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淋白血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急淋白血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相应的年龄组的急淋白血病患儿与正常儿各7例采用ELISA法检测了其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2、IL-4、α-IFN),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急淋白血病组患儿的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IL-2、IL-4和α-IFN血清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血清TNF-α水平不仅是其它肿瘤,也是急淋白血病患儿的生物因子微环境之一,而IL-2在急淋白血病患儿的血清中的水平并不象其它肿瘤患者那样降低。  相似文献   

2.
3.
吴梓梁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6,11(4):240-240,F0003,I0001
在杭州举行的2005年全国小儿血液/肿瘤学术会议上,提出了小儿非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降低化疗强度的经济诊治方案,此方案已在本刊2005年第6期刊登,现就其背景及与其他降低化疗强度方案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4.
癫痫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失衡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1]。白细胞介素2(IL2)、TNFα和干扰素α(IFNα)是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的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检测了婴幼儿癫痫血清IL2、TNFα和IFNα水平,旨在探讨婴幼儿癫痫的免疫学作用机制。对象癫痫组患儿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个半月~1岁9例,~3岁12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经临床和脑电图检查确诊为癫痫的患儿,其中大田原综合征、强直性发作和阵挛性发作各3例,婴儿痉挛症、强直阵挛性发…  相似文献   

5.
40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T3,T4,T3/rT3比值明显低于正常,rT3(反T3)明显高于正常。AL病情愈重,这些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愈明显。血清T3,T4T3/rT3比值高,临床治疗效果越好,而rT3越高则疗效越差;随着病情好转这些甲状腺素的变化可逐渐恢复正常。表明甲状腺激素变化与AL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AL患儿病情判断,疗效观察预后估计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与细胞凋亡有关,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并受细胞因子的调节,本文综述了部分细胞因子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展望了细胞因子在白血病防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与细胞凋亡有关,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并受细胞团子的调节,本文综述了部分细胞因子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展望了细胞因子在白血病防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初诊及化疗过程中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其与患儿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AML患儿38例为研究对象,其初诊及每疗程化疗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IL-2,IL-2,IL-5,IL-10,TNF,IFN-γ,IL-17水平。观察其在化疗前及化疗各阶段的水平变化。结果 IL-10(P<0.05)及TNF(P<0.001)水平随着化疗进行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IL-2水平随着化疗进行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IL-4与IL-5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AML患儿初诊阶段体内TH1类细胞因子IL-2处于弱势表达,TH2类细胞因子优势表达,提示细胞免疫功能低,肿瘤监视作用差,随着病情逐渐缓解免疫功能逐渐恢复;而TNF可以提示白血病的疾病状态及肿瘤负荷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血清急相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感染时血清CRP、α-AGP、α_1-AT增高,其中CRP对炎症反映比α_1-AGP、α_1-AT敏感,随炎症控制血清CRP迅速下降、α_1-AGP、α_1-AT在血中持续时间较CRP长,下降较缓慢。负性急相蛋白中前蛋白在感染时下降,随病情好转而上升,对炎症反映不如正性急相蛋白敏感。临床上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必须联合测定急相蛋白才能做出早期诊断并指导抗生素疗程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 (AL)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sEPO)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EPO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  1.sEPO :初治组ALL( 2 4例 )为 42 .47± 2 6.47mIU/ml,AML( 11例 )为 2 4.3 0± 13 .0 6mIU/ml,正常对照组为 10 .3 3± 2 .62mIU/ml。ALL、A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ALL显著高于AML(P <0 .0 5 ) ;4周化疗完全缓解 (CR)组ALL( 14例 )为 2 2 .5 9± 13 .3 3mIU/ml,AML( 5例 )为 2 2 .85± 12 .66mIU/m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5 ) ;ALL组低于初治时水平 ( P <0 .0 5 ) ,AML与初治时无差异 (P >0 .0 5 ) ;长期缓解组ALL( 13例 )为 12 .77± 4.3 3mIU/ml,低于第 4周缓解组 (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 2 .sEPO与血红蛋白 (Hb)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AL时EPO生成和代偿正常 ,因而AL患儿贫血不是EPO缺乏导致 ,用EPO治疗效果可能有限  相似文献   

11.
应用重组人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白细胞介素3(rhIL-3)和白细胞介素6(rhIL-6)作为刺激因子,通过集落形成和细胞周期动力学变化,观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非白血病骨髓细胞增殖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hIL-3促成CFU-GM形成率高于rhGM-CSF和rhIL-6的作用,IL-3+IL-6配伍时CFU-GM产率大于任何一种因子单独应用组和其它两因子配伍组;r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AL)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和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在初诊未治前、缓解1个月后、缓解6个月后和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并且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AL初诊未治组(30.95±6.32)nmol/L,AL缓解1个月组(51.32±14.62) nmol/L,AL缓解6个月组(40.13±9.92)nmol/L;ALL初诊未治组(30.51±13.81)nmol/L,ALL缓解1个月组(61.11±18.93)nmol/L,ALL缓解6个月组(44.43±12.60)nmol/L;AML初诊未治组(31.44±7.13)nmol/L,AML缓解1个月组(41.24±10.29)nmol/L,AML缓解6个月组(36.73±9.73)nmol/L;正常对照组(58.71±8.97)nmol/L。方差分析结果:AL、ALL和AML初诊未治疗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L (初诊未治组、缓解1个月组、缓解6月组)和ALL(初诊未治组、缓解1个月组、缓解6个月组)各组间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AL缓解1个月组和ALL缓解1个月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AL和ALL缓解6个月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ML三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LL与AML初诊未治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AL、ALL和AML在化疗过程中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都是先上升,之后又有所下降或者停止上升的趋势。结论动态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的治疗阶段的变化能够作为判断病情的发展以及评估治疗后效果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病例组为住院HFMD患儿37例,均已确诊为肠道病毒感染,其中轻型病例21例,重症病例16例;对照组为本院同期唇腭裂治疗中心的先天性唇腭裂、非感染择期手术同龄患儿10例.应用液相芯片分析平台检测病毒阳性患儿的血清标本及对照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α、IL-1β、IL-2、IL-6、IL-8、IL-12亚单位P40(IL-12P40)、IL-12亚单位P70(IL-12P20)、IFN-γ、IL4、IL-10、IL-13]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重症组IFN-γ、IL-10、IL-12 P40、IL-1 α、IL-1β、IL-4、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2);重症组细胞因子INF-γ和IL-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均<0.02);轻症组IL-10、IL-12P40、IL-1α、IL-1β、IL-4、IL-6、IL-8和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2);轻症组IL-13和IL-12P7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2).2.病情严重程度与INF-γ(Rs=0.654)、IL-10(Rs=0.517)、IL-lα(Rs=0.575)、IL-1β(Rs=0.413)、IL-4(Rs=0.508)、IL-6(Rs=0.446)及TNF-α(Rs=0.409)中度相关(P均<0.05),与IL-2(Rs=0.351)及IL-8(Rs=0.392)呈低度相关(P均<0.05),与IL-13(Rs=-0.304)呈负相关(P<0.05),与IL-12P40、IL-12P70及白三烯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HFMD患儿在感染病毒后其病情发展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多数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过度表达可能是发生重症HFMD的免疫病理基础.IFN-γ、IL-10、IL-12P40、IL-1 α、IL-1 β、IL-4、IL-6、IL-8、TNF-α及IL-2的高表达可能促进HFM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肾病综合征血清细胞因子活性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路  杨琪 《中华儿科杂志》1996,34(6):420-421
小儿肾病综合征血清细胞因子活性改变的研究马路杨琪颜妍汪建国周柱亮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和介导。为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细胞因子的改变,我们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几种细胞因子活性进行检测,同时对其致病意义加以分析。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呼吸道疾病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春涛 《临床儿科杂志》2000,18(2):89-89,127
应用ELISA法,检测0.5岁~1岁组328例肺炎和364例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患病极期IFN-α、IL-2,IL-4的含量。结果表明肺炎组血清IFN-α、IL-2和IL-4含量分别为501.2ng/L±97.6ng/L、316.8ng/L±86.2ng/L和18.2ng/L±11.4ng/L。其IFN-α,IL-2含量均高于同龄对照组.IL-4含量低于同龄对照组,t值分别为15.8、9.80、8.90,P<O.001。毛支组血清IFN-α,IL-2和IL-4含量分别为238.0ng/L±102.4ng/L、89.6ng/L±29.8ng/L和84.6ng/L±37.2ng/L,其IFN-α,IL-2的含量低于同龄对照组,IL-4的含量高于同龄对照组.T值分别为6.70、13.5和17.6.P<0.001。肺炎,毛支患儿血清中IFN-α与IL-4亦呈负相关(r1=-0.54、r2=-0.68,P<0.01)。说明,IFN-α与IL-4这对拮抗因子在两种疾病中呈异常比值关系,可作为判断感染或过敏的一项指标,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生长激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郭瑞官,沈建箴,李建,陈为民为了探讨生长激素(GH)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我科于1992年1月~1993年6月间对住院的AL患儿进行了血清GH测定,并观察其在疗程中活动值的变化。作者单位:350001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了解IL-15水平与儿童AL的关系。方法确诊未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非白血病组儿童各20例,分别收集血清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另收集20例正常儿童血清作对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不同组别血清IL-15水平。结果ALL组、ANLL组、非白血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15水平分别为(34.37±2.8)ng/L,(29.61±3.2)ng/L,(117.54±3.9)ng/L,(122.23±4.2)ng/L;其中ALL组、ANLL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意义(q=3.95,4.03Pa<0.05)。ALL组、ANLL组分别与非白血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q=4.17,3.76Pa<0.05)。ALL组与ANLL组比较、正常对照与非白血病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检测血清IL-15水平对判断白血病患儿抗肿瘤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8年3月~8月我们对本院儿内科的15例急淋完全缓解患儿,用VDLP方案进行早期强化或加强治疗的前后,用免疫散射浊度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1.病例组 15例均为诊断明确、经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的急淋患儿,男8例,女7例,年龄3.0a~11.3a,平均8.4a;完全缓解时间0.3a~5.4a,平均2.0a。2.对照组 22例年龄2.8a~13.3a的正常儿童,男13例,女9例。二、化疗 15列均为VDLP方案的早期强化或加强治疗,方案参见文献[1]。三、方法 …  相似文献   

19.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淋白血病的副作用观察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岭 (MTX)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 ,观察及总结MTX副作用的种类、发生率 ,评价相应防治MTX副作用措施的实用性及价值。方法病例来源 :急淋患儿 33例共接受大剂量MTX治疗 1 0 7例次 ,以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为观察指标 ,总结MTX的副作用发生种类及发生率 ;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TAD)护肝治疗及大剂量VitB12 肌注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分别防治MTX对肝脏和粘膜的毒副作用 ,对比采用防治措施前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及程度的变化 ,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t检验 ) ,评价其防治效果。结论 33例患儿接受MTX冲击治疗后副作用的发生率及种类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两种综合防治措施是有效的 ,值得推广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MTX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的方法能否推广应用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使用HOAP+DEA方案治疗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36例。21例(58%)先后放弃治疗。19例坚持治疗者,完全缓解(CR)11例(57%),持续完全缓解(CCR)〉5年1例(5.3%),≥2年3例(15.8%),〉1年者2例(10.6%)。总结认为,影响小儿ANLLCCR最主要取决于初治时化疗强度、CR后的治疗措施,及地区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