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合并双髂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1月~2012年3月,126例腹主动脉瘤接受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neurysmrepair,EVAR),其中33例合并双髂总动脉瘤(直径〉18mm)。27例双侧髂总动脉直径〉18-〈25mm,选择合适口径的髂腿移植物完成传统EVAR;6例因-侧髂总动脉直径≥25mm,选择该侧髂外动脉作为锚定区完成EVAR,并行髂内动脉栓塞术。结果所有腔内技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15±36)min,出血量(173±65)m1。术中发现即刻内漏7例(21.2%):I型内漏3例(近端1例,远端2例,均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1I型内漏1例,经扩张后内漏消失;II型内漏2例,Ⅳ型内漏1例,经随访瘤体直径未增大,未予处理。33例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15.3月,无动脉瘤破裂,无远端迟发型I型内漏发生,髂动脉直径无明显扩张。结论对于部分合并双髂动脉瘤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根据髂总动脉直径选择合适的腔内治疗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徐一丁朱峥嵘罗灿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1):43-46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后髂支闭塞的原因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5例EVAR术后髂支闭塞的病例资料。结果 14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或消失。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3±6.8)个月,1例患者死于脑卒中,无再发髂支闭塞、截肢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EVAR术后发生髂支闭塞并不少见。如发生髂支闭塞,需仔细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综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髂内分支支架的腔内隔绝技术在腹主动脉瘤伴双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例腹主动脉瘤合并双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腹主动脉瘤均为肾下型;髂动脉瘤仅累及髂总动脉8例,累及髂内动脉开口处2例。手术先置入带髂内分支的髂动脉带膜支架,再置入腹主动脉瘤的分叉型带膜支架。结果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死亡。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患者腹部搏动性肿块均消失,均未出现臀部、骶尾部坏死,无明显性功能障碍,1例出现臀部的轻度间歇性跛行。8例术后3个月行腹主、双髂动脉彩超检查,未见明显内瘘,移植的髂内分支支架血流通畅。3例术后6个月行腹主、双髂动脉CTA检查,未见Ⅰ型、Ⅲ型内瘘,髂内分支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带髂内分支支架的腔内隔绝技术在腹主动脉瘤伴双髂动脉瘤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有效地保留一侧髂内动脉,减少或避免因髂内动脉封闭而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尤其适用于高危患者.文献报道,在所有腹主动脉瘤患者中,约43%患者同时合并有单侧髂动脉瘤,约11%患者同时合并双侧髂动脉瘤[1].对于此类患者行EVAR术时往往需要考虑如何认真处理单侧或双侧髂内动脉(internal iliac artery,ⅡA). 相似文献
5.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髂动脉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AAA)行腔内隔绝术时髂动脉的处理方式。方法:2004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对43例瘤体累及单侧或双侧髂动脉分叉的AAA行腔内隔绝术,其中单侧髂动脉分叉受累27例,双侧髂动脉分叉受累16例。根据髂动脉病变情况,分别采取髂内动脉单纯覆盖、髂内动脉栓塞后覆盖、髂动脉外环结扎、一侧髂内动脉重建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操作成功,手术结束时无Ⅰ型内漏存在。术后出现臀部间歇性跛行6例(14.0%),便血1例(2.3%),无病例发生臀部或会阴部皮肤坏死、肠坏死及死亡。结论:术中避免同时封闭双侧髂内动脉,尽量保留一侧髂内动脉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赵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12):1516-1524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的问题,是长期伴随EVAR发展过程的焦点问题。笔者复习了数十篇国外文献,总结和分析了从百年前至今对髂内动脉的系统的解剖学研究、非血管外科手术过程中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腹主动脉与髂动脉开放手术中对髂内动脉实施结扎或栓塞、EVAR术中各种栓塞髂内动脉方式的临床后果、导致盆腔缺血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最终认为,EVAR术中,维持髂内动脉通畅是必要的,并对没有维持通畅的条件而必须栓塞髂内动脉,操作时如何防止或减少盆腔脏器缺血、具体实施技巧、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7.
黄建华|刘睿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6):679-683
瘤颈是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手术的重要参数。现今针对短瘤颈的方法主要有肾上固定技术、大支架支撑(解剖固定)技术、烟囱技术和开窗(分支支架)技术,并且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与术者、医院技术条件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另外层出不穷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也在不断推进着短瘤颈AAA的腔内修复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术后髂支闭塞的腔内再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3月6例EVAR术后髂支闭塞的资料。均行同侧股动脉切开Fogaty取栓、髂支球囊扩张,其中3例联合支架植入,1例联合Rotarex腘动脉取栓。结果 6例髂支闭塞再通率100%(6/6)。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6~48个月)。5例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消失(Rutherford 0级),1例膝下缺血、干性坏疽(RutherfordⅢ级)。结论对于EVAR术后髂支闭塞,需仔细分析原因,选择个体化腔内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封闭髂内动脉后臀肌和下肢缺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EVAR术的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55.2±12.9)mm],累及髂总动脉52例(29.9%)。EVAR治疗方法包括置入分叉型覆膜支架169例(97.1%),单臂型5例(2.9%)。术中封闭单侧髂内动脉29例,封闭双侧髂内动脉10例。观察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患者臀肌和下肢发生缺血情况。结果行EVAR术的174例患者中,173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术中封闭单侧髂内动脉29例中有2例出现同侧臀肌轻度疼痛,行走疼痛加重,跛行距离100m,5例出现同侧下肢乏力,间歇性跛行100~200m;封闭双侧髂内动脉10例中有4例术后出现臀肌轻度疼痛,跛行距离200m,均采用扩血管、祛聚保守治疗后2~4周疼痛症状好转,间歇性跛行距离均大于500m,无臀肌坏死发生,无再行介入或外科干预治疗,随访期间跛行距离逐渐增加500~1000m,余未诉特殊不适。结论 EVAR术封闭髂内动脉后臀肌和下肢不同程度缺血,经保守扩血管和祛聚治疗可以缓解,但一定程度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封闭双侧髂内动脉或一侧均应宜慎重。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行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的17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合并总髂动脉瘤(common iliac artery aneurysms,CI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了髂动脉分支支架技术(iliac branch device,IBD,n=3)、喇叭形支架技术(bell-bottom technique,BBT,n=10)和髂外、髂内动脉搭桥技术(n=4)。三种方法均取得较好的技术成功率和近期效果。本研究显示根据腹主、髂总和髂内动脉具体情况,选择IBD、BBT和自体血管移植等技术,均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臀肌跛行、内漏、内脏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由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逐步成为腹主动脉瘤的一线治疗方法,虽然目前已有各种微创腔内器具和介入技术运用于髂内动脉(IIA)的保留,但临床上需封闭IIA的情况仍不少见,而一旦封闭IIA,尤其进行双侧IIA栓塞的患者,可能出现臀肌缺血、肠道缺血、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同时,部分IIA侧支建立良好患者行双侧IIA封闭后无明显封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研究探讨分析EVAR中封闭单侧或双侧IIA后,臀肌、肠道、生殖器缺血等并发症情况及其与侧支代偿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7月—202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EVAR的1 902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术前、术中、术后影像学资料,筛选出426例行IIA封闭的患者(62例行双侧IIA封闭,264例行单侧IIA封闭),并进行并发症相关症状电话随访。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患者臀肌缺血、肠道缺血、性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情况,根据术中及术后影像观察侧支代偿情况,并分析侧支建立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426例患者中,73例(17.1%)出现臀肌缺血症状,7例(1.6%)出现肠道缺... 相似文献
12.
13.
郭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2):1529-1532
开窗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F-EVAR)是腔内修复技术的又一次革命,实现了经腔内重建主动脉分支血管,使原来无法应用常规技术处理的短瘤颈及近肾腹主动脉瘤(J-AAA)能够接受微创腔内治疗。笔者就该技术的技术背景、现状、技术要点及局限性进行阐述,认为F-EVAR无论从理念还是从技术上堪称当代腔内主动脉外科发展的经典,但应用时,要重视其局限性,合理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以其微创且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腹主动脉瘤(AAA)的首选治疗。髂支闭塞(ILO)是EVAR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其处理存在很多难点。因此,本文探讨EVAR术后ILO的治疗策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8月—2022年8月间14例EVAR术后发生ILO的病例资料。以同期435例无ILO的EVAR病例作为对照,分析EVAR术后发生ILO危险因素。结果 14例患者行腔内或杂交手术治疗的平均手术时间(183.9±32.6)min,术中出血量(187.1±70.2)mL。10例经杂交手术取栓恢复腔内血流,2例杂交手术失败后行双侧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术,2例采用吸栓导管行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恢复腔内血流。清除髂支内血栓后,对髂支及远端髂外动脉(EIA)残余狭窄性病变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术后所有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完全缓解。随访期,所有患者未再发下肢缺血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EIA起始端直径(P=0.045)、髂动脉扭曲≥60°(P=0.003)、髂动脉狭窄≥50%(P=0.007)、髂支远端锚定于EIA(P=0.015)、髂支远端放大率≥15%(P=0.028)等因素与EVAR术后ILO的发生有关。结论 腔内或杂交手术治疗是EVAR术后ILO的首选治疗。关注ILO的危险因素,并在EVAR方案设计和操作时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后髂支闭塞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收治130例行EVAR的AAA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并发髂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0例成功接受EVAR的AAA患者中,6例(4.61%)发生术后髂支闭塞,均为单侧闭塞,发生闭塞的平均时间为(55±87)d。临床表现主要为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治疗方式包括:股动脉切开取栓+股-股动脉转流术2例,髂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股动脉切开取栓+髂动脉支架植入术3例。术后患肢缺血症状均消失。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结论:髂支闭塞是EVAR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包括瘤颈条件差、髂动脉入路扭曲、髂支远端锚定区解剖异常等;股动脉切开取栓和(或)髂动脉支架植入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术中结扎或是封闭髂内动脉(IIA)对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治疗的108例AA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腔内修复61例,开放手术44例,杂交手术3例。44例开放手术中结扎双侧IIA 7例,结扎单侧IIA 8例;61例腔内修复术中封闭双侧IIA 3例,封闭单侧IIA 5例。
结果:无术中死亡,围手术期30 d内有6例死亡均与处理IIA无关。开放手术结扎或腔内修复封闭双侧IIA的10例患者中,1例(1/10)出现直肠缺血症状,经过抗凝和扩血管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2例(2/10)出现术后一过性的臀肌疼痛,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均未出现间歇性跛行。开放手术结扎或是腔内修复封闭单侧IIA的13例患者中均未出现直肠缺血,臀肌疼痛或是间歇性跛行。
结论:AAA患者术中结扎或是封闭单侧IIA对患者术后状况无明显影响;结扎或是封闭双侧IIA可能出现直肠缺血或是臀肌疼痛等盆腔缺血的表现,但可经保守治疗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髂支支架内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行EVAR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3配比病例对照方法,每个发生髂支支架内闭塞的病例随机选择3例同性别、年龄±3岁、使用同厂家的同种类型支架未发生髂支支架内闭塞的患者为对照,对EVAR后髂支支架内闭塞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49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EVAR,11例(2.2%)发生髂支支架内闭塞。术后发生髂支支架内闭塞的平均时间为2~20周。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髂动脉扭曲成角≥60°(P=0.001),术前髂动脉狭窄≥50%(P=0.002),髂支支架远端口径放大率15%(P=0.004)等因素与EVAR后髂支支架内闭塞有关;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以上述因素均为EVAR后髂支支架内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根据髂动脉解剖特性严格制定计划,选择合适的支架口径是减少术后髂支内闭塞的关键。应识别高危人群,针对可控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及减少术后支架内闭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手术(endovascular repair,EVAR)后髂支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46例腹主动脉瘤EVAR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髂支闭塞情况分为闭塞组和非闭塞组,在单因素分析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46例病人术后髂支闭塞17例(11.6%),两组间差异有检验效应(P<0.05)的因素为:合并高脂血症、慢性支气管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比率,手术入路为切开显露,手术时间(min),右髂总动脉直径分层(≤12 mm、12~16 mm、≥16 mm),髂动脉狭窄或钙化≥50%,髂动脉扭曲成角≥60°,术后髂动脉流出道狭窄,髂内动脉流出道闭塞,支架远端延伸到髂外动脉。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VAR术后髂支闭塞危险因素(OR>1)为:髂动脉狭窄或钙化≥50%[OR=7.727,95%CI(1.045,57.149),P=0.045];髂动脉扭曲成角≥60°[OR=5.258,95%CI(1.055,26.198),P=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