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应用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60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管直径≥4 cm的患者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135例),胰管直径<4 cm的患者,空肠管腔口径<胰腺残端直径者采用改良Child胰肠吻合(67例);空肠管腔口径≥胰腺残端直径者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58例),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胰瘘、腹腔感染、腹腔出血、消化功能异常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例老年患者术后第4天发生脑血管意外死亡,余患者平均随访3.2(2~4)个月,期间未发现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在PD术中应依据胰管直径、胰腺残端直径及空肠管腔口径选择胰肠吻合方式,恰当的胰肠吻合方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术中可靠有效的吻合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手工吻合技术完成的110例(手工吻合组)和采用管状吻合器完成的180例(机械吻合组)贲门癌手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出现的与吻合技术有关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机械吻合组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声嘶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病死率均低于手工吻合组(均P<0.05);两组间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吻合法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方面优于手工吻合法,且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扩大左半结肠切除中经回肠系膜结直肠吻合术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扩大左半结肠切除中经回肠系膜结直肠吻合术5例报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200433)傅传刚,屠岳,于恩达韩祥军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进修医生(266600)在行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由于近端升结肠与远端直肠残留均比较短,有时给两断端经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5孔法,经典中间入路。在右侧输尿管内侧2 cm切开,进入左侧Toldt间隙,自尾侧向头侧锐性分离,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淋巴脂肪组织。解剖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动脉,根部离断。十二指肠空肠曲左侧离断肠系膜下静脉根部,向外侧拓展降结肠后间隙、乙状结肠后间隙和直肠上段后间隙,确认左输尿管及生殖血管以防止损伤。切开并游离横结肠系膜,在胰颈下缘显露中结肠动静脉,于根部离断。沿降结肠沟剪开左侧腹膜,上至脾曲,下至直肠上段,与之前已拓展完成的左结肠后间隙汇合。自胃大弯侧血管弓内离断血管分支,直至根部切断胃网膜左血管,并切断脾结肠韧带,完全游离脾曲。于左侧经腹直肌切口切开腹壁,长约5 cm,将左半结肠拖出体外。在肿瘤近远端10~15 cm横断结肠,行端端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用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切除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单用吻合器中低位直肠癌切除吻合162例和吻合器、闭合器双器具中低位直肠癌切除吻合158例的临床效果。结果单用吻合器吻合组发生吻合口漏3例(1.9%),吻合器、闭合器双器具吻合组发生吻合口漏4例(2.5%);吻合时间分别为(20±3)min和(20±4)min;吻合器平均费用分别为2500元和5000元;均无吻合口出血和狭窄。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平均吻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器平均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用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切除直结肠吻合的吻合口质量与吻合器、闭合器双器具吻合无显著差异,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6.
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胰十二指肠手术方式的改进以预防和减少术后胰瘘、胃瘫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肠吻合采用胰管对空肠黏膜吻合,胰管内置支撑管经腹壁引出体外。术中常规放置鼻饲空肠营养管于胃空肠吻合口输出袢远侧。
结果:68例患者中有6例术后出现胰瘘,发生率为8.82%;通过持续腹腔引流管通畅引流而治愈。3例术后出现胃瘫,发生率为4.41%;经空肠鼻饲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治愈。全组无1例死亡。
结论:该术式的改进能明显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胃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正>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横结肠造口还纳的手术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近端结肠跨小肠前拖至盆腔直接与直肠吻合;另一种是进一步切除横结肠及升结肠行回盲部与直肠吻合,甚至进一步切除回盲部行末端回肠与直肠吻合来恢复肠道的连续性[1-2]。然而,由于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结肠肠管切除较长,近端结肠与远端直肠距离较远,加上结肠中血管长度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边滴水双极电凝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145例肝叶切除术患者资料,其中运用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行肝切除93例(观察组),运用射频消融辅助行肝切除5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肝叶切除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手术相关费用减少、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均P<0.05)。两组第一肝门阻断率、术中出血量、输血率、肝功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肝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手术相关费用低,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伤性结肠损伤的诊断和最佳手术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3例结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前确诊7例,术中确诊26例。32例患者采用改良性结肠造口术治疗,术后3个月拔除造瘘管,均一期治愈;其中1例结肠多处破口者行传统法造瘘,3个月后二期手术关瘘。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治愈。
结论:改良式结肠造口对绝大多数结肠损伤的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肠吻合缝合技术和置管引流方法进行改进,以防止胰瘘的发生.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7年9月1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胰肠吻合采用降落伞式胰管空肠连续吻合和吻合口下方肠腔减压外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降落伞式胰管空肠连续吻合时间平均11min,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胰肠吻合口漏,术中出血平均353±61ml,平均住院日19.2d.6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3例上消化道出血考虑为应激性溃疡,2例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均保守治疗痊愈,无手术死亡.结论 降落伞式胰管空肠连续吻合和吻合口局部肠腔减压外引流,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胰肠吻合术的一种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11.
磁压榨吻合技术极大改善了传统吻合的效率和效果,是磁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中得到验证,现已广泛用于胃肠、肝胆胰、食管、血管等,形成了磁压榨胃肠吻合、空肠吻合、胆肠吻合、食管吻合、血管吻合等。追踪其在外科手术中用于吻合重建的情况,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胃三角吻合术与Billroth I吻合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短期疗效。 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09—2013年间37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14例行胃三角吻合术(三角吻合组),23例行Billroth I吻合术(Billroth I吻合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 结果:与Billroth I吻合组比较,三角吻合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中出血量降低,止痛泵使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拆线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显示,三角吻合组近、远端切缘距肿瘤的平均距离均明显大于Billroth I吻合组(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角吻合能一定程度减少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创伤、疼痛,降低腔镜下操作难度及感染的风险,加速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法行肝硬化大鼠肝切除的手术安全性及对肝脏、小肠损伤的影响。 方法:大鼠采用CCl4加乙醇复合法诱导肝硬化模型后行Higgins法70%肝切除。根据术中肝血流阻断法的不同分为A组(Pringle法);B组(半肝血流阻断法);C组(保留半肝动脉血流阻断法);D组(门静脉转流保留半肝动脉血流阻断法),阻断时间均为30 min。比较各组手术成功率,肝切除24 h后动物存活率及肝细胞及小肠病理改变。 结果:A、B、C、D组手术成功率各分别为90.9%(10/11)、76.9%(10/13)、80.3%(10/12)、76.9%(10/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切除术后24 h存活率分别为3/10(30%)、10/10(100%)、9/10(90%)、10/10(100%),B、C、D组大鼠存活率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A组肝组织、小肠黏膜明显损伤,除C组小肠黏膜损伤与A组类似外,其他各组肝组织损伤均较A组轻微,且小肠黏膜基本无损伤。 结论:在肝硬化大鼠肝切除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法、保留半肝动脉血流阻断法、门静脉转流保留半肝动脉血流阻断法的手术安全性及肝损伤程度均优于Pringle法。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肝脏外科的进展是精准、微创和有效,肝切除作为肝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业已进入精准肝切除时代,但精准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关键技术目前尚不明确。笔者在系统临床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其关键技术包括4个方面:精确评估规划技术、精准肝门解剖技术、精细肝实质离断技术与精良术后管理技术。临床迫切需要对精准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估精准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和手术安全性,将精准肝切除作为一门适宜技术在国内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中段切除术(MP)治疗良性和低度恶性胰腺颈体部肿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胰腺颈体部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行MP患者资料(MP组),并与同期因良性和低度恶性胰腺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30例(PD组)和行胰体尾切除术(DP)的36例(DP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MP组、PD组、D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80.8±56.4)、(279.6±79.2)、(190.4±6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6.5±185.7)、(482.6±288.5)、(320.7±240.3)mL;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3.6±1.6)、(5.2±2.3)、(4.1±1.9)d;新增糖尿病例数分别为1、5、9例;术后需要补充胰酶例数分别为0、8、5例,以上指标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组、PD组、DP组术后胰瘘发生率(18.8%、12.5%、25.0%)以及其他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随访38个月,各组均无肿瘤复发。 结论:MP治疗良性或低度恶性胰腺颈体部肿瘤是一项合理的技术,能更好地保护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间断结节吻合与连续吻合两种不同方法在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结合文献总结治疗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76例施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间断结节吻合38例,连续吻合38例,两组均采用端-侧吻合.比较两种吻合方法在血管吻合时间、总体手术时间、术后血管通畅度及血管并发症的差异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管吻合时间间断结节吻合组平均为(27.4±5.2)min、连续缝合组为(18.4±4.6)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手术时间间断结节吻合组平均为(68.6±18.4) min、连续缝合组为(54.8±12.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瘘成熟后血流量间断结节吻合组平均为(647.6±102.8) ml/min、连续吻合组为(604.8±82.5)ml/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通畅率分别为间断结节吻合组100%(38/38)、97.4%(37/38)、97.4%(37/38),连续缝合组97.4%(37/38)、94.7%(36/38)、94.7% (36/38);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连续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时间及总体手术时间比间断结节吻合更短,而近远期通畅率与间断吻合无明显差异,但内瘘成熟后血流量较间断结节吻合小.因此,采用个体化方案决定吻合方式可能对患者更有利.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