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甲状腺术后伤口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探讨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以及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3月间1559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生术后伤口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59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生术后伤口出血15例,发生率0.96%。其中颈前静脉出血2例,皮瓣渗血1例,甲状腺上动脉出血2例,甲状腺断面出血3例,颈前肌群出血6例,皮下血肿1例。所有病例经再手术止血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是降低甲状腺术后伤口出血导致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意外出血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110例资料,共发生意外出血9例(8.2%)。术中出血8例,出血量35~100 ml,使用超声刀凝固、血管夹或生物蛋白夹夹闭;术后出血1例,为胸壁血肿,出血量1440 ml,加压包扎及对症处理。结果9例均止血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非计划再次手术。术中出血的血管为甲状腺下动脉分支1例,甲状腺最下动脉1例,颈外静脉属支2例,颈内静脉属支3例,颈前静脉1例;胸壁血肿1例为胸壁穿支血管出血。结论对于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意外出血,术中出血可及时采取凝闭、夹闭等措施妥善处理,术后出血不易引起气管压迫、窒息,可从容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及处置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2013年1月—2018年6月10 226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43例因术后出血行再次手术止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甲状腺术后出血时间为术后79~1 382 min,中位出血时间为213 min。所有43例出血均发生在术后24 h内,其中术后6 h内出血32例(74.4%),6~12 h出血8例(18.6%),12 h后出血3例(7.0%)。以带状肌表面为界将出血部位归为带状肌浅层出血和深层出血,其中浅层出血28例,以颈部瘀斑为主要表现;带状肌深层出血15例,包括带状肌6例(14.0%),甲状腺周围血管6例(14.0%),喉返神经入喉处2例(4.7%),残余创面1例(2.3%),以咽喉部不适为主要表现。所有43例患者行一次探查止血后均未再次发生出血,切口甲级愈合出院。 结论:甲状腺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2 h内,尤其是术后6 h内;带状肌浅层出血较深层出血更为常见,两者均有其代表性的主要表现;适时果断的外科干预是治疗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生大出血12例,主要出血原因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10例)和肠系膜上动脉损伤(2例);经处理后仅死亡1例。术后发生大出血26例,主要原因为胰胃吻合口出血(17例)和胃空肠吻合口出血(9例);死亡1例。结论:仔细的术前评估和精细的手术技术是避免术中大出血的关键。用血管外科技术和材料处理术中大出血可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提高手术技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胸骨前入路为186例患者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防治措施。结果:175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因快速切片报告为乳头状癌、8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95min;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颈前皮下积液13例,颈前皮肤淤斑、红肿4例,颈前皮肤粘连3例,皮下气肿2例,术中大出血8例,颈胸皮肤紧张不适感5例,咽喉疼痛10例。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颈前皮下积液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范围及患者年龄有关,术中出血是中转开放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术后出血七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甲状腺术后切口内出血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果断常可危及生命。我院自1989~2003年共进行甲状腺手术2184例,发生术后出血而引起呼吸困难7例(占0.32%),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1例,女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6岁,平均36岁。其中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例,单侧甲状腺腺瘤3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亢患者在全麻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瘤患者在颈丛阻滞麻醉下行患侧腺叶切除术,结节性甲状腺肿在颈丛麻醉下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毕均于原甲状腺窝内置乳胶引流管,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大出血(出血量300 ml)的出血规律及防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4年6月胸乳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3812例资料,共发生大出血9例(0.2%),术中出血5例(其中2例有"高气压后暂时不出血"现象),术后出血4例(术后3 h~9 d,其中2例为术后72 h后的迟发性出血)。出血量300~800 ml,平均416.7 ml。结果 9例均手术止血成功。术中出血1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腔镜下止血;术后出血1例行开放手术,3例行腔镜手术。使用超声刀凝固、结扎缝扎套扎血管、切除渗血腺体、加压包扎等方法止血。出血部位为胸壁皮下隧道3例,颈前静脉1例,甲状腺血管3例,甲状腺腺体断面2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大出血发生率不高,易于发现,可治可防,但其迟发性出血和"高气压后暂时不出血现象"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施行的77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OL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结果 776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18例(2.3%).其中消化性溃疡出血8例(44.5%),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3例(16.7%),胃十二指肠炎出血3例(16.7%),胆道出血3例(16.7%),空肠憩室出血伴穿孔1例(5.6%).分别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和经内镜直视下局部止血治疗、血管栓塞治疗和手术探查等措施,除死亡5例(27.8%)外,13例患者临床治愈,术后平均随访3.5年,除1例于术后2年死于移植肝癌复发外,其余均健康存活.结论 OLT术后可能出现不同部位的消化道出血,病死率较高:一旦发生,应尽快寻找出血部位并及时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50例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式。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病人50例,根据术后出血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29例)和非手术治疗组(21例),比较两组病例临床特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性别、出血诱因、甲状腺手术结束至发现出血的时间、出血时的颈部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值1.38)、颈部肿胀(OR值2.68)是手术止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治疗组探查发现,最常见出血部位为颈前静脉及其与颈阔肌皮瓣之间交通支。结论男性和颈部肿胀是甲状腺术后出血需手术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甲状腺手术关闭切口前应特别注意对颈前静脉及其与颈阔肌皮瓣之间交通支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0年至2011年甲状腺手术1325例中发生术后出血12例,发生率为0.91%,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1例,女11例,年龄25~67岁,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甲状腺癌1例,再次手术者10例,放置引流管8例,皮下出血1例,伤口活动性出血11例.颈丛麻醉2例,全麻插管1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肾取石术后严重出血的治疗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695例经皮肾取石术患者中20例术后出现严重出血并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皮肾取石术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为2.9%.术后至介入治疗的时间为7 ~ 36d.急性出血者9例,常发生在术后7d后,表现肾造瘘拔后短时间内出血迅速,持续鲜红色血尿;缓慢失血8例,表现为术后7d内出现尿液、引流管液暗红,反复或持续性发生,最长至术后15d,1例伴感染性休克.急诊返院2例,表现出院后突发肉眼血尿伴血块.肾造瘘管周渗血1例,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肾动脉造影结果阳性19例,假性动脉瘤占66.1%,小动脉分支出血、肾动静脉瘘分别为5例和2例,均行肾动脉栓塞治疗成功,其中1例2次栓塞成功;1例未发现异常,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根据术后出血的时间、特点、原因和量化指标,有助于确定最佳的治疗时机并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术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例因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介入栓塞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共接受介入栓塞治疗21次;4例患者出血责任血管为颈内动脉,采用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载瘤段,15例患者责任血管为上颌动脉分支,采用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1例患者为右侧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采用PVA颗粒及弹簧圈栓塞。对所有患者治疗均有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血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重建后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诊断和手术中的情况。结果6例均在全身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见均为腹主动脉一小肠瘘所致肠出血。在瘘口上下方阻断主动脉,控制出血后行动脉瘘口修复、肠瘘口周围小肠部分切除术。1例术后11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获得临床治愈。随访1~10年,1例手术后1年死于脑出血,1例肿瘤复发再次术后1年5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塞,余3例随访5年以上均健康存活。结论主动脉重建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均为主动脉-肠瘘,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得出正确诊断,手术修复主动脉和肠道瘘口是治疗该病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变异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2001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行LC8016例,其中21例发生变异胆囊动脉出血,术中采用电凝止血、钛夹夹闭、压迫止血以及中转开腹止血等方法处理。结果胆囊动脉变异情况:位于胆囊三角内13例,表现为胆囊动脉分为前后两支或双胆囊动脉12例,三支胆囊动脉1例;位于胆囊三角外7例,其中紧贴胆囊管后方上行4例,紧贴胆囊管前方上行1例,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与变异右肝动脉各1例;胆囊动脉同时出现于胆囊三角内外1例,该例一支动脉为典型胆囊动脉,另一支位于胆囊管浅表。18例在腹腔镜下成功止血,3例止血困难中转开腹后成功止血。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4.8d。21例术后随访2—6个月,平均3个月,无胆管损伤、继发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胆囊动脉变异常见,Lc术中精细解剖、准确辨认、妥善处理,对预防LC术中变异胆囊动脉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肾上腺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9年3月,共收治5例肾上腺肿瘤白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诊治资料,并进行总结.所有患者均以突发患侧剧烈腰痛急诊,行B超、CT检查发现肾上腺肿块较大,直径4.5cm~12cm不等,平均8.5cm,肿瘤性质均有病理明确.结果 5例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肾上腺肿瘤中,3例为嗜铬细胞瘤(其中1例失随访),1例肺癌肾上腺转移,1例肾上腺皮质癌.结论 肾上腺肿瘤自发出血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以突发性患侧腰痛、胸闷、心悸为主.B超、CT是有效的诊断方法.肾上腺肿瘤白发性破裂出血多见于较大功能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破裂出血.应在稳定生命体征的情况下,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无预防性造口与预防性造口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不行预防性造口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7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无预防性造口组(28例)和预防性造口组(42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预防性造口组和非预防性造口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性造口组术后留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预防性造口组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1例,肠梗阻2例,切口并发症2例,吻合口狭窄8例,造瘘口并发症7例,大便失禁1例,便频、便急2例,并发症发病率59.5%;非预防性造口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1例,肠梗阻1例,切口并发症1例,大便失禁1例,便频、便急1例,并发症发病率21.4%;预防性造口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病率较非预防性造口高(P<0.05),但吻合口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无适应证行预防性造口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的急诊处理.方法 对2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B超和CT检查,22例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2例未能排除肾癌出血.3例保守治疗,4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17例急诊手术.结果 3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病情稳定,2例改行手术治疗.4例行肾动脉栓塞术患者栓塞成功,出血停止.4例行肾切除术,13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5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出血.随访3个月~6年,肿瘤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的重要手段.治疗可以选择保守治疗、肾动脉栓塞或者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7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者8例,发生率为10.3%。8例出血病例中,腹腔出血2例(早期和晚期各1例);消化道出血6例(早期1例,晚期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感染、胰瘘及胰胃吻合为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胰胃吻合、术后腹腔感染和胰瘘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确切的手术、术后预防胰瘘和控制腹腔感染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应根据出血的部位、时间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预防其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