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杂交手术治疗TASC 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48例TASC 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66条患肢)临床资料,其中TASC C型22例,D型26例,观察围手术期情况,比较不同Fontaine分级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并分析影响一期通畅率的因素。结果:48例(66条患肢)杂交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1例患者因下肢坏疽处感染严重而于术后5 d行截肢手术,无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6.67%。与术前比较,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568 m vs.92 m)与踝肱指数(0.75 vs.0.25)均明显增加(均P0.05)。平均随访24个月,术后6个月和1、2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5.45%、90.91%、87.88%,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8.48%、96.97%、92.42%;Fontaine II、III级患者一期通畅率均高于IV级患者(P=0.036、0.015),而II、III级患者之间一期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影响术后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6、0.003)。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TASC 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杂交技术治疗复杂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4年9月行杂交技术治疗的30例(30条患肢)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资料。30例患者病变部位累及主-髂动脉、股-腘动脉、股深动脉以及膝下动脉;均行血管腔内修复术,20例行动脉内膜剥脱术,10例行动脉取栓术,8例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结果:30例杂交手术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30%(9/30)。临床成功率为96.67%,术后平均踝肱指数较术前提高了0.37±0.19。术后6、12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0%、73%,12个月救肢率为97.67%。结论:杂交技术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高的短期通畅率和救肢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下肢急性缺血(AL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4月行开放手术联合腔内技术治疗的43例患者46条ALI肢体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7.7%(42/43),血栓残留率为7.0%(3/43),术后平均踝肱指数为0.85±0.48。9例(20.9%)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进行了切开减压术,围手术期截肢3例(7.0%),截趾1例(2.3%),死亡3例(7.0%)。1例术后3个月因脑卒中死亡,35例完成了至少12个月的随访,期间2例股腘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现了再狭窄。结论:杂交手术治疗ALI技术成功率高,血栓残留率低,可以一期取出血栓和治疗血管病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累及股动脉分叉的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0月—2014年12月采用杂交手术治疗46例累及股动脉分叉的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47条患肢)的资料。分析相关临床指标,以及病变程度与手术方式对一期通畅率的影响。结果:手术成功率98%(46/47),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平均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4±0.16上升到术后的0.69±0.11。平均随访21.8个月,随访率93%(43/46),累积一期通畅率为67.4%。KaplanMeier分析显示,患肢Fontaine期越高,一期通畅率越低;当患肢手术区域的近、远端都进行腔内干预时,其一期通畅率低于仅在其近端或远端一侧进行干预者(均P0.05)。结论:对于累及股动脉分叉的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杂交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符合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目前在治疗上多采用血管移植旁路术进行动脉重建。自体大隐静脉是较常用的旁路材料,主要用于腹股沟以远的动脉重建。由于其取材上的独特优势,在人造材料研制日新月异的今天,仍占有重要地位,并已成为评价其他材料疗效的标准。最早的自体静脉移植试验是由Gluck在1894年报告的,但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最常见的病变,严重威胁肢体的生存。当髂股动脉或股浅动脉广泛性闭塞时,股深动脉由于其独特的解剖条件和生理功能,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其临床意义和各种手术方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1906年Carel和Goganes最早使用自体静脉移植获得成功。1913年Jeger提出血管旁路移植术的设想、1948年Kunlin和Lerlche用自体静脉行旁路移植术获得成功。20世纪前50年,由于血管代用品尚未问世,血管外科发展缓慢。1951年Dubost首次应用同种异体血管行血管重建术。1954年Blakemore和Voorhees用尼龙布缝制成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8.
9.
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根据 73例 (78条 )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彩超和DSA或MRA等影像检查结果及一般状况 ,对 44条节段性闭塞患肢予以动脉架桥、动脉内膜剥脱、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 ;对 2 9条广泛闭塞患肢予以静脉动脉化或股深动脉重建术治疗 ;5例药物治疗。结果 随访 6个月至 8年 ,除 8条截肢外 (3条节段性闭塞、5条广泛性闭塞 ) ,其余患肢缺血症状不同程度地得以改善。结论 根据术前患肢动脉DSA或MRA检测结果选择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应用血管介入技术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是血管外科最新进展之一,也是当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由于血管介入技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现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一定的适应证和局限性,因此应根据疾病不同特点,选用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ALI)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62例ALI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包括急性动脉栓塞,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炎性血管病变以及主动脉夹层,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ALI表现。根据ALI类型或患者情况,分别行开放手术(取栓、内膜剥脱、补片成形、动脉转流),介入手术(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复合手术或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成功48例(77.4%),截肢13例(21.0%),其中炎性血管病变患者截肢率高达77.8%,死亡2例患者(脑梗死、肾功能衰竭各1例);另1例因夹层致病的患者死于心衰。55例患者随访3~42个月,期间33例无明显症状,正常生活,20例仍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跛行或麻木,长期服药控制,2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结论:早诊断、早处理是ALI治疗的关键,如何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是取得最佳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内斑块切除治疗缺乏流出道的股腘动脉狭窄病变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5年6月笔者对所在单位21例以重度间歇跛行为主要症状、缺乏远端流出道的股腘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腔内斑块切除术,并进行随访。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3、6、12个月跛行距离均明显且逐渐增加(均P0.05);术后2d与3、6、12个月踝肱指数均明显增加(均P0.05);术后3个月无靶血管再狭窄,术后6个月发现靶血管再狭窄1例(1/21),术后12个月发现靶血管再狭窄2例(2/21),均为中度再狭窄。结论:腔内斑块切除术治疗缺乏流出道的股腘动脉狭窄病变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2年8月采用Hybrid技术治疗的12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主动脉夹层9例,胸腹主动脉瘤3例,手术方式主要为各种人工血管旁路术联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技术成功。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出现支架近心端1型内漏,未予处理,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死于严重纵膈内感染,余患者术后康复良好。8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均存活良好,未发现内漏及其他并发症。结论:Hybrid技术是治疗复杂主动脉病变一种合理的可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治疗椎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收治的7例椎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资料,患者分别行动脉旁路转流术或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根据术后复查、随访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全部手术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顺利出院,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围术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椎动脉血流通畅,近期通畅率100%,术后2年内无明显头晕等症状复发。结论:对于椎动脉闭塞性病变,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通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缺血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肢体缺血的临床资料.4例急性动脉栓塞者行急症取栓术,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假性动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植入术,23例动脉闭塞症者采用取栓、血管旁路术、血管腔内治疗、截肢、单纯药物等治疗.结果 5例急性动脉栓塞及假性动脉瘤患者治疗成功,23例动脉闭塞症患者中,5例(21.7%)治疗成功,12例(52.2%)好转,6例(26.1%)无效,4例截肢(占动脉闭塞疾病的17.4%).无1例死亡.6~45个月随访中,另有5例截肢,死亡4例.结论 急性肢体缺血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包括取栓及血管重建等,以达到挽救肢体和生命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介入联合微创手术治疗下肢混合型血管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下肢混合型血管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2例下肢混合型血管性溃疡患者采用介入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分别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开通患者下肢动脉闭塞段,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及溃疡周围交通静脉缝扎术等治疗患者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结果:全部患者溃疡迅速彻底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 d。随访6~2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介入联合微创手术治疗下肢混合型血管性溃疡疗效确切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