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切除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巨大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预后因素,探讨提高巨大肝癌疗效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9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x回归分析选择16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到的58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31.4%,12.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后影响因素为是否肝内转移、血管侵犯、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巨大肝癌切除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为肝硬化程度、是否肝内转移和是否根治性切除。结论积极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肝癌的主要措施,其疗效取决于是否肝内转移、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对术后肝内复发和转移的积极预防和治疗是提高HPLC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肝癌的治疗和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内复发性肝癌的再切除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980年至2000年31例肝内复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69.2%及50.1%,二次切除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32.8%及25.4%,最长一例已无瘤生存12年,而140例未再手术者的5年生存率仅9.3%,其中TACE组及PEI组的5年生存率相似,分别为12.2%及14.8%。结论:再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内复发肝癌最有效的方法,对不能手术者,我们推荐使用PEI术。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再次肝切除术(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再次行肝切除治疗的有关临床资料。作者结合自已的体会,讨论了再次手术的适应证,切口选择,手术中的困难以及手术后的治疗问题。着重指出肝癌再次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几个难点,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再手术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1995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60例复发性肝癌行再手术切除的患者资料,分析其疗效并收集17项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作回顾性单因素(Kaplan-Meier Log-rank test)与多因素分析(Cox模型),得出其生存...  相似文献   

6.
刘念 《肝胆外科杂志》2007,15(5):323-323
肝癌行肝切除术后的高肿瘤复发率是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长期生存率始终无法令人满意的主要原因。术后肝癌复发是否需再次手术治疗及再次手术治疗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对此争议本研究选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肝癌术后复发再手术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作者选取了1990年1月~2004年1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再次肝切除术和射频消融(RFA)治疗复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行再次肝切除术(77例)和RFA(82例)的复发性肝癌病人临床资料,使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方法均衡基线资料,采用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倾向性匹配分析筛选出41对病人。RFA组病人的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以再次肝切除术(或RFA)的时间为起点,或以首次肝切除术的时间为起点统计总存活率,两组病人的总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8、0.820);倾向性匹配后,两组病人的总存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443、0.917)。结论 对于符合适应证的复发性肝癌,RFA安全性较好,病人住院时间短,且远期存活率与再次肝切除术相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近15年来66例肝癌患者单纯肝切除(48例)与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化疗(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手术组与手术联合化疗泵组1、3、5年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6.7%对38.9%、85.4%对55.6%、93.8%对72.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对88.9%、41.7%对72.2%、12.5%对38.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癌不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化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挽救性肝移植(SLT)与再次肝切除术(RH)哪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目前尚无一致结论,亦无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予以证实。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SLT与RH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术后复发性肝癌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19年8月,收集比较SLT和RH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临床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以总体生存率以及无瘤生存率为主要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6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650例患者,其中SLT组134例,RH组5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SLT组与RH组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0,95% CI=0.82~3.53,P=0.15;OR=1.10,95% CI=0.70~1.72,P=0.67),但SLT组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RH组(OR=1.56,95% CI=1.03~2.37,P=0.04)。SLT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优于RH组(OR=5.91,95% CI=3.16~11.05,P0.000 01;OR=3.98,95% CI=2.57~6.16,P0.000 01;OR=4.37,95% CI=2.03~9.44,P=0.000 2)。SL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RH组(OR=4.67,95% CI=2.72~8.01,P0.000 01)。两组围手术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92,95% CI=0.41~37.80,P=0.24)。SL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高于RH组、院时间长于RH组(均P0.05)。结论:SLT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安全、有效;与RH比较,SLT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但供肝来源的短缺,使RH仍是复发性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报告1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再次行肝切除治疗的有关临床资料。作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讨论了再次手术的适应证、切口选择、手术中的困难以及手术后的治疗问题。着重指出肝癌再次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几个难点,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性评价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有关比较精准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与临床对照试验(CCT)。按纳入标准筛选后进行质量评分,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6个RCT及9个CCT,其中患者1 367例,精准肝切除术685例(精准组),传统肝切除术682例(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精准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住院时间减少,但手术时间延长(MD=-175.45,95%CI=-234.37~-116.53;MD=-311.04,95%CI=-444.53~-177.55;MD=-3.11,95%CI=-4.36~-1.87;MD=31.72,95%CI=12.00~51.44,均P0.05);肿瘤完整切除率提高(OR=0.18,95%CI=0.07~0.45,P=0.0003);肝功能恢复加快(ALT:M D=-81.75,95%C I=-109.50~-54.00;AST:M D=-67.27,95%C I=-94.36~-40.18;TBIL:M D=-4.54,95%CI=-7.33~-1.75;ALB:MD=3.75,95%CI=0.54~6.97,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减少(OR=0.24,95%CI=0.17~0.35,P0.05);1年复发率降低、1年生存率提高(OR=0.56,95%CI=0.37~0.85;OR=1.61,95%CI=1.01~2.57,均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常规肝切除创伤小、恢复快,且近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162例体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抗复发对策,及以再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1960年1月至1996年5月间162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行再切除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1、3、 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66.7%、43.6%和21.8%。中位生存期3年9个月,平均生存期4年5个月;其中肝内复发组126例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9.2%、71.3%、46.6%和19.1%,二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38.2%和19.6%,三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4.9%和25.0%;肝外转移组30例首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 、61.0%和32.6%,二次肝外转移灶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29.0%和15.6%;兼行肝内复发癌和肝外转移灶切除组共6例,现存活3例,手术至今分别为1年10个月,3 年9个月和9年9个月。另3例相继于术后3年11个月、5年8个月和6年11个月死亡。结论 复发的原因与门静脉癌栓及肿瘤多中心性生长有密切关系;及时切除肝内复发癌和单发的肝外转移灶可达到延长生存期甚至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次肝切除术和6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内科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手术组和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51.1%,27.9%和65.7%,20.6%,3.0%(P<0.05或P<0.01).再次肝切除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6%.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切缘情况,CEA,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有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和肿瘤大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再次肝切除术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是安全的治疗方案,肿瘤负荷较小(癌直径<5 cm和转移灶<3个)的患者预后较好;再次手术可以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肝切除术通常作为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高,远期疗效待提高。胸腔积液是肝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血清白蛋白水平、饮酒、右肝切除等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关系密切,但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为降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0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影响因素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制定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合计5 42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MD=5.03,95% CI=1.85~8.21)、术前血清白蛋白低(OR=-1.28,95% CI=-2.14~-0.42)、有饮酒史(OR=1.46,95% CI=1.03~2.06)、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3.15,95% CI=1.15~8.59)、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OR=0.98,95% CI=0.72~1.34;OR=2.17,95% CI=1.18~4.00)、腹水(MD=7.13,95% CI=3.53~14.40)、肿瘤直径大(MD=1.30,95% CI=0.27~2.33)、肝门长时间阻断(MD=3.24,95% CI=1.65~4.83)、术中出血量大(MD=482.99,95% CI=183.24~782.74)、手术时间长(MD=67.14,95% CI=47.49~86.79)、右肝肿瘤切除(MD=10.29,95% CI=4.60~22.99)、术后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MD=19.83,95% CI=6.17~33.49)、术后凝血酶原时间长(MD=2.15,95% CI=0.19~4.10)、术后白蛋白低(MD=-4.06,95% CI=-7.07~-1.06)。不确定因素有术前TBIL、肝硬化、糖尿病。结论 本研究确定14项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本研究结果仍有待未来大样本、更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肝脏切除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9月间行半肝切除手术的50例肝癌患者术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单变量与多变量分析对筛选出可能影响肝癌患者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的因素,用所得各因素及其统计值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患者手术前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清除指数(HH15)、残余肝脏体积/标准肝脏体积(RLV/SLV)均为半肝切除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P0.001、P=0.007);所得到的风险预测模型为:风险系数(R)=31.871×(RLV/SLV)-1.689×(ICG R15)-19.663×HH15;R的临界值为0.90时,其预测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7.5%和90%。结论:较低的RLV/SLV以及较高的ICGl5R和HH15是肝癌患者行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有一定的风险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和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间7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3.7岁,肝移植术前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肝癌切除术后无瘤期为6~31个月,均未发生肿瘤细胞侵犯大血管和肝外转移.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或西罗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肝移植术后受者并发症及存活率情况.总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经验.结果 所有受者肝移植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术后22 h发生腹腔出血,1例术后13 d发生腹腔感染,1例术后4个月发生门静脉血栓,其余未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受者均顺利出院.有3例受者分别于移植术后9、13及19个月时,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余4例均长期无瘤存活,最长已达52个月.受者的1、2年存活率分别为85.7%和57.1%.结论 肝移植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受者适应证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大肝癌手术切除术中3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218例大肝癌(>5cm)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88例采用Pringle法间断阻断全肝血流(肝门阻断组),51例行选择性的半肝血流阻断(半肝阻断组),79例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联合阻断组)。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的相关指标。
  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及肝切除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且联合阻断组的输血量、输血率明显低于半肝阻断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第3、7天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均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肝癌切除术术中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而且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辅助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LM)的疗效。 方法:回顾17例CLM行开腹RRFA辅助肝切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输血、腹腔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55~237 min,平均(93±19)min;术中出血量235~650 mL,平均(280±40)mL。术中及术后无1例输血,术后3 d内腹腔引流量170~370 mL,1例(5.9%)发生胆瘘。患者术后24、72 h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较术前明显增高(均P<0.05),但术后120 h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而手术前后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未发生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RFA辅助肝切除治疗CLM安全可行,并可有效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LHM)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ALPPS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肝右叶肿瘤3例,肝尾状叶肿瘤1例,均采用LHM法导引的一期左、右肝脏原位劈离,右门静脉切断;二期行肿瘤完整切除。结果:4例均预先游离肝脏,成功安置弹力带,顺利实施二期肝切除术;一期手术时间195~273(232.2±35.3)min,术中失血420~1210(735±344.3)mL,并发胆瘘1例;二期手术时间98~186(139.5±36.6)min,术中失血100~320(197.5±95.3)mL;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3例情况良好,1例术后2个月复发死亡。结论:LHM法对于下腔静脉的保护,充分显露左右肝动脉、肝静脉、肝内胆管有较好的效果,可常规适用于肝肿瘤ALPPS二步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