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Zhang ZX  Liu XL  Lü L  Zhang L  Ji DL  Liu LH 《中华烧伤杂志》2011,27(6):451-455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局部注射胰岛素对全身血糖和创面肉芽组织形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笔者单位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所有患者预先清创.(1)胰岛素组:将胰岛素计算剂量的1/2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 mL后,浸润注射于溃疡创面基底部,另1/2计算量按常规行腹部皮下注射,均为2次/d.(2)对照组:将胰岛素计算剂量的全量常规注射于腹部皮下,溃疡创面基底部浸润注射1 mL生理盐水,均为2次/d.2组患者均连续注射7d.于患者每次注射前及注射后0.5、1.0、2.0、4.0 h,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值.于首次注射前及注射3、5、7 d,评估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程度;取创面组织标本观察CD34表达情况,据此计算创面微血管密度(MVD).对实验数据行t检验.结果 2组患者观察期内空腹血糖值维持在6.6~12.8(10.0±2.2)mmol/L,各时相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000~2.209,P值均大于0.05).注射第5天起,胰岛素组患者局部创面肉芽组织明显增多;第7天达生长高峰[(59.06±1.58%],与对照组[(23.61±1.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20,P=0.0.000).CD34表达情况显示,胰岛素组注射3 d起有新生血管形成,但此时MVD与对照组接近(t=0.0247,P>0.05);注射5、7d,胰岛素组创面组织MVD每200倍视野中分别为(8.34±0.48)、(11.22±0.97)个,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42±0.14)、(5.44±1.13)个,t值分别为16.568、27.664,P值均小于0.01. 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局部注射胰岛素对全身血糖有较明显影响,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对烧伤后期瘢痕整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95例烧伤后期瘢痕整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6)。观察组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自体中厚皮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二次手术率、皮片成活率、瘢痕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术后瘢痕增生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皮片成活率、10d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柔软度、血管分布、厚度及色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重度、中度增生显著低于对照组,轻度增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行烧伤后期瘢痕整形修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高压氧、创面局部氧疗及高压氧联合创面局部氧疗对四肢慢性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8例(59处)四肢慢性创面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A组)、局部氧疗组(B组)以及联合治疗组(C组)。A组16例(18处)每日行高压氧治疗1次,持续80 min。B组15例(19处),每日行创面局部给氧治疗,每次90 min。C组17例(22处),每日行联合高压氧治疗及创面局部给氧序贯治疗。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诱因、合并症、创面部位、创面面积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随访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百分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4例失访,其余4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C组创面愈合率(94.02±4.94)%,显著高于A组(88.25±7.4)%和B组(89.09±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7, P=0.043和P=0.034);C组创面愈合时间(22.29±3.51) d,显著少于A组(27.31±5.02) d和B组(27.00±5.0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18,P=0.008和P=0.017);A,B和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78%,78.95%和90.91%,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87,P=0.76)。结论高压氧联合创面给氧序贯治疗方法能加速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创面的愈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凝胶对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混合痔切除术,术后A组常规治疗,B组给予rh-EGF凝胶,C组给予rh-EGF溶剂。比较三组不同时点创面愈合率、创面疼痛及出血情况,三组创面愈合中位时间,不同时点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创面组织DNA增殖指数(PI)水平。结果三组术后3 d和术后2 w时创面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w时三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间GH、IGF-1及P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时,三组间GH、IGF-1及P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A、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三组间创口疼痛及创口出血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创面疼痛和出血评分均显著低于A、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当天、术后1 w及术后2 w三组间创口疼痛及创口出血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h-EGF凝胶可有助于促进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改善创口疼痛、创口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云南白药比较,观察人唾液对创面愈合的作用,以期初步阐明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6只,体重2.0~2.5 kg;于每只兔脊柱两侧制备深至皮下、大小为2.5 cm×2.5 cm的创面6个。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36个创面随机分为3组(n=12):空白对照组每天涂抹0.4 mL生理盐水;云南白药组每天涂抹0.5 g云南白药粉,唾液组每天涂抹0.4 mL人唾液,连续15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伤后3、5、8、11、15 d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伤后15 d处死动物取创面组织行组织学观察,计数炎性细胞及微血管密度。结果唾液组和云南白药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空白对照组,渗液量少,结痂快。伤后5、8、11 d,唾液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云南白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15 d,唾液组创面未见明显出血、坏死,创面基本由表皮覆盖,再生表皮向创面中心覆盖生长,唾液组炎性细胞计数及微血管密度均显著低于云南白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可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防止伤口感染、加速胶原纤维增生及促进创面血管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纯常规治疗及分别联合bFGF、局部氧疗及bFGF/局部氧疗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探讨bFGF联合局部氧疗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2004年2月-2009年7月,收治85例117个深Ⅱ度烧伤创面,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烧伤面积、用药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常规治疗组(A组)18例28个创面,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局部氧疗组(B组)23例30个创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局部氧疗1次,持续90min。联合bFGF组(C组)19例25个创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给予bFGF(150U/cm2)。联合bFGF/局部氧疗组(D组)25例34个创面,常规治疗同时联合bFGF(150U/cm2)及局部氧疗。bFGF和局部氧疗均以3周为一疗程。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A、B、C、D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7.3±6.6)、(24.2±5.8)、(22.2±6.8)、(18.2±4.8)d;D组创面愈合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7.8%±12.1%、85.1%±7.5%、89.2%±8.3%、96.1%±5.6%;A组创面愈合率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90%、92%、100%;D组创面治疗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D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GF联合局部氧疗可以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二期植皮术对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66例,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2)采用一期传统换药治疗联合二期植皮治疗,观察组(n=34)采用一期VSD结合二期植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情况、创面封闭成功率、疼痛程度以及瘢痕增生程度。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感染率以及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94%和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封闭成功率(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以及末次随访,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瘢痕增生仅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VSD结合二期植皮术治疗深度烧伤患者时能够显著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减少后期瘢痕的增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2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6)。治疗组:创面用生理盐水消毒,以浸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纱条填塞。对照组:常规消毒,用甲硝唑纱条或雷佛奴尔纱条填塞。手术后3、7、10 d观察创面水肿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后3、7、10 d创面水肿评分分别为[(1.20±0.70)、(1.00±0.67)、(1.05±0.69)]和[(1.70±0.66)、(1.90±0.74)、(1.70±0.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氘水(Deuterium-depleted water,DDW)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保护作用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保护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配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背部皮肤全层切除建立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成模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低氘水组(DDW)、富血小板血浆组(PRP)和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组(DDW+PRP)。空白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背部皮肤全层切除建模。各组大鼠分别于治疗后3d、7d、14d检测随机血糖,创面愈合率。胰腺组织HE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创面组织TGF-β_1表达情况。结果:DDW组、DDW+PRP组干预14d后随机血糖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DW组、PRP组、DDW+PRP组在干预7d、14d后创面愈合率高于糖尿病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DW+PRP组在干预14d时创面愈合率高于DDW组、P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组织学观察随干预时间延长,DDW组、DDW+PRP组较前相比,胰岛细胞在形态、数量、排列方式、染色颗粒分布情况均有明显改观。DDW+PRP组干预后7d、14d后TGF-β_1含量高于DDW组、P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DW组、PR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2型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的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低氘水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具有一定保护和修复作用。促进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随机血糖,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提高创面组织中TGF-β_1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局部应用胰岛素对大鼠烫伤创面基底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再上皮化创面基底膜(BM)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6只SD大鼠背部造成45cm2深Ⅱ度烫伤,根据创面皮下注射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创面皮下浸润注射2ml等渗盐水,48只)和胰岛素组(创面皮下浸润注射0.1U长效混悬锌胰岛素 等渗盐水2ml,48只)。两组大鼠均在伤后第1天开始注射,1次/2d,直至创面完全上皮化。于伤后2、3、4、5、6、10、14d及创面完全再上皮化时,每组每时相点处死6只大鼠,取创缘1cm宽皮肤,利用网状纤维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创面BM形态,用蛋白印迹法测定角质形成细胞(KC)层粘连蛋白(LN)5mRNA表达水平和LN含量。结果胰岛素大鼠组再上皮化创面BM结构清晰完整。伤后10、14d胰岛素组LN-5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创面完全再上皮化时两组大鼠LN-5mRNA表达水平均减弱。伤后14d及创面完全再上皮化时胰岛素组LN的蛋白表达量各为56±8、101±13,显著高于对照组39±5、73±16(P<0·05).结论烫伤创面皮下浸润注射0.1U胰岛素可以加速创面再上皮化,改善再上皮化创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的创面炎性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103例Ⅲ、Ⅳ期压力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清创消毒,用药物覆盖创面,及时清创换药。按外用药物的不同分为银离子敷料组(n=35)、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组(n=30)和联合组(n=38),定期观察各组各时间点创面炎性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2周联合组创面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凝胶组和敷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联合组创面局部中重度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凝胶组和敷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能有效降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创面中重度炎性程度,促进创面愈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抗生素骨水泥(antibiotic-loaded bone cement, ABC)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棕榈酸酯(dexamethasone palmitate, DXP)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的有效性。[方法] 2020年11月—2022年5月,将36例DFU患者随机分为DXP组和盐水组。DXP组在应用ABC术后3、6、9 d在创面局部注射小剂量DXP,而盐水组局部注射等量的0.9%NaCL生理盐水,两组进行对照。[结果]DXP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均显著优于盐水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显著降低(P<0.05),治疗第9,15 d时此评分DXP组显著优于盐水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5 d两组TNF-α和IL-6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15 d, DXP组的TNF-α和IL-6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rh EGF)联合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锌软膏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rh EGF凝胶联合纳米抗菌凝胶换药治疗。在治疗后7 d、14 d、21 d、28 d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鉴定,并观察记录2组创面的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烧伤创面总体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烧伤创面在治疗7 d后及28 d后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14 d后,21 d的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h EGF凝胶联合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消肿止痛汤湿敷治疗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水肿、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外剥内扎术的152例痔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77)和对照组(n=75),两组术后均予相同的中药熏洗坐浴及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消肿止痛汤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法。湿敷治疗时间从术后第1 d至出院前1 d(观察组与对照组湿敷治疗时间分别为7~13 d及8~14 d),每日2次,每次30 min。比较两组疗效,术后中度及以上创面疼痛、创面水肿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效例数均为0。两组术后第1 d、第3 d中度及以上创面疼痛、创面水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5 d、第7 d和出院前1 d,观察组中度及以上创面疼痛、创面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湿敷可有效地减轻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的水肿、疼痛,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临床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百多邦联合康复新液对低位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80,予百多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及对照组(n=80,采用常规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疗效、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创面面积缩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创面分泌物及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ALCT、AMCP、RRP及A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至切口愈合时,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和对照组ALCT、AMC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RRP显著降低(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ARP显著降低(均P0.05),研究组RRP及A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百多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单纯低位肛瘘术后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及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应用挂线引流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挂线引流疗法治疗44例(观察组)、一次性切开挂线疗法治疗4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肛门功能等指标差异。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甲级愈合率95.45%,与对照组的9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率9.09%,与对照组的2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应用挂线引流法治疗有利于切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同时保证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超声刀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山东省立医院肛肠科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57),其中观察组行PPH联合超声刀治疗,对照组行Milligan-Morgan联合超声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第3 d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第3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肛缘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PH联合超声刀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疗效确切,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加快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纤维敷料联合负压伤口疗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住院治疗的68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银纤维敷料联合负压伤口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锌软膏外涂。记录各时点创面疼痛程度评分、创面渗液量、创面愈合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细菌阳性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21d的总显效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min的创面疼痛程度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即刻的创面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14d、21d后的创面渗液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后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显著控制创面分泌物及肿胀,其中观察组治疗21d的临床总显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血常规和心、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未见过敏反应及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纤维敷料联合负压伤口疗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显著,在减轻换药疼痛程度、清除细菌、减少渗液和促进愈合上具有优势,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并发深Ⅱ度烧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解决糖尿病患者并发烧伤后创面难以愈合的问题。方法我们对糖尿病并发深Ⅱ度烧伤局部早期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微循环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与对照组磺胺嘧啶锌对照研究,全身治疗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系统治疗。观察第8、12、16、20天创面愈合率及各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应用烧伤膏组比磺胺嘧啶锌组创面愈合时间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16、20天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糖尿病并发深Ⅱ度烧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改善局部微循环,早期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为创面生长创造一个生理性的修复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拟通过检测分析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M-CSF)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以及CD3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局部联合应用rh GM-CSF和胰岛素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胰岛素用药组、rhGM-CSF用药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同时建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7、11、15、21d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情况,并检测创面中TGF-β_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7、11、15、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TGF-β_1、FGF-2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糖尿病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21d,正常对照组、联合用药组CD34表达均高于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糖尿病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联合应用rh GM-CSF和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纤维化和上皮化,明显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上调创面中TGF-β_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