其余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ERCP治疗成功率、术中指标及治疗方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出血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全组PEP发生率为10.94%(56/512),观察组PEP发生率6.47%(17/232),其中轻度为4.74%(11/232),中度为2.16%(5/232),重度为0.43%(1/232);对照组PEP发生率13.93%(39/280),其中轻度为8.93%(25/280),中度为4.29%(12/280),重度为0.71%(2/280)。观察组总体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各等级PE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5、0.180、0.676)。两组并发症均在积极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年龄增长引起的胰腺萎缩、纤维化和外分泌功能减退对PEP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PEP的严重程度影响不明显,该结论仍需要多中心大数据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加贝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70~2010年12月)、PubMed(1966~2010年12月)、EMBASE(1966~2010年12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12月),查找加贝酯预防PEP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1篇文献,包括3 01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比较,持续(≥12 h)大剂量(≥1 000 mg)使用加贝酯可以有效预防PEP的发生(OR=0.27,95%CI为0.11~0.64,P=0.003),并可以有效预防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OR=0.44,95%CI为0.25~0.79,P=0.005)。快速(≤6.5 h)小剂量(≤500 mg)使用加贝酯并不能有效预防PEP的发生(OR=0.85,95%CI为0.59~1.34,P=0.570),不能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OR=0.86,95%CI为0.69~1.07,P=0.180),也不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OR=0.66,95%CI为0.32~1.35,P=0.250)。加贝酯组与乌司他丁组比较,2组对PEP预防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7,95%CI为0.39~6.24,P=0.520),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预防效果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1.85,95%CI为0.83~4.13,P=0.130)。结论持续(≥12 h)大剂量(≥1 000 mg)使用加贝酯能够预防PEP以及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对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也有一定效果。加贝酯与乌司他丁对PEP和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效果相同。上述结论尚需多中心、大样本和长期随访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比较术前吲哚美辛直肠给药与选择性术后吲哚美辛直肠给药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符合ERCP手术条件的31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60例)和选择性治疗组(154例)。常规治疗组在ERCP术前30 min内单次直肠给予吲哚美辛100 mg。选择性治疗组仅对ERCP术后判定为胰腺炎高危的患者立即直肠给予吲哚美辛100 mg。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24、48 h血清淀粉酶水平,VAS疼痛评分、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常规治疗组与选择性治疗组术前血清淀粉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术后6、24、48 h血清淀粉酶低于选择性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术后6、24、48 h评分均低于选择性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选择性治疗组(5.6%vs 10.4%,P0.05),常规治疗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选择性治疗组(37.0%vs 23.8%,P0.05)。在ERCP术后胰腺炎预防作用方面,术前吲哚美辛直肠给药优于选择性术后直肠给药。  相似文献   

10.
ERCP术后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24例行ERCP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统计高淀粉酶血症与PEP的发生率,观察ERCP后血淀粉酶变化的规律。结果高淀粉酶血症与PEP是ERCP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总发生率达87.3%。结论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一般较轻,经保守治疗后均能恢复。重症胰腺炎的发生率较低,但愈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与分期内镜取石(ERCP)和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微创治疗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52例行一期LC+LCBDE(LCBDE组),60例行ERCP后24 h或择期行LC(ERCP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除LCBDE组平均年龄小于ERCP组外(42.4岁vs.57.4岁,P0.05),两组其余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94.3%vs.98.4%)、总并发症发生率(8.2%vs.10.1%)、结石残余发生率(2.0%vs.1.7%)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CBDE组(16.9%vs.4.1%,P0.05),但均为单纯性淀粉酶升高;与ERCP组比较,LCBDE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4.9 d vs.6.3 d),总住院费用减少(21 685.9元vs.30 354.3元),但LCBDE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17.1 min vs.97.4 min)(均P0.05)。结论:一期LC+LCBDE或分期ERCP+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安全、有效,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措施。 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11月间行ERCP术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术后给予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奥曲肽0.1 mg/8 h皮下注射连用24 h)和质子泵抑制剂作预防治疗(泮托拉唑40 mg/d静脉滴注连用2 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ERCP术后3,12,24 h的血清淀粉酶情况,及胰腺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在术后3,12,24 h各时间点比较,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2,24 h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术后急性胰腺炎明显均低于对照组(18% vs. 42%;8% vs. 22%;2% vs. 16%)(均P<0.05)。 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与胰腺炎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ERCP术后胰腺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初学者在独立操作时胆总管下段角度与出现ERCP术后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 PEP)的关系。方法由初学者操作的ERCP手术病人65例,按胆总管下段与垂直线成角的角度分为小角度(≤30°,34例)及大角度(30°,31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插管时间,插入胰腺情况,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术后出血等。结果小角度插管时间为(10.05±2.67)分钟、大角度为(9.35±2.79)分钟,小角度导丝入胰管概率为47.1%、大角度为32.2%,小角度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20.6%、大角度为19.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小角度PEP发生率为26.5%、大角度为3.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初学者独立操作时胆总管下段大角度病人出现术后胰腺炎的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9年5 月至2020年6 月收治的80例拟行ERCP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通过随机分配法分成对照组(40 例)和大承气汤组(40 例)。大承气汤组术前2 h以及术后4 h均予以大承气汤150 mL(38~40 ℃)保留灌肠,手术和术后鼻胆管引流、抗感染及补液对症支持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比较两组术后腹痛症状,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例数,及术后24 h的血淀粉酶、白细胞、CRP、IL-10 水平。结果 术后大承气汤组与对照组血淀粉酶[(121.6±11.24)U/L vs (229.82±19.12)U/L]、IL-10[(111.62±3.57)pg/mL vs( 49.12±0.92)pg/mL]、CRP[(7.54±0.67)mg/L vs( 11.45±1.21)mg/L]、术后24 h腹痛评分[(4.05±0.87)分 vs( 5.25±1.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8.38±0.38)×109/L vs( 7.49±0.35)×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承气汤组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2例(5%),对照组4例(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承气汤组发生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3例(32.5%),对照组发生27 例(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够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减轻机体术后腹胀腹痛,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但本研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可以降低术后胰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经皮经肝穿刺胆道介入治疗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接受胆道介入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41例和对照组49例,分别于术前1h静脉滴注奥曲肽0.30mg+生理盐水250ml和生理盐水250ml,持续6h;于术前、术后6h和24h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观察相关症状及体征。结果两组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术后6h和24h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预防组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17.07%和2.44%,对照组分别为26.53%和12.24%,预防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奥曲肽可降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介入治疗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氯戊米特对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氯戊米特对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术后胰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对照组 (S组 )、ERCP组 (E组 )及氯戊米特组 (L组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血浆胆囊收缩素八肽(CCK OP)、血淀粉酶及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E组并发急性胰腺炎 1例 ,S组及L组均无急性胰腺炎发生。E组术后 4h血清淀粉酶及血浆CCK O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 2 4h血浆CCK OP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血清淀粉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L组术后 4h血清淀粉酶及血浆CCK OP均明显高于S组 (P <0 .0 5 ) ,但与E组对比明显降低 (P <0 .0 5 )。术后 2 4h血清淀粉酶及血浆CCK OP与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氯戊米特可有效抑制CCK OP的作用 ,保护ERCP术后胰腺的功能 ,减轻酶血症 ,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探讨鼻胰管在具有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接受ERCP治疗且为术后胰腺炎高危病例的胆石症患者131例,根据患者术中是否留置鼻胰管分为鼻胰管组(n=59)和对照组(n=72),鼻胰管组患者ERCP术中置入鼻胰管,对照组根据术中情况常规放置鼻胆管或不放置。分别于术后3h和24h对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浓度进行检测,采用目测类比疼痛评价法(VAS法)对患者腹痛情况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情况。鼻胰管组患者术后3h和24hVAS评分分别为2.63±1.71和0.51±0.8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完全缓解时间和术后24h血淀粉酶分别为(13.8±17.5)h和(207.2±130.5)U/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胰管组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6.8%,远低于对照组的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R为0.222(95%CI:0.051~0.692,P0.01)。鼻胰管应用于具有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高危因素的病例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8.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效果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70例拟施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对照组不予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前、术后24hCRP,ET,IL-6水平。比较两组急性胰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术后24hCRP,E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发生急性胰腺炎1例(3.3%),对照组为5例(16.7%),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对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十"字交叉标准代替造影剂下的Metro斑马导丝引导下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对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edochopancreatography)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需要接受ERCP的291例胆系疾病病人随机分为导丝组(149例)和对照组(142例),导丝组ERCP-1造影导管内置Metro导丝直接选择性胆管插管,借助导丝判断胆管,然后再注入造影剂以及其他治疗性操作;对照组则单纯ERCP-1造影选择性胆管插管,注入造影剂判断胆管,再进行其他治疗性操作.比较两组ERCP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283例,其中导丝组145例,对照组138例.导丝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导丝组的胰腺炎严重程度有减轻的趋势.结论 借助双"十"字交叉标准代替造影剂下的Metro导丝引导下选择性胆管插管不仅可以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黄洁  陆观  傅燕  孙敏  张捷 《腹部外科》2012,25(6):353-355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选择经B超、CT或MRI(MRCP)证实为胆管结石的病人42例.①所有病人将拟施行ERCP、EST及经内镜取石,分别于术前1h及术后6h、24 h、48h抽取空腹静脉血,同时测定这4个时间点的淀粉酶、脂肪酶及CRP.②将EST术后病人分为EST术后胰腺炎组((post-EST pancreatits,PEP组)和EST术后非胰腺炎组(非PEP组),对两组的淀粉酶、脂肪酶及CRP进行比较.结果 在入选EST术后病人中,PEP组有5例,非PEP组有37例.两组病人术前淀粉酶、脂肪酶和CRP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EP组,与术前比较,淀粉酶从6h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肪酶从24 h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在6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非PEP组,脂肪酶和CRP在6h、24 h、48 h这3个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淀粉酶在术后24 h开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可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联合测定,作为EST术后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