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装置对老年危重症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老年危重症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骨科患者静脉血栓疾病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血栓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VTE)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梗死(pulmonary embolism,PE)两种疾病的统称;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PE指静脉系统或者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DVT是PE栓子的主要来源,而PE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以往认为国人VTE发生率远低于西方人士。近年研究提示,如无预防措施,国人VTE发生率并不低。笔者对骨科患者VTE的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IPC)治疗对跟腱修复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采用微创手术修复的急性跟腱断裂114例。术后医患沟通,59例术后常规石膏固定(常规组),55例术后常规石膏固定的同时加用IPC治疗(IPC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常规组未出现腓肠神经损伤,IPC组出现1例腓肠神经损伤,考虑术中牵拉所致,经过药物治疗后痊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有3例切口愈合不佳,出现浅表感染,IPC组有2例切口浅表感染,经过局部换药后痊愈,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显示,IPC组术后2周DVT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5.5%vs 13.6%, P=0.042),术后4周两组间DVT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vs 25.4%,P=0.737)。[结论]即使石膏固定状态下,IPC治疗能够有效降低DVT的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和新型敷料联合应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79条患肢)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39条患肢)采用手术加IPC和新型敷料治疗;对照组34例(40条患肢)采用手术加传统敷料方法治疗。结果治疗30天后,治疗组治愈率为91.4%,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和新型敷料联合应用对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中筒弹力袜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应用价值。 方法:检索多个中外文数据库上关于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DVT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和提取文献,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 0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危长途飞行乘客中,中筒弹力袜组较无袜对照组发生下肢DVT的风险明显降低(OR=0.08,95% CI=0.03~0.22,P<0.00001);在住院患者中,中筒弹力袜组与长筒弹力袜在预防下肢DV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7,95% CI=0.69~3.13,P=0.32);将住院患者及高危长途飞行的乘客合并分析,中筒弹力袜组发生下肢DVT的风险较无袜及长筒弹力袜组明显降低(OR=0.32,95% CI=0.11~0.92,P=0.03)。 结论:中筒弹力袜可减少高危长途飞行乘客与住院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风险,且效果优于长筒弹力袜,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建立髋部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雄性家兔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家兔模型分为IPC组(行IPC治疗)、热疗组(行40℃热疗治疗)、IPC联合热疗组(行IPC联合40℃热疗治疗),每组10只。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1、5、10 min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定左下肢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1)血液平均流速、血液峰值流速以及每分钟血流量:3组治疗后1、5、10 min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2)血管内径:3组治疗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治疗后1 min 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治疗后5、10 min 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IPC和热疗单独应用相比,IPC联合热疗可明显改变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可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90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45,采用常规血栓防治方案)和IPC组(n=45,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IPC治疗方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双下肢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统计两组患者VTE的发生率及其发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IPC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D、FIB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T、APTT、TT均长于本组治疗前,且IPC组患者D-D、FIB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T、APTT、T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IPC)非手术侧使用,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拟行髋、膝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开始行非术侧IPC治疗,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抗凝预防DVT,试验组术后继续行持续性非术侧IPC预防DVT,共85例;对照组术后行持续性双侧IPC预防DVT,共87例。术后3 d后改为1 h,2次/日。术后3 d、7~10 d行双下肢超声检查监测DVT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常规继续住院7~10 d,故术后患者无脱落,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7~10 d,平均(8.3±1.3)d,试验组术后3 d发生血栓11例,占12.9%,均为肌间静脉血栓;对照组术后3 d发生血栓8例,占9.2%,1例腘静脉血栓,2例胫腓静脉血栓,余为肌间静脉血栓;术后3 d两组膝关节置换患者、髋关节置换患者及总的DVT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10 d试验组新增血栓5例,占6.8%,对照组新增血栓4例,占比5.1%,两组术后7~10 d膝置换患者、髋置换患者及总DVT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IPC非手术侧使用在预防髋膝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中可达到与IPC双侧同时使用相同的预防效果,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间歇性充气压力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  相似文献   

10.
综述患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D)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不同科室患者使用IPCD的依从性不同,主要原因包括中止使用后未及时复位,病房IPCD配置不足,随着住院时间推移患者使用意愿降低,IPCD并发症等;总结提高IPCD使用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增加IPCD使用文书记录,增加装置易得性和易用性等;归纳我国IPCD预防DVT开展及患者依从性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有高出血风险患者应用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对有高出血风险、需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58例,采用基本预防和下肢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物理预防。主要观察双下肢肢体颜色、肿胀、疼痛等病症,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58例有高出血风险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其中5例发生患侧肢体疼痛、肿胀,3例无症状、体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共8例,发生率13.65%。结论有高出血风险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正确使用、仔细观察并有效解决应用中的问题,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Current treatment regimens that are designed to preven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aedic procedures rely predominantly on drug prophylaxis alone. The purpose of this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mechanical adjunct to chemoprophylaxis that involves intermittent compression of the legs. METHODS: During a twenty-two month period, 1803 patients undergoing a variety of orthopaedic procedures were prospectively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chemoprophylaxis alone or a combination of chemoprophylaxis and mechanical prophylaxis. Nine hundred and two patients were managed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alone, and 901 were managed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and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of the calves for varying time periods. Twenty-four percent of the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hip or knee joint replacement. Screening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day of discharge with duplex-color-coded ultrasound. RESULTS: In the chemoprophylaxis-only group, fifteen patients (1.7%) were diagnosed with a deep venous thrombosis; three thromboses were symptomatic. In the chemoprophylaxis plus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group, four patients (0.4%) were diagnosed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ne thrombosis was symptomatic.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ith regard to the preval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as significant (p = 0.007). In the chemoprophylaxis plus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group, no deep venous thromboses were found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more than six hours of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daily. CONCLUSIONS: Venous thrombosis prophylaxis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augmented with a device that delivers rapid-inflation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to the calves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for preventing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hen compared with a treatment regimen that involve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alon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单纯应用压力梯度长袜(CS)或与间歇充气装置(IPC)联合使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CS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每组60例。术后3~8d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记录DVT例数及血栓发生部位(大腿或小腿)。随机选择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各15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切皮后2h及术后24h各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测定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术后3-8d对照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和单纯CS组DVT发生率分别为49.3%、15.0%、23.3%和30.0%(P〈0.05)。所有发生DVT患者中,除CS组发现1例近端DVT外,其余均为远端DVT。发生DVT患者年龄、卧床时间、危险因素个数等与未发生血栓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纤溶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切皮后2h,CS+IPC全程组vWF升高,D-D、tPA-Ag降低(P〈0.05),术后24h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间D—D、vWF、tPA-Ag及P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IPC全程或术后使用均能降低高危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其中CS+IPC全程使用预防效果最好,可能与IPC增加纤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早期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治疗预防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和术后组,各40例,其中超早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7~86岁,平均(76.4±13.27)岁;术后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8~89岁,平均(75.8±12.71)岁。超早期组为术前3d开始使用IPC,术后组术后当天开始使用IPC。分别测定患者术前第3天,术后第3、7、14天血清D-二聚体(D-D)浓度。术前第3天,术后第3、14天通过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患者DVT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第3天血清D-D浓度及双下肢DVT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早期组术后第3、7天血清D-D浓度分别为(351.00±104.34)、(412.31±106.95)μg/ml,比术后组(419.34±145.38)、(509.16±146.05)μg/ml低;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血清D-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DVT发生率分别为7.5%、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4天术后组DVT发生率为22.5%,高于超早期组。结论:与术后开始使用IPC相比,超早期使用IPC在不增加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情况下可降低患者术后血清D-D浓度水平,并能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可引起患者肺栓塞或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明确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搜集有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或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156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病例,随机分成4组。第1组38例,术前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2组42例,术后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3组36例,术前使用LMWH、术后使用IPC;第4组40例,术后使用LMWH与IPC。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观察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第1组,DVT2例(5.26%),出血量(1030.8±282.0)ml;第2组,DVT2例(4.76%),出血量(900.7±246.9)ml;第3组,DVT1例(2.78%),出血量(1040.3±288.5)ml,1例上消化道出血;第4组,DVT9例(22.5%),出血量(852.2±295.4)ml。在DVT发生率上,第1、2、3组明显低于第4组(P﹤0.05);在围手术期出血量上,第2、4组少于第1、3组(P﹤0.05)。结论术后使用LMWH联合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以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界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3例临界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证实下肢深静脉内暴风雪征阳性,并行股、腘静脉轴流及暴风雪征中心流速测定。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于基础抗凝、扩容治疗5~7 d后出院。治疗后患者股、腘静脉轴流流速峰增加(均P<0.01),暴风雪征消失或减轻。结论临界型下肢DVT的彩色多普勒筛查和早期干预有助于防止病变向固体化血栓转化,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干预(包括取栓和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等)以及长期抗凝或溶栓所带来的风险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深静脉血栓(DVT)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因复杂,如何预防DVT的发生是临床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及Meta分析探讨ABO血型与DVT发生风险的关系,以期为DVT的个体化预防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8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500例住院DVT患者(多次住院患者只统计首次住院),并按诱因(无明显诱因、妊娠、外伤、手术、癌症、长期卧床)及性别1:1配对选择同期500例非DVT住院患者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0月1日,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经质量评价及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病例-对照研究中,整体分析结果显示,非O型血较O型血个体DVT发生风险升高(RR=2.859,95% CI=2.142~3.817,P0.01);按诱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无明显诱因(RR=2.845,95% CI=1.819~4.282,P0.05)、外伤(RR=3.11,95% CI=1.477~6.552,P0.05)、手术(RR=2.613,95% CI=1.271~5.373,P0.05)及癌症(RR=2.962,95% CI=1.436~6.106,P0.05)患者中,非O型血是DVT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而在妊娠(RR=1,95%CI=0.034~29.807,P0.05)及卧床(RR=5.714,95% CI=0.528~30.325,P0.05)患者未表现出明显关系。Meta分析结果显示,O型血个体发生DVT风险低于非O血型人群(RR=0.62,95% CI=0.56~0.69,P0.05)。结论:对无明显诱因组、外伤组、手术组及癌症组患者,将ABO血型纳入DVT危险因素的综合分析中,对于血栓的个体化干预和精准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对于妊娠组及长期卧床组患者,ABO血型的不一定能表现出足够临床价值,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