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方法:采用涂布法制成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pH=7.0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采用该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H2O2。结果:该修饰电极对H2O2有着显著的电催化作用,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其灵敏度大大提高,在1.2×10-6~1.0×10^-3mol/L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1×10^-7mol/L,将该修饰电极用于医用过氧化氢的测定,相对平均偏差为1.2%,平均回收率为97.6%,结果满意。结论:该修饰电极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寿命长,适合于具有电活性生物分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羧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研究芦丁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芦丁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包括支持电解质、缓冲液pH、修饰剂用量等测定条件。结果:在10mmol/LpH=7.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还原峰电流与芦丁的浓度对数在4.0×10-7-8.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S/N=3),加样回收率在97.60%-106.3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已用于复方芦丁片中芦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羧基化及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对肝细胞的毒性及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原始多壁碳纳米管、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表征.将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200μg/ml 的3种碳纳米管分别与人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共育24 、48 、72h.采用水溶性四氮唑法进行细胞毒性评价,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3种碳纳米管平均管径均为10~20nm,长度均为10~30μm;扫描电镜显示碳纳米管形貌相似;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显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分别在289和286ev处特征峰峰值明显增高.水溶性四氮唑法检测显示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并与作用时间具有一定关系.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比原始多壁碳纳米管及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小.诱导细胞内ROS升高的次序为原始多壁碳纳米管>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诱导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与共育时间有关:碳纳米管与细胞作用36 h以内时,细胞内ROS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36h后细胞内ROS含量随作用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比原始多壁碳纳米管在低浓度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比原始多壁碳纳米管在48h 后表现出稍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同化学表面性质的碳纳米管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同,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DNA/ZrO2/MWCNT/GCE结构制备高灵敏度的DNA电化学传感器。室温下应用电化学方法将氧化锆多孔薄膜沉积至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GCE)上。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传递性能、氧化锆的生物相容性和对DNA极好的吸附能力,能够显著提高DNA探针的固定量和DNA杂交的检测灵敏度。以亚甲基蓝(MB)为氧化还原媒介体,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法分别对DNA的固定与杂交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法制备的电极灵敏度高,线性好,线性范围为2.15  相似文献   

5.
将硝酸铁溶液与正硅酸乙酯混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Fe/SiO2粉状物作为催化剂,用化学沉积法裂解乙炔制备出无序多壁碳纳米管。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碳纳米管相互缠绕,管径均匀,外径在9~13nm左右。热重分析估计粗产品中碳纳米管的含量大约为50%,用XRD分析表明用此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秦皮乙素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方法利用交流阻抗法(EIS)和循环伏安法(CV)表征修饰电极,用CV研究秦皮乙素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差示脉冲伏安(DPV)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c-MWCNTs修饰电极对秦皮乙素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pH4.5磷酸缓冲液(PBS)中,氧化峰电流与秦皮乙素浓度在6.0×10-2~8.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0×10-3μmol/L。结论 c-MWCNTs修饰电极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提高了秦皮乙素的检测灵敏度,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秦皮乙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多巴胺在聚刚果红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巴胺 (DA )在聚刚果红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 ,建立 DA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聚刚果红修饰玻碳电极 ,以循环伏安法与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 D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含量测定方法。 结果 聚刚果红修饰电极对 DA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 p H 3.0磷酸盐缓冲液中 ,氧化峰电流与 DA浓度在 5× 10 - 6 ~ 1.2 5× 10 - 4mol/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2× 10 - 6 mol/ L。 结论 聚刚果红修饰电极可有效消除抗坏血酸对 DA测定的干扰 ,能用于实际样品中 D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聚合物Eastman—AQ 修饰电极的修饰方法及其对有机阳离子的溶出行为进行了研究。该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渗透性、离子交换性和防污性能,应用于有机阳离子的离子交换溶出伏安分析,显著地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实验表明,该电极能广泛地应用于电化学研究和电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
玻碳电极修饰溶出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修饰电极技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方法:使用修饰玻碳电极技术和锁相交流溶出伏安法。结果:维生素的检出限为2.16×10-6mol/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纳米材料又称超微颗粒材料,是指颗粒尺度为纳米数量级的粒子.纳米碳管(carbon nano tube,CNT)是一种常见的纳米材料,最早由日本科学家Iijima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发现,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 nano tube,SWNT)[1]和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 nano tube,MWNT)[2],其中多壁碳纳米管的应用更加广泛.经过近20年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属于富勒(fullerene)碳系,是由碳的六元环构成的类石墨平面卷曲而成的纳米级中空管[3],两端由半球形的大富勒烯分子罩住,其中每个碳原子通过sp3杂化与周围3个原子发生完全键合.由于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催化活性、表面原子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及易与周围的其他化合物发生电子转移等特点[3],在电化学方面对于碳纳米管的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利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鉴定化工原料、药物分子和生物分子等不同物质上.管壁也很方便修饰上羧基等基团,这些基团可以有效降低某些反应的过电位,可以特异性鉴定一些物质[4].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多巴胺的测定,并有效排除抗坏血酸的干扰,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方法通过电化学方法将L-半胱氨酸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采用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对多巴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峰电流明显增大,线性范围为2.0×10-7~1.0×10-4mol/L,检出限为2.0×10-8mol/L。结论该聚合物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多巴胺的测定,能有效地排除抗坏血酸的干扰,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和辛基酚(octylphenol,OP)的电化学方法。方法:通过自组装技术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组装到壳聚糖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构建GO-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DES和OP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利用Origin8软件多峰曲线拟合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在p 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同时测定DES和OP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31×10-7~1.24×10-5 mol/L和2.89×10-7~9.50×10-6mol/L,检测限为7.56×10-8 mol/L。且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GO/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酚类环境刺激素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可同时测定DES和OP的混合样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并优化同位镀铋膜测定Pb、Cd的条件.方法 采用方波溶出伏安法,以铋膜电极作为电极测定食品中微量Pb、Cd.结果 Pb、Cd在铋膜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溶出峰,Pb、Cd的溶出电位分别为0.50V和0.77V.当电沉积时间为180s时,Pb、Cd的检出限分别达1.10μg/L 和 2.0μg/L,RSD分别为3....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An oxine modified electrode is prepared qn the basis of carbon paste. The process is rapid and simple. The catalytic stripping voltammetric characteristic of Cu (II) on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studied and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u (II), and there was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II) and the peak height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5 x 10−9−1.5 × 10−6 mol/L for Cu (II). We have detected the copper content of human hair and bloo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Moreove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discuss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sensitivity and selection of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dependent of the complex adsorbing property of the electrode surface and the sensitive catalytic hydrogen wave produce.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抗坏血酸在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的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