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症中较常见而又较严重的一种 ,其发生率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达 12 %~ 2 6 % ,占肝硬化所有重症感染的 6 0 %~ 75 %。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回顾性分析 ,比较并发SBP前与未并发SBP患者临床、肝功能及腹水检查特点 ,探讨肝硬化腹水发生SBP的危险因素 ,便于早期预防 ,从而降低其患病率及病死率。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85例均为 1996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间住院患者 ,44例并发SBP(SBP组 ) ,4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特点及耐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34例)患者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依据不同感染菌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内细菌所占百分比,同时针对优势菌株(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细菌培养阳性病例为 61 例, 占总病例数的11.42%,共分离出病原菌 78株, 45 例患者为单菌感染(73.8%),16例患者为复合菌感染(26.2%),其中15例为两种菌感染,占复合细菌感染的93.8%;78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40株(51.3%), 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革兰阴性菌的37.5%;革兰阳性菌32株(41.0%),其中以屎肠球菌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59.38%,且屎肠球菌总菌株数(19株)高于大肠埃希菌(15株);真菌6株,占总菌株数的7.7%;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分别是93.3%、80.0%、73.3%;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均为6.7%;未见对厄他培南、美洛西林的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是68.4%、63.2%、57.9%、42.1%;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1例菌株,为屎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细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严重,临床应依据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海门市人民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65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细菌谱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64例(66.7%)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13(13.5%)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其中大肠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时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肝硬化合并SBP 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PMN计数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头孢噻肟或其他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被认为是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首选抗生素,有效率达87.5%.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家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27-28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中,发热65例(75.6%),腹胀71例(82.6%),腹痛55例(64.0%),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0.50者75例(87.2%),腹水培养阳性31例(36.0%)。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常规可早期诊断,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参数。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喹诺酮类药敏感。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2例临床和菌谱耐药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 P)的临床特点、致病菌的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经腹水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42例肝硬化并发SB P患者。结果:(1)SB P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呈不典型表现,并发症多,病死率达35%。(2)致病菌以G-菌为主,占73.8%,优势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各占45.2%和14.3%;G+菌占19%,主要为屎肠球菌,占7.1%;真菌占7.1%。(3)G-菌对过去常用的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均高度耐药,而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约为50%;G+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等多重耐药,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应用可以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降低。结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致病菌以G-为主,耐药菌株和真菌感染明显增加,病死率高,应注意早期诊断,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有无SBP分为SBP组(128例)和非SBP组(90例).对2组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hild-Pugh分级、腹水总蛋白和是否合并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示:SBP组血清TBIL高于非SBP组,血清ALB、PTA及腹水总蛋白低于非SBP组(均P<0.05);SBP组Child-Pugh C级、合并糖尿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分别为77.34%、12.50%及9.38%,非SBP组Child-Pugh C级、合并糖尿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分别为48.89%、3.33%及2.22%,SBP组均明显高于非SB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TBIL、Child-Pugh分级及腹水总蛋白进入回归模型,这3项指标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SB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众多,其中血清TBIL、Child-Push分级、腹水总蛋白是发生SB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用、易取指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无症状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肝硬化腹水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通过腹水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结果分为并发无症状型SBP组(SBP组)及单纯性肝硬化腹水组(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常用指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无症状型SBP的诊断效能。结果共收集肝硬化腹水患者48例,其中并发无症状型SBP 25例(52%)。SBP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和H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ROC曲线显示,前白蛋白、白蛋白诊断无症状型SBP的最佳界值分别为63.1 mg/L、24.9 g/L。前白蛋白<63.1 mg/L、白蛋白<24.9 g/L、前白蛋白<63.1 mg/L且白蛋白<24.9 g/L(... 相似文献
9.
10.
11.
作者对30例淋病性腹膜炎临床诊断进行回顾分析。13例因误诊而行探腹术,其中1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84.6%),1例误为胆囊炎、胆石症(7.7%),1例误为卵巢黄体破裂(7.7%)。大多数病例有不洁性生活史。通常有以下特点:(1)就诊较晚;(2)无典型脐周转移右下腹疼痛史;(3)强直体位不明显;(4)腹部肌卫较轻,(5)右下腹压痛点固定不明显。本组30例从腹腔渗液或从阴道粘液均查见淋病双球菌(PCR技术)。结论是:从本组诊断经过中认为淋病性腹膜炎最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应根据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以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12.
用ELASA法测定78例乙型肝炎、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发现重症肝炎组(1276±433μg/ml),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组(765±523μg/ml),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513±133μg/ml)及肝硬化组(734±254μm/ml),的SIL-2R显著高于同时测定的40例正常对照组(368±112μg/ml),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急性肝炎组P值小于0.01外,其余各组P<0.001;重症肝炎组与其余各组比较P<0.001。观察还发现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SB)与SIL-2R之间有密切关系;52例SB≥51.3μmol/L的SIL-2R水平与66例SB<51.3μmol/L的比较P<0.001,该研究表明SIL-2R可以反映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肝细胞损害程度、病情状态,对临床分型及估计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检查诊断536例结核性腹膜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983年-2001年536例腹腔镜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527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检查并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98.3%),有6例气腹失败(1.1%),有3例因腹腔镜检查时肠管损伤行剖腹肠管修补术(0.6%)。在536例病例中,渗出型有67例(12.5%),粘连型有183例,(34.1%),干酪型286例(53.4%)。粘连型腹腔镜检查失败率和并发症均明显高于渗出型和干酪型。结论: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诊断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16.
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6,7(5):333-33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与脑梗死灶大小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39例脑梗死患者起病第1、3、7天血清NSE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在起病第1、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3天达峰值,峰值浓度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NSE水平测定对判断脑梗死病变的严重程度、估计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8)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ro politanate 13,MMP-13)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平均分为A组为医用臭氧组,B组为玻璃酸钠组,C组为医用臭氧+玻璃酸钠组。在每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及6个月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临床疗效评分,检测关节液中MMP-13的含量。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VAS显著下降(P<0.05),MMP-13含量显升高(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VAS和临床疗效评分与治疗前无变化(P>0.05),MMP-13含量降低(P<0.05)。C组患者治疗后VAS降低(P<0.05),MMP-13含量降低(P<0.05)。结论:医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可以降低关节液中MMP-13的含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节软骨保护作用,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一个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于燕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6,7(3):203-204
目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我国已普遍使用,血细胞显微镜检查日益被忽视,甚至有被取代之势。尽管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信度也比较高。但是,如果完全依赖于仪器检测,不加以分析和复检,直接发出报告,将会向临床发出一定数量的不确切报告,造成误诊或不合理治疗。由于我院收治的全部是精神科病人,多数缺乏自我保护,易发生各种感染,且感染的严重程度又常受各种精神症状干扰,病人缺乏主诉,使临床医生难以诊断。因此,我们根据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制定出合理的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对于报告的准确性及临床排除干扰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们此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胰腺癌五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凝固点检测法检测46例正常人、32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106例胰腺癌病人和43例胰腺癌肝转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Fr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胰腺癌、胰腺癌肝转移患者血浆中的Fib和D-二聚体与正常人、胰腺良性肿瘤患者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肝转移组的Fib和D一二聚体与未转移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T、APTT和TT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组织学分级,Fib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及胰腺癌肝转移患者血浆Fib和D-二聚体含量均升高。 相似文献
20.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由肾脏从尿液中排出。健康人血清尿酸浓度男性为150~400μmoL/L,女性为130~410μmoL/L。临床上血清尿酸浓度测定常作为痛风及肾功能损伤的诊断试验(高尿酸血症),而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低尿酸血症)常常被忽视。近来我们发现血清尿酸浓度降低对肝炎特别是重症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