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腰椎棘突间区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腰椎棘突间区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GE light 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患者46人,扫描条件为层厚0.625mm,层距0.3mm,在图像工作站中ADW4.2软件采用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T12至S1段脊柱三维图像,对图像进行整倍数放大,并使用图像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软件中的测量工具,对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可以对腰椎三维图像任意角度旋转,选择最佳测量图像,对测量的图像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t检验。结果:腰椎棘突间距从上到下(L1~5)逐渐减小,L1~2为8.26mm,L4~5,为5.66mm。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中段大于上段和下段,T12~L1的棘突顶距为54.91mm,至L2~3,增大为59.35mm,L4~5减小为47.13mm。L3的棘突高度最大,为21.56mm,上一棘突下缘大于相邻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女性棘突较男性棘突短薄矮(P〈0.05~P〈0.01)。结论:本研究可模拟生理状态下腰椎棘突间区解剖,所测指标呈正态分布,能够反映国人腰椎棘突间区解剖,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的设计和临床的应用及计算机导航手术系统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为棘突间撑开的设计、优化、国产化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50例志愿者采用连续螺旋CT断层扫描T12~S1,将获得图像导Materialise Mimics10.01软件,采取轮廓和区域增长分割出腰椎骨组织,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进行三维表面重建,选择去除椎旁组织的最佳三维角度,由同一名研究者选择适合测量的图像进行测量,测量棘突厚度、棘突长度、棘突间距。各解剖结构连续测量3次,取其均值。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检验。结果①棘突厚度:一般每个腰椎的棘突厚度均前部>后部>中部,下缘>中央>上缘。但L5较特殊,棘突中部和后部的中央厚,上、下缘薄。相邻上位腰椎棘突下缘厚度大于下位腰椎棘突上缘厚度。②棘突长度以L3最大,男性:上缘26.62±2.98mm,中央25.59±2.33mm,下缘22.73±2.40mm;女性:上缘23.76±2.47mm,中央24.49±2.48mm,下缘19.70±2.49mm;男女均以L5最小。③棘突间距:男性以L2∕3最大,向下依次减小,前部>中部>后部。前部10.39±2.70mm,中部11.15±2.20mm,后部9.35±2.17 mm。女性以L1∕2最大,向下依次减小,前部>中部>后部。前部10.32±2.10mm,中部12.18±2.58mm,后部10.80±2.43mm。男女均以L4∕5最小。结论棘突间距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前部>中部>后部,在矢状面棘突间隙呈前高后矮的楔形。棘突长度以L3最大,L5最小。棘突长度均上缘>中央>下缘,相邻上位腰椎棘突下缘长度<下位腰椎棘突上缘长度。棘突厚度前部>后部>中部,且下缘>中央>上缘。相邻上位腰椎棘突下缘厚度>下位腰椎棘突上缘厚度。本研究利用三维CT重建技术初步获得了国人腰椎棘突及棘突间隙的解剖学参数,为适合国人特点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 三维有限元分析:运用计算机三维模型,从结构、形态、弹性模量上模拟人体腰椎屈伸、侧弯、轴向旋转活动,通过应力云图直观显示在不同位置棘突间撑开器、椎体植入节段及临近节段的应力分布及腰椎活动度等情况。有限元分析只是一种模拟实验,因此其对该装置的评价需要结合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才能更接近实际。 体外生物力学:是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力学问题定量研究的生物物理学分支。随着生物力学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运用生物力学来检测新设计的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生物特性已成为一项必经程序。体外生物力学实验试件通常选择的是内固定器械与实验标本共同组成的标本单元。采用此形式对测试物体进行脊柱屈伸、侧弯和侧旋等生理载荷模式下的力学测试,可更加精确、方便和准确地获得内固定器械特性参数,与三维有限元分析相辅相成。 背景:腰椎棘突间撑开器非融合系统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但目前国内临床对于腰椎棘突间撑开系统的应用及研究严重不足,对于适用于国人的国产化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更是鲜有报道。 目的:通过人体腰椎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和山羊腰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分析国产新型棘突间撑开器生物力学特点,验证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方法:①国产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有限元分析:通过正常成人腰椎CT资料建立L2-L5椎体三维模型,随后依次建立国产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模型、国产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器腰椎非融合系统模型,赋予腰椎生理情况下的力学条件,对新型撑开器植入前后进行生物力学分析;②国产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器体外生物力学分析:获取24只成年雄性山羊腰椎(L1-L5),在L3-4棘突间植入国产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撑开器植入前后检测腰椎标本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状态下的腰椎活动度与椎间盘压力。 结果与结论:①在撑开器植入后,责任节段后伸时活动范围及椎间盘压力减小,相邻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压力几乎不受影响,从理论上验证了腰椎棘突间撑开器可以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为预防临椎病贡献了理论参考。②在后伸状态下,L3-4椎体植入撑开器后的椎体活动度明显小于植入前(P < 0.05),L2-3、L4-5椎体植入撑开器后的椎体活动度与植入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前屈、侧弯、旋转状态下,L2-3、L3-4、L4-5椎体植入撑开器后的椎体活动度与植入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后伸状态下,L3-4椎体植入撑开器后的椎间盘压力明显小于植入前(P < 0.05),L2-3、L4-5椎体植入撑开器后的椎间盘压力与植入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前屈、侧弯、旋转状态下,L2-3、L3-4、L4-5椎体植入撑开器后的椎间盘压力与植入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结果表明,国产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均从三维有限元分析和体外动物腰椎标本实验得到了有力验证,为国产新型棘突间撑开器的活体动物实验、临床实验、临床应用以及临床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ORCID: 0000-0001-6432-9794(王宝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量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的解剖参数,为试制颈椎棘突间非融合固定装置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收集46名(男性22人,女性24人)进行颈椎CT扫描的志愿者,将扫描信息传至GE AW4.4工作站测量棘突长度、宽度、高度、倾斜角度以及相邻棘突间距。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男女存在显著差异,男性下颈椎棘突:C7最长,C3最短;C7最宽,C5最薄;C7最高,C5最矮;C6倾斜角度最大,C3最小;C3/C4棘突间距最大,C6/C7最小。女性下颈椎棘突:C7最长,C3最短;C7最宽,C4最薄;C7最高,C3最矮;C7倾斜角度最大,C3最小;C3/C4棘突间距最大,C6/C7最小。 结论 本研究较全面地测量了下颈椎棘突的相关指标,包括棘突长度、宽度、高度、倾斜角度以及相邻棘突间距,为试制颈椎棘突间非融合固定装置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主要用于治疗轻度腰椎管狭窄病例,其适应范围是否可有进一步的扩大? 目的:观察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治疗中年腰椎旋转不稳的近期疗效。 方法:对腰椎旋转不稳的11例中年患者行Coflex内固定术,均为L4~5节段性不稳定。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观测影像指标包括手术前术后椎间隙中立角,过伸角,过屈角和 L4~5活动度。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Coflex置入时间平均72.6 min,平均出血85.7 mL。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14.45±2.42提高到21.00±2.2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L4~5活动度由术前(13.18±2.04)°减少到(8.09±0.9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治疗中年腰椎旋转不稳的近期疗效良好,腰椎稳定性有明显提高,中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背景:非融合技术可以避免椎间盘髓核摘除和脊柱融合固定治疗椎退行性病变导致的椎间盘丧失原有的生物力学功能或加剧蜕变。 目的:总结各种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特点、疗效及置入后生物力学的变化。 方法:作者检索1990/2012 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治疗脊柱退行性病变的相关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1条文献。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能撑开病变节段棘突间隙,防止过度后伸,从而增加相应水平椎管横截面积和椎间孔高度,降低椎间盘负荷和小关节负荷,控制异常活动,保持运动功能来预防邻近节段退变,使失稳的腰椎达到正常状态的活动特性,实现动态重建腰椎序列。腰椎棘突间植入物可根据其特性及作用特点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分别以X-STOP和Coflex为代表。由于不同的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适应症状有所不同,应通过鉴别患者的不同发病原因,选择最合适的棘突间非融合器械进行个体化治疗,使其植入后更加符合生理情况应力分布。关键词: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腰椎退行性病变;生物力学;医学植入物;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36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探讨其生理意义。方法:选用足月胎儿尸体标本11具,解剖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在22侧腰椎标本中未发现横孔上韧带,L1、L2和L3横孔下韧带的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1:(1.4±0.4)mm、(0.4±0.2)mm、(2.8±0.5)mm,L2:(1.3±0.4)mm、(0.4±0.2)mm、(2.8±0.5)mm,L3:(1.6±0.1)mm、(0.4±0.1)mm、(2.8±0.9)mm,L4和L5椎间孔内未发现横孔下韧带;标本中未发现体横上韧带,体横下韧带分布于L3~L5椎间孔的外侧,其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3:(2.1±0.4)mm、(0.6±0.1)mm、(4.5±1.2)mm、L4:(2.0±1.2)mm、(0.4±0.2)mm、(5.7±0.8)mm,L5:(2.4±0.8)mm、(0.4±0.2)mm、(5.0±1.0)mm。结论:胎儿腰椎间孔韧带普遍存在,其为腰椎的正常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STOP棘突间撑开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采用X-STOP棘突间撑开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患者的腰腿痛情况、腰椎间活动度、椎间盘高度.结果:平均随访(2.9±1.23) a.术后患者腰腿痛明显缓解;JOA评分、ODI评分与椎间高度术后及末次随访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板夹角术后及末次随访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合适的病例,X-STOP棘突间撑开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观察测量腰椎骨骼标本73例,棘突偏歪者占42%;解剖成人腰部脊柱17例,棘突偏歪占47%;观察了腰腿痛病人腰部X线平片115例;非腰腿痛病人腹部X线平片118例,两者有腰椎棘突偏歪者分别为33%和36%。可以认为腰椎棘突偏歪对诊断腰腿痛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20具成人尸体标本腰段脊柱(男、女各半)的正中矢状断面,观测了腰椎间隙,其结果为:椎体间间隙的高度、前缘为8.90~11.65mm,中份为8.97~11.15mm,后缘为5.08~7.94mm;椎间孔的高度为12.30~14.40mm,宽度为6.82~7.90mm。以上对腰椎间隙的定量研究,为腰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探讨L3横突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套正常成年男性干燥腰椎骨横突长,[宽,厚,横间距及横突间夹角等进行了测量,同时对8具成年男尸的腰椎横突区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1)L3横突最长,L5横突宽及厚最大,横突长,宽,厚左右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横突间距亦以L5最大。横突间夹角在不同椎序间无显著性,(2) 腰筋膜中层的纤维聚集成束附着于腰椎横突末端,在L3横突末端附着范围最大,每一横突间隙内有一恒定神经血管束从胸腰筋膜中层突出,腰神经后外侧支被纤维束固定寺横突背面。结论:(1)腰椎横突长度的解剖序列为L3>L5>L2>L4>1。(2)L3横突过长,胸腰筋膜在L3横突末端附着范围最大,腰神经后外侧支被纤维束固定于横突背面等是导致L3横突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腰椎椎体三线影的X线影像解剖基础。方法 :通过对 60套椎骨标本外形和X线影像的对比观察 ,探讨三线影的成像机理。分析 2 0 0例腰椎正侧位X线片 ,3 5例双斜位片 ,观测三线影的显示情况。结果 :椎体上、下面的X线影像可表现为单线影、双线影和三线影 ,三线影是基本表现。 2 0 0例X线片 ,正位有 197例 (98.5 % ) ,至少一个椎体终板存在三线影 ,共计 882个 ,侧位片则均可见三线影 ,共计14 2 2个椎体终板。结论 :椎体终板的三线影成像规律对腰椎X线影像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经颈椎后路侧块和椎弓根螺钉在颈椎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0套成年C3~ 7段 5 0节防腐颈椎标本的颈椎侧块和椎弓根的高度、宽度、长度、椎弓根轴线的角度及进钉点定位等作了三维形态学观测。结果 :颈椎侧块的斜径线为 (10 .5 7± 1.41)mm、其倾斜角为 5 .14°± 0 .82° ,后表面中心点距椎动脉距离为 (13 .99± 1.63 )mm ;颈椎椎弓根的高为 (6.77± 0 .61)mm、宽为 (5 .18± 0 .5 9)mm、侧块后表面经椎弓根至椎体前缘间距为 (3 1.70± 1.44 )mm、椎体矢状面与经椎弓根轴线的夹角为 42 .90°±3 .2 1°。颈椎经侧块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进钉的深度、方向、以及螺钉的选择上均有明显的区别。结论 :根据不同节段颈椎后侧路侧块和椎弓根的解剖特点 ,合理设计经颈椎侧块和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 ,准确选择相应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 ,可以保证颈椎后路侧块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下颈椎的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经腹膜腰椎前路微创手术提供腰椎前方血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防腐固定尸体标本及120例腰椎MRI断层数据,观察下腰椎区域髂总静脉的解剖学特点;根据腰椎前方血管的断层图片判断髂总静脉汇合点(CCIV)对应椎体的位置;L5~S1前方左髂总静脉对应椎间盘的位置。结果:CCIV的位置范围从L4椎体到S1椎体,相对恒定,主要分布在L5及L5~S1椎间隙(二者占87.5%);左髂总静脉的位置直接决定了进入L5~S1椎间盘的难易程度,88.3%左髂总静脉位于L5~S1椎间盘30°~90°的位置。结论:CCIV存在较大的变异,微创前路经腹膜手术在下腰椎损伤大血管的危险性主要来自髂总静脉汇合点及左侧髂总静脉对应椎体的位置,因此强调术前的MRI检查来判断髂总静脉的位置,评价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量青少年(14~19岁)脊柱胸腰段椎板峡部上下缘的厚度、峡部上下缘距离及椎板厚度值,为临床及运动医学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年龄在14~19岁(平均16.5岁)25例原配完整的胸腰段(T1~L5)标本,分别测量峡部上缘厚度,峡部下缘厚度,峡部上下缘距离和椎板厚度并对峡部上下缘厚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峡部上缘厚度:胸段在(2.96±0.69)mm~(3.74±0.55)mm之间,呈逐渐上升趋势,腰段在(4.29±0.98)mm~(4.83±0.80)mm之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峡部下缘厚度:胸段由(4.52±1.06)mm到(5.11±0.99)mm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腰段在(6.06±1.03)mm到(7.30±1.24)mm之间,变化不大。峡部上、下缘为近似"双轨"的曲线,上、下缘间差值保持在2.00mm左右。峡部上下径:整体在(17.51±3.55)mm~(7.90±1.71)mm之间,胸段呈上升的趋势,腰段呈下降的趋势。椎板厚度:整体在(4.94±1.00)mm~(6.79±1.01)mm之间,呈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形"。结论青少年胸腰椎峡部与椎板相关参数变化有一定规律,峡部下缘总是较上缘厚,且具有一定的差值;其与成人数据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减少出血量,改善显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C3~7椎体前后部血供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椎体前部血供来自颈升动脉脊支、甲状腺下动脉和颈深动脉脊支,C4~7椎前动脉在椎体上的分支相互吻合,在颈长肌的内侧缘处常吻合成一纵行动脉链;椎体后部血供来自椎间动脉发出的椎后动脉,其分支在颈椎体后部吻合形成节段性弧形动脉吻合链。结论阻断术椎的椎前动脉及其与相邻椎前动脉的纵行动脉吻合,并在颈椎后部减压时注意对硬膜囊外侧缘及椎体中部处的椎后动脉及其分支的处理,可减少颈椎前路减压手术的术野出血,改善手术显露。  相似文献   

17.
腰椎后外侧部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后外侧入路摘除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手术中减少血管损伤的方法。方法:对30侧经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局部解剖研究,解剖观测椎间孔前缘以后的腰动脉各级分支的起源、走行、外径及与出口神经的关系。结果:腰动脉从椎间孔前缘向外后内发出分支。在椎间孔外区,后支主干及其分支与出口腰神经前支的关系密切,血管呈“树叉”状从外侧将神经包绕。结论:紧贴腰椎峡部外缘,将后支血管及其分支推向外侧,是显露腰神经前支与极外侧型突出椎间盘的最安全、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椎板下棘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形态特点,探讨其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具成人干燥椎骨和10件脊柱腰骶段标本的椎板下棘进行观测,分析其对椎间管构成的影响;结合MED术式的通道和操作过程,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结果:椎板下棘位于椎板下缘前外近椎弓根下切迹处。可出现于所有胸腰椎,出现率为83.3%;出现率最高在第12胸椎,为52.4%。椎板下棘分布不规则,出现在胸腰段较多。结论:椎板下棘是胸腰椎的骨性结构,有必要给予命名;椎板下棘参与构成神经根管的骨性后壁,可造成神经根受压;后路MED可引起椎板下棘断脱,造成神经根受压或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及胸廓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方法:观察成人成套椎骨标本及新鲜尸体脊柱(C7~T12)。结果:T1、T2存在凹面形和平面形,但还存在横槽形,从T1~T4凹面形横突肋凹逐渐增多,T3、T4均为凹面形,T5~T9平面形逐渐增多;T10~T12无明显横突肋凹并逐渐增多;横突肋凹的位置在前端上中位T1~T3均为零,T4~T9逐渐增多,到T10渐减。结论:横突肋凹T1、T2存在横槽形,T3、T4均为深凹面形;横突肋凹形态特征T1~T12与相应椎骨肋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