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围刺(扬刺),是<灵枢·官针>"十二刺"之一,即在穴位正中刺一针,再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因刺的部位较为分散,又称扬刺."扬刺者,正内(纳)一,傍内(纳)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适宜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证.现代应用围刺法不仅仅限于痹症.笔者应用围刺法治疗某些外科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五虎擒羊”针法治疗体会口锁堂甘肃中医学院附院“五虎擒羊”针法就是《灵枢官针》篇所述“十二节刺”中的“扬刺”。文中云“扬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寒气小深者。”具体针法就是中间先刺一针,然后再向四周各浅刺一针,刺的部...  相似文献   

3.
扬刺法是<灵枢·官针>中记载的十二刺法之一,"扬刺者,正内(纳)一,傍内(纳)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即在穴位正中先刺一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刺一针,这种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证,亦可用于脊椎疾病的治疗.我科自2000年开始采用扬刺法治疗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内经》“扬刺”临床应用举隅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徐立群【关键词】刺灸法《内经》临床应用《灵枢·官针》云:“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此法是正入一针,旁入四针且浅刺的一种刺法,以治疗寒气稽留面积较大而浅的病症。张景岳...  相似文献   

5.
齐刺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针刺手法.其操作方法是:在病变部位的正中位置直刺1针,再在其左右(上下)各斜刺(直刺)1针.由于3针齐下,故名齐刺,也称做"三刺".由于多针齐下作用于患处局部,可以增强针感,所以临床疗效较单针刺法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齐刺法及其在临床中治疗的疾病、针刺穴位、针刺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齐刺法在病变部位的正中刺1针,再在正中穴的上下或左右各刺1针,从齐刺法的源流、针刺方法、作用与特点及临床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齐刺法常用于病变范围较小病位较深的痹证,也可用于内外妇儿多科疾病,可以达到比单针刺法更为显著的效果。结论:用齐针刺法治疗所述疾病时,在疼痛处多直刺,傍刺两针多斜刺,方向均指向第1针的针尖,增加了针刺的刺激量。但对于齐刺法的针刺位置、针刺角度、作用机制和治病范围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网球肘是以时关节防骨外上髁部疼痛.伴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劳损性疾病。根据《灵枢·官外》篇:“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这一功能特点,再遵循《灵抠·经筋》篇,治筋痹,多用“燔针劫刺,以知为度,以痛为输”这一原则。本人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齐刺烧外法治疗网球肘20例,获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在防骨外上髁到烧骨颈之间,找到敏感的压痛点,在压痛点处常规消毒,取一30号1寸针,对准压痛点垂直刺入.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在此针的左右…  相似文献   

8.
火针疗法是使用一种特制的针具,将其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腧穴或一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的一种治疗方法 [1].火针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为燔针、焠刺.《灵枢官针》记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针灸甲乙针》曰:"焠刺者,燔针取痹气也."说明火针疗法对痹证有其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合谷刺"出自《内经》.为临床常用而有效的针刺方法.笔者在学习和运用中略有肤浅体会,初步整理如下:一、什么是"合谷刺"《灵枢·官针》篇说:"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据此,合谷刺是指先在肌痹患处施行成90°角的直刺,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分别向左右施行成45°角的斜刺,均刺入较深的分肉层.  相似文献   

10.
"合谷刺"出自《内经》.为临床常用而有效的针刺方法.笔者在学习和运用中略有肤浅体会,初步整理如下: 一、什么是"合谷剌"《灵枢·官针》篇说:"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据此,合谷刺是指先在肌痹患处施行成90°角的直刺,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分别向左右施行成45°角的斜刺,均刺入较深的分肉层.三针成一直二斜的鸡爪形,为一种多向刺法.  相似文献   

11.
火针应用于痹证的治疗,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寿天刚柔》云;“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火熨之。”《灵枢·官针》云:“焠针者,刺潘针则取痹也。”可见火针有悠久的历史。药火针是焠针,潘针的发展;也是后世雷火神针的演变。1、药火针的制作及其操作方法:药火针是银制长约七、八寸的  相似文献   

12.
偶刺、缪刺和巨刺均出《内经》,现将三者名称的由来和刺法方式的不同,分别解释如后: 偶刺——又称阴阳刺,主要在俞募穴上找寻压痛点进行针刺之法。《灵枢·官针篇》:“偶刺者,以手置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这就具体指出了偶刺的刺法。缪刺——主要手法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素问·缪刺论》:“夫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缪刺以左  相似文献   

13.
浅谈整体观念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整体观念思想指导针灸临床."人体整体现"指导针灸选穴,除在患病部位局部选穴外,还可应用"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及"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选穴."天人相应观"指导针灸方法,针法宜合于四时,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用天灸疗法治疗一些慢性虚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梳理总结近现代浙派针灸名家特色针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影像音频考证、实地调查、电话信访等方法,了解近现代浙派针灸名家针法学术思想、操作方法、适应病症、代表医家,并进行分类阐述。 [结果] 浙派针灸医家针法的学术思想主要源自《内经》《难经》《针灸大成》的理论精髓。从特色进针法、对古代针法的继承发扬、近代创新复式针法、穴法和刺法特色结合运用、现代创新技术五方面分类汇总发现,浙江针灸医家针法多在《内经》补泻手法、《金针赋》复式手法,以及《灵枢》刺法的基础上传承创新,重视治神、得气、守气,治疗时偏爱调气多于调血。不同名家对传统针法亦有各自独见,一部分现代医家吸纳现代技术,自制针具,改良针法,丰富了临床诊疗特色。 [结论] 现代浙江针灸名家针法崇古纳今,守正创新,各有偏爱与所长,也存在对同种针法的不同见解与使用,其针法体悟与特色值得后辈学者学习借鉴。探究浙派医家针法特色有利于浙派针灸的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刺皮针法属于《内经》五体针法的一种,它是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即病邪在表者,从肺卫论治,因肺在体合皮,并选择相应的皮部穴位与皮部刺法为主的一种针刺手法,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该方法作用于人体最表浅的部位,属于浅刺法,临床上使用的皮肤针、七星针、梅花针、毫针、三棱针点刺,均属于刺皮部类。1《内经》刺皮针法的理论基础《素问·皮部论》关于皮部的概念,所论述内容包括:皮部,以经脉为纪,上下同法;三阴三阳皮部的  相似文献   

16.
针刺搓柄法的改进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单向捻转的方法,称针刺搓柄法,为行针辅助手法之一[1]。此针刺手法越来越受到许多临床针灸医生的重视,且多称之为“滞针术”或“搓针法”。笔者通过对自己临床行针经验的体会进行总结,在遵循前贤、借鉴同仁的基础上,从针具长短、粗细的选择及守气方面入手,对搓柄法加以改进。现将其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1.1针具的选择针具长短应在3寸或3寸以上,穴位肌肉浅薄者可选3寸毫针,肌肉丰厚者则选3寸以上长针;针具粗细以26号或27号粗针为佳。1.2具体操作1.2.1进针取气对所刺穴位及医者双…  相似文献   

17.
方剑乔认为颞颌关节紊乱多由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脉道瘀滞所致,针灸治疗要以通畅气血、舒筋活络为原则,在遵循经选穴基础上多选取局部腧穴,常选用下关、颊车为主穴,使用温针灸,以艾灸温热效力降低患者病处周围神经兴奋,从而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消炎镇痛;强调根据患者颞颌关节紊乱发病的时间长短来判断病邪深浅,对于初期发病者,痹证较轻,采用轻刺之"扬刺",将痹邪浮而散之,而对于长久不愈者,其痹邪久居于内,采用深刺之"齐刺"以驱邪外出;临床上,方老师尤其善用电针,根据患者疼痛的急缓期选用不同的电针频率,对于急性疼痛期使用100 Hz电针可快速缓解疼痛,而对于疼痛不明显者则选用2 Hz电针,将以上诸法合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遗尿又名夜尿症,是指儿童在睡眠中小便自遗,患者多为2岁~15岁儿童,在夜间入睡后尿床,一夜尿床数次或数日尿床一次不等。笔者自1985年2月—1994年4月在本院门诊采用龈交穴刺血治疗儿童遗尿症105例,对功能性儿童遗尿(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无效)的疗效优于其它针法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 资料 105例遗尿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67例,年龄最大者15岁,最小者3岁。治 疗 方 法1 取穴 龈交。2 具体操作让患者坐位仰头,医生用左手拇、食二指捏起患者上唇,露出唇系带,定准穴位,常规消毒,右手持锋针于龈交穴正中刺入出血3~5滴即可,然后用干棉球略压片…  相似文献   

19.
<正> 临床上患者静脉输液完毕后,拔针时由于操作方法不同对血管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局部疼痛、皮下瘀血等。我们临床实验观察500例住院病人静脉穿刺后行血管旁绷压拔针法和旧传统拔针相比较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具体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完毕后,操作者要先切断输液通路,(调紧调节器)拿开无菌纱布,松胶布,右手拇指食指持头  相似文献   

20.
1 一般资料 34例患者中,男12例,女22例;左侧头痛者15例,右侧头痛者19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17岁;病程最长者13年,最短者3天。2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风池、太阳、率谷、头维、百会、四渎、合谷。 操作方法:以上穴位循经远近相伍,用75%酒精棉球消毒肌肤后,取28号粗毫针1寸、1.5寸,取患侧深刺重泻透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